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去问圣谚会不会下载A片,有没有看过A片,拿来一个500G的移动硬盘,告诉圣谚,如果想看A片的话,他免费提供。他对圣谚说:对性爱的摸索全是没有意义的,不如直接看A片学习,又安全又卫生,还能省下开房的钱。
圣谚除了羞涩就是羞涩,他错愕:阿宏这个当爸爸的怎么这么不正经?
阿宏步步为营,以负责任的口吻来忽悠圣谚对性的认知,说:性,不能自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满足对方的需求,那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之前,最好别丢人现眼。
他建议圣谚注意身体的干净,甚至建议没事喷点儿古龙水,理由是随时保持一个好的状态,万一有机会碰到突如其来的激情,做好被“临幸”的准备。
阿宏提着一颗心,以毒攻毒,圣谚还没成年,要是真被临幸,他跳楼的心都会有的。
当爸爸的先把禁忌戳破,当孩子的也就对性不抱什么太大的神秘感了,他的计谋奏效,圣谚羞涩之余反而不太去琢磨那回事了。
恋爱还是要谈的,圣谚17岁第一次交女朋友就领回家给阿宏看,阿宏吓死了,以为自己挖坑自己跳了,张嘴就问这对小情侣有没有上床,结果圣谚拍着他的肩膀说:没事的,我懂的。
阿宏老脸涨红,仿佛存在不安全因素的不是儿子而是爸爸。
阿宏提着一颗心,一直提到圣谚满20岁的那一年。
他干了一件事,公开在网络上PO(发帖,上传)了段话给圣谚,不仅圣谚能看到,圣谚的每一个同龄朋友都能看到,他是这么写的:
儿子,这是在你20岁到来前,老爸送给你的一段话:
人生都会有必经的成长道路,一生中有很多第一次,很多人的第一次通常都因为没有获得鼓励,而影响了一生的幸福。我不希望你的人生不幸福,所以有些事总不厌其烦地对你阐述,但是儿子,有些事还是要靠自己摸索的。
关于“处男”一事,希望儿子你能碰到一位会鼓励你、会对你负责任,且不会在你心中烙下阴影的女友,与你步向你人生的另一个开始。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也希望有机会对圣谚下手或计划下手的“某人”,别太狠,能怜香惜玉,那么圣谚接下来的人生将有蓝天与艳阳陪伴。
希望你们的第一次能顺利成功,不要害怕挫折。
最后,儿子,真心传授给你一个宝贵的经验:矜持是要的,但也别太矜持了!
老爸就不为此事与过程帮你剪彩了……祝福你幸福快乐!你懂的。
老爸 字
在圣谚生日的当天,阿宏又发了一条Facebook(美国那边的“微博”)说:
告诉大家一件事——我儿子过了今晚12点就20岁了!以后……他自己管自己了,我也不再担心他是不是处男的问题了!哈哈哈!生日快乐!
(八)
阿宏和圣谚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对父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平淡琐碎,我表示抱歉。
其实真实的人生本就琐碎,如何去桥接、过渡、贯穿,看你自己的喽。
每个人都是编剧,每个人都是导演,每个人都是主演,一定的年纪后,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观众。
想演什么样的戏、看什么样的戏,你自己说了算。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潮来汐往,心心念念,当作如是观。
阿宏和圣谚的小故事还有很多,不是短短一篇文章能容下的,打住吧,不写了,结尾结尾。
阿宏是和《艋舺》同时代的人,他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剧中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就是以什么样子长大的。
若杨德昌续拍《牯岭街》,钮承泽续拍《艋舺》,他们会如何去讲述那些少年的后来呢?
2015年6月10号,阿宏满45岁,照他的话来说,折腾了45年,终于要真正长大了。
他一点儿都不害羞,说得天经地义的。
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吗?
圣谚,关于你父亲的过去,我想你应该并不知情。
就像你一直搞不懂他为何从小到大在你面前总是那么鬼马。
你或许并不知道,你身上能找到的所有的优点,其实对照的都是你父亲当年的缺点。
圣谚,你很懂事、很乖,你的父亲阿宏对你的当下非常满意,他说能陪着你长到今天,他已经很满足了,仿佛看着另外一个自己重新长大。
他说他陪伴不了你一辈子,他说自己45岁后不会干涉你的任何决定,地基已经打好,愿望已经完成,他死而无憾了。
你的父亲阿宏说这番话时,我和他站在台北101大厦最高层,脚下是车水马龙的信义商圈,满眼是灰色老楼和玻璃幕墙的新大厦,毗邻交错,接力生长。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用心良苦的父亲。
圣谚,你背后也有一个用心良苦的父亲,你身上还有一个重生的父亲。
你的父亲用他自己的方式缝补着残酷青春留下的创口,你今年多少岁,他就已缝补了多少年。
圣谚,爱回忆是人变老的标志之一,上次我去台北小住时,与你父亲有过那一次长谈,我与他相识十年,第一次听他回首往事,不禁心有戚戚焉。
他嘱我把这些往事写下来,赠你作为指南,希望对业已成年的你有所裨益。前路茫茫,他希望独行的你能继续走好。
有些话他不好意思说出口。
他让我代他谢谢你,谢谢你的存在,谢谢你对他的爱。
圣谚,我记得我们之间是有个约定的。
我在台湾辅仁大学开讲座时,邀你当现场摄像师,你端着那台打工挣来的单反相机站着拍、坐着拍、躺着拍,两个小时的讲座,拍满了两张存储卡。
好小子,好认真啊,好样的。
我记得演讲结束时,我说:下次我再来台湾时,打算组织一次摩托车卖唱环岛,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当时我用手指点了点你,你举起双手,冲我比出两个“OK”的手势,满脸灿烂。
喂,小子,咱们几时出发?
想想就让人开心。
香蕉、稻米、中国台湾,重型机车挟着阿里山的风,尾旗啪啪作响……
叔叔我没有台湾驾照,无法自驾,只能坐后座,但不是500cc以上的机车我不坐……不是长发漂亮嗲mm当骑手的机车我不坐。
阿宏一定很眼馋。
把他也带上吧,让他也坐在后座上。
圣谚,你载着他。
[番外篇]
猫三狗四,人十月怀胎,文章却难产了整三年。
这篇《台北爸爸》本应在2014年《乖,摸摸头》里就出现,但未能如愿。
2015年的《阿弥陀佛么么哒》里,依旧被删,未能遂愿出版。
缘由不多讲了,或许是因地域,或许是因取材,或许是尚未具足因缘……一气之下我将这篇文章自费印刷成单行本小册子,随书赠送。共印五万册,只送不卖。
如果你曾得到过那本小册子,甚好,留好,惜缘。
现在是2016年,这篇文章是否会在《好吗好的》里出现?此刻我坐在南极圈的雪地里,在手机里打下这些字,端详着剩余的两格电。
不过隔着一道海峡而已,人与人,家与家,父与子,又有什么区别。
超越地域、方式和理念,总有一些同根连气的东西值得去印证,并在彼此的印证中将分歧雪融,融一点是一点,潺潺涓涓。
圣谚全名陈圣谚,我后来推荐他到大陆的综艺节目《非常完美》里当嘉宾,他穿着阿宏的旧T恤走上台,自信而坦然,人人都喜欢他的干净礼貌和那份独特的帅,他在那个舞台上留了很长时间。
本想让他挣点儿通告费买台好相机,结果他把厚厚一个信封塞给我:大冰数熟,麻烦帮我给山区失学的孩子们捐款。我说你这是干吗?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好不好,你不是向来抠门吗,怎么全捐了?
他笑:我玩得很开心,已经赚到了耶……
我说你等着,回头我介绍你去拍电影、当演员,登上更大的舞台好好玩。
他却说,他大学毕业后的心愿是去美国学修哈雷,当个机修工。
好的,加油,圣谚。
遗憾的是,约好的摩托车卖唱环岛一直没能如愿——阿宏那厮缺席,人没凑全。
当年写这篇文章时,阿宏43岁,而今46岁了。
45岁生日后,他独自一人去了太平洋上的岛国帕劳,潜水、晒太阳、开酒吧、建客栈……
半生的劳碌后,他开始了一场全新的人生,停靠到了一个全新的港湾。
海风温润,在那个遥远的国度里,没人知晓他的昨天。
阿宏履行了承诺,不再管圣谚。
【新疆姑娘】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曾经爱过一个新疆姑娘。
很会唱歌很会跳舞,很漂亮。
她说她小时候爱上过一只小羊,白白的,咩咩的,一眼就心软了。
她从背后搂住那只小羊,抱起来就不肯撒手了,毛茸茸的,扎脸,又香又痒。
她说她那年五岁,个子小小,小羊的两只后脚耷拉在地上。
大羊护羔,闷着头冲过来抵她,她抱着小羊就跑。跑也不会跑,踉踉跄跄的,一圈又一圈,围着哈萨克毡房。风在吹草在摇,大人们在笑,小羊的两只脚耷拉在地上。
边哭边跑,打死也不撒手的呢,她说她喜欢那只小羊,只想在它被宰掉前多抱一抱。
她把脸轻轻贴在我背上,手轻轻环住我的腰。
她说:喏,就是这么抱……
她说:如果有天你路过我的家乡,你会明白撒是新疆姑娘。
(一)
许多年后我来到新疆,车过连霍高速,过玛纳斯河大桥,前方不远处是她的家乡。
车上的音响在唱: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跟着哼: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和马史杨奋说起了那个姑娘,提到了那只小羊,那间毡房。
然后我疯了,想跳车。
马史诚恳地说:冰哥,你以后如果进毡房,别先进门哈。
杨奋睿智地说:因为在我们这里,牲口才走在最前面呢。
我:……
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忘记了他们是俩憨×。永远不要在憨×面前抒情。
好好的一段秋水旧忆就这么生生让你们给搅了,你们给我赔!
(二)
马史杨奋,羊粪马屎。
羊粪是一粒一粒,马屎是一坨一坨的,羊粪扫不干净,马屎扶不上墙。
都说人如其名,放到他俩这儿却是反的。
我刚认识马史、杨奋那会儿,他们刚从人生谷底最深处的淤泥里拔出腿,一爪子一爪子爬着墙。
杨奋那时身无分文,刚刚结束他的雪菊生意,马史逼他清的仓,一起开了家小影视工作室。工作室生意差到姥姥家。说是合伙,其实并不安排杨奋做什么,马史只是变相地养着他而已,微薄的收入马史和杨奋一起分。
至于为什么养他,《夺命大乌苏》那篇文章里有讲,不赘述了。
马史一直说,这个俩男人之间的包养故事,他将来一定要拍成大屏幕电影,他兄弟杨奋到时当编剧。我却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因为剧情一点儿都不烧脑,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说清:
失意、落魄的导演马史在决定放弃理想逃离家乡前发现了发小杨奋这个卖雪菊的淘宝小电商偷偷写下的厚厚一摞书稿,大受刺激的马史瞬间振作,决心重拾理想,不仅自己拾,也要帮杨奋拾,马史用合伙开工作室的方式变相帮杨奋腾出精力,好让他有时间整理书稿、写写文章,乃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吃饭马史包了房租马史包了……他只希望兄弟杨奋能实现理想,当成作家。
马史一生的理想就三个字——拍电影。
良好的物质基础才是精神追求的良好基础,他用了很久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奋蹄如飞,追风赶月不停息。不论哪种奋斗,过程都只能缩短,不能越过。他努力缩短着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杨奋。
患难见真情,提携是弟兄,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基调是友谊。
杨奋却是被蒙在鼓里的,马史的忽然转变一度搞得他很紧张。
他偷偷给我打电话,问:欸……那个相识多年的兄弟忽然对你有了想法,你会咋办?
我说:啥想法?
他的声音中含羞带辱略有悲愤:我怀疑马史想那个了我……
憨×杨奋说:
太恐怖了,马史居然把酒都戒了,省下钱来送我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以前每天不睡到新疆时间下午两点不起床,现在每天一大早就跑出去买早饭给我吃,昨天晚上他还偷偷摸到我房间给我掖被角,还放下一杯牛奶让我补脑……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他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忽然间变化这么大,对我这么好,这这这分明是有企图啊!他刚才上班出门前还非要给我个拥抱……
我逗他,我说:那叫爱的抱抱。
他说:有抱抱就有么么哒,有么么哒就有啪啪啪,瘆人啊!
他嚎: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给马史找个女朋友去!
问题是,但凡有点儿审美追求的姑娘,哪会瞧上那个时期的马史?
新疆不大的影视圈里,马史是个“勺子”,要钱没钱,要前途没前途,颜值倒是有几分,但那时工作室处于初步打拼期,马史事事亲力亲为往前冲,头发不剪胡子不理,鬃毛一样,普氏野马一样。
这头野马太累太忙,眼圈是黑的,牙是黄的,指甲缝是黑的,手指却是黄的。他那时卷莫合烟提精神,一圈烟熏的焦黄戒指一样挂在手上,衣服裤子沾满碎烟渣子粒粒,熬夜拍片时,浑身的口袋里全能摸出草料……
姑娘们爱野马的飒沓,但大都很难爱上野马的邋遢。
说什么“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你家有草原也白搭啊,你愿意当铲屎官吗?
综上所述,我猜杨奋的忐忑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杨奋的电话又来了。
我懒得接,他夺命连环call,反复打,接通后他在那边长久地沉默。啥事这么沉痛?难道……难道你们……
隔着大半个中国,杨奋沉痛地告诉我一个消息:
马史出事了。
嗷哟,马史被一个女人给强暴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