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第97章 风光湮(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萧谡赶到长公主府时, 只见整个府里都乱糟糟的,翁媪再也弹压不住那些个仆从了,所以有人听令, 有人不听令,四处可以穿来窜去没头苍蝇似的下人。

    都说世上没有傻子,真有傻子也进不了长公主府伺候主子。如今长公主骤亡,唯一的孙子也没了, 俨然是家破人亡的下场,几个女眷, 一个比一个不顶事儿, 人心自然就散了,按照惯例, 长公主没了, 这公主府也要被朝廷收回, 所以他们都想着自谋出路呢。

    萧谡看得直皱眉头, 快步走向长公主的院子, 一路竟然没人阻拦, 也没人去通传, 就任由他带着一行人跨进了院子, 直走到了城阳长公主的东梢间。

    “幺幺!”萧谡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长公主床前,只见冯蓁就软软地坐在床前的脚踏上, 手还握着长公主的手没松, 头耷拉在一旁, 像是晕厥了过去。

    她只胡乱地裹着袍子, 可见是夜里突然听到消息跑过来的,脚上连鞋也没穿,右脚一大团干涸的血渍。

    萧谡抱起冯蓁,转身便匆匆去了冯蓁自己的院子。

    那时候长公主的屋子里只有瘫软的明玉一个人。翁媪、涟漪都出去张罗丧事儿去了,戚容昏厥被她傅母送回了屋子去,宜人原本是跟着冯蓁的,但因为有小丫头跑来说屋子里有人偷偷卷了冯蓁的首饰,宜人也慌慌张张地跑回院子去了。

    是以,长公主偌大的屋子里,就剩了个不起眼的明玉。

    也只有这个明玉眼睁睁看着太子殿下闯进来将冯蓁给抱走了,那般地情急、那般地怜惜,叫明玉看得下巴都合不拢了。

    太子殿下和蓁女君?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明玉心里叫嚣着,可腿上却一点儿劲儿也没有,她并不敢深究,生怕知道得太多反而要了自己的命。

    却说萧谡一路将冯蓁抱回她的院子,院子里宜人正跟个青衣老妪以及一个扎小辫的小丫头推搡,只是她人单力薄有些控制不住那老妪。

    一时那老妪见一群人闯进来,再不敢恋战,和旁边的小丫头一人踹了宜人一脚就想从山墙侧的小门跑走,谁知却被荣恪一个纵身拦了下来,然后将她的衣襟往外一拉一抖,就见大大小小的金银首饰落了下来。

    那老妪神色一变,一弯腰想从荣恪的手臂下钻过去,被他一脚踹在地上,顺便再一把拉过旁边想跑的小丫头,往柱子上使劲儿一摔,当时那小丫头整个人“bang”地一声就碰晕了,那老妪也翻了个白眼晕了过去。

    荣恪收回手掸了掸袍子上的灰,对身后跟来的两名侍从道:“把她们捆起来,等公主府的人空了来收拾。”

    却说翁媪这边,得着消息后哪怕再□□乏术也匆匆地赶来了冯蓁的院子,看见院子当中被绑得跟粽子似的一老一少也没说什么,只提着裙摆两步就跨上了台阶,往冯蓁的东梢间去。

    只是屋子里面的情形让翁媪几乎以为自己是累得花了眼。

    萧谡正在青釉刻缠枝菊纹盆中拧帕子,然后旋身握着冯蓁的赤足给她细细地擦拭着脚上的血渍、泥沙。

    翁媪到底也算是老姜,不过是略愣了愣,就大声喊道:“宜人,你傻站着干嘛,还不赶紧伺候女君,怎么能劳动太子殿下呢?”

    宜人“是”了一声,磨磨蹭蹭地往前走了半步。

    萧谡抬头看了翁媪一眼,“你还是去前面看着吧,再晚点儿整个公主府都要被人搬空了。”

    这便是现实,不管城阳长公主生前有多显赫,可如今血脉尽亡,刹那间高楼便全塌了,荣华富贵也尽付流水。

    翁媪没挪步,“太子殿下这是看着长公主新亡,就来欺负孤女了么?”

    萧谡倒没为翁媪的话生气,反而道:“看来你还算忠心。只是你现在顾不着幺幺,她晕厥在姑祖母的尸身边,也没人照料。你刚才的无礼,孤可以原谅,但是不会再有下一次。”萧谡的语气十分平静,可他嘴里说出的话却绝不会让人以为他在开玩笑。

    翁媪待还要说话,却被身后的两名萧谡的侍从架着出了门,萧谡这做派典型就是客大欺主。

    这便是权势,难怪那么多人痴迷于它,为他不惜头破血流,也不惜家破人亡。

    翁媪在外面跺跺脚,却也没有任何法子,只能咬咬牙走了。因为她的确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还得勉力支撑着这个公主府,至少,要等戚容醒过来能视事才行。

    也只有这时候才看得清,冯蓁在城阳公主府真就只是个外孙女儿,是算不得什么正经主子的。

    冯蓁自己看不清楚,但萧谡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真正的嫡孙女儿可不是这般养的。

    翁媪刚走没一会儿,宇文涛便到了冯蓁的屋子里,萧谡替冯蓁落下帐子,让宇文涛把脉。

    “女君只是一时疲惫,不过上次元气大伤还没恢复,这次又惊惧失谐,必须得好好将养身子才是了,否则寿数怕是……”宇文涛在萧谡的眼神里,恁是没敢把话说完。

    “她吃不下任何药,你想个法子弄成药膳吧,只能慢慢调。”萧谡道。

    宇文涛走后,萧谡戳破自己的手指给冯蓁喂了几滴血,他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虽然不知自己的血除了愈合伤口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功效,但上一次宇文涛说得那么严重,最终冯蓁能那么快好起来当也是因为他的血的缘故。

    冯蓁的桃花源贪婪地吸吮着这几滴血,总算是苟延残喘着活了过来,只是冯蓁的人却还没醒过来。

    一时荣恪得了下属的禀报,匆匆走到萧谡身边,“殿下,皇上召你现在即刻进宫。”深夜召萧谡,想来是元丰帝也得着长公主骤亡的消息了。

    萧谡有些不放心,握着冯蓁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荣恪再催促,他才起身道:“派人看着幺幺的院子,有那等不长眼睛的直接处置了就是。”

    荣恪应了“是”。

    萧谡一边走又一边吩咐荣恪道:“去给宇文涛说,让他给幺幺拟的药膳里要多点儿荤食,否则她怕是又要饿得病了。”

    荣恪又应了“是”。

    “对了,她醒过来肯定要去哭灵,你让宜人给她准备两个护膝,做得厚实一点儿,不要伤着膝盖了。”

    萧谡的唠叨一直持续到他翻身上马。荣恪这才晓得原来他家殿下话是一点儿不少的,全看话题是什么。

    却不想萧谡都上了马了,却又重新跳下来,“让宇文涛给幺幺准备点儿药香,别让她醒太快,等天大亮了再起也不迟。”于萧谡而言,冯蓁自然是跪得越少越好。一场丧事下来,尽孝的子孙谁不得瘦个七、八斤,异常的折腾人。

    “是。”荣恪心想你想得可真够仔细周到的。

    萧谡走后,荣恪自然是按照他的吩咐一一办了,他心里明白得紧,就算其他事儿能糊弄他家殿下,但是事关冯蓁,绝对不能偷奸耍滑,再怎么用心也不为过,否则可没有好果子吃。

    冯蓁好好地睡了一大觉,精气神都好了些,恍惚间还以为长公主的死只是昨夜她做的一个噩梦,她撩起床帘子唤了声“宜人”。

    宜人累了一宿,正歪在榻上打盹儿,听见冯蓁叫人,赶紧揉了揉眼睛起身。

    冯蓁望着宜人还肿得跟桃子一样的眼睛,轻轻地问了句,“昨晚,我不是在做噩梦吗?外大母她真的……”

    宜人点了点头,又忍不住哭了起来,“女君快去看看吧,府里都乱套了,好多人卷了府里的细软逃跑了,翁媪和涟漪也压不住。少夫人哭晕了好几场了。”

    比起冯蓁的痛苦,戚容自然是更悲痛欲绝的。苏庆死了,她也没个孩子傍身,长公主如今也没了,再没有人能给她撑起将来的一片天了。

    冯蓁甩了甩脑袋,稳住了自己的声音道:“伺候我梳洗吧。”

    宜人把自己昨晚上连夜赶出来的白色衣裙给冯蓁穿上,“女君先将就穿着吧,府里乱了套,这些事儿都没人管,翁媪的话也不好使唤了。”

    对冯蓁而言,没什么衣裳称得上将就,就是乞丐装穿她身上都能带出新的潮流来,孝白的衣裳一上身,就好似水畔的洛神一般,飘渺虚逸,像是风一吹就能带着她飞升一般。

    发如乌云,肤若凝脂,墨色的如黑曜石般灿烂,雪色的如金刚钻一般剔透晶莹。极致的黑与白的对比,衬托得冯蓁那双明珠美眸越发地水亮光莹,潋滟了万顷秋波。

    即便宜人心里担忧又焦灼,可看见冯蓁如此,都忍不住怔了怔。

    “怎么了?”冯蓁随意地理了理鬓发,没用抿子,现在这时候头发若是一丝不苟反而显得不孝了。

    待收拾齐整了,冯蓁才走出了门,一跨过院子就看到了郑从舵,正跟门神一样守着她的院子。冯蓁的眼睛立即瞪了起来,“你怎么在这里?”

    “太子殿下吩咐属下守着女君的院子。”郑从舵恭敬地低着头道。

    冯蓁冷笑了一声,“太子殿下未免也欺人太甚了,这是我外大母刚去,他就要强占孤女么?”没想到冯蓁竟然和翁媪说出了同样的话。

    郑从舵听着这话风不对,只能撇开头不说话,但身体却没挪位置。

    “你是自己把人撤走,还是我叫人来撵你们走?”冯蓁冷着脸道。

    其实郑从舵也觉得他家殿下很没有道理,想了想,最后朝冯蓁行了礼,把侍卫都撤了。

    宜人在旁边低声道:“女君是不知道,昨晚上大家见长公主和公子都没了,便起了歹心,咱们院子里的魏妪和她女儿,趁着我们不在,跑来卷了女君的首饰想逃,多亏了太子殿下的人才把她们制服。”

    冯蓁转头看向宜人,“宜人,我不管以前太子殿下许了你什么好处,可你要记住,我才是你的主子。你若想走,我不留,可若是要留下,就得分清楚谁才是你的主子。”

    宜人急急地道:“奴自然是一辈子跟着女君的。”

    冯蓁的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一点儿,“那你得记住,太子殿下已经有了太子妃,跟我从此已经没有任何瓜葛了。”

    宜人微微张了张嘴,最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女君,奴知道了。”

    一时翁媪听说冯蓁醒了,也走了过来,见门口的门神不见了,不由问道:“女君,太子殿下的侍卫……”

    冯蓁道:“翁媪,你是外大母身边的老人,有些规矩这时候最是应该立起来,尽管太子殿下看着咱们府里乱成一团想帮咱们,但也不能越矩,拿这些小事儿去麻烦太子殿下。”

    “是。”翁媪却没想到冯蓁如此硬气,她原还以为冯蓁是与萧谡有首尾呢,这么瞧着却像是太子殿下觊觎已久。

    “表嫂好些了么?可能起来理事?”冯蓁又问。

    翁媪摇摇头,“如今已经是水米不进了。”

    冯蓁叹息一声,“我去前头看着吧,只是这些事情我也不懂,只能装装样子,你吩咐人多照看着表嫂,最好能叫她娘家来人照看一下,想来她心里能舒坦些,毕竟表嫂还年轻呢。”

    “女君想得周到。”翁媪道:“有女君在前头坐着,想来那些刁仆也不敢随意动弹了。”

    冯蓁摇摇头,“现在人心惶惶,当务之急是要请得圣意,才能稳定人心。”

    翁媪愁道:“是啊,可咱们谁又有资格去请圣意呢?”

    “无妨,外大母走得太仓促,所以这会儿还没有旨意下来,我想以皇上的仁孝,当不至于让外大母身后受损,说起来庆表哥也是为国殉身的,皇上不会叫他死不瞑目的。”冯蓁安抚翁媪道,“若是今日没有旨意,我再来想法子。”

    翁媪点点头,心里却是诧异冯蓁竟然能想得如此明白,昨天看她那副天塌下来的模样,还以为同戚容一般扶不起来呢。

    “走吧,翁媪你一路跟我说说府里现在的情形。”冯蓁道。

    “是。”翁媪便尽量简单地把府里的事儿说了一遍。冯蓁问了几个问题,都问在症结上,让翁媪的心不由又放下了一些。

    “阿姐来了么?”冯蓁问。

    “昨儿夜里就来了。”翁媪道。

    冯蓁点点头,见灵堂已经到了,便转身走了进去,先去灵前上了一炷香,再然后则看向了灵前烧纸的冯华。

    冯华自然知道冯蓁进来了,可却转身背对着她。

    冯蓁的眼圈红了红,也没说话,转身跟着翁媪出了灵堂,往后面的花厅去。一众身上暂时还没差使的仆从都已经等在那儿了,由涟漪看着。

    冯蓁走进花厅,缓缓地坐在正中的黄花梨交椅上,左右来回扫了两遍,这才开口道:“你们都是府里的老人,当知道皇上最是敬重外大母,公主府一时半会儿还倒不了。少夫人与我都不是吝啬之人,即便将来真要遣散你们,那时也自有丰厚的遣散银给你们,也算全了这场主仆之谊。”

    冯蓁说完,又停顿良久,这才再缓缓地道:“可若是有人背主,那也别怪我不客气。如今府里也就只剩下少夫人和我两个女子了,若是不用雷霆之力怕是不服众,你们谁若想出来试试,我也是愿意杀鸡给猴看的。”

    “对了,昨儿晚上我院子里那两个背主的,已经畏罪自杀了。”冯蓁说得十分轻巧,指了人群中两个刚才撇嘴撇得最厉害的老妪道,“你俩去给她们收尸吧,拿烂席子裹了扔到城郊的乱葬岗就行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畏罪自杀,那就只能自己猜测了。人当然不是冯蓁杀的,萧谡的手下全是狠人,他吩咐一声,那两人的脖子便被拧断了。

    一时这些人倒真被冯蓁给暂时镇住了,涟漪吩咐下去的事儿,也没人再推三阻四了。

    冯蓁刚处理过这一桩事儿,宫中便来了内侍传皇帝口谕。果然不出她所料,是来给长公主府的孀妇撑腰的。

    首先,就指定了从城阳驸马那一宗的苏家过继一子到苏庆名下,为苏庆守孝,也为长公主守孝。

    另外,元丰帝自然又追思了一番长公主的丰功伟绩,然后将还没确定下人选的过继子封做了承恩侯。

    一时众皆哗然,心里可都羡慕死那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儿砸中的”苏氏子了。

    冯蓁心想这一招的确是妙,戚容瞬间有了个儿子,而且还有侯爵在身,府中的仆从也就能安下心来了。

    只是冯蓁没想到的是,元丰帝的口谕里居然提到了自己,赞自己柔懿孝顺,作为如今城阳长公主唯一活着的没有嫁入他人府的外孙女,元丰帝将城阳长公主的私产“汤山苑”赐给了冯蓁做嫁妆。

    冯蓁虽然没想过这些,但汤山苑的确是她心头好,如今能作为她自己的嫁妆,那自然是欢喜的。

    “呀,好大一笔嫁妆啊。”已经有人私下议论了起来。不过大家也想得通,虽说苏家会过继一个儿子过来,可到底没有城阳长公主的血缘,轮起来自然是冯蓁最亲近了。

    传口谕的内侍走后,冯蓁对翁媪道:“你赶紧去把这消息告诉表嫂吧,或许能稍缓她的绝望,但愿她身子能好起来。”

    翁媪自然也想赶紧去告诉戚容这个好消息,只是她前脚刚走,萧诜就进门了。

    冯蓁低着头向萧诜答了礼,萧诜低声急切地道:“幺幺,孤能跟你说句话么?”

    冯蓁微微摇了摇头,对萧诜这种不顾场合的要求有些头疼,他也不看看,这里是灵堂,长公主刚去世,难道她还有什么心思去跟他纠结男女之情不成?

    “幺幺。”萧诜几乎哀求地看着冯蓁。

    冯蓁抬头冷冷地看着萧诜,“殿下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了么?这是我外大母的灵堂。”

    萧诜像是被打了一拳一般,踉跄中带着尴尬,转身走了。

    冯蓁松了一口气,看了看四周,有人已经议论了起来。不过冯蓁也顾不上那些闲言闲语,因为来吊唁的客人可谓是接连不断。

    一直到繁星满天,冯蓁才得以歇着,身边的冯华也站起了身。

    许是因为冯蓁曾经亲近的人都不在了,让她此刻格外地脆弱,竟然忍不住地望向了冯华。

    冯华也回看了看冯蓁,嘴角扯出一丝讽刺的笑容,“看来幺幺你,真的挺会勾搭男人的。”

    这一下,才是实实在在的重击,被击中的冯蓁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眼冒金星。

    冯蓁不敢置信,是什么叫冯华能对着自己说出如此寒心的话,还那般的理直气壮。

    冯华走后,冯蓁才发现自己嘴里已经有了铁锈味。

    世间事往往就是这样,许多事儿可能很简单,但因为各种情绪夹杂其中,双方都选择了逃避,逃到形同陌路,逃到憎恨滋生。此时已经无关对错,都只觉得自己的心受了伤。

    冯蓁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当时自己误会了冯华,可如今看她的举止是越看越心寒,至于误不误会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长公主去后,上京城隔个两三日就是一场雪,小雪、暴雪的夹杂着,总之天都是阴沉沉的。

    冯蓁站在灵堂的台阶上,靠着栏杆往远处看,层层叠叠的墙壁阻拦了她的视线,也阻拦了她的路。她觉得有些发凉,双手环抱住手臂上下轻轻地摩挲着,回头看了看点着烛山的灵堂。

    元丰帝的口谕下来之后,戚家以最快的速度帮戚容选择了一个苏氏宗族的侄儿过继到跟前,那还只是个襁褓中喝奶的小婴孩,如今正被戚容抱着在灵堂里守孝。

    冯蓁感觉自己彻彻底底地成了多余的人。

    戚容想必是不需要一个吃闲饭的表妹的。

    阳亭侯府好似也没什么感情,她的大伯母黄氏前两日来吊唁时,说的话模模糊糊,大致是欢迎她回阳亭侯府住,就是如今家里添了许多人口,有些挤得慌,怕委屈了她。

    冯华就更不必提了,怕是老死都不相往来了。

    而萧谡呢,从那日她自晕厥中醒来,就没见过他的踪影。知道他定是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忙,她向来是排在尾巴上的,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能那般准确地不在。

    再且,他已经成亲了。

    冯蓁忍不住苦笑,看来她的外大母虽然有各种不好,但至少还让自己有种被需要的感觉,没觉得像个被排挤的人。当时若是她的桃花溪还丰润,或许她的外大母还能救得回来。

    冯蓁又叹息了一声。

    宜人走到冯蓁身边,“女君,外面太冷了,咱们还是进去吧。”

    冯蓁没回头地道:“宜人,等外大母下葬了,我带你回西京好么?”

    “好,奴也想着西京呢。”宜人道,只是她望着冯蓁的眼睛却充满了忧心。

    冯蓁转过头看着宜人,“放心吧宜人,跟着你家女君我,将来也能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

    宜人笑了笑。

    冯华此刻正好从灵堂里出来,她每日都过来,但每晚也都会回蒋府去。

    冯华不悦地觑了一眼脸上露出笑容的宜人,然后撇开头直直地走了,扫都没扫冯蓁一眼。

    冯蓁倒是一路目送着冯华走出院门,没入漆黑的夜里。

    “宜人你先进去吧,我想一个人再站一会儿。”冯蓁道。

    三皇子萧论在转角处看着冯蓁,平日都说什么玉郎、玉人,可谁又真正能是玉做的呢。然而此刻萧论看着台阶上的冯蓁,却觉得她就像一尊真正的玉美人。

    莹润、白皙、纯净、冷冰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