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国守勇面圣
桃花潭收妖得鞭
花花公主奉了父王马千岁的命令,选了三百个雄兵来到桃花潭下捉拿妖怪。听百姓说这个妖怪十分厉害,到了太阳快要下山时,就在河里兴风作浪,不少人都被它害了性命。
公主正思忖间,太阳眼看着就要下山了,这时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河里顿时翻起白浪。公主立刻下令番兵一起放炮。谁想,这个怪物全然不怕,一下子飞到空中乱舞起来,眼看着就要冲下来吃人了。
公主吓得浑身发抖,立马掉头带着番兵飞奔回王宫。见了父王,公主道:“这怪物果然十分厉害。孩儿看见风浪大作,急忙传令放炮,谁知这个怪物忽然到半空中飞舞起来,好像一条金龙,像是要冲下来吃人了,孩儿吓坏了,立马掉头回宫。还望父王赦罪。”马千岁听了公主的话,又见公主吓得这副模样,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宽慰了公主。
到了五更时分,马千岁升殿,百官朝见完毕,这时门官上殿奏道:“外面有个自称是大宋呼延赞之孙呼延守勇的人说有事要奏闻殿下。”
马千岁想起父王曾说自己有位姑妈嫁给了大宋的功臣呼延赞为妻,就道:“既如此,命他上殿。”
呼延守勇俯伏在银阶上道:“臣呼延守勇拜见千岁。”
马千岁道:“你说自己是功臣之后,先把家世一一奏明上来。”
呼延守勇奏道:“臣祖呼延赞,扶助大宋社稷,功绩彪炳日月;祖母新唐马氏,只生了臣的父亲呼延丕显;母亲杨氏,是杨家将杨老令婆的女儿,生下了臣兄弟二人守勇、守信。”
马千岁道:“你今天到此所为何事?”
呼延守勇道:“不瞒陛下,此次臣前来是要借兵为父母申冤。因仁宗皇帝宠信庞妃,僭欺正宫,臣父执先帝所赐的金鞭,恐吓庞妃,不料庞妃在皇上面前狡奏,仁宗偏信庞妃之言,就差太师庞吉率兵围住我家府邸,放火烧杀,杀了我家三百多口。幸好臣的弟弟守信当时代替母前往太华山进香,未遭毒害。我是被爹妈逼着从地穴里逃出来以便日后报仇雪恨的。哪知逃命至今,几次差点被庞吉捉到,幸好屡次遇到救星,才未遭杀害。今天来到新唐国,得见千岁,已经是万幸了。”
马千岁道:“你既是呼延赞的孙子,那先把那御赐的金鞭拿来看看。”
呼延守勇解释说自己当时只顾着逃命,没顾得带上金鞭。
马千岁拍案大喝道:“你既是呼延家的子孙,岂能不带金鞭?明明是个歹人,想用这些胡言乱语糊弄孤家提兵向大宋报仇!”说着就命将校把呼延守勇捆绑起来。
班中有几个老臣奏道:“臣等愚见,千岁与其先给这人定罪,还不如先让他领兵到桃花潭将妖怪消灭。”这正是:
几希一命入幽都,
幸赖先灵暗保扶。
马千岁觉得有理,就道:“你既然说自己是呼延家的子孙,那必定有些武艺。金鞭虽然丢了,但将略武艺应该还在。孤今天就试试你,你先领兵三百前往桃花潭去,若是能除了那个怪物,你爹娘的仇,孤自有商议。”
呼延守勇听了“爹娘的仇自有商议”的话,心里好不快活,连忙谢恩。紧接着他便带着一班将士快马加鞭,来到了桃花潭。只见:
绿荫深处柳垂腰,
隔岸桃花粉面姣。
河内无风波不起,
鸟啼花笑寂无妖。
呼延守勇来到潭边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并没有发现妖怪的踪迹。他诚心对天祷告,祈求护佑。祷告完毕,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这时河上有些微风细浪,好像迷雾一般。
呼延守勇对将士道:“我今天奉千岁之命,全赖众将士尽力协助。倘若能够擒获此妖,大家都能计功领赏。”将士们应声如雷,一个个整枪搭箭,蓄势待发。
这时候,河中突然开始起风作浪,迷雾漫天,转眼间水里有条金龙蹿了出来,在空中盘旋飞舞,那些将士见了,个个都是吓得胆战心惊。
一声炮响,大家呐喊起来,提枪的提了枪,射箭的扯起了角弓,呼延守勇提了一根铁棍,向前冲过去,对着云里的金龙喊道:“你这逆畜,难道不知道我是大宋的呼家将吗?还不快快下来受缚!”
这逆畜张牙舞爪地飞下来,突然间,呼延守勇的真灵也化成了一条青龙,飞舞升天,与那条金龙在空中盘旋争斗起来。地上一阵狂风作乱,吹得众人眼睛都无法睁开。忽然,半空中一声巨震,好像山崩地裂,大家抬头一看,已经是雾散云开了,众军道:“好奇怪!天一下子就亮了,龙也消失了,刚才明明有两条龙在空中打斗!”
大家正在疑惑时,忽然一个小兵报道:“前面半里路的地方有一对金鞭,我们要拿起来,可实在拿不动。”
呼延守勇听说,也觉得奇怪:“我去看看。”说着快步走到了那边,一见到那金鞭他倒身便拜。原来,这正是太宗皇帝御赐的金鞭。呼延守勇收了金鞭,又在桃花潭附近住了五六日,想要观察一下这里是不是还有动静。还好,自从收了金鞭之后,那里的百姓再也没见到妖怪,潭水里也不再生风翻浪了。
于是,呼延守勇带着将士回来见了马千岁,把制伏妖怪的事细细说了一遍,又把重得金鞭的事说了一遍。马千岁听后十分欢喜,接过金鞭细看,拍手称赞道:“将军果然是呼延家的子孙,不然怎能得着这对金鞭。”
这一日,马千岁来到呼延守勇住的西书房,见他正在院中手舞金鞭,舞得正高兴。
马千岁看了一会儿,连声称赞:“果然是将门之子。”
呼延守勇回头看是马千岁,急忙收了金鞭,道:“臣不知万岁到来,有失跪迎。”
马千岁道:“孤与山前杨氏、山后呼延氏,原是世代老亲,贤侄何必这般谦逊?”
呼延守勇道:“臣承千岁如此抬举,也是得了祖宗的荫庇。”
马千岁道:“前日金鞭得手,将来贤侄必作栋梁之器。”
二人又讲了一番叙亲的话,马千岁便起驾了。这正是:
相才还是将才高,
万里江山一举劳。
皇封御弟呼家将,
荫子蒙孙穿锦袍。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