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郎与妹完婚
庞丞相奉旨进京
赵家庄的赵虎臣,人称赵大郎,原来是田间的野老,溪畔的闲人,娶了妻子孙氏,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东庄生活。谁曾想妹妹被庞黑虎抢去,幸亏呼延两兄弟出手相救,兄妹俩才得以团聚。没想到庞黑虎被呼延家兄弟打了几下不久便死了。后来庞黑虎的妹妹庞多花被封了贵妃,赵大郎担心庞吉杀到家里来,就带着全家逃走了。
他们一家人顶着风雨走了半个月,正在焦心的时候,恰好遇见了一个救星,此人姓梁名玉,山西人氏,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赵大郎和妻妹一同拜他为师。一段时日之后,梁玉看三人武艺越发精熟,就让他们守了这座高山,自己下山云游去了。赵大郎一家三人守了山寨,查点喽兵,立法严明,军士各个称赞。
话说军士领着呼延守勇进山禀报:“启禀大王,刚才小将奉令巡山,夫人和小姐把一个小英雄交给小将带上山来见大王。”
赵大郎连忙问那小英雄叫什么名字。
军士道:“他说他是呼延家的子孙,因为和庞妃作对,被杀了一家三百多口,现在皇上还在起兵追捕他兄弟两个。他又说自己的兄弟叫呼延守信,至今尚未得见。他单身逃经此处,恰好碰见夫人和小姐,夫人和小姐让小将引见,现在他正在营门外等候,还请大王吩咐。”
赵大郎听了这话,立刻吩咐开门,命令军士全部披甲,然后列队跪道相迎。
呼延守勇见此情景又惊又喜,这时耳边忽然听见笙歌嘹亮,一个将士道:“将军,我家大王在此接见。”
呼延守勇抬头一看,一身铠甲的赵大郎正走出营来,见了他俯身便拜,二人相扶一起走进营里来,大家分宾主坐下后,又将过去的事细细回忆了一遍。
赵大郎道:“当年恩人救出舍妹的时候,我还觉得恩人有些瘦弱,如今恩人真是年富力壮了。”
呼延守勇谦让道:“大王谬赞了。”大家正在说着时,军士禀报道:“夫人和小姐回来了。”
呼延守勇听了这话,准备起身回避。
赵大郎忙道:“恩人,我家夫人和妹妹正要出来叩谢大恩呢,为何要回避?”
赵大嫂和凤奴一起出来相见。
呼延守勇道:“我今天若不是遇着两位巾帼,庞兵到来时,叫我如何逃脱?”
赵大郎道:“我们都是至亲骨肉,理应为彼此排忧解难,何必讲这些套话。况且舍妹早就已经许配给恩人了。”
呼延守勇道:“我现在正在逃难中,行止无定,怎么能耽误令妹的终身?”
赵大郎道:“婚姻大事,岂能玩笑?一家夫妇,哪有不同患难的道理?”
呼延守勇还想推却,赵大郎却认准了之前的约定,并说如果他不娶凤奴,那凤奴就会终身不嫁,因为一女不嫁二夫。呼延守勇见推却不了,而且也不忍心凤奴真的为了自己终身不嫁,于是便同意了。赵大郎十分高兴,便说择日不如撞日,即日便让他们成亲。这正是:
高梧叶尽鸟巢空,
洛水潺湲夕照中。
寂寂天桥车马绝,
寒鸦飞入上阳宫。
第二天,赵大郎便吩咐众人开始张罗凤奴和守勇的婚事,一应准备俱全之后,婚礼正式开始。拜过天地,拜过兄嫂,众人又热闹了一阵后,就送一对新人入洞房了。这正是:
洞房花烛蟾宫喜,
月殿姮娥下九重。
话说庞吉被两个女将杀得大败而归后,人马死伤一半。
参谋道:“丞相,我们没抓到呼延守勇,还被高山的女将杀得大败而归,这样恐怕在圣上那里不好交代。不如我们先收了残兵,退到后面大王庙里,扎下营盘,再作打算。”
庞吉便带着人马在大王庙扎下营寨,手下兵将个个垂头丧气,锐气全无。自奉命捉拿呼延家两兄弟以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却一直没有结果,庞吉也有些无计可施。
这一日夜半时分,庞吉刚刚蒙眬睡去,恍惚间忽然看见一大堆兵马杀进京来,放着连珠炮,震得天摇地动,大旗上写着:“呼延丕显孙女、孙儿呼延梅仙,呼延碧桃、呼延瑞珠、呼延彩鸾、呼延庆、呼延龙、呼延豹。”
忽然其中有一员小将闪出来,指着庞吉骂道:“奸贼!看箭!”只听嗖的一声,庞吉的左脸就中箭了。
庞吉大喊一声“啊呀”,醒来发现是在做梦。庞吉被这梦惊得一身冷汗,心想呼延家两兄弟日后必定会来报仇,如果自己放弃追捕,等于是放虎归山。不过,他又想,如果现在提兵去追,总归还是捕风捉影,不如先回京,向皇上请旨添兵助战。于是第二天他即刻下令三军做好回京准备,然后又派信使快马加鞭,把回京的奏折先送到京城,等候旨意回京。
仁宗看了庞吉奏折后,就降旨命众卿一起来商议。可是,满朝文武对此事都没有反应。
仁宗心想:“这些人平时口说忠良,到了关键时刻,全都派不上用场,可见忠良都是假的,朕再降旨下去,若不速速商议,呈上奏折,一律按法治罪。”
仁宗正要发怒,八王爷出班启奏道:“陛下钦命庞太师领兵追捕呼延家两兄弟,时间过了这么久,也没有抓获。臣想,皇祖太宗当年开创宏基的时候,多亏了杨继业、呼延赞、王贵三位大将辅佐治理我朝天下,他们三人南征北讨,夷狄见了他们无不敬畏。太宗皇帝也知道他们赤胆忠心,有功于宋,所以都封了他们藩爵,令他们子孙世代袭职。太宗对呼延家这般恩宠,谅他们家也不敢悖逆。臣等怎敢妄下论断?据臣愚见,陛下不如颁诏安抚,仍然命呼延守勇守职,他如果赤心为国,也好将功折罪,如果不能竭忠尽职,再拿下正法也不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臣的冒昧之见,还请陛下明裁。”
仁宗听奏后,心里很是犹豫,道:“朕觉得王叔的话很合情理,但太师所奏也是为国。这如何是好?这样吧,此事暂且推迟后议。”
退朝后,仁宗一腔心事回到后宫,庞妃问道:“万岁今日为何愁眉不展?”
仁宗道:“朕今天在朝堂上听王叔奏说呼延家的事,内心深有不忍。”
庞妃一听“不忍”两字,不免焦躁起来,忙道:“臣父在高山遇见的那些女寇,一定是杨家的寡妇,她们和呼延家是亲戚,呼延家的兄弟必然躲在她们家里。臣妾父亲庞吉已经年老,不堪报效,也不懂军事,还求皇上格外赦免,敕召臣父回京商议。”
仁宗道:“爱妃说得很对。”说完,即刻敕召庞吉回京。
庞吉接了圣旨,星夜上马赶回京城,并即刻进宫里来见庞妃。
庞吉跟庞妃说了自己想请奏皇上增兵继续追捕呼延家两兄弟之事,庞妃说此计可行。可庞吉却担心朝中无得力兵将可用,这时候,庞妃想到一个人。
她对庞吉道:“女儿的叔父庞天德现在挂印总兵,他有四个儿子,个个骁勇善战。为何不启奏皇上,让他们一家同往军前效力。”
庞吉听了,对女儿的智慧赞叹不已。
正说着,仁宗来到庞妃宫中。庞妃父女接见了圣驾,然后便将敕召挂印总兵庞天德父子一起往军前效力的事情说了一遍,仁宗准奏。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