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温柔之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门口有家水果店,那天去选草莓,草莓就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草莓的左边是青枣,右边是小蕃茄(请注意这个摆放,依次是:青枣-草莓-小蕃茄),蹲下去刚要选,四十来岁的店主走过来:“妹妹,不好意思让我一下。”

    我让开,只见她拿起左边的青枣放在了草莓小蕃茄中间,退后一步,眯起眼睛看着这三筐水果,像在跟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下好多了。”

    为什么呢?我不明白。

    颜色岔一下好看多了噻,她回答。

    呵,我在心里惊叹了一下。可不是吗,现在的搭配是:草莓-青枣-小蕃茄,红-绿-红,颜色果真丰富了许多。

    可是,草莓还是草莓,青枣也还是青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这问题显得有点傻,但我忍不住好奇,眼前这个冬天里额头上依然有汗珠的系着围裙的女人,她怎么想。

    不为了啥子吗,自己看着好看,心情都要好点吗。

    哦,每天都要这样摆放吗?

    唔,反正守着没事,空的时候我就给它们搭配下,大小、颜色、品种,岔去岔来的,好耍,好看。

    一位设计师朋友曾经说: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情浪漫。水果店的女人正是在这么做着,她面前的水果就是她的作品,她的创作冲动完全来自心底对眼前的事物,对每一天的日子浓烈的热爱。

    据说在古代的日本,破损的茶碗会被主人用漆修补,漆本身的美渗入到茶碗中,这样形成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枯淡之美,会让拥有者特别自豪。这样的“空寂”美学表明,世界只有物质是无法成立的,人们总是更热爱时间、情感堆积起来的东西,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当我们用精神去关照物体的时候,物体才会显出它更深的意义。

    还是说到日本,在日本的时候,喜欢随意钻进一条条居民小巷,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不觉得累,眼前那些民居门廊总有让你感动的细节,没有一家是跟别家一样的。一盆翠竹搭配一只斜放的空陶罐,一把装饰伞和一丛盛开的蔷薇……所有散淡的美,都是主人用心的设计,哪怕是家门口这一小方天地,也不能辜负了。

    有一天走在一条小巷子里,刚下过雨,三两个路人行色匆匆,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年轻的爸爸拖着两三岁的女儿。女孩儿才到爸爸胯腰那么高,要跟上爸爸的步伐已经很不容易了,走到一棵树下积水洼边时,她故意狠狠地把一只脚踏进了水里。年轻的爸爸发现女儿的鞋子里充满了冰冷刺骨的雨水,蹲下来疑惑地看着这个一脸无辜的小可人儿,1秒,2秒,父亲脸上开始露出笑意,又眨眼间父女俩对视哈哈大笑。在我这个路人的凝神注视中,爸爸手里拿着那只打湿的鞋子,扛起女儿在肩上,大步走远了。

    这画面,这微小细节里隐藏的温柔之心在那个雨天温暖了独自漫步在异乡的人。

    就是那么奇怪,当你温柔地对待生活,你想要它成为什么样子,它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需要一套“地中海风格的三室一厅”,你只要花钱请装修公司就可以搞出来,而当你想要一个“拥有我个人的印记属于我自己的舒服的家”时,你需要停下来,了解你的内心,找到温柔之处。这样,你其实是选择了一种有美感的生活,你的家也会向你敞开温柔的怀抱。

    人应该诚实地面对房子、衣服、食物等所有需要用劳动换来的物质。在吃饭睡觉避寒等基本功能得到满足之后,如何让精神得到安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是为了满足自己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还是为了精神世界的完整?前者和后者的不同直接区分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不同,而对于设计师,这则是个为了什么而出发的问题。

    无论写作还是做衣服,我都想尽力呈现出我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倘若这篇文字你已经读到这儿,我相信在设计上,我们也已经是同类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