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小而美:15个营销技能get√,教你如何细分市场-营销技能十 本来设计:走心的原木家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用设计细分市场:备受欢迎的原创家居设计师品牌,一定具有独特创意的产品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走心”的店铺才能够带来黏性客户,赢得口碑。

    创意ID:设计师追随自己的本心

    “本来设计”早在2004年就已组建原先只是一个设计小组,并不是一个品牌。那时候创始人张飞在宁波一所高校任教,闲暇时间帮助一些外贸企业设计产品。七八年时间里,张飞的70多件设计产品被投入市场。对一名年轻的产品设计师来讲,这是对他专业素养的认可,但对他而言,高薪的背后是理想的迷失。

    张飞遇到了设计师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最终投产的产品还是有很多违背了他的设计初衷。设计理念必须完全依附甲方对产品开发的诉求,这种“甲乙方”的关系构建,则让他失去了设计的自主性,甚至不得不根据甲方的要求重复修作品多次。而最让他感到失落的是,由于大多数产品都销往国外,无法获知具体的销售数据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

    张飞常常跑到亚马逊网站去寻找自己设计的产品,搜索国外购买用户的反馈信息。在他看来,不能了解产品使用情况是设计师最大的悲哀。在他看来好的设计必须要有创意并更加实用。工业设计出身的他极其注重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当理想在路上,手脚却被束缚,张飞的设计之路越走越寂寞。很多次他都想过“出逃”,追随自己的本心,但终究没有找到一条持久的生存之道,直到结缘电商。

    2009年春节前夕,张飞利用闲暇时间设计了一款台灯,并把它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这款台灯以原木为主材质,简约、大气,让朋友们忍不住尖叫,纷纷拍照分享到微博。原本是出于兴趣的一款设计,在网上引起的反响远远超出他的意料,很多网友表示喜欢并想要购买。台灯的意外走红让张飞找到了“出逃”的方向:开淘宝店。

    台灯试水成功后,张飞开始尝试丰富产品线,摸索原创家居产品的市场化道路。店铺最初的绝大部分流量也都来自微博、豆瓣等社会化媒体。他重要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本心进行设计创作。

    钱经:有温度的设计击中细分受众的心

    本来设计的产品有一句性感的口号,叫做“touch me”,鼓励用户去触摸木头,感知产品的真正魅力。相比五金等其他材质,张飞独爱木头。他认为,木头在作为材料之前是有生命的。如果要将它制作成一个产品,那么这个产品也是有生命的。他强调木纹的独一无二性,好的木纹和手感常常会让他兴奋不已。在尝试和推敲多种木头之后,美国白蜡木、黑胡桃木、德国榉木、加拿大的枫木等进口木头成为本来设计的主打材质。

    设计是产品的核心,设计师是产品的灵魂铸造者。张飞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仅善于结合科技,还会融入自己的感情与思想。所以他很排斥长时间在电脑上模拟出产品的效果图,更喜欢用真实地材料一比一的打样制作。

    灵感不是来自一张图纸,而是在不停的打样,不停的比较与选择中产生。于是设计过程就是一个与客户互动的想象过程,他会尝试以及模拟很多使用场景。就像第一个系列的台灯,他用最为简单地线条展现出“气节”与“温柔”,因此,他将他们取名为“man”和“woman”,“brother”和“sister”。在他的设计理念里,产品也是有性别,有温度的。

    本来设计的每一款产品都有其“身份证”,所谓的“身份证”就是张飞的设计思路。比如如今在线上热卖的产品“八音盒”,设计思路就源于张飞的一次偶然体验。他在产品介绍中描写道:“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充满了嘈杂及浮躁。而八音盒其清澈、透亮、干净的音质能够让我顿时安静。”原木烛台的设计理念则来源于“韵”“动”的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来设计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保证产品功能出于理性的需求,又要满足用户感性的需要。张飞一直认为,产品设计不是为了追求好看,或舒适,而是要追求特别,好看不好用的东西他肯定不做。就如他设计的一款“微笑木偶”,看似一个摆件,但真正的关键功能是它中部的那块可以吸附各种回形针的小磁铁,方便人们放置回形针。

    因为个性化需求的碎片化,本来设计的目标用户从一开始就瞄准一小部分用户需求。

    针对这小部分人群的诉求和热情,本来设计一直在积极协调人与产品的关系。最初,原木台灯的灯罩采用的是尼龙布材质,但不少选择原木灯具的用户实际上会喜欢更温和、低调的光线氛围。根据反馈,张飞将尼龙布灯罩改成棉麻质地。灯罩与地面呈现45度的倾斜角度,仿佛一个正歪着头的小人。而为了方便运输,他在包装箱的设计上花足了心思。包装箱内的灯柱、灯泡和灯罩的摆放位置都极其科学。

    从前期销售情况分析,这是一群对生活更有主见,对品牌不太在意,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认同张飞的设计理念,能与产品产生共鸣。由于由于本来设计采用的主要材质都进口的,并需要手工打磨,相比之下,售价并不低。但这并不影响这一细分人群的钟爱。只要出新品,必定抢先入手,而且不少经营咖啡店、生活馆都成了本来设计的忠实用户。

    很多用户经常旺旺或私信问张飞什么时候上新品,而对他来讲,目前还没有固定的产品开发周期。“本来设计”的产品以家居用品为主,但具体会设计什么产品张飞也不知道。他算是一个有“思想洁癖”的设计师,并不认同太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方式。他认为,实现商业化是可以让梦想持续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他的梦想是让产品拥有持久生命力。

    张飞对小而美的理解是,产品不用太大,但一定要“走心”。很多产品在量产之前,张飞都会先小批量试产一些送给身边的朋友或通过微博发布。对于不完美的设计作品,他的容忍底线极低。因此虽然产品更新不定期,生产周期长,但是本来设计的顾客都很包容体谅,并且给予很大的支持。

    核心商业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本来设计的销售渠道除了淘宝分销、天猫旗舰店,还有线下体验馆,以及遍布台湾、香港等地的外销渠道。

    一开始本来设计是寻找加工厂进行代加工,由于品质难以掌控,加上效率并不高,最后,他决定自建了一个工厂,面积400平方米左右,还招了几名有多年木工经验的老木匠。木头这种材质,其实更强调慢工出细活。从木料切割到上胶水、粘合等工序,都需要工人极其细心、专注。有木工经验又细心的工人是关键,只有自己的工厂,张飞才放心。

    自从本来设计的产品走红网络之后,张飞受邀参加了法兰克福等展会。通过展会的曝光,产品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并接到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单。同时,随着网络口碑效应的不断扩大,线上线下的销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直以来,本来设计团队都没有一名真正的销售人员,也没有运营团队,但张飞知道,一个真正的原创设计师不仅仅要懂设计,还要关注设计之外的“跨界”。2014年,张飞对产品、营销、市场都有新的考虑。他希望,销售渠道更加完善之后,他能更专注地创作产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