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名言-美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

    〔英〕休谟:《人性论》

    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和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

    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

    〔黎〕纪伯伦:《先知》

    外表的美只是暂时的,而内心的美才是持久的。

    〔印〕《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

    真正美的东西不仅有助身体,而且有益心神。

    〔希〕弗雷泽丽卡:《致马歇尔》

    美是被感知的存在,被感知时直接感受到完满。

    〔法〕米·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

    我们一般把美了解为凡是一经看到、听到或得到了就使我们愉快、高兴和狂喜,就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和喜爱的东西。

    〔意〕缪越陀里,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英〕弗·培根:《随笔·论美》

    艺术之所以美,是因为人们对它推崇备至艺术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最有益于人们的精神,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法〕儒贝尔:《箴言集》

    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峨〕车尔尼雪夫斯基,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美是真理在完美的镜子中照到自己面貌时的微笑。

    〔印〕泰戈尔:《流萤集》

    艺术是浑然一体的,只有融合了一切种类的艺术才能臻于最完美的境界。

    〔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韵味是一切美的秘密,没有韵味的美是不能吸引人的。

    〔法〕克里斯汀·迪奥尔,引自《妇女家政杂志》

    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我们立刻补上美学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一个人,只有他身上的一切——他的容貌,他的衣眼,他的灵魂和他的思想——全是美的,才能算作完美。

    〔俄〕契诃夫:《凡尼亚舅舅》

    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

    〔法〕约瑟夫·鲁:《一个教区牧师的沉思·欢喜》

    对肌体来说,美是灵魂丰富的标志。

    〔苏〕格拉宁:《一幅画》

    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官感的柔情了。在他们塑造的形象上,飘荡着一种沉醉的神往。

    〔法〕罗丹:《艺术论》

    裸体美胜过装饰美。

    〔英〕弥尔顿:《失乐园》

    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带有热忱,也带有愁思,它有一点模糊不清,能引起人的揣摩猜想。

    〔法〕波德莱尔:《随笔》

    无名之优美,无法教,只有大师才能达到。

    〔英〕蒲柏:《批评论》

    呵,美,你虽古老但又那么年轻,/你是永恒的声音,心灵深处的言语。

    〔美〕惠蒂尔:《阴影与亮光》

    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例的。

    〔法〕库尔贝,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为艺术而艺术固然美,但为进步而艺术则更加美。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

    文学的目的是创造美,而美是相比较丑恶而存在的,美的幻想是不可能的,正如光明是由于有黑暗相比较才能表现出来。

    〔印〕普列姆·昌德:《心地坦然》

    美是一种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或者,用不大专门的话来说,美是被当作事物之属性的快感。

    〔美〕乔·桑塔亚那,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艺术最根本的是在追求……人的精神美。……它并不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而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日〕今道友信:《关于美》

    那些在疯狂激励下由理智写成的作品是最美的。

    〔法〕纪德:《日记》

    只有在梦之园里才有自由,只有在诗中才有美的花朵。

    〔德〕席勒:《新世纪的开始》

    卓越的美无不具有与之相称的某些奇异之处。

    〔英〕弗·培根:《论说文集》

    在艺术那里,特殊的美的事物从普遍的绝对的美中流溢出来。

    〔德〕谢林:《艺术哲学文选》

    美也是如此,它应该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不管它们在外表上什么样,我们所要寻求的就是这种美。

    〔古希腊〕苏格拉底,引自《文艺对话集》

    美——就是你见到它,甘愿为之献身,而不愿向它索取。

    〔黎〕纪伯伦:《在美神的宝座前》

    ……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美是永恒的,你看了、读了,永远有那种崇高、温静、如痴如醉的感觉。

    〔英〕高尔斯华绥:《苹果树》

    艺术家使我们产生美的感受和爱的热情。他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暗示,都会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把我们的心灵照亮。但是,如果艺术家自己都没有热忱的爱美之心,他的灵魂本身都没有被这样的光照亮,他怎么能够把这样的光投到我们身上呢?

    〔印〕普列姆·昌德:《文学的目的》

    一件艺术品的美就在于它在反复的观赏中予人以享受,也就是说,人们乐于再回忆它。

    〔德〕黑格尔:《黑格尔通信百封》

    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艺术是光明,艺术是火焰,艺术是一切的一切,唯有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大胆放肆才给人生赋予了价值。

    〔丹〕勃兰克斯:《法国的浪漫派》

    新艺术准则着力于创造一种现实的幻觉,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妙的理想世界的图景。艺术的最高价值在于对理性美的追求,这是一种作为永恒境界来实现至高无上的目标。

    〔法〕安·马尔罗:《沉默的声音》

    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

    〔英〕夏失兹博里,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美是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

    〔英〕休谟:《论人性》

    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美,事物的美总染上我们自己的感情。

    〔法〕阿伯拉尔:《我的苦难史》

    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

    〔法〕罗丹:《艺术论》

    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地美的,因而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我寻求伟大,伟大的都是美的。

    〔法〕拿破仑,引自《法语引语大辞典》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法〕罗丹:《艺术论》

    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把钥匙,而且对于许多民族来说,是唯一的钥匙。

    〔德〕黑格尔:《美学》

    一切美好事物,不论是作品、事业、人和自然,其顶峰对于多数人乃至最优秀的人来说,至今仍是被隐蔽和遮蔽着的:——倘若向我们显露,它向我们只显露一次!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

    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是在寻找美。如果您能向我展示了美,那我要跪下来祈求你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

    〔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跋》

    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也没有美的科学,只有美的艺术。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因此,美是一种积极的、内在的和客观化的价值。

    〔美〕乔·桑塔亚那

    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

    〔德〕席勒:《美育书简》

    所谓审美理论,是指能唤起许多思想而又没有确定思想,即无任何概念能适合于它的那种想象力所形成的表象,从而它非语言所能达到和使之理解。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我们固然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至少应该是合理的。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

    美,不是视觉上的美丽,而是由内心里产生的一种光辉。……美不是自然所赋予的,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它的源泉就是美的人格和美的行为。

    〔日〕今道友信:《关于美》

    美是人类的希望。美不是客观存在,尽管有美的物质,但美并不存在于物质世界,美是意识、观念的存在。

    〔日〕今道友信:《关于美》

    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

    〔德〕莱辛:《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的确,艺术美不尽存在于艺术品的外在构造及有关的技术之中,如果没有恰似桥梁的两颗心,即作者和鉴赏者的美的意识,美就不可能存在。

    〔日〕今道友信:《美的相位与艺术》

    我们研究每一件东西的本质、制造和现状,如果它有用,我们就说它美,说它美只是看它有用,在某些情境可以帮助达到某种目的,如果它毫无用处,我们就说它丑。

    〔古希腊〕苏格拉底,引自《文艺对话集》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长存,一切丑恶的东西都将灭亡。

    〔英〕布坎南:《美人鲍尔黛》

    人自然会被美的东西所吸引。不管我们堕落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被丑的东西吸引。

    〔印〕普列姆·昌德:《文学在生活中的地位》

    完善的外形,或是广义的鉴赏力为显而易见的完善,就是美,相应不完善就是丑。因此,美本身就使观者喜爱,丑本身就使观者嫌厌。

    〔德〕鲍姆加登,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

    〔德〕莱辛:《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人认为世界是美的,世界就真的因此被美化了吗?人把世界人化了:仅此而已。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完全是客观的,而是两方面的调和。……一方面取决于一种审美态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艺术品或事物本身的结构、形态,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就构成了美的本质。

    〔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

    美,实际上是一种价值。某一样东西,当它被人鉴赏,引起人的好恶之感时,就具有了价值。

    〔美〕乔·桑塔亚那:《美感》

    美,不经造作,它自生——刻意追求,使消失——听任自然,它留存。

    〔美〕狄更生:《美,不经造它自生》

    我们称之为美的不是一片嘴唇或一双眼睛,各部分联合起来的力量和整体效果才堪当此名。

    〔英〕蒲柏:《批评论》

    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何美丽的外表的形态,而是那好像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的光芒。

    〔法〕罗丹:《艺术论》

    美不会永驻,花期、六月和狂喜,总有一天会消逝。

    〔美〕斯特林格:《脆弱的便是美的》

    肉体死亡,肉体的美永存。

    〔美〕斯蒂文生:《彼德·昆士弹琴》

    美在向望它的人的心里比在看到它的人的眼里,放出更明亮的光彩。

    〔黎〕纪伯伦:《先知·沙与沫》

    我们应该把使人处于审美心境的能力看作是一切馈赠中最高贵的礼品,是人性的馈赠。

    〔德〕席勒:《美育书简·第21封信》

    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

    “美”的欣赏,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这显然随各人的心境志趣嗜好而不同。

    〔美〕本·富兰克林:《格言历书》

    没有人有本领能使美色永驻,美实在太脆!

    〔美〕约·克·兰塞姆:《蓝衣姑娘》

    我画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但各人所见不同。在一个守财奴眼中,一枚金币比太阳还要美丽。

    〔英〕布莱克,引自《西方文论家手册》

    所谓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人们的判断既然彼此悬殊很大,我们就不能说美和愉快能有一种确定的尺度。

    〔法〕笛卡儿:《给麦尔生神父的信》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的心看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每个人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觉,也应该不要求支配别人的感觉。

    〔英〕休谟:《论文集》

    各人都有各人的审美观和爱好……他们的情趣不同,他们的追求也各异。

    〔古罗马〕贺拉斯:《书札》

    美是纯朴之花。

    〔古希腊〕芝诺,引自第欧根尼《芝诺传》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俄〕列夫·托尔斯泰:《致安德列夫》

    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

    〔俄〕列夫·托尔斯泰:《日记》

    我们把美归结为质朴无华,实实在在,恰到好处。

    〔美〕爱默生:《处世之道·美》

    好作品贵在不加粉饰。

    〔古罗马〕西塞罗

    艺术要简朴,高尚而无傲气,赏心而无粉饰。

    〔法〕尼·布瓦洛:《诗的艺术》

    艺术的艺术、艺术手法的最高成就、文学的光辉就在于质朴。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了。

    〔美〕惠特曼:《草叶集·序》

    人们愈是表现伟大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就愈要放进去一种高贵而热心的朴素。

    〔法〕费奈隆:《致法兰西学士院书》

    纯朴是艺术的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纯朴是真理的美,——艺术的作品因为它而有了力量,另一方面,虚假的艺术作品却常常因它而毁灭,因此更不得不追求雕琢、复杂和奇特。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全集》

    精湛而又朴实的艺术,是以得到艺术家的最高升华和公众的最高赞扬为前提的。

    〔瑞士〕阿密埃尔:《日记》

    作品和女人一样,某种平易的姿态和衣着,总是比刺人眼的涂脂抹粉,装模作样,穿金戴银要动人得多。

    〔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

    美即真,真即美。

    〔英〕济慈:《希腊瓶》

    艺术不但能表达美,也能表达真。

    〔英〕怀德海,引自《现代形而上学的祭酒》

    只要是“真实”的,也就一定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认为必然是“美”的!

    〔匈〕裴多菲:《1847年3月31日给阿兰尼的信》

    没有什么比美更真实:只有真实才可爱。

    〔法〕尼·布瓦洛:《书简诗》

    要把美隐藏在真实之中。

    〔法〕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

    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德〕威利勃德·格鲁克

    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德〕黑格尔:《美学》

    画(一般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是美,而诗(一般文学)的最高原则是真。

    〔德〕莱辛:《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诗才是真正绝对的实在,这就是我的哲学的核心,越富有诗意,越真。

    〔德〕诺瓦利斯

    我深信,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

    〔德〕黑格尔,引自《黑格尔小传》

    善就是美的。

    〔古希腊〕柏拉图

    诗可以使世间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

    〔英〕雪莱:《诗辩》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称赞为美的。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德〕康德

    美是善的父亲。

    〔古希腊〕苏格拉底,引自《文艺对话集》

    作品的善取决于所做工作的完美程度。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

    科学和艺术也是为最高的善服务的,而这最高的善同时就是最高的真和美。

    〔俄〕别林斯基:《道德哲学体系试论》

    真、美和善的三位一体,被传统地指定为艺术的综合目的。

    〔英〕怀德海:《观念的历程》

    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法〕狄德罗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花费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真、善、美,过去是各不相关,现在呢,三位同座,真是空前。

    〔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美、善、真等等,都是为着自身而存在的。

    〔古希腊〕柏拉图,引自第欧根尼《柏拉国传》

    善是真与美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品行中的真与美。

    〔美〕奥弗斯特里特:《不断的探索》

    美与丑本来是一对近亲,美需要丑。

    〔爱〕叶芝:《疯女简和主教谈话》

    丑,无疑是丑的,不是美的。但是,如果一切都是美的,一切就都不会美了。

    〔法〕法朗士:《黛依丝》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法〕雨果:《雨果论文学》

    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美的方式去想,较美的事物也可以用一种丑的方式去想

    〔德〕鲍姆加登,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丑,这是滑稽的基础、本质,但只有强把自己装成美的丑才是滑稽。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论崇高与滑稽》

    自然的巨大力量不是以丑恶而是以美来显现它的真相的。美是造物主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时在自己作品上的签名。

    〔印〕泰戈尔:《印度的民族主义》

    一切丑都使人衰弱悲苦。它使人想起颓败、危险和软弱无能……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要否定这早已驰名的完美,遗忘这死去的完美,不完美是一种突破。

    〔法〕博纳富瓦:《不完美是一种突破》

    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无从捉摸,而且也不可能捉摸,因为上帝设下的本来就是一些谜。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

    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英〕埃利斯:《印象和评论》

    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德〕黑格尔:《美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