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开场白这么说,你就糗了!——开场白中千万不能触犯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禁忌”大总结

    在一些人看来,开场白就是简单地说一些话,根本无需遮掩,甚至有些人在进行开场白时口无遮拦。殊不知,这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使演讲失败。

    其实,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开场白。其中包括:思维跳跃性过大的开场白、见解浅薄武断的开场白、没完没了的开场白、过于谦虚的开场白、苍白无力的开场白、直接批评别人的开场白、过于简短的开场白……无论是哪一种开场白,都是值得人们引起注意和警惕的,因为这些开场白是阻碍成功沟通的绊脚石,同时也是演讲中的大忌。因此,要避免以这样的形式开场,否则,会导致听众不愿意倾听,进而使演讲失败。

    1. 忌“牛头不对马嘴”的开场白

    俄裔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逊曾经说:“在和别人沟通时,开场白的好坏与沟通效果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开场白好,沟通效果就更加明显;开场白不好,沟通效果就非常糟糕。而要想取得好的沟通效果,就必须摒弃‘牛头不对马嘴’的开场白。”

    现实中“牛头不对马嘴”的开场白非常常见,听众不仅不能从说话者口中听出其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更不能和说话者建立起良性的沟通互动,从而极大影响了彼此间的正常交流。

    事实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也许是说话者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众人面前说话存在紧张情绪,从而导致其说话水平失常;也许是说话者事先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才会在说话现场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开场白。无论是什么原因,说话者都应明白,好的开场白必须杜绝“牛头不对马嘴”情况的出现,因为这种开场白对于沟通起不到任何有利作用。

    说话者想要从源头上免除“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出现,在说话前就必须得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说话者在说话之前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并在脑海中形成固定概念,才可以避免“牛头不对马嘴”情况的出现。比如,一个大型机械设备的销售代表在产品发布会上想要将商品推销出去,如果他事先没有想好说话的内容,在那儿没有目的性地乱说,那么产品发布所取得的效果就很可能不尽如人意。产品发布会开始后,如果他这样说:“借着本次产品发布会的机会,我想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关于美食方面的问题。”相信,听众在听完这番话后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们是来参加产品发布会的,可对方负责人却谈起了毫不相关的话题,这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如果主讲人不是具备高妙的说话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Hold”这个场面,那有的听众离场也就不奇怪了,让现场气氛变得尴尬也不能怪听众了。但如果在产品发布会开始时,销售负责人这样说:“非常高兴各位朋友能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产品发布会。此次,我们所展示出的产品大多经过了技术方面的创新,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而且价格还比以前的产品降低了三分之一。相信,这些产品会极大地提高您在生产中的效率,并创造出极高的价值。好,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能和功效……”相信,这样的开场白可以让听众很清楚说话者所表达的含义,也可能会对产品产生极高的兴趣,而产品发布会就可以达到目的,完成产品发布会的使命。

    “牛头不对马嘴”是开场白的忌讳之一,任何需要进行开场白的人都应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就要求说话者理清思路,并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不容易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2. 忌思维跳跃性过大的开场白

    “最近因为工作方面的事去了趟日本出差,等到达日本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叙利亚局势的问题,为此我非常忧心。”大多数人听完这样的开场白后都会不知所云,也很难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跳跃性过大的开场白。它是指说话者在说话时,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阐述完,就去阐述另外一件与前一个问题毫不相关的事。通常,这会让人无所适从,无法抓到说话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这样的谈话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不仅如此,说话时思维跳跃性过大还会让听众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选择终止谈话。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被英国剑桥大学邀请作为点评导师出现在剑桥大学的一堂演讲课上。演讲开始后,第一个学生说道:“很荣幸我能够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本人一直对于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相信世界的未来是美好的……”当他说完这样的开场白后,包括卡耐基在内的所有听众都有些疑惑,因为他们并不理解这名大学生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于是,卡耐基在纸板上用红色字体写下“60分”。过了一会儿,一名穿着蓝色衬衣的大学生也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可以发表自己对于人文科学方面的研究和见解。相信,这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对于人文科学,我是这样理解的……”台下的听众在听完这名大学生的开场白后,立即对他所说的这个话题产生了很高的兴趣,点评导师卡耐基也在自己的打分纸板上写下了“90分”。

    事后,卡耐基对两人的演讲分别作出了点评。他认为第一个学生在演讲开始时,在还没有说完一件事情时,就去说另外一件与之毫不相干的事,这会让人觉得缺少条理性,因此给出的分数只有60分,而另外那个穿蓝色衬衣的学生的开场白虽然简短,但却可以让听众明白他要表达的内容,最为关键的是他不存在思维跳跃性过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可以以一件事为中心,详细透彻地对其进行解读,而这让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容易被人理解,因此卡耐基给他的分数为90分。

    这就是思维跳跃性大和小最直接的表现,分数的高低体现的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侧面,这两种开场白的水平高低还有其他很多重要因素。但在开场白中,避免出现思维跳跃性过大则是开场白的一个原则。如果是没有丰富演讲经验或者超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朋友,在开场白中抓住一件事说清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应对办法。切忌思维跳跃性太大的开场白,因为它只会让人们对谈话的繁杂无序的内容失去兴趣,最终难以形成有效的谈话。

    3. 忌见解浅薄武断的开场白

    在人们面前发表演说或者论述时,如果一个人总以一副高傲的姿态说出一些浅薄武断的话,那么他不仅得不到人们欢迎,还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处境中。

    应该怎样避免因为见解浅薄或武断而出现尴尬的开场白情境呢?

    第一,对于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说出。现实中,一些人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无所不知,经常会说出一些夸大其词或不着边际的话。其实,听众都不是傻子,你的一言一语他们都听得清楚,而对于你说的那些不着边际的话他们也会进行“免疫”。如果别人总是对你说的一些话进行“免疫”,那么这对以后你们的沟通将十分不利。因此,对于自己不知道或不清楚的事最好避而不谈,否则,就会给人落下笑柄,还会让别人感觉你是个虚伪之人,从而致使自身形象大打折扣。

    第二,即使对某一件事情了如指掌,讲述时也要学会保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现实中那些睿智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什么都懂,即使他们懂,也会有所保留,因为这是他们的处世哲学。为什么会有所保留呢?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懂得很多,也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而已,而同样一件事,别人也可能同样见解独到,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所保留,这样在沟通中不仅给别人留有说话的余地,还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对自身成长还是人际交往,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三,在说话之前,有必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进行“审查”。即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能让人信服?”“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有些武断?”“自己说出的话会不会让人感到浅薄?”……如果“审查”时出现这些情况,那就需要及时改变,以免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开场白赢得别人的注意并打动别人的心,就要坚决地和浅薄武断说“再见”,因为这是沟通制胜的不二法则之一。

    4. 直奔主题的开场白要不得

    有些朋友的开场白,往往一上台就开始直奔主题。虽然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看重效率、不浪费时间、就事论事的表现,但很多听众会因为如此快速地奔入主题而产生理解上的错误。

    要知道,很多时候直奔主题会给人留下唐突的印象,因为缺少必要的铺垫,说话者所说的话可能无法让人在第一时间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来看看这样一段关于自然科学的开场白: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液化后产生的小水珠或者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形成了云……”当一名教师突然向学生们讲起这样的关于云的概念时,相信学生中大多数都不能在第一时间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如果教师在这之前做好了必要的铺垫,而不是直奔主题,那么学生就可能很快能理解老师所讲授内容的意思。比如,可以这样说:

    “相信各位学生都看见过飘在天边的云彩,云形状迥异多变,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动物……在观赏这些云时,你是否会发出疑问,云是怎么产生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找找答案,看看云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好不好?”这样的开场白不禁会令学生产生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因为它勾起了学生对云形成过程的探知心理。此外,这样的开场白由于做好了必要铺垫,使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和目的非常清楚,容易抓住听众。

    5. 摒弃没完没了的开场白

    与直奔主题式的开场白相反的是,一些人的开场白没完没了,长篇大论后都迟迟进入不了主题。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因为说话者的性格所致,他们大多是性格比较活跃的人,和别人说话时非常擅长讲故事和说笑话。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不仅会让听众感到有意思,还会增加自己的信心;第二是因为说话者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或者讲话材料准备得不充分,但为了让演说顺利开展下去,就在开场白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比如,在一场家具产品的洽谈会上,本应该将重点放在家具产品的推广和营销环节,可家具厂商却将时间花费在对家具历史的讲解上,而且没完没了。殊不知,这会令参加洽谈会的客户产生疑惑,甚至不耐烦。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关注的是家具本身的质量和价格,而不是家具的历史。如果家具厂商没完没了地讲解家具历史,不仅会让他们产生焦急心理,还会降低他们购买的欲望。

    开场白就好比开胃菜一样,但仅仅吃开胃菜是不行的,必须还要吃主菜,如果吃开胃菜的时间过长,很容易让人厌恶。同样,开场白没完没了,也会引起听众的厌恶感。因此,人们在讲话时就需要摒弃没完没了的开场白,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交谈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一个人受人欢迎的程度。

    6. 没必要反复强调主题和内容

    一些人在开场白中还会犯的错误是反复强调某个主题或内容。虽然说话者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内容及其重要性,希望得到听众的重视,但如果总是反复强调主题及内容,会让人产生“鹊巢鸠占”的感觉。而如果说话者没有将开场白和主要述说的内容进行明确划分,那可能会让听众失去对演说内容的兴致,甚至还会让他们产生疑惑:“为什么总是讲这些内容,是缺少讲课的内容,还是怀疑我们的智商呢?”

    越是反复强调主题和内容,就越不能体现说话者的自信。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他们对心理的一种掩饰。

    比如,在纽约举行的一次音响技术大会上,一位来自日本的音响师作了发言,在发言时他这样说道:“来这里参加技术大会的目的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音响技术……”台下的观众认真地听着,但一连10分钟,这个日本音响师总是反复强调参会的主题及内容,似乎没有听到他讲述有关音响技术的问题。也许是出于急躁的情绪,台下一名听众站起身迫不及待地喊道:“您能不能不要反复强调参会主题和内容了,这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是浪费时间!”面对如此尴尬的回应,日本音响师只好话归正题。

    其实,在开场白中只有适时地切入主题才能赢得听众的欢迎,完全没有必要反复强调主题和内容,这只会让听者产生厌烦情绪。

    7. 谦虚本没有错,但需要注意场合

    谦虚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爱戴,但在一些场合,不必要的谦虚却会适得其反。一些企业家、部分官员或者是成功大师一上台往往会这样说:“这次没有做好准备,如果讲得不好,请大家见谅。”话语中虽然透着谦虚,但台下的人反而会感到这些人不真诚。因为话音刚落,说话者就会拿出厚厚的讲话稿说道:“这次我主要为大家讲以下一些问题,其中包括8个大问题及16个小问题。”条理如此清晰,怎么能说没有做好准备呢?

    当然,谦虚是可以的,因为它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宽广的胸襟,但谦虚不能是虚情假意的,这会让听众产生不信任感。而说话者应该以实事求是的心态去演说,并让听众看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才能让听众钦佩。

    8. 不要示弱,更不要希求掌声

    示弱,甚至在台上请求得到别人的掌声,是开场白时最不应该做,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说话者应该意识到,发表演说或培训的开场白与其说是一场游戏,还不如说是一场战斗。它是说话者和听众之间在心理上进行的斗智斗勇,而这一切在开始阶段尤为明显。每场培训或演说,或许总有一些“找茬”的听众,一旦说话者示弱,就极有可能导致演说失败。而那些诸如“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掌声”等话,绝对不应该从说话者口中说出,因为一旦说出这些话,听众就会对其产生不信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说话者必须意识到不能示弱,抱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态度,掌握主动权,使演说获得成功。

    9. 忌苍白无力的开场白

    很多时候,一些人在进行开场白时,由于各种原因,声音会非常低,导致台下的听众听不清他所说的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演说的效果,还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说话者能够迅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解决,或许不会影响整个演说计划;但如果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听众,听众就可能会对整个演说的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心不在焉地对待演说者。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和其心理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说话声音高的人大多是自信且充满活力的人。而那些说话苍白无力的人大多是一些缺乏自信的人。因此,在公众面前讲话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苍白无力的开场白,因为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众的听觉效果,还会让他们感觉到说话者很不自信。如果说话者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听者就会对其后续的讲话失去兴趣。

    10. 轻松活泼的开场白不能乱用

    轻松活泼的开场白的确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人们感到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是说所有轻松活泼的开场白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如果运用不当,取得的效果可能就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严肃悲伤的葬礼现场,司仪人员这样说道:“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将送走一位曾经给很多人留下美好回忆的老人,这个老人长着一副清澈明亮的眼睛,好像夜明珠一样的透亮。不仅如此,他那迷人的微笑不知曾俘获了多少人的心……”在如此严肃悲伤的现场,如果听到这样不严肃的开场白,相信在场的人轻则会对司仪人员的开场白表示不满,重则会和其发生肢体动作上的冲突。显然,这就是轻松活泼的开场白运用不得当带来的后果。

    因此,轻松活泼的开场白必须运用得当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否则,不仅会让人感到尴尬,还会让听者愤怒。

    11. 开场白不能直接批评别人

    “多年的研究让我更加坚信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但在我的研究过程中,一些人总是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是不怀好意的意见。但在我看来,这些人简直是无知,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他们的错误。”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对说话者和被批评者做任何评论,仅仅从这件事上来看,开场白中批评别人是非常不妥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当众批评自己,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到很难堪。而听众本身也会对说话者的人品产生怀疑,可能会认为他太过偏激,进而对其产生反感。如此一来,便会使得说话者陷入到被动状态中。

    因此,说话者应该避免当众批评别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和别人的面子,最终让别人感受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

    12. 忌过多解释的开场白

    一些从事培训职业的人在进行开场白时,总是会过多地解释进行培训的目的。比如,他们会说:“因为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就需要对他们实施安全培训,从而让他们牢记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将安全事故降低至最低水平。这就是此次安全培训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当然,培训师解释培训的目的本身并没有错,可错就错在对目的进行过多的解释。这样一来,就会让听众感觉索然无味,同时对培训师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很多时候,培训师完全没有必要过多地在开场白中解释培训的目的,因为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从培训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认为,任何人在开场白中都要避免出现过多解释的情况,因为这不仅会让听众感到啰嗦,还会让他们对整个演讲内容失去兴趣。

    想要在开场白中避免过多解释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主讲人应该有化繁为简的意识。也就是说,在说话的内容可能非常多的情况下时,会很容易出现对演讲内容进行过多解释的现象。因此,主讲人就需要将过多话语进行简化,从而避免由于言语上的繁杂给听众带来的不耐烦。

    第二,在开场白开始前,理清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些主讲人并不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以致在其进行开场白时,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套开场白完整的计划及内容设计,使得他们将主讲内容的解释错误地放在开场白中,从而使听众有无法抓到演说重心的感觉。

    13. 忌过于简短的开场白

    所谓简短的开场白,就是指短短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的开场白。比如,“好,现在开始培训”、“马上培训”等。如此简短的开场白,往往会使听众不知所措。

    有些人习惯在众人面前用过于简短的开场白,也许在他们看来,简短的语言是高效的体现,这样可以让听众很容易进入到聆听演说的状态中。其实不然,如果开场白过于简短,会让听众感到突然,让他们不明白说话者想要阐述哪方面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在开场白中有必要将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或提示告诉给听众,以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在培训的开场白中可以这样说:“本次培训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些物理学常识,希望这些知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这样的开场白不仅将所要培训的内容清楚地告诉给听众,还避免了开场白过于简短。如此一来,从源头上就杜绝了听众对培训者培训内容不知所云的情况,最终让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