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约瑟芬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向守时的拿破仑竟让她在婚礼上等了两小时

    下面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的一个渔村里,自幼家境贫寒,房子低矮昏暗,陈设简陋,下面是一间蔗糖厂,但她却成功地嫁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男人拿破仑。

    她叫玛丽·约瑟芬·萝丝,昵称“约瑟芬妮”。

    她比拿破仑大六岁,第一次见面时,她三十三岁,他二十七岁。约瑟芬妮长相并不出众,牙齿也不太好,还拖着两个半大的孩子,背着沉重债务。她的条件确实不好,不过她有一种能耐,那就是懂得驾驭男人,孀居的她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约瑟芬妮的第一任丈夫被法国革命派砍了脑袋,无依无靠的她,跟多数明智的寡妇一样,开始物色男人。她的朋友跟她说起了拿破仑,那时的拿破仑既没有名气也没有钱财,刚从前线回来,带回来唯一的东西就是皮肤痒,为了止痒他只好把头发剃光。约瑟芬妮的朋友都说拿破仑将来会出人头地,于是约瑟芬妮也就想见见他。怎么见呢?她想了个聪明的办法,让十二岁的儿子去找拿破仑,问他是否拿走了父亲的剑,拿破仑当面承认了。第二天约瑟芬妮打扮了一下,眼噙泪水去谢拿破仑。

    约瑟芬妮良好的性格以及非凡的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拿破仑。她邀请拿破仑去她家品茶,他感到万分荣幸。品茶时,约瑟芬妮说她相信拿破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将军。三个月后他们就订了婚。

    拿破仑非常守时,“时间就是一切”就是他的座右铭。他曾说:“我可以输掉战役,但我不会输掉时间。”然而婚礼当天他却迟到了。等着给他们主持婚礼的太平绅士哈欠连天,后来竟睡着了。两小时后,拿破仑才赶来。

    婚礼刚刚过了四十八小时,拿破仑就在意大利发起了一场战争,他率领着一支衣衫褴褛、忍饥挨饿的部队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威震欧洲。一千年来,在欧洲大陆还没有哪场战役能与此役相提并论。值得一提的是,战场上的拿破仑在百忙之中也会找时间每天都给约瑟芬妮写情书,多么感人!多么忠诚火热的恋情!1933年,其中的八封情书在伦敦公开竞拍,最后以四千英镑成交。我读过这些信,信中有这样的语句:

    亲爱的约瑟芬妮:你让我爱火中烧,我已经失去了理智,饭不思、夜不眠。我不在乎身边的朋友,也不关心光辉荣耀,我只看重胜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你高兴。要不是为了这,我现在就撇下部队赶回巴黎,扑倒在你的裙前。爱流遍了我的全身,它让我陶醉痴狂,我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你的画像,每时每刻都想亲吻它。

    没有几个女人不会被这些情书打动,但约瑟芬妮却一点儿也不在乎。此时,她跟另一个男人有些暧昧,懒得给拿破仑回信,这让远在他乡的拿破仑坐立不安。时间久了,拿破仑对约瑟芬妮的冷漠也麻木起来了。在埃及作战期间,拿破仑邀了一位金发女郎一起喝茶,这事儿不胫而走,传到了约瑟芬妮耳朵里。拿破仑回到法国后,约瑟芬妮跟他作了解释,拿破仑也说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拿破仑把约瑟芬妮锁在屋外。

    后来拿破仑的家庭出现了矛盾,约瑟芬妮过得很安逸,拿破仑的妹妹们很是妒忌,他们一想到约瑟芬妮的傲慢劲,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指天发誓要修理修理她。于是,他们开始嘲弄约瑟芬妮,喊她“老女人”,劝拿破仑跟这位“老肥婆”离婚,再娶个年轻的。

    妹妹们大费口舌,却未能浇灭拿破仑对约瑟芬妮的爱火。虽然拿破仑最终与约瑟芬妮离了婚,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约瑟芬妮不能为他生育,拿破仑想再娶以延后嗣。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时,拿破仑泪流满面,心都碎了。接下来一连三天,他都呆在宫里,仰天沉思,拒绝会客,也不做其他事情。不久,他娶了奥地利的玛丽·路易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玛丽跟其他的奥地利人一样,自幼就憎恨拿破仑,还向上帝发誓决不嫁给拿破仑,但玛丽的父亲出于政治原因逼她与拿破仑结婚。婚礼是代办的,这个时候她还没见过拿破仑本人。玛丽一点也不关心拿破仑,当他军事失利时,她就带着儿子跑了,还教儿子恨他的父亲。

    约瑟芬妮是拿破仑一生中唯一的真爱,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约瑟芬妮死后,拿破仑曾到她的墓前哭诉:“我亲爱的约瑟芬妮,至少你不会抛弃我。”

    拿破仑在临终前还在呼唤约瑟芬妮的名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