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玛雅建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玛雅的建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古典期,约为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是玛雅文明的形成期,其建筑形态为住房附近有简单的墓葬,石砌墙和土台建筑,这表明祭祀崇拜中心已经形成。第二阶段为古典期,约为公元250~900年,是玛雅文明鼎盛期,这一时期各地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和居民点,主要城市有蒂卡尔、科潘、帕仑克。第三阶段是后古典期,亦称玛雅一托尔特克期,约为公元900~1520年。玛雅北部的尤卡坦半岛上的奇琴—伊察等地,出现了新的城邦,被称为玛雅文明的复兴。1450年以后,玛雅文明再次衰落。从1520年开始,西班牙人侵入墨西哥,并对玛雅地区进行疯狂的破坏,导致玛雅文明的覆灭。

    在玛雅,大多数古城的中心是一座城堡或一座神殿。玛雅人的建筑强调宗教建筑物的庄严性,在台基上建造神庙,玛雅金字塔就是在这些台基上发展起来的。玛雅建筑主要分布在蒂卡尔等遗址。

    蒂卡尔(Tikal)是玛雅文化的中心。城中央是祭祀和统治中心,根据地势筑成高台,其中有几处是宏伟的金字塔式的神庙。最高的一座神庙高达75米,人们可以通过一个陡峭的阶梯直达庙门。高耸在金字塔顶端的小神庙,几乎完全模仿砖坯小屋的模式。这些神庙同时也是国王的陵墓。美国学者B.M.费根指出,玛雅的庙宇是用来祭祀的。“玛雅统治者们常常在精巧的神圣历法中选择恰当时刻慰劳他们的众多神灵(这些神灵中有些是善神,有些是恶神)。每一个神圣之年,以及数年的每一周期,都由不同的神控制着命运。需要用献祭的贡物来讨神喜欢才能保证国家继续存在下去。有些献祭的贡物是人。”这种祭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活人的祭祀,达到了血腥的程度。

    玛雅人的宫殿建在高台上,其特点是建筑物又长又低,并且建造在空旷场地上。帕瑞克·纽金斯认为,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抬高地基而使建筑物在高度上超出丛林。譬如乌斯马尔的地方长官府邸,长达330英尺,坐落在高43英尺的人造台地上。据估算,建造此台地需要2000人连续工作三年,每人每年出1200天,每日的材料搬运量达1000吨之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