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别让蟑螂害了你
一个人把一只叫做蟑螂的东西带到了他的新居。他很快就会发现,整间干净的房子都变成了它们的天下。它们的繁殖能力极为惊人。但是它们的危害还远不止于此,真正可怕的是蟑螂最喜欢脏东西,什么地方不干净它就往什么地方去。即使是再干净的地方,只要被它们爬过,也会变成细菌滋生的场所。
这个人使用一些手段来企图杀死他们,比如蟑螂屋、蟑螂药等现代化的科学武器,但是他发觉蟑螂们也显然进入了现代化。无论何种手段,它们总是越战越强,生生不息。它们的优势是无孔不入,只要有一点点藏身的地方,它们就可以安顿下来繁殖生养,然后出去传播病毒和肮脏。所以他的衣服,他的箱子,他的柜子,他的床,都变成了它们恣意潇洒的舞台。
最后这个人发现,把他们杀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丢掉所有的衣服,所有的箱子,所有的柜子和床。
像那只蟑螂一样,你的坏习惯就像一种慢性病,一开始可能还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但是你不重视他,并不能意味着它不存在。如果你发现它发现得越晚,你的损失也就越大。
02.杀掉不如改掉
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
又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
又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还是被主人提出来杀了。
邻居不解地问:“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你杀它们干什么?”
那人说:“早晨我有晚起的习惯,它们却叫得很早。”
邻居说:“这不是它们的过错,报晓是公鸡的天职。”
那人说:“这个我不管,我需要的是和母鸡交配的公鸡,而不是报晓的公鸡。”
邻居说:“可公鸡是不能不报晓的,你难道不能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
“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上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而杀它们却很省事。”
“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
“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那人说,“我有这个习惯已几十年了,怎么会为几只公鸡而去改变呢?再说我是主人,它们应该符合我的需求,它们的行为与我发生矛盾时,受损失的只能是它们,怎么会是我呢?”
于是,那人一直保持着杀鸡的习惯。
往往自己目前只要作出一点点让步就可解决的矛盾,却要在将来付出巨大的牺牲乃至生命。在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是你去适应别人还是别人适应你呢?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3.做自己的主人
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皮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说:“孩子,没办法呀,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身不由己了,祖祖辈辈都这样啊!”
习惯一开始是你的主人,如果你被它奴役的时间长了,你就会“身不由己”,你就成了它的奴隶。相反,如果习惯被你奴役惯了,你就成了习惯的主人。拥有好习惯,就拥有幸福美好的一生。
04.跳出厌倦的小水沟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水沟的水越来越少,它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小青蛙每天都不停地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还饿不死吗?你着什么急?”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一个大河塘,那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它可以自由游弋。
小青蛙呱呱地呼唤自己的伙伴:“你快过来吧,这边简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
不久,水沟里的水干了,小青蛙的同伴被活活饿死了。
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可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些死守习惯、不愿脱离惯有轨迹的人永远都是狭隘的,他们永远不会有所突破。
05.小心你周围的蝎子
有一天,一只青蛙坐在河边。一只蝎子路过,对他说:“青蛙先生,我想过河,可是我不会游泳。你能不能发发慈悲,让我坐在你背上,把我送过河?”
青蛙说:“可你是蝎子呀,蝎子最喜欢蜇青蛙了。”
蝎子说:“我蜇你干什么呀,我的目的是到河对岸去。”
“好吧,”青蛙说,“只要你不蜇我,上来吧,我送你过河。”
可是,他们才到河中间,蝎子就不由自主地使劲蜇了青蛙一下。青蛙痛苦地挣扎着,奄奄一息地问:“你为什么要蜇我呀?这下子,我们两个都活不成了。”
蝎子说:“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蝎子就是喜欢蜇青蛙,我实在管不住自己。”
对于自己来说,你的罪恶的想法和行为就是你的蝎子,小心蝎子蜇了你。对于别人来说,你要小心你周围的“蝎子”,无论他向你如何承诺,他还是会用他的坏习惯把你拖下水的。
06.不要像小象那样挣扎
小象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
小象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的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
小象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小象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是还没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
一次又一次,小象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链。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铁链了,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小象一天天长大了,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它认为那根链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记忆中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中。
时势不断变化,当初做不到的事今天可能就会轻而易举,当初能办到的事今天可能就难以办到了。无论如何,关键是心中不要存下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让好习惯坚持下去,让坏习惯变成好习惯。
07.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放下,不要沉湎于懊恼、后悔之中,一直往前看。这时你会发现,我们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们新生命的开始。
08.你还有冲击挡板的激情吗
心理学家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挡开。
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它失败了,但它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十次更猛烈的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已经不再攻击小鱼了。它依然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一切的努力。
遗憾的是:像这条鳄鱼一样,我们很多人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无奈、无助和无力。
09.打破神像拾起你的金子
穷人供奉了一尊神像。他虔诚地祈求神为他赐福,结果他变得越来越穷了。
后来,他一气之下抓起那尊神像向墙上摔去,神像的头破了,脑壳里掉出许多金子来。这人把金子拾起来,大声地说:“我看你既可恶又愚蠢,我尊敬你的时候,你一点好处也不给我;我打烂了你,你却给我这么多好东西。”
在生活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造了许许多多的神像。我们渐渐地习惯仰视,习惯了充当忠贞不二的信徒。我们不知道每一尊神像里,其实都可能藏着金子。只有打碎了它,你才能获得。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打破那尊神像,拾起属于你自己的金子。
10.谁说一美元算不了什么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岁的高寿,他一生至少赚进了10亿美元,捐出的就有7.5亿美元。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
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车回家,缺一美元,就向他的秘书借,并说:“你一定要提醒我还,免得我忘了。”
秘书说:“请别介意,一美元算不了什么。”洛克菲勒听了一本正经地说:“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美元存在银行里,要整整十年才有一美元的利息啊?”
这位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是:我非但不做钱财的奴隶,而且要把钱财当做奴隶来使用。
在财富的积累方面,讲究的是滴水穿石。人们都知道“积少成多,万涓成水”的道理,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约翰·洛克菲勒做到了。知道吗,这就是习惯的魔力之所在。
11.敲动生命的大铁球
一位世界第一的推销大师,在他结束推销生涯的大会上吸引了保险界的5000多位精英参加。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微笑着表示不必多说。
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从会场一边出现了4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抬着一铁架,铁架下垂着一只大铁球走上台来。当现场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铁架被抬到讲台上了。
那位推销大师走上台,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还是没动,于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这样如此持续不断,铁球还是动也没动,台下的人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推销大师还是静静地敲铁球,人越走越多,留下来的所剩无几。
终于,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经过40分钟后,大力摇晃的铁球,就算任何人的努力也不能使它停下来。
最后,这位大师面对仅剩下来的几百人,介绍了他一生的成功经验: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以这种持续的毅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简单的动作重复做,简单的话反复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说白了,成功其实很容易,就是先养成成功的习惯。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12.成功从脱鞋开始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成功从脱鞋开始。脱鞋虽然是小事,但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敬业精神,而这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想要成功,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13.富翁与服务生的差别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常在一家餐厅里吃便餐。每次用餐后,他都留下1元钱给服务生当小费。
有一天,洛克菲勒又到这家餐厅用餐,餐后他还是给了服务生1元小费。服务生忍不住说:“假如我是你,我不会吝惜,给这么少的小费。”
洛克菲勒答道:“就因为这样,你才会是一个服务生。”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致富,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习惯了乱花钱,而且都是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这是一种导致贫穷的坏习惯。真正的有钱人,都非常节俭,他们挣钱多、花钱少,并把节余的钱拿来投资。
14.学会攒鸡蛋的方法
许多人向富翁阿卡德询问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我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
阿卡德笑着说:“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里的10个硬币中,顶多只能用掉9个。”
你应该知道,除非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你永远不能积聚财富。一块钱对你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如果我们要享受鲜花的芬芳、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们就必须播种,把好习惯的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并细心地呵护。
15.小心连那块“心愿石”也扔掉
有个年轻人,想发财想到几乎发疯的地步。每每听到哪里有财路,他便不辞劳苦地去寻找。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中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见面,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于是,那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苦等了5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珠宝给他。老人告诉他说:“每天早晨,太阳未升起时,你到村外的沙滩上寻找一粒‘心愿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觉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到那颗‘心愿石’后,你所祈祷的东西都可以实现了。”
青年人很感激老人,便赶快回村去。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沙滩上寻找石头,只要发觉不温暖也不发光的,他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青年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始终也没找到温暖发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开始捡石头。一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粒、两粒、三粒。
突然,“哇……”青年人哭了起来,因为他刚才习惯地将那颗“心愿石”随手丢下海去后,才发觉它是“温暖”发光的。
和痛苦的年轻人相同的是,因为习惯,我们放弃了许多发现的机会。当对一切都熟视无睹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遗失了思想,更放过了许多成功的机遇。
16.把三万个铆钉分开去做
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干不了想回家。
师傅问他:“一秒钟车完一个可以吗?”小伙子点点头,这是不难做到的。
师傅给他一块表,说:“那好,从现在开始。你就一秒钟车一个,别的都不用管,看看你能车多少吧。”小伙子照师傅说的慢慢干了起来的,一天下来,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居然没有累着。
师傅笑着对他说:“知道为什么吗?那是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觉得“三万”是个多么大的数字。如果这样分开去做,不就是七八个小时吗?”
小伙子恍然大悟。
分开去做,听起来简单,实则蕴含着无穷的成功智慧。当我们被琐事压得无暇喘息,不要惧怕,伸出手理理头绪,轻轻地,像拨开水面上的一块块浮冰。这个时候,成功的太阳自然就会亮亮地照进你的心田。
17.别让自己习惯贫穷
一个人一直不太得意,就特地跑去请教一个有名的算命师。
算命师左算右算,最后告诉他:“你40岁以前一定是既落魄又贫穷,生活很不如意,对不对?”
这个人听了大为惊讶,觉得算命师简直是神仙:“大师,你可真厉害!我一直都不顺利,命运很坎坷,再过几天我就40岁了。那40岁以后呢?”他充满了期待,等着算命师的回答。
“40岁以后?40岁以后你依然贫穷。”此人疑惑地问算命师,“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算命师说道。
什么事情你已经习惯了,你又不肯改变,别人能帮助你、拯救你吗?想要别人帮助你就要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想要自己拯救自己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8.毛毛虫的悲剧
有人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研究者在毛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得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地前进。
研究者预料,毛毛虫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毛虫没有这样做。它们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一直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付出很多,但毫无成果。
那些失败者就跟这些毛毛虫差不多,他们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其实在这个社会上,“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是不会成功的,重要的是找对方向。
19.相信那里的开水不再烫伤
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换了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猴子制止,并告知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房内,当这只新猴子也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仅剩下的被烫伤的两只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那只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着,当所有猴子都已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仍然没有一只猴子敢前去享用。
有时候,我们的能力不是不好,我们的技术也不是不高,只是我们的勇气不够,我们的心态不好。大胆去做,别怕犯错,不要太相信习惯和经验,你才会有新的进步和突破。
20.捡起生命中的那枚马蹄铁
父子俩一同穿越沙漠。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都疲惫不堪、干渴难忍,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是沙漠先驱者的遗留品。
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儿子用一副不屑一顾的眼神,看了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有什么用呢?儿子摇摇头。于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拾起了马蹄铁,继续前行。
他们终于到达了一座城堡,父亲用马蹄铁换了200颗酸葡萄。当他们再次跋涉在沙漠中遭遇干渴时,父亲拿出了酸葡萄边走边吃,同时他自己吃一颗还丢一颗在地上——儿子每吃一颗便要弯一次腰去捡。
拾一块马蹄铁只要弯一次腰,而现在儿子却不得不弯上100次腰。一个你认为无足轻重的小东西,往往到了关键时刻,便成了你化解困厄和窘迫的金钥匙。一件你不屑一做的小事,机缘一错过,你就不得不付出百倍的努力。
21.谁说小海星微不足道
一个人到海滩上散步,他看见许多海星被早潮冲上海滩,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它们被留在了海滩上。如果被正午毒辣的阳光照射到的话,它们很快就会死去。因为刚刚退潮,所以绝大部分的海星都还活着。那人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把它丢进了海里。
他就这样不停地捡啊捡,又一条条把他们扔回海里。有人正走在他的后面,不理解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于是就追上问:“你在干什么?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海星,你能够救几条?救不救几个海星又有什么区别?”这个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又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仍然把它丢进水里,然后转过头来说道:“对这条海星来说,捡不捡有很大区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成终成大功。有很多人壮志满怀地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屑于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他们不明白: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诸如“捡一条海星”这样的小事组成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