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帝我怕谁-第五十九章 鳌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一个人专注于做某事的时候,是最迷人的,但是如果这个人变成了皇帝,那就不怎么迷人了。特别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样的皇帝纯粹是不合格!

    如果不是魏忠贤的凶名太盛,如果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唯魏忠贤马首是瞻,那可能大臣们早跳起来,朝着陆东源的脸上喷口水了。

    但是大臣们只得无奈的接受,自己的这个皇帝,好像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性子,才振作两天,又变回了老样子。虽然不玩木头了,但是又玩起了火铳。

    不管玩什么,在传统出身的大臣们看来,这都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天下大事何其多,你一个当皇帝的整天玩这个,简直是有辱斯文!那是工匠等人才干的事!

    听着皇宫西苑时不时传来的枪响,在前宫办公的大臣们都是无奈的对视一眼,深表忧虑。他们的脑子中,不由得浮想出一个人的身影。

    那个人,是大明,乃至史册上,最不靠谱皇帝。这个人,当然就是正德帝朱厚照了。

    大臣们很坏,一般看给皇帝的谥号,就知道对于皇帝的评价,正德,正德,这的意思是德行很坏,需要改正。当然,这个也没冤正德,这个家伙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喜欢上别人的老婆。

    陆东源的前任也没落好,历史上谥号叫熹宗,熹,也就是玩耍的意思,意思很明了,就是说这家伙整天不干正事,只会玩。当然朱由校爷爷的神宗就更是逆天了。

    一个四十年不上朝,整天和个宫女卿卿我我,偶尔没钱了派出太监下去搜刮点的皇帝,不叫神宗的话,找不出更贴切的话来形容了。神人,神经病!

    陆东源扪心自问,估计自己挂了的话,那些家伙一定也会把“熹”这个字号给自己,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曝光的话,可能还会再加个死要钱的名声。或者是神经病。 

    这应该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因为,从自己面前的袁可立眼神中,陆东源就知道这个评价没跑了!

    “天子与民争利,此乃暴政!与不臣之藩通商,此乃恶行!臣,不愿为之!”袁可立沉声开口,接着说道:“天子牧民,无为而治可矣,何苦做奸商之举?”

    传统的大臣们都不愿自己的皇帝沾了铜臭,当个皇帝,要高贵,要大方,最好就是当个吉祥物,一个人形图章,那样才是最好的皇帝。

    对于这个,陆东源深有了解,最近孙承宗已经和自己请辞好几次,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我改变不了你,那你也别拉着我背这个恶名,因为孙承宗已经被人弹劾了。

    弹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孙承宗蛊惑皇帝,荒废政事,沉迷于奇巧淫技之中,要求罢了孙承宗的太傅之名,然后撵回去让他吃老米饭。

    这是一个言官写的,孙承宗见了,浑身颤抖!而陆东源则是二话不说,给这个言官升官了。然后调到了工部,负责的就是效验火铳质量,那个要先打十发的角色。

    对于那个言官的结局,陆东源是不会关心的,估计那个家伙现在正在拼命的要求工匠精益求精吧,不敢再斥责是奇巧淫技了吧,不然啪的一下,炸膛了,就好玩了。

    这个举动吓坏了许多想进言的言官,不过听说工匠们的质量已经保证打十发没有问题,而那个言官听说新纳了个小妾后,许多的奏折又来了。

    陆东源把奏折扔到了袁可立面前,冷笑道:“大臣就可以做奸商之举?听说最先弹劾的在工部发财了,一个个又不怕死了!”

    然后陆东源又从其他地方掏出一份密折,递给袁可立,淡淡说道:“这些是锦衣卫统计上来的,沿海许多士族大家都参与走私,这其中,不乏许多口中叫嚣要清廉如水的人物!”

    袁可立看了,吓出一身冷汗,没有想到这走私规模如此大。

    “这是朕让毛文龙统计的,这数据,想来你也大体知道,东江接纳逃民生活如何,你这个前任蓬莱巡抚应该知道。朝廷有多少银子,你也该知道,难道要让他们饿死?”

    对于这个,袁可立不用看也知道,辽东逃民的日子,可以说是惨不堪闻,能够逃出来的,身无长物,除了自己的身体,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臣羞愧!”袁可立现在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

    “难民,也是朕之子民,朕难道能住在皇宫,衣食无忧,而忘了这些人嗷嗷待哺?”陆东源站了起来,招手道:“随朕来!”

    袁可立跟随陆东源来到一个大桌子边,陆东源拿起一只细木棍,指着桌上的沙盘道:“你看,这就是辽东之势!”

    只见这沙盘终于成形了,沙盘上红黑两色犬牙交错。大明尚火,火德之命,所以是红色。而后金为了针对大明,说自己是白山黑水出来的,所以尚水,是水德,好黑色。

    看着黑色一步步的碾压态势,陆东源指指蓬莱,再指指黄海半岛尚未沦陷为黑色的靠近海边的地形,淡淡开口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住这些地方!”

    袁可立再愚钝,也知道这事不轻松,更何况作为一个以文从武的文官,他的谋略水平是没得说。他看了这图,很认同的点头道:“东江的存在,后金犹如脊背之蛆!”

    陆东源对于袁可立的见解很认同,说实话,崇祯时期的能人还很多,关键是崇祯不会用!作为一个主事者,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这是最关键的。

    崇祯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话本身就不对,因为他的用人有问题,不敢放手,信任自己的臣子!

    君疑臣,则臣疑君!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君!你给臣子什么样的态度,臣子照样以什么样的态度对你!

    作为一个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届内阁的君王来说,首先他的第一点就是对臣子的不信任!以为臣等碌碌,唯君勤奋,这个,想让臣子卖死力,这是不可能的!

    明末的能臣说实话很多,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这是几个文官,以文从武的文官。武官,首先必推曹文诏,还有他的侄子曹变蛟,以及左良玉。

    还有不出名的,比如历任户部尚书的毕自严,此人对于明末朝廷的贡献不亚于上述几位,能够在明朝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勉力维持,这人真的功不可没。

    其他的,就多了,患难知臣节!多的不说,马士英此人就被丑化了,当东林党人忙着捧满清的臭脚的时候,只有马士英为首的阉党能够一直抵抗到死!

    所以,陆东源觉得作为一位君王,首先必先大气,不能疑神疑鬼,那样的结果,就是和崇祯一样的下场,这,也是他会召见袁可立的原因。

    “卿之言,朕深表赞同!”陆东源说完,接着又补充道:“但卿对于东江之地位,还是有误!”

    陆东源说完,接着动手,搬动上面的旗帜,很快,只见一个弯型的图案形成,陆东源笑道:“东江,不该为蛆虫,该为朕之鳌足,如此,后金将无能为力,慢慢任我宰割!”

    袁可立看着图案,就是东江变成一只鳌足,蒙古人也变成另外一只鳌足,两只鳌足狠狠的朝后金地盘插去,把生女真和熟女真分割成为两个部分。

    对于这个战略,袁可立惊为天人,他不确定的说道:“陛下,此等谋划,实乃惊艳之笔,但吾存疑虑,一是东江如何撑起鳌足之重托,二是蒙古人如何为吾所用?”

    对于袁可立的反驳,陆东源不怒反喜,点头道:“看来山东巡抚之位,非卿莫属!卿来看!”

    陆东源手指朝鲜,说道:“东江如有朝鲜作为依托,有山东之输血,可壮大否?”

    “没问题,但朝鲜•••”

    “朝鲜虽被后金侵扰,但尚未臣服!朝鲜虽寡国小民,无论我朝或汉唐盛世,乃至强元,亡国灭种否?”

    袁可立摇摇头,隋朝之衰败,亡于征高丽!汉横扫西域,独无奈高丽!唐李世民天骄之身,高丽城下,损兵折将。元之强横,横扫万国,征高丽而损耗过大!

    明朝没有征高丽,也就是朝鲜,因为朱元璋知道朝鲜不好征伐,境内多山,劳民远征,征之无益,徒费钱粮,所以谓之永不征之国,和倭国一样。

    “朝鲜,征之易!服难!”袁可立点头补充道。

    陆东源点点头,说道:“所以,朝鲜,必不会屈服后金锋芒之下!朝鲜此国,虽易征,但国民偏执,民众君臣皆坐井观天好大之辈,永生反骨,当面逢迎,背后抽刀!”

    “此国,数点忘恩之辈,小人之国,见风使舵,乖离之徒。亲之反,打之服,服后乖离。所以,吾之战略可成!”

    袁可立点点头,赞叹说道:“陛下高见,说之全中!”

    陆东源暗暗得意,因为,这个国家到现代也是那么个鬼德行,一句话形容,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