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危险的话题,要是我看到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关于爱》,我一般是没有兴趣读下去的,我怕一不小心喝了一口读者文摘式的心灵鸡汤。
“爱”是一个特别个人化的感受,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的。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情人》的开头,一段关于时光和爱的动人心魄的文字,就像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当你老了,总有一个人“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这让我想到最近在一篇博文里看到的一句话: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有些人,在爱情面前失去了整个世界,生活里只有爱情,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每次我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悲哀得不得了,那个写信的女人,一辈子为那个男人活着,那种爱沉重得让人窒息。
而另一些人,因为一份爱,打开了一扇窗或者一道门,拥有了整个世界。这些人明白,爱有时来自别人,而更多的时候是来自自己,来自内心。你内心有爱,内心有爱的渴望,哪怕那个具体的爱永远不会出现,你仍然是在爱着的。就像电影《艺伎回忆录》里的千代,尽管千代“我每前进一步都是为了靠近你”,但是在有爱支撑的漫长人生里,千代也说:I want my life。——我只是想要我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珍藏着张洁的一本书:《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是在二仙桥散发着年久发霉的气息的旧书摊上发现这本书的,它已经暗淡得不像样了,但是翻开书,那些关于爱的文字和图片却让世界变得明亮。
相比之下,书中的图片比文字更吸引我,那些图片是张洁从年轻到老的各种表情,那是我到那时为止看到的最好看的女人,二十岁的时候,就是二十岁的青涩的美;三十岁脸上出现些许冷漠,是那种聪明并且自知的冷漠;四十多岁了,线条开始变得柔和,有淡然的笑容;最后一张,头发白了些,迎风吹着,一张围巾披在肩上,脸上有好看的皱纹,是一张哭过笑过悲哀过幸福过又一切归于平静的脸,美得让人惊叹。“事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事实上,这不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它只关于爱,关于女儿对母亲的爱,关于一个普通人对世界的爱,关于一个女人在内心对爱和自我的寻找。
你找到自己了吗?如果找到了,离爱也就不远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