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雅典卫城与神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城市都有中心,同时也有它的守护神。奥斯瓦尔德·斯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道,城市有其自身的文化,农民同其家舍的关系,就是现今文明人类同城市的关系。农舍有农舍的各种神祇,城市也有城市的守护神,有自己本地的先圣。城市正像农民的农舍一样,也根植于土壤之中。希腊的雅典就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而得名。

    雅典卫城(acropolis)原意是“城顶”或者是“城市最高处”。典型的城市成群地围绕着一个山冈或高岩,理由是很简单的,山顶原是天然的要塞,同时容易建筑工事,防御敌人。所以山顶或城堡最初便是城市,在希腊语里叫做Polis,由于居留地扩大,分布到山冈很远的地方,卫城就是位于中央高处,冠以建筑的地方。卫城的山顶大致平坦,高于平地70~80米。东西长约280米(一说30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卫城的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的革新是突破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卫城山门(Propylaea),建于公元前437~前432年,是由建筑师穆尼西克里(Mnesicles)设计建造的。山门前后各有六根多立克式柱子。东面的高8.53~8.57米,西面的高8.81米,底径都是1.56米,檐部高与柱高之比为1:3.12。为了通过车辆与牺牲组成的献祭队伍,山门为五开间,中央开间特别大,中线距是5.43米,净空3.85米。门的西半部,沿中央的道路两侧,有三对爱奥尼式柱子。朝圣者经山门进神殿时,会感到山门非常美观。

    柏拉图曾赞美希腊的典礼,他说,过去有一个时候,美本身看起来是光辉灿烂的。那时我们跟在宙斯的队伍里,旁人跟在旁神的队伍里,看到了那极乐的景象,参加了那深密教的入教典礼——那深密教在一切深密教中可以说是达到最高神仙福分的;那时我们赞颂那深密教还保持着本来真性的完整,还没有染到后来我们要染到的那些罪恶;那时隆重的入教典礼所揭开给我们看的那些景象全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之中让我们凝视,而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纯洁……我们可以想像,在庆典的节日里,古代的雅典人是如何排着长长的队列,从广场绕到进入卫城路上,走上通往山门的台阶,而山门向外突出的两翼犹如伸开的双臂,以迎接从外面来的崇拜者。山门的右边的城堡上立着一座尼克·埃普台若斯神庙(胜利神庙)。进入卫城这个圣地时,最醒目的是帕提农神庙。而帕提农神庙是卫城最重要的神庙,位于卫城的最高处,是供奉雅典娜神的神庙。

    神庙是古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神庙在希腊文中写作naos,爱奥尼亚方言是neos,它的原意是“神居住的地方”。这个词还有一个狭义的用法,意思是“放置神像的神龛或内室”。建筑神庙是希腊宗教发展的重要标志。最初的圣地中的建筑物是露天的祭坛。随着宗教活动的制度化、程式化、简陋的、天然的祭拜场所已不符合宗教活动的需要。建筑水平、工艺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已能铸造大大小小精美的神像,并感到有必要为这些神的化身建造容身之地了。此外,随着城邦制的形成,希腊宗教活动同城邦的社会活动日趋密切,也使得在圣地建造神庙以供祭仪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必要。……由于神庙建筑和神像铸造凝结着希腊人的艺术才能和智慧。以至于有些西方学者称古典希腊文化为神庙文化,到了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希腊的神庙建筑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热尔曼·巴赞说,希腊寺庙的规模比埃及寺庙小得多,通常包括一堵矩形的光墙,四周有单一的或成双的列柱。神像安置在内殿,内殿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内殿前是门厅,内殿后是圣器室或宝库。房间都很暗,只有顶上透光。在前部和后部(正立面),徐徐倾斜的三角形屋顶构成两个三角形断面——山墙,饰有雕刻。古希腊神庙建筑贯穿于每个时期。古希腊信奉多神教,这些神灵据说是住在北部的奥林匹斯山顶上,他们由原先的祖先崇拜转化为守护神崇拜,于是各民族、各城市、甚至各家庭与各人均有其守护神,所以到处建造神庙。最初的希腊神庙是非常简陋的,后来神庙从砖木结构转向石结构,到公元前6世纪逐渐定型为围廊式。最著名的就是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原意为“处女宫”,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38年基本完成,前431年完成雕刻。主要是由伊克蒂诺斯(Iktinus)设计的,卡利卡蒂斯(Callicrates)也参加了设计,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是由黄金和象牙雕成的,由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创作。它是卫城的主体性建筑,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神庙长69.5米,高20米,由60多根多立克柱式构成柱廊。其柱高10.4米,底径约1.9米,柱身表面刻有20道竖向凹槽。柱上的石梁不加雕饰,梁上的三陇板之间是高浮雕,描述希腊神话中拉庇泰同马人搏斗的故事。还有几个数据足可以说明它是希腊最大的多立克柱式庙宇,8×17柱,台墓面30.89×69.54米,底径1.905米。神庙设前殿、正殿和后殿。它是卫诚惟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帕提农神庙命运多舛。公元5世纪时,神庙所供奉的雅典娜雕像被东罗马皇帝搬走后失踪,现仅存台座。神庙在6世纪改做基督教堂,东端加了一个半圆拱,1458年被土耳其占领后改做清真寺,并在西南角建了一座尖塔。最后神庙成了军火库,1678年在土耳其与威尼斯的战争中神庙被炮毁,只剩下30多根石柱和断壁残垣。但今天依然可以看出其恢弘的规模和整饬精严的风格。无数现代建筑大师都奉帕提农神庙为最高建筑典范。

    美国学者伊迪丝·汉密尔顿赞美道:帕提农神庙,大柱笔直挺立,磐石朴素坚实,建筑物正面是三角形的屋顶,显明突出,没有任何其他装饰。这种绝对简单的结构,在全世界庄严辉煌的庙宇、教堂、宫殿的建筑群中独树一帜,这是希腊的奇迹。庄严又富有人情——地地道道的希腊式。它没有埃及的建筑中那种超人的力量,也没有印度的建筑中那种超自然的不可思议的形式。帕提农神庙是人性、人情的集中体现:宁静,洒脱,条理井然,坦荡自若。希腊人以他们强劲有力、欢乐明快的格局向大自然挑战。他们在山巅建造庙堂,远眺大海,背靠一线蓝天。他们的心愿是建造比大海、高山和蓝天更伟大更壮丽的建筑物。至于庙宇体积的大小,那是无关紧要的,谁也不过问它的体积。再说,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已沦为废墟了,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几根白色的大柱毫不动摇地矗立在森尼恩的上空,它们与鸟瞰大海以及雅典四周广阔大地的帕提农神庙一样威严。对于希腊的建筑师来说,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理智能够理解世界的规律,人的内在精神能够领悟世界的美。

    帕提农神庙是胜利的丰碑,它体现着人的力量,人的光辉,人的美:

    奇迹,奇迹知多少——没有一个比人更美妙!

    他跨越风雨中白浪涛天的海洋——奇迹,

    他主宰野山与丛林中的禽兽——奇迹,

    他掌握了语言,思想敏捷——奇迹,

    啊,人的奇迹!

    胜利神庙(Althena Nike Temple)又称尼克·埃普台若斯神庙,坐落在卫城山门右翼的城堡上。这个神庙是爱奥尼式的,神庙的设计人是卡里克拉特(Callicrat)。公元前421年开始兴建。台基的面积很小,前后有四棵爱奥尼式柱子。保罗·麦克金德里特说,当朝圣者从山门向上走过一段台阶后,他会看到一座胜利女神的浮雕。像在帕提农一样,这里的人像也都是成几何对称的向一个中心点的移动(这儿是西边),并在那里为雅典娜举行仪式。胜利神庙是以祈祷而不是以庆祝胜利为目的,它是原来围绕山冈而建的许多小神庙的惟一遗物。

    圣林起源于埃及,这是一种依附于神庙的树林,即在神庙四周植树造林形成神苑,产生神圣与神秘之感。古希腊人对树木具有敬畏观念,甚至作为宗教礼拜的对象,如古希腊妇女对于植物之神阿多尼斯的崇拜就是如此。圣林所栽树木主要有棕榈树、解木树、悬铃木。在荷马史诗中也描写过谢丽亚的圣林、山林水泽仙女的圣林及卡吕索普的圣林,他们往往作为墙壁围在祭坛的四周,以后才逐渐带有神苑的景观。在著名的阿波罗神庙周围有一个圣林的遗迹,长达60米到100米。在奥林匹亚附近、环抱着宙斯神庙的圣林中,除有许多祭神殿外,还有一些地方并排放置了不少雕像、瓮等,故称之为“铜像与大理石雕像之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办的学校称为“学园”(Akademeia),就因为设在园林中之故。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学者讲学的园地,内设祭坛、雕像、纪念碑,以及亭子、花架、林阴道、坐椅等。因此,后来欧洲的高等学府往往都有优美宁静的环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