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早期纪实摄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摄影写实功能的广泛应用,摄影者把镜头对准了人类社会生活。人们发现,摄影可以用来记录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于是,纪实摄影应运而生。

    第一次提到“纪实”一词,大概在1898年。这一年,《英国摄影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敦促成立一个大型图片档案馆,“以尽可能完整地包罗关于……世界现状的记录”,文中声称,这样的照片“在一百年后将是最有价值的纪实照片”。

    但事实上,纪实摄影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

    汤姆森、里斯、海因、阿杰、兰格、伊文思等纪实摄影先驱,为纪实摄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纪实的萌芽

    早在1870年,英国著名的“赤贫孩子之家”的创建者巴纳多(Barnardo)博士,就开始认识到摄影的纪实功能。他将“赤贫孩子之家”的每个孩子,在到达前和离开时各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把照片粘贴在卡纸上,附上文字说明成套出售。这些照片,既扩大了社会影响,又为孩子们的衣食筹措了资金。

    几年以后,约翰·汤姆森与A·史密斯(Adolphe Smith)一道,出版了一本名为《伦敦街头生活》的书,书中刊载了汤姆森拍摄的36幅照片。这些照片,虽然有不少是经过摆布而拍摄的,但还是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伦敦贫民的生活状况。

    另一位居住在伦敦的早期纪实摄影者,名叫保罗·马丁(Paul Martin,1864~1942)。19世纪90年代,马丁拍摄了很多伦敦街头风景,以及在海滨游乐的人们。他把小型相机隐藏在手提包里,到处寻找可以偷拍的镜头,被人们称之为“偷拍摄影家”。1895~1896年间拍摄的《夜伦敦》摄影集,是他最早的得意之作。这些照片虽然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但和以往摆布拍摄的照片相比,显得生动多了。

    这时的纪实摄影,尽管还很不成熟,但摄影家们已经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对社会现状进行如实的记录。

    二、里斯和海因的社会纪实

    在早期纪实摄影领域,有两位著名人物,他们是里斯和海因。

    里斯的纪实照片,揭露了19世纪90年代纽约贫民窟令人震惊的状况。他的继承者海因,则因参加了1907~1918年的反对雇佣童工的斗争而享有盛誉。

    (一)里斯

    美国最早的纪实摄影家,是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1849~1914)。里斯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丹麦时代周刊》杂志的编辑和摄影记者。移民到美国之后,里斯在生活的最底层挣扎了7年,才找到第一份工作。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决定用相机把贫民的生活记录下来。

    19世纪80年代后期,里斯开始记录美国城市贫民的生活状况。他拍摄了纽约东区的摩尔布里街区。这个街区的贫民窟非常破败,里面住着许多新移民。里斯用镁光闪光泡照明,在破旧的出租屋中,拍摄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些令人震惊的纪实照片,收录在里斯1890年出版的《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一书中。

    里斯的拍摄活动,虽然遭到了上层社会的强烈抵抗,但最终获得了成功。由于罗斯福总统的支持,贫民窟被摧毁,还建起了以里斯名字命名的公园。以社会纪实摄影的方式,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促使政府改变政策,这在摄影史上是第一次。里斯的纪实摄影,也因此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里斯一生共出版了十多本书。在他的整个摄影生涯中,对于贫穷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1971年,美国政府将里斯的住所,定为国家重要历史纪念地。

    (二)海因

    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1874~1940),是美国著名的纪实摄影家。他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

    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要表现那些应子赞美的东西,也要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

    海因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18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在一次事故中去世。海因不得不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工厂干活,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帮助维持家庭的生计。后来,海因进入大学学习,取得了社会学学位,并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

    海因最早的纪实摄影,是拍摄那些抵达埃利斯岛的移民。此后,他还拍摄了反映钢铁工人生存状况的专题照片,为“匹兹堡调查”提供照片插图。

    为海因赢得巨大声誉的是关于美国童工的纪实摄影。1906年,海因受国家童工委员会的委托,调查美国各地童工的生存状况。那时,约有170万童工在工厂里做苦力,他们中最小的只有3岁。

    作为童工委员会的调查员兼摄影家,海因深入到各地的工厂、矿井,把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揭露了出来。1908年,他在西弗吉尼亚的矿井和玻璃厂,以及印第安那波利斯的罐头厂进行拍摄报道。1910年,他又陆续记录了在布法罗抽剪豆荚筋的孩子、在尼亚加拉一家罐头厂里照看机器的儿童、在特拉华剥草莓、装豌豆罐头,以及在密西西比的比洛克西捡虾的孩子们。在窄小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海因用藏在饭盒里的相机,不动声色地把他们拍摄下来。拍摄时,他尽可能简化背景,突出主体,并使人物表情与残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在拍照的同时,海因把孩子们的谈话、身高和健康状况,以及他所遇到的大部分事件都保留了一份详细的记录,并由其他目击者签字确认。如1911年2月在南卡罗来纳做的那份备注:

    这9个孩子最小的8岁,他们每天上半天学,在平时上学的日子里,每天上学前剥4个小时的牡蛎壳,放学后剥3个小时,星期天从凌晨4点一直干到傍晚。麦奇欧罐头厂。

    同时,海因还记录了童工们所处的生存环境。1910年,他在新泽西调查收获野樱桃的季节工时,拍摄了他们用作宿舍的小房间,他写道:

    木制的马桶就在旁边,矮树丛也派作同样的用场,发出刺鼻的味道。新泽西彭伯顿附近的土耳其镇。目击证人E·J布朗。

    拍摄条件是危险的。在拍摄童工现象的那些年里,海因为了躲避工头和警卫的干涉,经常乔装成卖圣经、卖卡片的小贩,或冒充工业摄影者“混”进工厂。实在无法进入工厂时,他就等在压榨童工的“血汗工厂”外面,拍摄童工们出入劳动场所的场景。

    1909年,海因出版了第一部反映童工生活的摄影报道。它展现了童工们在危险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其中的一些照片已成为著名的纪实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最终导致美国国会颁布《童工法》,废除了童工制度。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对海因有这样的评价:

    海因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一定是最后一个用照相机反映社会改革运动的摄影家,但他极为出色的工作质量却很少有人能够相比。

    三、尤金·阿杰的《老巴黎》

    19世纪末,以伦敦、巴黎、纽约为中心,追求“画意”的沙龙摄影风行一时。但在法国巴黎,却有一位摄影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背着相机奔走于大街小巷,记录着这个都市的面貌。他就是被誉为“现代纪实摄影先驱”的法国摄影家阿杰。

    尤金·阿杰(Eugene Atget,1857~1927)出生于法国的里波恩,他在幼年时代因双亲去世而成为孤儿,由外祖父母抚养成人。他当过水手,后来又当了15年的演员。

    1898年,41岁的阿杰,开始用一台使用玻璃干板的18×24英寸组装式暗箱相机,系统地拍摄巴黎及巴黎郊外的照片。1920年11月12日,在写给巴黎历史资料管理处美术总监保罗·莱昂的信中,阿杰总结了自己的摄影生涯:

    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我的工作和主动,我收集了从16到19世纪的旧巴黎所有古代街道的建筑艺术资料,其形式为摄影版开本18cm×24cm(7英寸×9.5英寸):旧旅馆、有关历史的房子、漂亮的建筑物正面以及门、镶板、门把手、古老的喷泉、楼梯(木制的和铁制的),还有巴黎所有教堂的内部(全景和细节),包括巴黎圣母院、圣热尔韦、圣塞弗兰、圣于连,圣艾蒂安,夏尔多内的圣尼古拉教堂等等。

    这一庞大的艺术记录收集工作现已完成,我可以真实地说我拥有整个旧巴黎。

    在后来写给保罗·莱昂的信中,阿杰还谈到,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为两个部分,即《旧巴黎的艺术》和《独特的巴黎》,并解释说,《独特的巴黎》中许多建筑和内容都已不复存在了。他还说自己正在拍摄两个新的专题:《旧巴黎的艺术与手工》和《巴黎周围地区:塞纳、塞纳—瓦兹、塞纳—马恩省的艺术》。

    阿杰深信照片具有记录历史的价值,因此,他希望通过摄影,将19世纪的巴黎正在消逝的影像记录下来。他拍摄了橱窗里展示的人体模型和妇女的胸衣、露天市场的金属标志物、公园里的喷泉和高雅的古典雕塑……以及从贵族的豪宅到底层社会各色人等的生活。这些城市景象的碎片,使人们发现了巴黎的大街小巷中不可思议的生动魅力。

    1899年10月16日,阿杰将100幅题为《老巴黎》的照片卖给了巴黎市历史图书馆。这是他作为摄影家涉及照片买卖的最初的公开记录。此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为止,阿杰分几十次一共卖给了这家图书馆5500多张照片。同时,他还向远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出售过自己的照片。凭借出售照片所获得的收入,阿杰艰难地维持着他的拍摄工作。1927年8月4日,阿杰在贫困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留下了近万张旧巴黎的珍贵照片。

    阿杰去世后,他的第一部摄影集《阿杰——巴黎的摄影家》于1930年出版。这些照片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法兰西文化的珍贵记录”。196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阿杰作品回顾展。这次展览,确立了阿杰在现代摄影史上的地位。

    四、FSA纪实运动

    FSA是美国农业安全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英语缩写,其前身是1935年设立的农业安置局。该组织的宗旨是救助贫穷和失业的人,并将他们的困境公布于众。

    FSA纪实运动,是指农业安全局下属的历史处在1935~1943年间,为对全美农业的大萧条进行调查,所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纪实摄影活动。它前后历时8年,共拍摄了25万张底片,是摄影史上最大的一次摄影纪实实践。所拍摄的图像资料,全面、详实地记录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全貌,成为反映那个历史年代的珍贵史料。

    历史处并不是摄影部门,但它的负责人罗伊·斯特莱克(Roy Estryker,1893~1975),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讲师,在大学做社科研究时就受益于摄影,受聘于安置局建立历史处后,很快便将纪实摄影作为它的主要活动。斯特莱克聘用了一批年轻的摄影师,将他们分派到各地,拍摄干旱、水土流失、贫困等情况。多萝西娅·兰格和沃克·伊文思,是这些摄影师中的代表人物。

    FSA的工作风格很有特色。拍摄的规模和一般性计划,都由斯特莱克统一指挥。他从经济学和社科学的角度,把握整个拍摄方向。至于具体拍摄中有关技术和表现手法,则由摄影师自己运用和发挥。摄影师们在斯特莱克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整体。每个摄影师在出外采访前,先要提交详细、完备的拍摄计划,然后通过集体讨论。这一严谨而生动的工作经验和纪实摄影的表现形式,成为后来纪实摄影报道广泛效仿的模式,从《国家地理》和《生活》的用人和运作方式中,都可以看到FSA的影子。

    (一)兰格

    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家。

    兰格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童年因患小儿麻痹症而造成终生残疾。20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人像摄影家诺德·金瑟。金瑟被兰格的真诚所感动,答应教她学习摄影,并送给她一台照相机,这是兰格一生中获得的第一台相机。1919年,兰格建立了自己的摄影室。1935年,她成为农业安全局的一名摄影师。

    兰格以其反映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纪实作品著称。她的作品,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评论家所说的:

    多萝西娅,兰格以其创造的图像,反映了人类的勇气和尊严,特别是处于被侮辱和受压抑状态下的人物形象。

    1933年,美国大萧条达到了顶峰,1400万人失去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盲目地漂泊,没有栖身之地,有时连食品也没有。怀着找工作的希望,约有30万人来到加利福尼亚。来自各地的这些移民,被称为“流动农业工人”,他们乘坐破旧不堪的车,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

    作为农业安全局的摄影师,兰格走遍了美国的22个州,拍摄了许多反映大迁徙悲壮场景的照片。自身的残疾,使她更能体恤别人的痛苦,更能接近拍摄对象。她拍摄了接受救济的人、睡在失业救济所外面无家可归的人……《等待救济的人》和《季节工母亲》成为其中的经典作品。

    《等待救济的人》拍摄于1933年,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他靠在栏杆上,双手手腕间捧着个破茶杯等待施粥。尽管帽檐遮挡,使人看不见他的双眼,但他的姐丧和绝望是显而易见的。

    1936年拍摄的《季节工母亲》,是兰格最著名的照片。她在加利福尼亚的尼波莫谷移居营,遇到了这位满面愁容的母亲,她刚刚失去了丈夫,带着7个孩子,靠摘豌豆为生。兰格只和她交谈了10分钟,但她所拍摄的这幅照片,引起了整个国家的关注和同情。

    兰格在社会纪实摄影方面的突出成就,使她在1941年获得“古根海姆奖”。她被《美国摄影》杂志的读者,投票评为10位著名女摄影家中的第二名。

    (二)伊文思

    同兰格一样,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1903~1975)也是农业安全局的摄影师之一。

    伊文思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大学中途辍学后,他决定以摄影为职业,于是用几个月的时间掌握拍摄技术。然后,开始了摄影生涯。

    30年代中期,伊文思受雇于农业安全局。他通过照片,记录了美国大萧条年代的生活细节:美国南方城市的主要街道、雨中萨拉托加、破败不堪的理发店和正在撤换的广告牌……

    1936年,伊文思和作家詹姆斯·阿吉共同前往亚拉巴马,拍摄关于佃农生活的纪实照片。

    《佃农的妻子》是伊文思最著名的作品。仔细审视这幅照片,观众会从主人公额头上的皱纹、紧咬的下唇和布满愁云的面孔,感觉到这位妇人正身陷困境。同时,她直面镜头的双眸,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刚毅和坚强。

    伊文思拍摄的照片,着重现场气氛的表现,强调以细节和感觉打动读者,具有“严肃的透明度、直率的天真”。他崇尚不加渲染的质朴风格,而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不给观众任何提示,让观众用心去体会。

    193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伊文思作品展,这是他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作品展。在这之后,他陆续成为《时代》周刊和《幸福》杂志的专职作者,以及《幸福》杂志唯一的专职摄影师。从1965年开始,伊文思担任耶鲁大学平面艺术设计的教授,直到去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