海天绞杀-马塔潘角战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目光投向马塔潘角

    一生扮演跳梁小丑角色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二战时期,一直跟在希特勒后面捡食残羹剩汤。这个野心勃勃而又无力斗勇的小丑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在地中海地区重建一个比古罗马时期更为显赫的帝国。他还大言不惭地将地中海称为“我们的海”。眼见德国军队势如破竹,几个月内就席卷欧洲,心急的墨索里尼再也按捺不住了。1940年6月10日,这个泥瓦匠出身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向有碍于他实现野心的两块绊脚石——英、法——正式宣战了。但是意大利最高统帅部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制定完整的战略和战役计划。地中海上的防守战略更是无从谈起。

    由于没有完整的战略计划,战争之初,意军也就忽略了两个能够改善意大利战略态势的要地——突尼斯和马耳他。如果占领突尼斯港口和机场,意海空军就能利用突尼斯基地和对面的西西里岛基地,严密封锁突尼斯海峡,切断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线。而且突尼斯港口和海岸线可以作为意陆军的补给基地,安全而又经济。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心,是英国舰船的一个中途停靠战,也是意大利中央阵地上唯一一块英国领地。但是这里最初只有4架作战飞机驻防,防守力量相对薄弱。对于这个理应成为第一个进攻目标的重要战略基地,意军除了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空袭外,对其没有采取任何可靠的行动。战略计划的不完备和行动上的盲目,注定了地中海战争中意大利军队的惨败。

    而在足智多谋的温斯顿·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人首先就在战略部署上略胜意军一筹。

    深谋远虑的丘吉尔首相深知地中海战略地位的重要,在他看来,确保地中海交通线的畅通,是英国海军肩负的仅次于保卫英伦三岛的战略任务。这里有他使用了近150年的基地马耳他,有一支实力过硬的地中海舰队;还有不少盟国。对于英国人来说,控制了地中海,就意味着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

    早在1940年5月中旬,英4艘战列舰和“鹰”号航空母舰就已悄抵地中海,同时地中海舰队司令部也由马耳他基地迁往埃及亚历山大港,进入临战状态。

    1940年6月24日,法国政府向希特勒投降,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6月27日,丘吉尔果断签署命令,地中海舰队受命用武力摧毁了法国米尔斯克比尔舰队,并迫使亚历山大港舰队凿沉全部船只,不战而亡。

    1940年11月25日,意军在占领了东非肯尼亚的部分地区和英属索马里全境,西进至苏丹边境和北非埃及的西迪巴腊尼后,便开始从一年半前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向希腊进攻。但到1941年初,意军仍被英勇的希腊军队逼得寸步难进。

    希腊对于维护英国海上交通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又是英国的盟国,因此,从1941年3月4日开始,英国便不断从埃及运送兵员和装备到希腊,实施援助希腊的“光泽”行动。

    英国地中海舰队自然更是肩负重任。由于当时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要基地正在由马耳他岛向亚历山大港转移,英国的运输船队往返如梭,海上一派繁忙。这无疑会给意军提供难得的出海机会,从而导致一场海上实力的大厮杀。

    领导英地中海舰队的是在英国海军中被尊称为伟大的领导者“ABC”的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爵士。他一面坚守马耳他岛,一面作好各方面战略准备,意欲寻机痛歼意军。但他深知意军舰队实力雄厚,必须有强硬的作战舰队与之抗衡。因此,在他的建议下,地中海舰队在现有的1艘现代化航空母舰基础上,另外加进了新型装甲航空母舰“卓越”号。新改装的防空巡洋舰“加尔各答”号、“考文垂”号和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旗舰“勇士”号。舰队的实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大增强。

    继1940年11月1日英军在克里特岛登陆之后,11月11日,英国又出动海空军成功夜袭了意大利南方的海军基地塔兰托,使意军3艘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遭受重创。这就使地中海英意双方的兵力对比变得对英国更为有利。

    1941年元月初,“卓越”号遭到德国轰炸机的重创,从而使英国失去了唯一一艘装甲航空母舰。但很快另一艘新型装甲航空母舰“无畏”号从大西洋绕道非洲南端,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英国方面至此已是万事俱备,只要决战时刻一到,地中海舰队就将全面出动,奔赴生死攸关的马塔潘角大战场。

    2.德意联盟

    1940年10月,正当墨索里尼准备大肆入侵埃及之时,从柏林传来了希特勒将进军罗马尼亚的消息。这对于时刻做着“恺撒”梦的墨索里尼来说,简直是个惊人的打击。但他倒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无力与希特勒相争。于是,他贪婪的目光便立即投向了希腊版图。然而希军也并非弱者,他们凭着高地作战的优势将意军远远逐出希腊领地。1941年11月11日,意军海军基地塔兰托被袭之后,意舰队从此一蹶不振。事到如今,墨索里尼也不得不“屈尊”求助于希特勒了。

    希特勒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慷慨地答应了墨索里尼的请求。1940年12月,希特勒从挪威抽调第10航空兵团进驻意大利南部地区,与意军联合作战。

    德国空军进驻意大利,对英国地中海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1941年1月10日,坎宁安率舰队为一支前往马耳他的运输队护航,途经马耳他以西海域时,遭到50架德“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袭击。“光辉”号航母中弹多处,因起火而被迫退出战斗返回英国大修,至此,地中海舰队只剩下1艘没有装甲防护、早已丧失护航能力的“鹰”号航母了。

    1941年3月初,德国人准备大举干预希腊战局,并对意大利施压,要求意大利人对破坏英军补给线一事作出相应的努力。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只好命令其海军采取积极的行动,尽管他们明知希特勒是想让墨索里尼充当他的敢死队,借以消耗英军海上力量,坐收渔翁之利。

    3月15日,刚被任命为意大利舰队司令的海军上将亚基诺应召来到罗马。迫于战争和政治的需要,意大利海军当局在德国人的压力下筹划了一个作战计划:首先在克里特岛一带对盟军的海上交通线实施破坏作战,切断英军海上交通线,并掩护德意向利比亚战场的运输。如此重大而危险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亚基诺的肩上。

    亚基诺深知当时的形势,他接受任务后,马上向元首提出破坏英方补给线所需的3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即出其不意,有效的空中侦察和空中掩护。第一个条件对于意军来说不算难办,但对于后两个,意大利人便深感忧虑了。希特勒此时便出来充当好人了,他许诺让第10航空兵团和意大利海军密切配合,在西西里岛东面大约350海里的地方为意大利海军提供空中掩护。为了进一步鼓励他的意大利小老弟,希特勒又宣称,他们的鱼雷机将于3月16日在克里特岛以西的亚历山大港对英军舰队的3艘战列舰中的2艘予以重创。

    亚基诺自然不笨,他知道这种含糊其辞的承诺纯粹是“纸上谈兵”,很难有实际效果。他曾一再要求得到更为强大的实质性的空中保障,但得到的仍是一纸空文。而希特勒对意大利海军的消极态度也甚为不满,他再次以强硬的态度对意军施加压力。3月19日,一封带有命令口气的照会由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发往意大利海军参谋部。照会电文说,英国人从亚历山大港至希腊港口之间的频繁海上运输,正为意大利海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海上攻击目标,而英军舰队目前在东地中海只有“勇士”号唯一一艘战列舰。地中海现在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意大利舰队有利。意大利海军应向克里特岛以南海域出击,威胁英国对希腊的供应线,甚至还会完全切断英国对希腊的兵力输送。这份颇具诱惑力的电报果然见效了。亚基诺顾虑顿消,开始一步步走向德国人设下的陷阱。他放下所有的担忧,意欲远离本土作战,冒可能丧失战列舰之险。此后的灾难和厄运自然而然地跟定了他。

    希特勒软硬兼施,终于让意大利消除顾虑开始了袭击计划。德国人和亚基诺上将直接商定了德方空中协助作战的细节,其中规定在意海军从墨西拿海峡出来的第一天,由第10航空兵团进行护航和军舰识别的演习。

    3月26日晚,意大利军舰分批出航。亚基诺率领由旗舰“维托里奥·威内托”号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组成的第一舰群,从意大利西海岸基地那不勒斯出发了。由重巡洋舰“求拉”号、“波拉”号、“阜姆”号和4艘驱逐舰组编的第1分队以及由轻巡洋舰“阿布鲁齐”号、“加里博尔迪”号和两艘驱逐舰组编的第8分队分别从塔兰托港和“布林迪西”港出发。

    3月27日拂晓,亚基诺率领的舰队安全通过墨西拿海峡,中午11时,连同由重巡洋舰“特里埃斯太”号、“塔兰托”号、“博尔藏诺”号和3艘驱逐舰编成的第3分队在内的4个舰群在浓浓海雾中悄悄会合。一场大海战即将爆发。

    3.英舰队调兵遣将

    自3月25日以后,意大利加强了对英国地中海舰队,特别是对亚历山大港的侦察活动。

    英坎宁安上将对意军的这些行动作出了如下推测:要么是意大利人马上要发起一次大的舰队行动,最大可能是要袭击只有少数舰艇护航的英国运兵船队;要么就是意大利人要掩护他们自己的部队在希腊或者利比亚的昔兰尼加登陆或是进攻马耳他岛。与此同时,坎宁安又接到潜艇发来的报告,得知意大利舰队已经出航,于是他马上命令加强空中侦察。

    3月27日,英国情报人员报告了亚基诺舰队的行踪。坎宁安对敌军的速度之快大感意外,他立即下令让正在海上航行的AGM运输船队天黑前继续前进,天黑后按原路返回。同时命令从比雷埃夫斯港向南开进的运输船取消行期,天黑以前,战列舰须在港内集结待命。

    坎宁安导演的“暗度陈仓”一计果真迷惑了意军。3月27日下午2点,1架意大利侦察机掠过亚历山大港上空时发回报告:看见3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和数目不详的巡洋舰停泊在港内。意大利人尚蒙在鼓里,丝毫不知假象后面正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海战。

    当日下午,意大利间谍发现,坎宁安上将提着手提箱大模大样地上了岸,同时主要的参谋人员也随之离船登陆,船上的天篷也打开了,似乎意在“请人吃饭……”意军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只不过是英国人在“明修栈道”罢了,真正“暗度陈仓”的还在后面呢。正在爱琴海担任护航任务并由海军中将普里德姆·威佩尔指挥的巡洋舰分队已奉命于3月28日早晨6时30分到达克里特岛以南20海里和加夫多斯岛以南30海里的海域待命。希腊一支驱逐舰编队也受命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下午15点30分,“无畏”号神秘地驶离了港口。夜幕降临时,码头上人头攒动,一片忙碌,舰队正在加紧备战,军港的气氛紧张而庄重。19点整,舰队悄悄起航,借着夜幕的掩护,急速向西北方向驶去。

    此时此刻的英国人士气高昂,个个摩拳擦掌,严阵以待。而倒霉的意大利人却对自己即将遭受的苦难毫无觉察。英军在同意大利军队作战过程中的战略战术优势已很明白地摆在眼前,意军要想取胜,实非易事。

    4.海上斗智

    马塔潘角海战的序幕已经开始,英、意两国舰队在地中海上玩起了互相欺诈的招数。

    27日中午,“无畏”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一架“桑德兰”式侦察机飞临意舰上空。而此时,意大利舰队正眼巴巴地等待着参加演习的德国飞机的出现。12点20分,“桑德兰”出现在意军的视线中,但还只是一个黑点,亚基诺开始还以为是希特勒信守诺言而心生感激,但随着飞机轮廓的清晰显露,他满腔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变成了惊恐和愤怒。他的舰队已经暴露,“出其不意”的先决条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英国人给破坏了。亚基诺于是发电请求返航,但海军参谋部却命令他继续航行,寻机作战。

    无奈,亚基诺命令第3分队将航向由134°改为150°,企图以此迷惑英国人。

    3月28日5时55分,“无畏”号航母上接连升起了8架飞机,试图进一步加强对敌情的侦察和搜索。当日拂晓,威佩尔中将率领的B战斗群按时赶到克里特岛以南海域。上午7时45分,威佩尔的旗舰“奥赖恩”号上的观察哨发现了舰尾10°方向有烟雾出现。约10分钟后,由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清晰地显示在望远镜里。这是意海军中将桑森尼蒂率领的第3舰群。威佩尔马上向坎宁安报告了这一情况。

    其实,就在英军发现意舰的同时,意军也发现了英国人。6点35分时,从“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弹射出去的罗密欧—43型侦察机就发现了威佩尔的舰队。亚基诺当即下令给最先头的第3舰群,命令桑森尼蒂海军中将与英舰接触,他自己率“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予以支援。此时两舰队相距只有50海里。

    威佩尔自然知道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对方巡洋舰上装备的200毫米火炮射程远远超过他的150毫米大炮,航速也快自己2.5节。于是,他立即将航向改为140°,航速增至28节,意欲全舰向东南100海里处坎宁安上将的舰队行驶,把敌舰引向自己的主力舰队。

    面对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桑森尼蒂岂会轻易放弃?他立即下令提高航速,死死咬住敌舰不放,双方距离眼看着越来越小。8时12分,意巡洋舰200毫米大炮开火了。威佩尔不敢应战,高速撤退,尽量避免遭受火炮的攻击。8点29分,当双方距离缩短到12海里时,在此之前曾躲过了炮火袭击的“格洛斯特”号开始还击意舰。但未中目标,只是让意舰一度被迫转变航向。

    8时55分,意舰突然停止射击,向左转了一个圈,然后驶向西北。意舰何以会如此?亚基诺自有他的考虑。这位有着长期的海上作战指挥经验的海军上将对英国人的战斗作风了如指掌。他对英巡洋舰的撤退行动表示怀疑。而此时,意舰已远离加夫多斯岛,距托布鲁克港还有一半的路程,缺乏空中掩护的意舰队随时都可能遭到英军空袭。如不撤退,必定吃亏。于是便有了意军主动停止射击的一幕。

    但亚基诺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才中了威佩尔的“拖刀计”,此时已不知不觉向坎宁安舰队主力接近了约50海里。而此刻坎宁安正以22节的航速沿310°航向向他扑来。

    威佩尔见意舰停止了追击,马上掉头跟踪敌舰,以免失去目标。于是,海上便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原来追赶的反过来成了被追赶的。而令威佩尔没有想到的是意大利人正在重演他刚才的伎俩,反施“拖刀计”,企图将其引入意军设置的海上陷阱。

    此时的地中海上阳光明媚,全然没有即将开战的沉闷气息。威佩尔舰队上不知危险将至的炮兵们轻松地坐在炮塔上,大嚼炊事员送来的三明治和牛肉罐头。殊不知在他们左舷几海里处,那艘拥有380毫米口径火炮的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

    10点25分,“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上的火炮开火了。威佩尔加发三项紧急命令:

    “全力放烟!”

    “全体180°转向!”

    “全速前进!”

    英舰立刻掉头转向,飞快地向东南方撤去。

    但很快,桑森尼蒂又向左舷调转航向,意军再次形成了钳击之势。此时的威佩尔真的是腹背受敌,危险万分。前有“维托里奥·维内托”,后有桑森尼蒂的火炮。威佩尔几乎绝望了!就在此时,“无畏”号航母上起飞的6架鱼雷机从天而降,毫不费力就冲破了意舰的航空火炮网,向“维托里奥·维内托”号连发6枚鱼雷,但全部偏离了目标。尽管如此,整个战场的形势已大有改变,威佩尔摆脱了灭顶之灾,意舰却处于九死一生的境地。惊魂未定的亚基诺无心追赶英舰,急令停止追击,全舰队以28节航速沿300°航向转航。

    在鱼雷机袭击意舰的时候,威佩尔舰队已经在浓烟中向坎宁安主力舰队狂奔去了。

    5.意舰全军覆没

    几次交锋之后,英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意舰却由主动慢慢走向被动。此次海战孰胜孰负已略见端倪。

    威佩尔竭尽全力赶上了坎宁安主力舰队,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坎宁安下达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他打头阵追赶亚基诺;并要求他同敌舰保持目力接触。

    此时,在克里特岛以南的亚基诺舰队正急急忙忙向塔兰托港驶去。而在其后东南方45海里的地方,坎宁安的3艘战列舰正以22节的稳定航速穷追不舍。但坎宁安明白,意舰在航速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如果仅是这样追下去,自己无论如何赶不上亚基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迟滞敌舰。于是,他一面不断派飞机侦察,一面派飞机袭击意舰。

    14时20分,3架鱼雷机和2架战斗机从“无畏”号航母上起飞,与皇家空军同时对意舰进行轰炸。2架鱼雷机看见“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正调转舰首,立即从2440米的高空猛冲下来,拼命用机关炮扫射舰桥指挥台和甲板。意舰周围立刻溅起巨大的白色水柱,舰上的水兵们惊恐地狂呼乱叫起来。戴利埃尔·斯特德驾驶的鱼雷机不顾一切危险,在敌舰机关炮的火舌前飞上滑下。领航员库克所在的鱼雷机多处中弹,在它坠海的同一刹那,它发射的鱼雷命中“维托里奥·维内托”号的舰尾。海水旋即汹涌而入。20分钟后,该舰引擎停止转动,舰体开始左倾,舰尾也开始下沉。

    一番紧张的抢修之后,这艘受伤的战列舰又以16节的速度向前行驶了。但它此刻处境并不比刚才好多少,前方420海里的地方才是要去的塔兰托港,而在其后65海里的地方,坎宁安舰队正穷追不舍。

    坎宁安一心想吃掉这艘战列舰。18点,他发出命令:“如果威佩尔追上被击伤的战列舰,第2、第14驱逐舰小队将首先发起进攻。如果敌战列舰没有受伤,主力舰队将随后跟进;如果巡洋舰不能确定敌战列舰的准确位置,我将慢慢向北迂回,然后再向西,明天早晨重新接触敌舰。”据此,驱逐舰摆好了夜间攻击阵势。沃勒舰长指挥的由驱逐舰“斯图亚特”号、“格里芬”号、“猎狗”号和“浩劫”号组成的第10驱逐舰小队在前面担任警戒;麦外名舰长指挥的由驱逐舰“贾维斯”号、“两面神”号、“努比亚”号和“摩霍克”号组成的第14驱逐舰小队在舰队左舷前1海里处;民科尔舰长指挥的由驱逐舰“冬青”号、“赫里沃”号和“霹雳火”号组成的第2驱逐舰小队在舰队右舷前1海里处。这两个小队将在威佩尔与敌交火后立即发起鱼雷攻击。

    经验丰富的老将亚基诺料定天黑前英国人追不上他,他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是天黑前的空袭和天黑后的驱逐舰夜袭了。为确保安全,他以战列舰为核心将驱逐舰和巡洋舰紧密排列在一起。战列舰左翼是第1巡洋舰分队,右翼是第3巡洋舰分队。第8巡洋舰分队和第6驱逐舰小队则奉命返回布林迪西港。他还下令,敌机来临时,所有舰艇都施放黑烟,同时,左右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打开探照灯,以此迷惑英飞行员的眼睛。

    天快黑时,8架英国飞机在暮色中像秃鹰般在意舰上空盘旋,意军的一举一动他们尽收眼底。但亚基诺对此只有叹气,因为对这些飞机意大利舰的对空火力够不到。他一面抱怨希特勒的失信,一面焦急地准备迎接凶多吉少的再一次海战。

    19点15分,亚基诺下令左舷转向30°,向正西方向行驶,企图通过队形的变化来摆脱英国人或者打乱他们的进攻计划。

    19点30分,在夜幕的掩护下,英国飞机迅速扑向了目标。意舰开始骚乱起来,大片的浓烟和急速转动的探照灯光把海面弄得一片狼藉。天空中高射炮火织出的火网更是让人头晕目眩。乱糟糟的海面上,威廉斯海军中尉错把“波拉”号巡洋舰当成了意大利战列舰,并予以重击。“波拉”号被鱼雷击中后,电力设备失灵,三个防火舱灌满海水,主机也停止了转动,整个舰体完全瘫痪。

    心烦意乱的亚基诺当时最盼望的就是德国飞机的空中支援,但再三催促,第10航空兵团仍以英舰位置不明。难以识别为由拒绝出兵——多么富丽堂皇的理由!亚基诺自然不信,但他又能怎样呢?兵权掌握在希特勒手中。

    整整持续了15分钟的空袭停止后,海面再度恢复平静。亚基诺长长出了口气,好歹挺过了这次空袭。但很快他又想起了被鱼雷击中瘫痪在海上的“波拉”号巡洋舰。20时18分,亚基诺命令第1分队的卡塔尼奥司令前去援助“波拉”号。21时,卡塔尼奥司令率领“扎拉”号、“阜姆”号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离开主力以16节的航速向东南方向行驶,前去塔救“波拉”号。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亚基诺上将一心只想搭救“波拉”号,却不知英方主力舰队正在前50海里处恭候他的大驾光临。

    坎宁安一直误将“波拉”号当作他要寻找的那艘受伤的战列舰,并作出主力舰队投入交战,攻击进攻目标的命令。22时40分,“勇士”号发现在左舷船头方向4.5海里处有不明舰艇,坎宁安当即决定把左舷一侧的驱逐舰“猎狗”号和“格里劳”号调到右舷去占领攻击位置。但这道命令还未付诸行动,舰队右舷的“斯图亚特”号又发来警报,说在右舷船头250°方位,发现许多舰艇的巨大黑影,距离舰队正前方约两海里处,从左向右行驶。

    这正是受命前来救护“波拉”号的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尽管坎宁安派出的侦察机整天都在严密监视受伤的意大利战列舰;第4驱逐舰小队和威佩尔舰队也在海上不停搜索和追踪,但由于飞行员在敌舰航速上的错误报告,加上亚基诺为防万一而不断改变航向,坎宁安的舰队始终与意大利战列舰交错行驶。

    坎宁安接到“斯图亚特”号的警报后,马上下令重新排成纵队迎敌。整个舰队死一般地寂静——马塔潘角海战的号角就要吹响了。

    而此刻没有装备雷达的意舰就像瞎子一样,在暗夜里,冲着英军的黑洞洞的炮口越驶越近。意大利人没有想到,英舰24门380毫米火炮、20门150毫米火炮和20门115毫米火炮正如箭在弦上,随时都可将所有的意舰炸成碎片。

    22时27分,排在最前面的“猎狗”号驱逐舰上的探照灯突然打开,巨大的光束射向“阜姆”号巡洋舰。“厌战”号和“勇士”号上的380毫米火炮同时开火,这艘倒霉的巡洋舰的前后炮搭立刻被掀上了天,不知所措的水兵们在甲板上四处乱窜。30秒钟后,“阜姆”号再次受创,旋即起火。45分钟后,它燃烧着沉入茫茫大海。

    没有配备雷达、只能依靠观察哨侦察敌情的意舰根本不能进行夜战,大炮没有夜视器材,夜间舰炮火力指挥更是无从谈起。面对英军的狂轰滥炸,卡塔尼奥除了震惊和慌恐,再无计可施。“厌战”和“勇士”号在击沉“阜姆”号后,将攻击目标指向了“扎拉”号。“巴勒姆”号也紧随其后对其侧舷轰击。“扎拉”号在这种阵势下毫无还手招架之力,前炮塔被炸毁,其余的部分也被炸得东倒西歪。随后锅炉房爆炸,整个“扎拉”号成为一片火海。2时,麦克的第14驱逐舰小队赶到夜战现场,对它进行了最后致命的一击。2时40分,“扎拉”号再也无力支撑下去,在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带着卡塔尼奥司令和大部分舰员一起魂归海底。

    意大利舰队序列中的先头舰“阿尔菲耶里”号在两艘巡洋舰遭到攻击的同时也受到“巴勒姆”号的侧舷炮击。它曾一度脱离编队,但最终没能逃脱厄运。23时15分,在舰身倾斜严重的情况下,舰长被迫下令弃舰,“阿尔菲耶里”号终于沉入海底。15分钟后,驱逐舰“卡尔杜奇”号也在爆炸声中沉入大海。相比之下,“焦贝蒂”和“奥里亚尼”两艘驱逐舰要幸运得多。后者虽有一部轮机被击毁,但却利用另一部轮机侥幸撤出战斗。前者是整个战斗中唯一未受损伤的军舰。战斗打响后,“焦贝蒂”见势不妙,即借烟幕和夜色保护溜之大吉。

    可怜的巡洋舰“波拉”号不但是意大利人这场悲剧的引子,而且也是这场悲剧的唯一旁观者。它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重炮无法转动,辅助炮的弹药又无法运送上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个被消灭,并无可奈何地等待英国人来消灭自己。

    战斗结束后,“贾维斯”号驱逐舰向“波拉”号抛去一条缆绳,狼狈不堪的意大利海军官兵沿着长条板走上“贾维斯”号,做了英军的俘虏。3时40分,“贾维斯”号解开缆绳,脱离“波拉”号。不久,“波拉”号便被麦克舰队发射的鱼雷击沉。

    1941年3月20日17时30分,英军地中海舰队披着绚丽的晚霞,载誉凯旋。亚历山大港的欢呼声经久不息。但坎宁安将军在内心里仍为没有消灭意大利战列舰而深感遗憾。

    这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夜间大海战,也是意大利海军最后一次像样的海战,意大利的重型舰只从此在地中海上销声匿迹。英国虽然取胜,但也是经过几番周折才最终控制和封锁住了意大利出海东进的大门,为北非战役的胜利和最后攻取意大利创造了先决条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