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拿高薪-创意无限:让思想冲破低薪的牢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万物无一不是处于变化之中,时代和社会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不竭动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员工获取高薪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断提高你的创造力

    创造性的思维可以为一个人提供加薪的机会。

    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于2000年出过一本特辑叫《21世纪的公司》,其核心观点是: 21世纪的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创造力是财富和成长的唯一源泉。

    的确,创造力是一个人一生的资本,也是现代企业中许多优秀人物的高薪秘诀。过去几十年社会的种种进步,都是源于人类身上的一种无法预测的创造力。

    比尔·盖茨曾无数次地谈到:“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员工的创造力!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招募业界最聪明、最优秀、最肯干、最有创造力的人进公司。”

    比尔·盖茨会采取很多办法来吸收有创造力的员工。詹姆斯·奥青是微软高级系统的副总经理,以前他是班耶系统公司的技术部主任,他在网络软件方面的学识和能力,对他在微软的不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久以前,比尔·盖茨就非常希望奥青能为微软工作,可奥青一直没有接受微软公司提供的职位。比尔·盖茨却始终锲而不舍,三番五次地找奥青谈话,最后终于说服了他。

    比尔·盖茨兴奋而又自豪地说:“招募奥青用了一年的时间。”奥青加入微软后薪金提高了35%,而他的创造力在微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作为一名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你的创造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拿高薪。有着超强创造力的员工往往总是能先人一步得到加薪的机会;而没有创造力的员工,则只能是守株待兔地等待着加薪的机会从天而降,其实,机会对于他们而言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长此以往,所有的思维都会僵滞变得模式化,所有的灵性与创意都会消磨殆尽,这对一个人薪酬的提升将是极为不利的。

    在一家商场的冷饮柜台前,几位店员都有着同样的微笑。有一位顾客走过来要一杯麦乳混合饮料。店员甲应声而动,给他拿来了一杯麦乳混合饮料,然后微笑着说:“欢迎下次光临。”就准备结束这次的服务。

    此时,店员乙带着同样的微笑,对顾客说:“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入1个还是两个鸡蛋呢?”

    顾客想了想,说:“哦,1个就够了。”

    这样快餐店就多卖出1个鸡蛋。在麦乳饮料中加1个鸡蛋通常是要额外收钱的。

    很显然,店员乙的工作更出色,他的经理对他也是赞赏有加。经理说道:“据我观察,我们一部分服务员只是被动地服务罢了,而大多数服务员是这样提问的:‘先生,你愿意在你的饮料中加1个鸡蛋吗?’这时顾客的回答通常是:‘哦,不,谢谢。’只有这个店员,他的提问非常特别,对于一个能够在工作中有创造力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给他加薪。”

    可见,在工作中,员工需要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不是简单被动地完成一项任务。一件非常简单的工作,如果你能够认真思考,一定会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方法。

    所有的企业都是只保留最有创造性的人。老板总是奖赏那些最好的人才,同时剔除那些效率低的。最高的薪水、最高的奖赏,都是给那些创造力最强的人。

    亨利是一个美国酿酒公司的采购员。亨利在工作中发现:公司每年制造威士忌酒都要留下上万吨的沉积物,而且全都是粮食的下脚料,但都当废料丢掉了。制造过程中的大量余热本可以养鱼的,却白白浪费了。亨利认为这些下脚料肯定有它的用武之地,于是就格外留心。在参加一次水产会时,亨利巧遇一位乙醛生产商,听说对方的公司正在考虑用生产乙醛的下脚料办一个水产养殖场。于是,亨利立即把这情况向公司反映,他的建议马上得到公司的采纳,并委托他做这方面的全权负责人。经过探索,亨利总结出一套密集型喂养方法,使养鱼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也使自己得到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可见,创造性地工作,做到最棒,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我们自己。它意味着机会、加薪、提升以及其他更多的报酬,包括金钱、名望、权力、欢乐、人际关系的和谐、精神上的启发、信心、开放的心胸、耐性,以及其他任何你认为值得追求的东西。

    成功学家格兰特纳曾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任何人只有勤于动脑,总有机会创造卓越。”韦尔奇也说:“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于令人厌烦的小数点。”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其实你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你可以选择墨守成规地把活干完,让自己的工作乏新可陈;也可以选择有思考、有创造性的工作,让自己和工作都变得别具一格。与其枯燥一生,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呢?

    所以,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要善于创造并传播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肯动脑筋,想出高招,找出更好办法去完成任务,做到最棒的、达到最佳效果的员工。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在创造中成长的过程,只有那些在工作中有所创新的员工,才能够牢牢抓住加薪的机会。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看你能不能更好地运用它。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认真完善,就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薪水最高的人。

    善于思考,为自己加薪

    带着思考去工作,你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你的薪水也会翻一番。

    在英国的某邮务局,年轻的铁路邮务生查理斯曾经和千百个其他邮务生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而这样做的结果,通常会使许多信件被耽误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查理斯非常不满意这种现状,所以想尽办法改变。很快,他发明一种把信件集合寄递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信件的投递速度。查理斯加薪了,在5年之后,他成了邮务局帮办,接着当上了总办,最后升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

    可见,在实际工作中,当多数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偏偏有些人,会思考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查理斯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开展一项工作之前,任何人都不要盲目地工作。

    约翰·里德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他就进入了花旗银行,时任花旗银行总裁的威斯顿十分欣赏他,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不久后,威斯顿召见了他,并说:“我们需要一个最好的财务系统和预算系统,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约翰·里德接受了这项工作任务之后,开始做大量的研究,在以前的财务系统和预算系统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新性的改动。当约翰·里德把这份新的系统摆到威斯顿的面前时,威斯顿既惊讶又兴奋,他认为这个新系统非常具有创意和远见,自己的眼光果然没有错。于是,花旗银行采用了里德做的新系统。

    在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出现了亏损,约翰·里德自告奋勇,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上任后,他做了一系列的创新,给花旗银行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他首先对银行内部进行了整顿,解散了以前的后勤部,重新组建了一个由几十位年轻的工业自动化专家组成的后勤部。接着,他对客户银行进行了整顿,把花旗客户银行改成了当时世界第一家大规模使用高级计算机传呼机的银行。

    20世纪70年代末,在里德担任客户银行负责人的时候,刚刚有了信用卡,里德将之大胆引进。虽然有一段时间,由于利率上升而导致了亏损,可里德并没有放弃。最后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改革和创意是卓有成效的,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而且使花旗银行每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保持在很好的水平上。

    里德一次次的创新让花旗银行走出了困境并找到了新的赢利点,同时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活力,凭借创新的翅膀,里德拿得非常高的薪酬,同时,他也登上了花旗银行CEO的宝座。

    里德无疑是一个善于思考,具备创新思维的人,他通过创新突破了公司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局,通过创新使自己走向成功,赢得财富。

    一个能够带着思考工作的人,永远是那个能够获取高薪的人。在我们的周围,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在匆忙中去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去领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再匆忙地去上班、下班……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对工作的智慧、信仰、责任、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只不过是在“过工作”或“混工作”罢了!所以,他们永远是低薪一族。

    任何一个企业,所渴求的人才不只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而更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勤于思考的人。一个高薪的员工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认真地思考、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企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全体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何一名高薪员工,在工作中都是勤于思考的员工。平庸和优秀、业余和专业、常人和英雄、竞争者和获胜者、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思考你所做的每一份工作,在于一份特别的付出。那些高薪员工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丝毫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思考的机会。

    所以,如果你要想达到卓越,成为高薪员工,那么,现在就把“工作着,思考着”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吧!

    敢于突破自己

    想要成为一名高薪员工,你务必要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敢于突破自己,向困境中的工作挑战。

    丹妮是商场里优秀的售货员,她的工作业绩从一开始就很突出。她是经理眼中的标兵人物,几乎没有人可以突破她。可是丹妮对此并不满足,她要求自己突破自己。

    这天工作结束后,她的工作记录上写的是:“58334美元,一个客户”。经理非常吃惊,就找来丹妮向大家介绍经验。

    丹妮说:“首先,我卖给了那个男士一只钓鱼钩,接着,卖给他一根钓鱼竿和一只卷轴。然后我问他打算到什么地方钓鱼,他说去海里。于是我又建议他需要拥有一条船,并卖给他一艘20英尺的小型汽艇。为了把那艘船拉走,我带他来到商场的汽车销售部,卖给了他一辆微型货车。”

    经理忍不住插话问道:“你真的卖了那么多东西给一个只是来买一个鱼钩的顾客?”

    “不是的,经理!”丹妮进一步解释说,“他本来是到旁边柜台为他患偏头疼的夫人买阿司匹林的。我在旁边听到后,就对他说:‘先生,你的夫人身体欠佳,周末如果有空,你不妨带着她去试试钓鱼,那真是太有意思了,对她的健康一定有好处!’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经理为有一个这样的员工喜上眉梢,当场让财务部门奖励她1000美元。

    丹妮的突破力高于其他员工。她敢于把不能完成的事完成得很好。实际上,任何一位高薪员工,他们都是不怕失败,甚至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可能出现失败的风口浪尖上的。换个角度来说,使新点子快速出现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放在可能失败的困难环境中,奇怪的是,只要你处理得当,那种困境就可以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遇见困难怎么办?这就像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在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中喊出的口号。这个口号震撼了大庆油田,也传遍了祖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进行祖国建设的精神源泉。而正是在这样的口号带动下,才出现了一批卓越的人。

    所以,假如你想突破自我,赢得高薪,就要敢于把自己放在困境中工作。假如你曾经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员工,那么你得赶快行动起来,敢于克难攻艰、勇争一流。

    一个不敢向困难挑战的员工,是没有创造力的员工。现在,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老板是否对你赏识有加?当老板交待给你一项在其他员工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你选择的是退缩?逃避?还是勇敢地接受?

    不妨试想一下,有这样的员工,他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具备令老板赏识的多种技能,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敢面对挑战,或者是缺乏应对困难的信心,平日里总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随遇而安。这样的员工根本就不敢超越自己,不敢突破自己,固步自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气可鼓而不可泄。工作顺利的时候,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一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退缩,不泄气,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在挫折面前,要不倒下,不意志涣散,不灰心丧气;在逆境中,要不气馁,不丧失原则,不随波逐流。

    总之,这是一个以新求胜、以新求发展的时代,想要成为一名高薪员工,你务必要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敢于突破自己,向困境中的工作挑战。

    用创新打破方法的桎梏

    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很难发现隐藏在问题之中的突破点,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获取更高的薪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莎士比亚说:“别让你的思想变成你的囚徒。”

    爱默生也说:“宇宙万物中,没有一样东西像思想那样顽固。”

    对于员工而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影响着他的薪酬,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很难发现隐藏在问题之中的突破点;同时,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得更高的薪水。

    世界著名的500强企业3M公司,从其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就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力的公司。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创新型企业,与其拥有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并能够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机会和价值的员工是密不可分的。

    刘涛是3M公司的一个技术工人,有一天,他到一家汽车车身制造厂去送货,看见一名工人在为车身喷涂双色漆。

    当时为爱车刷上双色调油漆面是一种十分时髦的做法,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为了不让第二种颜色覆盖整辆汽车,工人们不得不用胶将一张纸贴到车身上,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有些黏胶剂强度不够,有些则无法在油漆活完后拿下来,而且那些被纸贴过的地方,总会在油漆干了以后,留下难看的凸起。

    刘涛看见那个油漆工人一会儿往车身上漆抹胶水,一会儿再往上贴廉价的包装纸,累得满头大汗,而且两种颜色的油漆总是混在一起。

    这个问题并没有逃过刘涛的眼睛,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他想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制作遮蔽胶带的念头立刻展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制作了一个5厘米宽、一面涂上黏胶剂的皱纸卷,试下来效果非常好。

    后来,3M公司一推出刘涛发明的这种遮蔽胶带,立即得到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这种胶带仍普遍应用于喷漆作业中,而它的发明者刘涛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刘涛发现了喷双色漆技术上的问题,而后在这个问题中挖掘出了遮蔽胶带这桶“金”,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报酬。其实,人生到处充满了变化和意外,问题和困难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人们往往只是习惯于自己的思维定式,从而陷入了思维的陷阱,不能进行大胆的创新。

    在日常工作中,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固有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换个角度、转个方向想问题,所以总是无法取得薪酬上的突破。

    究其原因,人们思维的陷阱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习惯性思维

    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习惯性思维。一个人的世界观、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都会影响到他对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过去的经验。工作中有很多经验,它们会时刻束缚或影响人的思维。

    2没有批判性的学习方法

    没有批判性的学习方法是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有一句话说,年轻人学习知识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目前,科学迅速发展,甚至还有大量伪科学的存在,所以没有批判的学习,就不会有自己的主见;真正像海绵吸水那样,不管是红颜色的水还是黑颜色的水都吸进去了,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就应该有主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否则,学来的东西就是一盘散沙,一无是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杜绝没有批判性的学习方法。

    3知识贫乏

    形成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贫乏。知识源于生活。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很多是生活当中的。有很多知识是实用性的,可它们不一定能在书本上学到。所以,知识构成的一方面就是,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还有很多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要有用,就是要与你的职业相关。

    4过于迷信

    我国已故的卓越经济工作领导人陈云曾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就是教导我们不要迷信,要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因为,传统的思维障碍最主要原因就是迷信。迷信可以让人耳目失聪,对周围事物不敏感。这里不是指封建迷信活动,而是指迷信权威,迷信经验,迷信教条。

    5偏见与固执

    对于在工作或事业中取得成功的有经验的人士而言,他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偏见与固执。他们总是有一种思维,“以前的事实已经证明是正确的”,所以越是成功的人士越会相信过去的经验,就越容易固执,而固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形成了偏见。因此,我们在平时应注意这一点,尽量加以改正。

    作为现代企业的员工,思维的陷阱,会让你习惯于按所谓既定的规则行动和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等于作茧自缚。对于遵守常规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而对于一个能够跨越传统思维障碍、大胆想象和进行创新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因此,在工作中,只要你能够经常换个角度,懂得反向思考、适时地转弯,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从而为自己的困顿找到出路,取得高薪的突破。

    别让创意烂在心里

    如果说出你的创意,你可能被加薪;你继续沉默,让你的创意烂在心里,你一定不会被加薪。

    在现代企业里,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老板,只有重视创新,企业才会长久生存,否则必将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吞没。基于这种情况,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及富于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员工也就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有价值,成为企业和老板最迫切需要的员工。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创意仅存留在心里,既不付之行动,也不向你的老板说明,那么它将仅仅是个想法罢了,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然而,假如你能够说出你的创意,你可能被加薪;你继续沉默,让你的创意烂在心里,你一定不会被加薪。因此,有创意就请大胆说出来,不要再保持沉默了!

    亨特是一家制伞厂的车间职员,一个阴雨天,亨特撑着伞到街上去办事,由于他把伞撑得非常低,挡住了视线、没有看到前面驶来的自行车,被着实地撞了一下,倒在地上弄得浑身是水。亨特一边叹息自己运气不好,一边想,要是把伞撑高点不就能看清前方了吗?可是一直保持把伞撑得很高手总会酸呀!要是伞是透明的不就好了吗?此时,亨特脑子一闪,一个创意出现了,亨特将自己的创意报告给了老板,获得了赞赏,但很多同事却认为那不是个好主意。几千年来,伞都是用布和油纸做的,就没听说用塑料做伞面的,面对同事的不理解,亨特并没有过多在意。他很快拿出了自己的设计,不但用上了透明塑料,而且还对伞的形状做了改变,使伞不再局限于圆形,也设计出了方形的雨伞,甚至为了迎合儿童的喜好,将卡通元素大量引入制伞工艺中,这些伞一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轰动,而亨特也很快便得到了老板的加薪。

    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缺乏的不是有创意的员工,而是有创意并敢于表达出来的员工,有创意,就大胆地说出来,为什么要掖着等它过时,等别人抢先获利?实际上,任何企业和员工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追求更多的收益,当你提出一个好的创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也必然会提高你的薪水。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不会因你属于基层员工就不会有创意,一个优秀的企业是不会对基层员工提出的好创意视而不见的。为了你的高薪着想,有创意就要像亨特一样,大胆地说出来吧!

    在许多现代企业之中,老板都会鼓励员工在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也会对那些卓有成效者进行提拔和奖励,即使你的工作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老板多半也不会责怪你。因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要比那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员工更能获得老板的重视。因此,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都应打破方法的桎梏,别让传统的观念封住自己的心门,尝试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大胆地提出来,这样,才有加薪的可能。

    总之,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企业员工加薪的保证。身处这样的时代,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每一名员工都要培养自己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破旧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走一条创新之路。这样,你才能赶上迅速前行的时代列车,使自己的薪水越来越高。

    老板不再需要“电脑员工”

    运用智慧、不再墨守成规当“电脑员工”,是现代企业员工想有所成就并能拿高薪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能够运用智慧、不再墨守成规当“电脑员工”,是现代企业员工想有所成就并能拿高薪的一条必经之路。

    实际上,无论什么时候运用智慧都是一件好事。

    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天上下起大雨,他又湿又冷。后来他找到一家小客店,想马上烤干衣服和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可是客店里面已经挤满了人,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走近炉火。

    于是他叫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

    老板说:“马是不吃鱼的啊!”

    旅行者说:“按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于是大家都跑出去看马吃鱼,客店里就只剩下旅行者一人,他在炉火旁边坐下来把衣服烤干。一会儿老板和一群看马吃鱼的人回来了。

    老板说:“你的马根本不吃鱼。”

    旅行者说:“没关系,把鱼放在桌子上,等我衣服干了自己吃吧!”

    其实,工作也是一样,你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因为老板们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电脑员工”。记住:不管是多么普通的工作,只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就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千万别让自己的脑袋放久了、生锈了,否则老板是不会看重你的,更不会给你加薪机会的。

    深圳有家手帕厂专门生产白锦缎手帕,质量非常好,做工也很精细。但是,随着各种面纸的出现,手帕厂出现了20多万条的库存积压,这让厂长整天发愁。

    这时,销售人员王强想,大家都认为手帕是用来擦手、擦汗的,但是除了这几种实用功能之外,手帕还可以用来美化生活。于是他跑市场做调研,结果发现没有一家手帕厂生产以美化功能为主的手帕。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回厂后他马上向厂长反映这个情况,并和技术部门连夜设计出新手帕的样式及各种图案,他们把原本质量很好的滞销手帕印上各种图案,然后配上说明书重新投放市场,结果大受消费者欢迎。20万条库存手帕重新加工后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品,一售而空。

    最后,王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酬劳。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员工都是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来做事,而结果都是大同小异,假如长期下去,这会成为按部就班的“电脑员工”。

    企业想要发展,离不开一批有创新意识的员工,而老板们也在寻找能为企业带来创新源泉的优秀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企业、员工还是老板,有创新才有进步,实质上也就是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在工作中要突破常规和打破思维定式。

    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才能创新,思考才能有所成就,思考才能拿高薪。也就是说,能够拿高薪的员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和创新的员工。所以,我们应努力学习思考的习惯,不要让自己的脑子锈掉。

    而工作中的创新,大多数是在反复思考中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针对问题、针对热点、针对重点、针对难点反复咀嚼,反复酝酿,勤于思考,这样,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东西或许就容易产生出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