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哥特式建筑的产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丹纳在解释哥特式建筑形成的原因时指出,基督教是普遍的宗教,诉之于广大的群众,号召所有的人拯救灵魂,所以屋子要特别宽大。因为“宽大”的“屋子”能够容纳更多的信徒。事实上哥特式是法国的创造。哥特式最初出现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St-Denis,1130—1162)和桑斯教堂(Sens,约1130~1140年)。它的一些反映其特征的部分,如尖券,来源于东方,而最具有哥特式特征性的交叉肋拱也已经用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和桑斯教堂。法国建筑史家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圣德尼修道院教堂表现了所有哥特艺术的特征;它不仅在形式和结构层次来说是如此,而且在美学和象征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这种教堂形式首先在这个省流行,而其他地区尚在追随罗马式。哥特式艺术于13世纪进入成熟阶段,很快地传至英国,13、14世纪传遍全欧。

    那么,哥特式建筑究竟是如何产生或者说如何吸引信徒的呢?修道院院长苏格(Abbot Suger,1081—1151)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描述哥特建筑艺术来源的珍贵资料。他的论文是“迟钝的心思如何通过物质上升到真理的过程”。他的天才使他意识到,运用肋拱的笨办法有多层意义:能创造出飞拱,把人们的精神引向天国;能够将墙改进为玻璃屏风。这种屏风上有教育礼拜者的教义以及信仰原义的图画故事,能够使礼拜者沉浸在天国般的光亮之中。路易斯·格罗德茨基也说,他(按:指苏格)震惊于从窗户中射出的连续光线的效果,通过彩色玻璃而形成的奇迹般的光辉照耀着整个建筑,“把从材料而产生的理念升华到了精神的层次”。在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中,这种对于光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上帝之光或“真光”(Ture Light)的追求。就像希腊神庙和罗马神庙一样,哥特式的教堂是中世纪基督徒信仰宗教的必要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