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红海和印度洋向福格现吉兆:顺利通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苏伊士到亚丁整整一千三百一十海里,轮船公司给邮船规定的航行时间是一百三十八个小时。“蒙古”号邮船火烧得旺,从航行的情况看,能够提前到达。

    从布林迪西上船的大部分旅客,旅行的目的地差不多都是印度。有去孟买的,有经孟买去加尔各答的,因为,自从有了贯穿整个半岛的铁路以来,去加尔各答就用不着再绕锡兰角了。

    “蒙古”号上的旅客中,多是不同级别的文官和军人。军官中,有些隶属于真正的英国军队,有些则是由印度兵组成的土著军队的指挥官,但薪饷都很高,即便眼下东印度公司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完全由政府取代,薪饷由政府发放,情况仍是如此:少尉七千法郎,少将六万法郎,上将十万法郎。

    文官待遇更高。初级助理是一万二千法郎;法官六万法郎;法院院长二十五万法郎;省长三十万法郎,总督则超过六十万法郎。

    所以,“蒙古”号上一切都很讲究,像是在上等社会,因为乘客主要是官员,间或有几个腰缠万贯的年轻英国人,也都是到海外去经商的。事务长是公司信得过的人,在船上和船长地位相当;此人做事喜欢讲究排场。无论是早餐,下午两点钟的午餐,五点半的晚餐,还是八点的夜宵,餐桌上都一样丰盛,摆满了邮船上加工的新鲜肉食和配膳室供应的甜点。女客——只有几位——每天要换两次装。船上有音乐,没有风浪的时候,甚至可以跳舞。

    不过,红海天气变化无常,像所有的狭长海湾一样,波谲云诡。风不管从亚洲来还是从非洲来,像个纺锤似的由螺旋桨推动的“蒙古”号邮船,侧面着风,都摇晃得厉害。遇到这种情况时,夫人们就都躲进舱房,钢琴不响了,歌舞也都停了。但是,尽管有狂风巨浪,由大马力机器推进的邮船,却乘风破浪,迅速地向曼德海峡驶去。

    在这段时间里,菲利斯·福格干了些什么呢?您可能在想,他一定焦灼不安,忧心忡忡,关注着风向的变化,担心风会延缓船速,注意着海浪的变化,生怕恶浪会造成机器故障,更担心可能出现的海损,会使“蒙古”号不得不停靠在某个港口,从而打乱他的旅行计划。您是这么想的吧?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或者,即使这位绅士考虑到了以上种种可能性,至少他也没有形诸于色。他依然镇定自若,跟在改良俱乐部里的时候一样不受干扰,任何意外或事故都不可能使他惊慌失措。他并不比船上经线仪的变化更明显。很少能在甲板上看到他。红海是人类历史最早的舞台,是个有太多前尘往事的地方,可是,菲利斯·福格却并不怎么想领略这里的风光。他没到甲板上来看散布在岸边的那些光怪陆离的城市,地平线上常常出现那些城市的美丽剪影。他甚至没去想这个阿拉伯湾暗藏着的凶险;古代历史学家,如斯特拉彭、阿里安、阿尔德米多尔、埃德里齐,谈到阿拉伯湾的凶险时,莫不变色;从前的航海家,不烧香上供是绝不敢贸然到这里来的。

    那么,这个被困在“蒙古”号上的怪人究竟干了些什么呢?首先,他一日四餐,餐餐不落,邮船摇晃也罢,颠簸也罢,都没能使他身体这架构造精良的机器受到干扰。其次,他打惠斯特牌。

    一点不假,他在打惠斯特牌!他碰到好几个和他一样迷惠斯特牌的牌友:一个是去果阿赴任的税收官,一个是回孟买的牧师,可尊敬的德锡米·史密斯,还有一个是前往贝拿勒斯军营的英军将军。这三位旅客对惠斯特牌的痴迷程度,不亚于福格先生,他们也可以像他那样不声不响地打上几个小时。

    至于让万能,他不晕船,也像福格先生一样,餐餐按时吃饭。应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旅行,他不会再感到不高兴了。他拿定了主意,要吃好,睡好,好好看看这个地方;同时他也确信,这件事也就到孟买为止了。

    从苏伊士出发的第二天,十月十日,让万能在甲板上碰到他在埃及下船时遇到的那个热心人,还着实高兴了一番呢!

    “我没认错人吧,先生?”他笑容可掬地朝那个人走过去,“您真是在苏伊士热心为我当向导的那位先生吧?”

    “是啊,”便衣警察菲克斯答道,“我也认出您来了!您是那位不同凡响的英国人的仆人……”

    “正是。先生怎么称呼?”

    “菲克斯。”

    “菲克斯先生,”让万能说,“在船上碰到您,真高兴。您这是到哪儿去啊?”

    “跟您一样,我也去孟买。”

    “那真是太好了!您去过孟买吗?”

    “去过几次,”菲克斯答道,“我是半岛公司的代理。”

    “这么说您了解印度了?”

    “印度吗……啊……”菲克斯支支吾吾,他不想说得太多。

    “印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极了!那里有清真寺、伊斯兰尖塔、庙宇、和尚、佛教白塔,有老虎、蛇,寺院里还有舞女呢!但愿您有时间好好逛逛!”

    “我希望有时间去逛逛,菲克斯先生。您要明白,一个神经正常的人,不应该借口在八十天之内环游地球,就总是下了轮船就跳上火车,下了火车又跳上轮船,不能这样过日子,这么着不行!信不信由您,这种跳来跳去的运动,到孟买就会停下来的。”

    “福格先生身体还好吗?”菲克斯问,语气非常自然。

    “他很好,菲克斯先生。我也很好。我能吃着呢,还总是饿。这是海上的空气闹的。”

    “您那位主人,我怎么从来没在甲板上看见他呀?”

    “他从不出来。他对什么都无所谓。”

    “您知不知道,让万能先生,这趟所谓的八十天环球旅行,会掩盖着什么秘密使命……比如,外交使命什么的?”

    “说实话,菲克斯先生,这我可一点儿也不知道,真是这样。说到底,我也不想费这份儿心思。”

    从这次见面以后,让万能就经常和菲克斯一起闲聊。便衣警察有意要结交福格先生的这位仆人,需要的时候,这会对他有用。因此,他就时不时地请让万能在“蒙古”号的酒吧里喝上几杯,有时喝威士忌,有时喝啤酒。那小伙子是有请必到,一点儿也不客气,而且礼尚往来,也不欠菲克斯的情。在他眼里,这个菲克斯是个很正派的绅士。

    “蒙古”号一直在快速前进。十三日,莫卡在望,可以看见莫卡城颓败了的城墙,还有城墙上面稀稀拉拉的绿色柳枣树。远山之上,是连绵不断的大咖啡园。眺望这座名城,让万能十分高兴;他甚至觉得,环形的城墙和一座被拆毁了的柄形城堡,很像一个咖啡杯。

    入夜以后,“蒙古”号穿越曼德海峡,曼德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泪之门”。第二天是十四日,邮船停靠在亚丁锚地西北的斯蒂默岬,补充燃料。

    在离煤矿这样遥远地方为邮船补充燃料,是一件严重而又要紧的大事。仅就半岛公司而言,一年在这上面的花费就高达八十万镑(两千万法郎)。确实必须在几个港口建煤仓了,在远离煤矿的红海,煤贵到八十法郎一吨。

    抵达孟买之前,“蒙古”号还得行驶一千六百五十海里。船还要在斯蒂默岬停留四个小时,才能把煤舱填满。

    不过,延迟四个小时,对菲利斯·福格先生的计划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这是预料之中的。另外,“蒙古”号到达亚丁的时间是十五日晨,而不是十四日晚,提前了十五个小时。

    福格先生和他的仆人下了船。菲利斯·福格想去办签证。菲克斯暗地里尾随着。签证手续办好之后,菲利斯·福格回到船上,接着打牌。

    让万能则像往常一样,又闲逛起来。亚丁有两万五千人口,其中有索马里人,巴尼昂人,帕西人,犹太人,阿拉伯人,也有欧洲人;让万能就在这些人中间走着。他赞赏那些城堡,城堡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印度洋的直布罗陀;他也很赞赏那些蓄水池,所罗门王的工程师们两千年前造的这些蓄水池,英国工程师们依然在进行维修。

    “太奇妙了!太奇妙了!”在往回走的路上,让万能自言自语地说,“我发现,你要是想看新鲜事,出来旅行还是有好处的。”

    晚上六点,“蒙古”号起航,邮船螺旋桨的扇叶击打着亚丁湾的海水,很快就到了印度洋上。为完成亚丁到孟买之间的航行,给邮船定的时限是一百六十八个小时。而且,印度洋于“蒙古”号航行不利,总是刮西北风。蒸汽机之外,要用风帆助一臂之力了。

    船的力量强了,摇晃得自然轻了。刚化好妆的女客,重新出现在甲板上,缓歌曼舞,又是一番景象。

    就这样,旅行在极好的条件下进行着。和蔼可亲的菲克斯偶尔来待上一会儿,令让万能非常高兴。

    十月二十日是星期天,近午时分,印度海岸已经隐约可见。两个小时之后,领航员登上了“蒙古”号邮船。遥望天际,能看到地平线上那些排列有致的丘陵。接着,清楚地映入眼帘的是城市中成排的棕榈树。邮船驶入由萨尔塞特、科拉巴、埃雷芳塔和比特谢诸岛构成的停泊场,四点半钟,停靠在孟买码头。

    菲利斯·福格先生打完了这一天的第三十三把牌。由于出牌大胆,他和他的搭档吃进十三墩牌之后,以大获全胜的战绩,结束了这一段航行。

    “蒙古”号邮船应该在十月二十二日到达孟买,但它二十日就到了。就是说,从伦敦出发到现在,时间富余出来两天。菲利斯·福格把富余出来的日子一丝不苟地记在了行程表中盈余栏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