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生平年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八九一年一岁

    十二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

    一八九二年二岁

    二月底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

    一八九三年三岁

    二月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住台南,后迁台东。

    一八九四年四岁

    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

    一八九五年五岁

    二月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

    三月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八月胡传(铁花)病死于厦门。

    一八九六年六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七年七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八年八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九年九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

    一九〇〇年十岁

    在家塾读书。

    一九〇一年十一岁

    在家塾读书。《资治通鉴》中引述范缜《神灭论》片断,对其影响极深。

    一九〇二年十二岁

    在家塾读书。

    一九〇三年十三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学“反切”。

    一九〇四年十四岁

    一月与江冬秀订婚。

    二月从三兄洪到上海,进梅溪学堂。

    是年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

    一九〇五年十五岁

    春改进澄衷学堂,在那里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

    一九〇六年十六岁

    暑间考取中国公学。

    是年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小说、诗歌与文章。

    一九〇七年十七岁

    仍在中国公学读书。

    五月至七月因脚病回绩溪疗养。

    一九〇八年十八岁

    七月主编《竞业旬报》。九月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一九〇九年十九岁

    十月新公学解散,因失学失业,在上海过放荡生活。

    一九一〇年二十岁

    春在华童公学教国文。五月同二哥绍之去北京温习功课。七月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八月十六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九月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

    一九一一年二十一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七月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

    一九一二年二十二岁

    九月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十一月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十二月代表康乃尔大学大同会,到费城参加世界大同总会,被推为宪法部干事。

    一九一三年二十三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

    五月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

    一九一四年二十四岁

    四月被委为康乃尔大学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六月十七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九月被举为《学生英文月报》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

    一九一五年二十五岁

    一月九日,康乃尔世界学生会举行十周年纪念祝典,以干事长身份作“世界会之目的”的演说。九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

    一九一六年二十六岁

    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自二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隽、杨杏佛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

    一九一七年二十七岁

    一月二十七日,在费城演讲“美国如何能协助中国之发展”。五月二十二日,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六月起程返国,七月十日到达上海。八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十二月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是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一九一八年二十八岁

    仍在北大任教。三月被选为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十一月二十三日,去天津与梁启超见面。是日,母冯顺弟病死。

    一九一九年二十九岁

    仍在北大任教。一月被聘为《新潮》杂志顾问。二月参加《新教育》编辑部工作。又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来华讲学。不久,与蒋梦麟去拜会孙中山,谈“知难行易”学说。六月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十月十二日,参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学等在中山公园为杜威六十岁生日举办的祝寿活动。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讲学。十一月代理北大教务长(因马寅初教务长患眼疾请假)。

    一九二〇年三十岁

    仍在北大任教。四月在国语讲习所讲“国语文学史”。五月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年底与《新青年》脱离关系。

    一九二一年三十一岁

    春,养病在家。

    七月高梦旦邀其去上海暂住,拟请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未允,转荐王云五。下半年除在北大任教外,去国语讲习所讲了八周“国语文学史”。

    一九二二年三十二岁

    仍在北大任教。二月十八日,被推为中华教育改进社筹划全国教育经费委员会赔款部部员。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开大学讲学,为时三周。四月二十五日,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

    十四日,与蔡元培、王宠惠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好人政治》。七月在济南讲“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八月出席“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届年会。九月《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出版。月底,出席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的学制会议,为起草宣言者之一。十月赴济南出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一九二三年三十三岁

    一月向北大请假一年,到杭州烟霞洞养病。四月二十一日离京,月底抵杭。四月得鲁案委员会授予的三等嘉禾章。十月到上海商科大学讲“哲学与人生”。是月,又去南京东南大学讲“书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是年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主任。

    一九二四年三十四岁

    仍在北大任教。六月筹备《现代评论》。八月与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十月推荐王国维为清华学校研究院院长。十一月五日,致书王正廷,对冯玉祥军队包围清宫、逐去清帝,提出抗议。十二月十三日,《现代评论》第一期出版。

    一九二五年三十五岁

    仍在北大任教。二月参加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三月应聘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会员。五月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十月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间,至政治大学及中国公学讲中国哲学,并与郑振铎、高梦旦同游南京。十一月被推举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

    一九二六年三十六岁

    二月至七月中旬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从上海到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访问。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经西伯利亚到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中间去了一下法国。十二月三十一日,坐轮船去美国。

    一九二七年三十七岁

    一月至四月中旬在美国纽约、费城地游历并演讲。四月十二日,由西雅图上船回国。二十四日,到日本横滨,暂住二十三天,游历了京都、奈良、大阪等处。五月底回上海,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六月被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七月至十二月在上海写作与讲学。是年复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任新月书店董事会董事长及编辑委员会委员。

    一九二八年三十八岁

    二月受上海东吴大学及光华大学之聘,作哲学讲座。三月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四月与高梦旦等同游庐山。

    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自兼文理学院院长。五月赴南京出席全国教育会议。

    一九二九年三十九岁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一月赴杭州出席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第三次常委会,辞去董事。六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在天津举行第五次年会,复选其为董事。九月赴杭州参观“西湖博览会”。

    一九三〇年四十岁

    上半年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四月十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七月到南京出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第六次年会,会上被聘为编译委员会委员长。八月赴青岛小住。九月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学演讲。十一月月初回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一九三一年四十一岁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五次常会。会后回北平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六次执行财政联席会议,通过北大与中基会合作研究特款办法。八月应丁文江之邀,到秦皇岛小住。十一月写信给宋子文,主张依据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与日本交涉东三省的善后问题。是年任太平洋学会在华会议的主席。

    一九三二年四十二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六次常会。五月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办的《独立评论》出版。七月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八次年会。十二月去武汉大学讲学,并与蒋介石第一次见面。是年德国普鲁士科学院选其为通讯委员。

    一九三三年四十三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会第七次常会。三月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密电蒋介石:“热河危急……非公即日飞来挽教,政府将无以自解于天下”。十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同去保定谒蒋。十九日,又找何应钦、于学忠,策动中日停战谈判。

    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国。七月在芝加哥演讲“中国文化的趋势”。是月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年会聘他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委员长。八月至九月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学会第五次大会,并到加沙大学演讲。十月初乘船回国。

    一九三四年四十四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二月赴南京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董事常会。五月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次董事年会。十一月去南京出席考铨会议。

    一九三五年四十五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九日,到广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阳朔等地演讲、游览。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一次董事年会。七月初到平绥路去旅行。九月七日,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十月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常会。

    一九三六年四十六岁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启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大会。八月至十月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演讲。十一月初在旧金山启程回国。

    一九三七年四十七岁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七月八日,离北平。十一日,到庐山,得到蒋介石接见,随后参加庐山谈话会。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蒋介石邀其同张伯苓、梅贻琦等吃午饭。八月十三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国作非正式的外交工作,见过罗斯福,并在旧金山哥伦比亚电台发表“中国在目前的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演说。

    一九三八年四十八岁

    一月至五月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六月被选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六月至七月继续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八月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九月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其为驻美全权大使。十月三日,由欧返抵纽约。五日,赴华盛顿就任。三十一日,作“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的诗: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一九三九年四十九岁

    仍任驻美大使。

    一九四〇年五十岁

    仍任驻美大使。三月五日,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

    一九四一年五十一岁

    仍任驻美大使。

    一九四二年五十二岁

    一月至八月仍任驻美大使。九月八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

    一九四三年五十三岁

    一月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

    一九四四年五十四岁

    九月应哈佛大学之聘,前往讲学。

    一九四五年五十五岁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在回国前暂由傅斯年代职。

    十一月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一九四六年五十六岁

    六月一日,由美国动身回国。

    七月五日,抵上海。经南京时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九月十一日,飞抵南京。

    十五日,出席国民政府的“制宪国民大会”。十二月二十三日,出任国民大会“宪草决议案”整理小组成员。

    一九四七年五十七岁

    仍任北大校长。春,国民政府拟委他为考试院长及国府委员,未接受,说:“不入政府,则更能为政府助力”。十二月主编《申报·文史》周刊。

    一九四八年五十八岁

    仍任北大校长。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选为第一届的人文组院士。四月四日,当选为“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九月被选为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会员。十二月十七日,蒋介石在官邸为其祝生日。

    一九四九年五十九岁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十五日,蒋介石聘他为总统府资政。三月下旬在台湾住了七天,又回上海。四月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十一月二十日,《自由中国》创刊号在台北出版,推其作发行人。

    一九五〇年六十岁

    三月初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五月十四日,普林斯顿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九月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一九五一年六十一岁

    仍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四月二十日,出席美国哲学会议,讲演“十年来中美关系急趋恶化的原因”。是年在美国全国社会科学协会讲演“共产主义在中国”。

    一九五二年六十二岁

    二月联合国文教组织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夏普林斯顿大学聘约期满,仍任荣誉主持人。

    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台湾作演说和讲学。

    一九五三年六十三岁

    一月十六日,与蒋介石长谈。十七日,离台经日本返美。

    一九五四年六十四岁

    二月至三月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陈诚递送“总统”“副总统”当选证书。

    四月五日,离台赴美。

    七月十六日,蒋介石聘他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九五五年六十五岁

    在美国各地讲学。

    三月中旬受“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的委托,在纽约召集国外院士谈话会。

    一九五六年六十六岁

    继续在美国各地讲学。

    十二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出版了《胡适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为他祝寿。

    一九五七年六十七岁

    九月二十六日,以“中国代表团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讲演。十一月三日,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四日,蒋介石正式任命他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一九五八年六十八岁

    四月六日,离美。八日抵台北。十日举行“中央研究院”院长就职典礼。五月拟定“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九月五日,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二十九次年会。十二月二十二日,到“总统府”参加蒋介石的宣誓典礼。

    一九五九年六十九岁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二月一日,蒋介石任命他为“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七月出席夏威夷大学主办的第三次东西方哲学会议,接受夏威夷大学人文博士学位。九月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次年会。十一月一日,主持“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及第三届评议会第六次会议。

    一九六〇年七十岁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二月二十日,出席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国民大会举行第七次大会,任主席。六月五日,参加蒋介石欢迎艾森豪威尔的宴会,并与艾森豪威尔晤谈。九月二十日,去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四十九次会议。

    一九六一年七十一岁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月十一日,主持蔡元培九十四岁纪念会。十一月六日,应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之邀,在东南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式上,作“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报告。

    一九六二年七十二岁

    二月十四日,参加第四次“全国教育会议”开幕式。

    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下午六时半,在“欢迎新院士酒会”结束时,因心脏病猝发而死亡,享年72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