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附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云简历

    中文名:马云

    外文名:Jack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时间:1964年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长江商学院

    担任职务: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执行董事

    软银集团董事

    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下工商咨询委员会会员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成就荣誉:

    2000年10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2001年,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

    2002年5月,获选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

    2004年12月,荣获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2008年3月,获选巴隆金融周刊2008年度全球30位最佳运行长;

    2008年7月,获得日本第十届企业家大奖。该奖项过去只颁发给日本国内的企业家;

    2008年9月,获得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5位互联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2009年,个人净资产达80亿元,位列胡润富豪榜77位;

    2009年11月,获选《时代》2009年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2009年11月,获选《商业周刊》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

    2009年12月,获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十人之一;

    2012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马云排名第八;

    201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3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排名17

    ……

    阿里巴巴发展史

    1998年12月:

    马云和其他17位创建者在杭州发布了首个网上贸易市场,名为“阿里巴巴在线”。

    1999年3月:

    马云带领团队回杭州创业,阿里巴巴网站推出。

    1999年7月:

    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9年9月: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1999年10月:

    阿里巴巴引入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

    2001年1月:

    日本互联网投资公司“软银”对阿里巴巴注入20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

    2001年12月:

    开始盈利,注册会员突破100万家,成为了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

    2002年10月:

    全面进军日本市场。

    2002年12月:

    全面实现盈利。

    2003年7月:

    马云在北京宣布投资1亿资金发展淘宝网,开始打破国内C2C的市场格局。

    2003年10月:

    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

    2003年12月:

    推出全面免费的国内在线C2C网站——淘宝网。

    2004年2月:

    获国内互联网界史上额度最大的国际资本投资。

    2004年4月:

    淘宝网与中国最新锐的互联网娱乐综合门户网站21CN.com结盟签约。

    2004年7月:

    淘宝网在全球排名至18名。

    2004年7月:

    阿里巴巴宣布再次投资3.5亿元人民币。

    2004年年底:

    推出独立的支付宝公司。

    2005年1月:

    淘宝网正式进军香港电子商务市场,开通“香港街”。

    2005年4月:

    淘宝网和搜狐宣布成为战略联盟。淘宝网2005年第一季度的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居于国内个人电子商务网站第一位。

    2005年7月:

    支付宝开展“你敢用,我敢赔”的支付联盟计划,成为网站购物支付的首选工具,推动了中国网购的进一步迈进。

    2005年8月:

    阿里巴巴获得雅虎中国10亿美元投资。

    2005年年底:

    阿里巴巴被选为“2005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最佳雇主。

    2006年6月: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Business2.0》公布其“全球50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排行榜”,马云成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企业家入选。

    2006年7月:

    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日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07年1月:

    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宣布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6月:

    “e贷通”贷款发放仪式在杭州举行。

    2007年7月:

    淘宝网2007年上半年总成交额突破157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同期相比,成交额增长了近200%。

    2007年8月:

    支付宝全面拓展海外业务。

    2007年10月:

    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网商融资新产品“易融通”正式宣布上线。

    2007年11月: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2008年3月:

    阿里巴巴成为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流通指数成分股。

    马云在中欧校园的问答录

    主持人:今天我们看到马云和大家非常坦诚地进行交流,我想先问两个问题,马云刚刚谈到很多企业文化和它的重要性,我觉得都是非常认同的。谈到考核,谈到阿里巴巴员工管理的绩效百分之五十是考核他企业文化有没有执行,怎么去考核?因为文化这种东西有点虚的,这是一种心智模式的程序,是一种本能。请问怎样去考核?

    马云:我觉得虚的东西要实做,实的东西要虚做,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事情做好。什么叫实的东西要虚做,销售业绩是实的,价值观这种东西是虚的,一定要实做。我考核我的团队,我们有一套很复杂的,做了将近9年的考核体系。考核的时候,主管坐在旁边,HR也在,然后按照标准一条一条地过。

    主持人:为什么HR也要在旁边呢?

    马云:对我来讲,HR是公司的战略部门,在我们公司,招人不是HR主要的职责,留人是HR的职责,HR必须在倾听、观察每一个员工以后,来进行这套体系的修改。这是一个效率的问题,我们必须为社会去创造财富,比如淘宝,我们不光是为自己解决就业,我们创造了很多小企业家,为很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我们公司自己的幸福感。所以考核也是同样的道理,HR也必须去考核员工的效率问题。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中国人都有点爱面子,我考核的时候,比如明明知道客户第一,客户这一关呢你做得并不怎么样,但中国人说话都比较婉转,当着主管的面,我就说你做得还不错,或者说还有一点提高的空间。

    马云:如果我是你老板,我听到你这么说的话,我要把你换掉。丑话当先,才是爱之心。在review过程中,我们总喜欢先表扬15分钟,然后批评两分钟,看到脸色不对,赶紧再安慰15分钟。最后员工出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表扬了还是批评了,到最后如果我把他开除了,他会想不是都在表扬我做得挺好的吗?为什么最后却开除我了。我们这套体系是公平的,老板在,HR也在,如果批评你,你有什么不服可以当场说出来,你不讲是你的错,你就应该当场说,我们都会记录在案,下次还可以再谈。我们现在是50个人配备一个HR的比例。

    主持人:你这个配的HR比例是非常大的。

    马云:是,非常大,可能是中国最大的。公司要投资在员工身上,这个投资不仅仅是现金、股票,也可以是一种氛围,以利于人的成长。

    主持人:那你的HR需要一种什么特质?他需要站在一种中立的立场上去做一些评判,是吗?

    马云:我们公司有HR体系和组织部体系。组织部是从我党发展过程中学到的体系,组织部对各公司的资深总监以上的高管,都是集团直接关注他们的提升、晋级、奖金、评审。组织部的核心思想是围绕我们的价值观和使命,HR代表价值观和文化,他需要对员工的成长做出评价。

    主持人:阿里巴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引进了很多人才,有很多人才都有跨国公司的工作背景,这些员工你怎样给他们灌输你的价值观。尤其是你现有的员工和你的老臣发生了矛盾,该怎么处理?

    马云:对于我们公司总监以上的人,我第一句话说的都是:你不是来证明自己的。你能来到这里来,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已经证明自己了。第二个,对我来讲,没有新人和老人之分,对明天来讲,谁都是新人。你以前做得再好再辉煌,到这里就是新人,没有新人旧人,没有老外中国人,只有是不是按照价值观使命感做事之分。能力越强的人越难管,高管进来,流失了百分之三四十是很正常的。假如我们公司一个新人都没有生存下来,那是我的问题,如果是新人自己没有生存下来,那是你的问题。文化不是来融合你的,而是你进去以后丰富、适应这些文化。我的原则是,你不可以不快乐地工作着,如果这样,那请你离开。

    主持人:从领导力的角度上来讲,你一直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有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家,这种激情从阿里巴巴创始以来直到现在依然存在,这么多年来,你是如何保持这种创业激情的?

    马云:我有时候也想过,我为什么一直都这么有激情,我觉得是我的同事、我的团队给我的,社会给了我许多资源,让我可以干点事情,所以我觉得如果不做我对不起我的员工,对不起这个社会,因此我乐此不疲地工作着。人没有激情很可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永远会出来,因此要永葆激情。阿里巴巴B2B赚钱可能永远都没有腾讯多,但我们开始创立的时候定位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以前从来没有一家企业会想到这个定位,而到现在为止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员工感到荣幸,因为我们可以帮到别人。我觉得人要看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愿意放弃什么。有些人创业这么多年,会说我想陪陪家人、陪陪父母,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而有些人觉得我可以为社会干点事情,多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同样的,所以我觉得只要你对你做的事情有幸福感就行,这是一种心态。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离开阿里巴巴,你希望阿里巴巴仍然是继承你一开始的这种价值观一直走下去吗?

    马云:所有人都认为商人唯利是图,其实我们可以像艺术家、建筑师一样对社会有贡献,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商人,或者我们下一代,80后、90后,一定会在社会上赢得尊重。至于怎么做,他们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一代一定胜过一代的。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已经很荣幸地说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接下去是否按照马云的思想并不重要,如果那时候几十万名员工认为这是我们的年代,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想法,那我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他们爷爷们的说法来做。

    主持人: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也被人称作为IT产业的教父,你创造了阿里巴巴的六大价值观: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敬业、激情,我想问这是怎样逐步梳理出来的,又怎样成为一系列庞大的检测标准的?

    马云:在2002年,我有个朋友叫杰克,在GE工作了很多年。前几天我碰上他,我跟他说:杰克,很多人说中国不适合谈论价值观,we prove it(我们证明了)。很多人说互联网不适合谈论价值观,we prove it(我们证明了)。人一定离不开价值观和文化的管理,我们公司就是走这条路的。杰克听了很激动,他问那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些价值观来,我说一定会有,我们18个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当初为此开了一年的会,坐在一起讨论,为什么我们之间会那么团结那么激情,大家把这些原因写下来。一开始我们写了二十几条,然后合并同类项变成了9条,最后整理下来形成了最终的六大价值观,再加上我们领导力的三条“眼光、胸怀、超越伯乐”,形成了属于我们的“九阳真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完善下来的。

    主持人:谢谢。我们现在开始提问时间。一个人请清晰地提一个问题,谢谢配合。

    提问者一:马云和他的主要团队碰到问题分歧的时候,决定的方式是怎样的?谁说了算?阿里巴巴是文化说了算,还是制度起决定作用?

    马云:我们公司已经开始执行运营层、指挥层和决策层,决策和指挥权、运营权是完全不一样的,决策是不能带有情感的,我做决策的时候不会带有情感,但运营层应该是有情感的,因为你们和员工是相处在一起的,到后来我们是使命感、价值观说了算。我希望文化诞生的是领导人,制度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我两个都需要,但只有文化诞生的领导人,才是我最喜欢的。制度很需要,但只有诞生于文化上的制度,才是以人为本的制度。我希望即使是制度,也是企业文化。

    提问者二:前段时间《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实业之死》,是说国内尤其是创业板开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去创业了,做融资、私募,赚到了很多的钱。看来靠资本赚钱似乎很容易,所以很多人放弃了,不愿意做他们原先的产业了,投身PE了,全民PE了。想就这个话题听听您的看法。

    马云:我鼓励大家创业,人是要一种体验的,但做创业很累,要有这个准备,你只能把创业过程的痛苦当做快乐。但今天有个现象是我不太喜欢的,就是赚钱赚到了似乎就是成功了,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确实做企业的时候没有想到过要赚大钱,我觉得做一个企业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最近有一条新闻是说我买了华谊的股票,和做PE的道理一样,我为什么投资华谊,就是我觉得经济的高速成长,假如没有文化的支撑,那就是暴发户,文化就是价值体系。文化和商业之间不结合,文化没用。所以呢我觉得中国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华谊是投资,假如你投资一家公司不能退出了,那是捐款,呵呵。请问大家创业板是什么?创业板就是让投资者有退出机制,然后大家才会不断地去投、去推,如果说创业板你进去不能套现了,不能拿钱了,这个创业板就是死的。你做PE也要有这个想法,你这样去思考的话,你就会做得很坦然、很舒服。

    提问者三:当企业文化和其他一些东西产生矛盾的时候,比如说阶段性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要你放弃一些企业文化,可以交换一些很大的利益。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一种抉择,你是怎么做的?

    马云:如果在现实中碰到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按照文化、按照价值观来做决定。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制定“九阳真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允许给客户回扣。如果我们因为坚持不给客户回扣,公司就会关门的话,那我宁愿关门好了。员工如有违反一旦发现,我立刻开除,毫不留情面。这个决定做出来之后,一直在坚持。

    提问者四:我在硅谷待了19年,现在决定回来创业。人家说硅谷的文化是有创新有能够最大化帮助你成功的这样一个环境,而国内呢,你可以有很多创新,但你要担心很多,无论是你的商业模式,还是你在寻找落脚点的时候。所以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尤其是客户壁垒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创业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马云先生是怎么想的?

    马云:到中国来,忘掉美国,踏踏实实地深入中国这个市场,我觉得你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机会。互联网的三座大山我是这样看的,人类的创新永不停止。微软在很多产业占到第一位,大家以为没机会的时候,Yahoo、eBay产生了,雅虎已经这么牛了,后来又出现了Google这么强大的公司。当Google已经无所不能,我们又看到FaceBook的崛起,FaceBook之后又有Twitter。互联网的希望在于创新。我们都是刚刚开始,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有机会,其他创业者同样有机会。所以机会永远不是培育出来的,只有你深入进去,我相信中国会给从硅谷回来的人机会。

    提问者五:中国现在互联网有两匹马跑得最好,阿里巴巴和腾讯。关于腾讯,最近腾讯和360的纷争沸沸扬扬,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

    马云: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都了解了真相,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有时候连身处其中的人都搞不清楚。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对我们公司的评论,我真是哭笑不得。对于腾讯,我很尊重这家公司,在中国这样独特的情况下,判断一家公司好与不好我觉得要这样去看。第一,社会尊不尊重你,它对社会有没有什么贡献,对手是不是忌讳它,敬重很重要。对于阿里巴巴,我早就看清楚了一点就是不能有帝国思想,不能独断专行,而应该是分享思想。互联网不是消灭谁,而是完善谁。十年以后小公司他们当中一定会诞生比腾讯更腾讯、比阿里巴巴更阿里巴巴、比百度更百度的互联网公司,只有这样中国的互联网才有希望,这是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的精神就是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承担责任、更加全球化。

    提问者六:我想提一个问题,是关于企业的个人信誉长久性的问题。我刚刚非常赞同你对文化和制度的分析,制度的确不容易健全,比较僵化,但是它有一个好处是超越个人性。文化是虚的东西,在虚往实做的时候,弹性空间比较大。大家都知道,没有马云肯定不会有阿里巴巴,所以我非常想知道,如果马云不在了,阿里巴巴还能走多远?

    马云:阿里巴巴一定不能再找一个一模一样的马云,这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个灾难,我觉得我现在有时候对公司是个伤害。所以我们今天说,不是马云在做决定,而是价值观、使命感让公司在做决定。我只是说尽我最大的努力捍卫价值观、使命感,并且找到下一个领导人来捍卫这个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代胜过一代很正常,下一个接班人的风格肯定不一样,但正是这个不同让我看到了淘宝的乐趣,看到了支付宝的乐趣,看到了阿里人的乐趣,看到了B2B的乐趣。因为个性不同,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就好。西方讲究制度体系,中国讲究的是太极的韵味。我们不能西方否定东方,也不能东方否定西方,只有互相结合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我最喜欢的是中庸之道。今天有马云这样的人,下一个肯定有一个和马云不一样的人,他可能会走不一样的路线,不一样的风格,但是我不管他怎么走,只要坚持我们的价值观、使命感就好。

    提问者七:去年年底你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场演讲,其中说到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你说到你对政府很尊敬,但是和政府的生意你是不沾的。在中国,实际上互联网和政府是有非常大的关联性的,政府干预是非常强烈的,那你能不能对互联网中的中小企业提一些建议?

    马云:第一,企业倒闭不要先怪政府,很多人对做企业有时候搞不清楚,管了几百个人就以为可以管理政府,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我觉得我们来到这个社会,就是做点积极正面的贡献,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创造财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分配财富,创造财富比分配财富容易多了。很多人对政府不满意,天天爆料,我觉得你拿得出证据吗?我说我尊重政府,是因为我自己做不了。我说我管两万人都管得头疼,你说一个小小的县城,政府都要管好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大家都不容易。这社会不需要抱怨,而是要去完善。我尊重政府但不沾政府的生意,是因为我不喜欢那些企业,动不动就从政府里去掏钱,要纳税人花钱。第二个我觉得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完善社会。做企业有很多意义,完善社会,做该做的事情。我在美国的时候,人家经常跟我说到中国的新闻管制,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说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管制只有10%,还有90%仍然是好的。如果中国的互联网真的是那么差的话,怎么会有五六亿的用户。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去发挥它好的一面。对互联网中的中小企业,我觉得你要清楚知道你要什么,可以放弃什么,你的产品对别人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即使这些你都做对了你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做,你就一定不会成功。过多的民族主义、地区主义都不对。

    注释

    ①2004年,马云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文化是企业的DNA》。

    ②2009年,马云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节目中演讲《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③2005年6月,马云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

    ④2002年6月11日,马云在宁波演讲。

    ⑤2005年,马云致阿里巴巴员工信件全文。

    ⑥2008年,马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进行的一次演讲。

    ⑦2011年9月5日,马云在杭州师范大学演讲。

    ⑧2009年,马云深圳演讲全文《最怕见的人就是客户,客户是父母股东的娘舅》。

    ⑨2011年10月,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全文。

    ⑩2005年,马云给雅虎员工的演讲:爱迪生欺骗了世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