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良缘-第三百八十九章 击鼓传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师爷.......我不怎么看。★首发★

    但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做为师爷,他只能帮着东家想办法。

    还抽空同情的看了一下自己焦头烂额的东家。

    这几家人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倘若处理不好,怕是麻烦了。

    师爷沉吟着,他当然不能看到自己的东家倒霉。

    但这位梅家小姐的行为如此奇怪,要是背后没人指使才叫不可能。

    那么背后指使的人想要干什么呢?

    他斟酌着开了口,“老爷,先接了状纸,叫李大状先回去吧。”

    黄堂说道:“接状纸当然容易,那接了状纸后呢?难道我要去跟刘税使说‘你孙女杀了人了,快交出来’?”

    师爷说道:“不,老爷,这件事既然不好处理,不如索性就将事情闹大。”

    “只要将事情闹大了,这件案子涉及到那么多权贵,肯定是要移交到上头的。”

    “而且这事又不是发生在京城,我们也有理由问一下上官的意思。”

    对,师爷的办法很简单,既然得罪不起,那就把案子交给敢于得罪的人去。

    但交给谁又是一桩难题,最后黄堂自己拍了板。

    “这也是一桩命案,交给刑部最合适不过了!”

    想通了的黄堂顿时觉得轻松万分,谁爱烦恼谁去烦恼,反正老爷我不烦恼。

    于是此案顺利成章被京兆尹踢给了刑部。

    刑部一个堂官接收了案子,到手一看。

    案卷里明晃晃的梅家、钱家、刘家几乎晃瞎了眼。

    他暗恨自己手欠,不该接得那么快。

    但京兆尹的人来递了状子就像火烧屁股一样的跑了,叫他连个人问话都没有。

    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古侍郎。

    古侍郎看这堂官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黄堂那个老狐狸又把什么难理的案子踢上来了。

    笑着问道:“可是黄堂移交的案子?”

    堂官点点头,看着笑眯眯的上司。

    心想呆会儿看到案子怕是你就笑不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拿到案子的古侍郎不仅笑了。

    而且笑得脸上都仿佛开了一朵花。

    众所周知,自从杨家那位老太爷去世之后,古侍郎已抗过了后党的大旗。

    其实随着柳太后去世已久,后党影响已暗暗消散了。

    但朝中斗争并未停止,因为原后党的人都清楚,倘若不跟皇帝争取一点官员的权利。

    那么皇帝会毫不犹豫举起屠刀,屠尽他们这些所谓的“后党。”

    只有让皇帝看清他们的能量,再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到时候再跟皇帝投诚也不晚嘛。

    如今皇帝复了梅友廉的官职,意味更是明显。

    这位梅老爷子名声实在太差,柳后强势的时候当柳后的马前卒。

    柳后势弱的时候又赶紧出卖同僚,为了巴结皇帝,自家的媳妇全是皇帝心腹之女。

    这么一个墙头草的人,皇帝把他扶起来想要干什么?

    皇帝要扶梅家,而梅家此时却出了如此伦常大案。

    “哼哼”古侍郎不由得暗笑,岂不是等于明晃晃打了皇帝的脸?

    这位梅五小姐,可真是个人才,虽然不知道她的动机是什么,但此时她这个行为,就是拉梅家下水的最好机会!

    要是不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他还配做后党的中流砥柱?

    至于刘税使,呵呵,自古权宦哪有什么好下场。

    古侍郎做为一个读书人,平生最自得的就是不跟宦官多说话,自然是不惧他的。

    于是这天夜里古侍郎联络了一些人,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讨伐檄文,当天夜里就敲了登闻鼓。

    满朝哗然。

    在有心人的宣扬之下,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那个刚起复的梅家竟然是个修罗场,媳妇之间互相残杀!

    第二天上朝。

    皇帝满脸阴沉的看着手中的奏折,又看着古侍郎在底下得意洋洋的样子。

    把手中的奏折一下子甩在了地上。

    王公公弯腰捡起来,垂手不语。

    皇帝先问梅友廉:“卿家出了如此伦常惨案,为何你家女眷之前回京城的时候竟半点不露?”

    “为何此时竟由你家孙女来上告?”

    又问吉王:“黑水格斯为何也没有半点消息?当时报钱氏只是一个因病身故?”

    梅友廉看看前方古侍郎和杨远山。

    他心知这二人都势必要置他于死地的,自己已经成了他们和皇帝角力的工具。

    但可恨自己这个不知死活的孙女,这一番到底意欲何为,他到现在也没想清楚。

    于是只能先跪下请罪道:“臣实不知此事,臣内子回去也说钱氏是因病身故,此事内子一回来就先跟钱家说了。”

    皇帝吸了一口气,压了压怒火。

    钱氏的爹他自然是知道的,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自己的心腹。

    毕竟考功令这个位置也是非常重要。

    但这种儿女亲家的事情,钱主事自然也不可能过来扰他。

    于是对古侍郎说道:“你既接了案子,自去审理便是!为何要夜敲登闻鼓?”

    古侍郎不慌不忙的回道:“回皇上,此事牵扯甚广,臣不敢一人做主。”

    皇帝冷笑道:“哦?你意如何?”

    古侍郎肚子里暗笑,面对皇帝越来越阴沉的脸色,浑然不惧的说道:“臣不敢。”

    他嘴上说着不敢,但行动可要直白的多。

    “梅家清贵世家,臣听说他家不止损了这一个儿媳。”

    “臣怕这其中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所以不敢独自作主。”

    “更何况,这刘氏的爷爷也是皇上您宠信之人——矿监上的刘税使啊!”

    底下有不知情况的大臣顿时一阵议论。

    这么看来确实牵扯的太广了。

    “那刘氏已经跟她丈夫梅国音去辉县上任了,为防犯人逃脱,臣请皇上做主,把刘氏先召回京城。”

    “此事既然牵扯了刘税使,又是伦常大案。那大理寺和都察院也要参与此事。”

    “臣提议,请皇上开三堂会审。”

    “如此才能将此案彻查。”

    三堂会审?吉王抬眼看了一下古侍郎。

    旁边早有其他跟古侍朗不对付的朝臣跳出来。

    “臣不同意!这只是梅家私事,原本京兆尹就能审理此事!”

    “臣也不同意,古侍郎,你这说法太过牵强,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杀人案能扯到三堂会审?”

    堂下吵成一团乱麻。

    皇帝看着下头,宗亲那边并没有人说话。

    吉王也是沉默不语。

    文臣里头,首辅向来是个滑不丢手的,此时也是微闭着双眼。

    次辅严良嘴角泛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笑。

    跟皇帝的眼睛对上后,他也只是微微低头。 【紧急通告】最近经常发现打不开,请记住备用站【求书帮】网址: m.qiushubang.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