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的这句名言世人皆知,其所以被认可,在社会中能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给我们道出了交朋友的真谛,它是我们交朋友的“金科玉律”。“淡如水”的交际方式,是中国人传统的交际之道。所谓的“淡如水”,并不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够亲密,而是说互相之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谁是谁非,才可以评判曲直善恶。君子之交奉行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双方是心存善意的,只有这样的交往才可能长久。
与“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相比,小人之交是亲密无间的,他们的友谊虽浓烈甜蜜,但善恶多变,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会太长久,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友情,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之私,到了争名夺利的时候会变得“六亲不认”。因此,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所提倡的还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我们都知道北宋时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人不当。司马光是一个有用之才,但因为是保守派,因此受到了王安石的排挤,而任用了吕惠卿等小人。期间司马光曾经给王安石写信阐述了诸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听信奸佞小人的谄媚”的道理。事情果然不出司马光所料,王安石被罢免相位后,吕惠卿成了宰相,可谓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吕惠卿甚至要置王安石于死地。
管仲和鲍叔牙之交已成为千古美谈,他们的友谊就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管仲为将曾有过三战三败的经历,大家都笑话他是懦夫。然而只有鲍叔牙能够理解他,知道他之所以不敢拼命是为了尽自己的一片孝心。管仲病危,齐桓公向他征求鲍叔牙能否继任宰相一职,管仲一口回绝,而他回绝的原因却是:鲍叔牙最大的毛病是为人不够宽容,当宰相的人必须能包容一切,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鲍叔牙不适合当宰相。事后鲍叔牙知道了,心里非常高兴,他觉得管仲了解他,为他解了围。从他们相识到最后,他们真正做到了“君子之交”,能为世人所传诵,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要过于亲密,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坦诚相待。
人生在世,不是孤身影只。茕茕孑立,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交际。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我们需要跟家人交际,在工作单位我们需要跟同事及上下级进行交际,在学校我们又要跟师生、同学进行交际,在市场我们离不开跟顾客的交际……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人离不开交际,人人都需要交际。学会与人交际,是你一生中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它是你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因此。掌握一些交际之道是你的一门必修课。那么,该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有一个“好人缘”
提到“人缘”,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你人缘很好”,“你人缘不错”……其实在这里所说的人缘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也就看他是否有个好“人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因此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一个“好人缘”,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呢?
(1)胸怀要宽广
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矛盾会给双方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双方产生隔阂,以致于伤害彼此的感情,那么面对这些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呢?此时你要抱有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胸怀。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管你对与错都要主动向对方承认你的错误,这样才不至于让情况进一步恶化,对方也才能更容易接受你。假如你小肚鸡肠,耿耿于怀,甚至整天“茶不思,饭不想”,那么事情永远不会有所转机。你要相信“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要想有一个“好人缘”拥有宽广的胸怀是第一位的。
(2)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所以要想获得好的“人缘,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不要整天浑身充满“火药味”,否则人们会为了逃避”火药味“而离你远去,因此,增加自己的人情味也是非常必要的。
(3)待人要诚恳,做人要厚道
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诚,襟怀坦荡,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对人要求不要太苛刻。别人有了成功,不能嫉妒,而是给予赞赏,别人有了问题,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是“雪中送炭”。
(4)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
在你选择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好人缘的人。这也就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能跟人缘好的人在一起,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朋友也就成为了你的朋友,这也是你建立好人缘的途径之一,这对于你迅速建立或扩大人际关系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人缘好”的人朋友众多,群众基础越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因此当你找这种人帮忙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容易得多。
2.要充分了解别人的心理
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假如你对他了如指掌,那么你门之间的关系绝对会不一般。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时代、家庭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以及他的遭遇有关系。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充分地理解他、体谅他、帮助他,久而久之,你们之间就会相互增进了解,甚至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3.善于接触不同类型的人
人的一生,不知要和多少人打交道,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增多,人们的社会活动也频繁了。由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不同职业、不同思想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走上社会之后你就要接触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你不要事事都要求别人跟你一样,而是你要主动去适应别人。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双方的相同之处。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你会感到与人更容易相处一些。
4.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我们的交际之道。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双方可能会很快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正确的态度是给别人诚恳地指出来,帮助他改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会有缺点,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
5.交际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所谓的因人而异,并不是指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的处世方式,也不是指那些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之徒。这里所说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于思想保守的人,要唤起他们谈话的兴趣
这种类型的人,一般行为比较冷淡,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满意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对你的谈话产生任何兴趣,而是心不在焉,甚至你会怀疑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与这种人进行交往,刚开始你会感到很扫兴,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人,你就要多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言行举止,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感兴趣的话题。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很好办了。接下来,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要你稍微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的人,最好保持沉默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面对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有时感觉确实让人无法忍受,但是为了工作或是其他原因你又不得不跟他们接触。因此在面对这种类型的人时,你最好是保持沉默,就让他自己在那夸夸其谈。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说话应该简洁而有力度,不能软绵绵的,最好少跟他罗嗦,因为对于这种人“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不能绕弯子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不了解他对你的态度和看法。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确地表示“是”或者“不是”,“行”或者“不行”;尽量避免绕弯子,因为即便是你绕来绕去,他也不会对你的谈话做出什么反应。
(4)对草率作出决断的人,要严加防范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上去好像反应很敏捷,他们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做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这种人性子太急躁。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这样的人常常会对事物产生误解,他们对问题的实质并没有深人考虑就做出决定。他们不会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还会“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定论,这样虽然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往往会节外生枝。
所以在你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倘若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话题分开讨论,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误解,也可避免少走一些弯路。
(5)对深藏不露的人,多花心思了解他们的心理
我们周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把自己展示给别人,有时甚至说话拐弯抹角,一谈到正题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也只有使出你的绝招,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全部拿给他看。强迫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但是由于人们多半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的,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有时也会故意假装不懂或者含糊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在尽力地伪装自己,你不要轻易上当。
(6)尽量避免跟糊涂的人打交道
一般情况下,糊涂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理解你说话的意思,你就是与他长时间交涉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白费口舌。这种人本身的理解能力就很差,完全听不懂对方的意思,而他们又不知道反省自己。对于这种人,你最好还是少和他接触为妙,否则久而久之,你也会受到他们的“熏陶”,被他们所蒙蔽。
(7)对思想僵化的人要适可而止
思想上顽固不化的人是很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意见,固步自封,奉行坚持到底的原则。跟这种顽固僵化的人打交道,你会感觉很累而且浪费时间,结果还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与他交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越多越久,你就会陷得越深。对付这种人,你最好采取言简意赅的谈话方式,早早结束你们的谈话为好。
(8)对于动作缓慢的人,要耐心对待
与人交涉时,也经常会碰到一些“慢性子”,他们行动比较缓慢,交涉时需要你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预定计划的。所以,你最好耐着性子,拿出你的耐心,尽可能配合着他去做。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有的人虽然动作比较迟缓,但是他们的言语却很犀利。
(9)对自私自利的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利益所在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很多,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他做些于已无利的事,他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时,需要暂时抑制自己对他的不满情绪,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时,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顺利地获得成功。
(10)对毫无表情的人,深入挖掘他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透过脸部的表情显现出来,故在交涉的时候,往往可根据对方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情况。然而,有些人却是毫无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说他们喜不形于色,怒不动于声。这种人要么很深沉,要么就是很呆板。当你与这种人进行交涉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挖掘对方心理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度的紧张和放松,这样在交涉中会形成一种理想的气氛。当你明白对方的反应是受自己的态度所影响时,你就要主动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了,特别是碰到脸上毫无表情的人就更应该注意了。
总而言之,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需要你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亲身体会,在你的交际之中也许会很容易犯一些错误,这些是在所难免的,一次两次算不了什么,但你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如果不能吸取教训的话,错误多了你就会慢慢觉得很难跟别人融洽相处。换句话说,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差。所以记住这些道理,时刻警惕,当你有一份好人缘时,你就会发现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建立起来的。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都需要有耐心,如果用到人时笑脸相迎,不用人时则行同陌路,这样的人就太急功近利了,如此,他的生命也就不会有意义,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人缘,人际关系也就不会很成功。人和人的交往其实就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是极需耐心的。
例如某企业单位董事长的交际手腕胜人一筹。他长期承包一些豪华家居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毫不吝啬,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之所以高人一等,是因为他不仅懂得结交公司要人,对那些年轻职员也是殷勤款待。
其实,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家居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他都会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之所以如此,是在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来铺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他还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所以,当自己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后,他会立即赠送礼物表示庆祝,这样一来,既是用慧眼识到了千里马,自己也会位于居伯乐之位,自己同样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年轻职员自然也十分感动,无形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位职员在得到提升的时候,仍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用自己的感情来耐心经营他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只要有耐心,一切难题都能迎韧而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