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成长心理障碍-保持距离,友情更美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丽走进心理咨询室,几分着急地说:“张老师,我遇到了难题想请您帮助。”

    “不用着急。说说看,遇到了什么难题?”我笑着请她坐下讲。

    “我和班上的一个同学关系非常好,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形影不离:上课是同桌,下课在一起,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彼此都知道对方心中的秘密。可是,有时候我总觉得两个人太好了,也有点不自在,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小丽一脸的困惑。

    听到这里我笑了:“你的感觉很有道理。你这是‘人际气泡’受到‘拥挤’

    的感觉。”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小丽脱口问道。

    我说:“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你已经体验到了这一点。

    “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实际上。是人们心理空间的反应。人们一方叫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你说的‘太好了也有点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正是人际气泡拥挤,独自的心理空间被侵扰的结果。”

    “那您看我该怎么办呢?”小丽弄清了缘由,急于想知道办法。

    “办法嘛,很简单。”我顿了顿说,“这办法就叫做‘保持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对了,告诉你,有这种‘太好了也不自在’的感觉的可不是你一个人。

    来访的同学们有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以至有的同学抱怨说,我俩本来是好朋友,可他为什么背叛我?其实,哪里是什么背叛,只不过是那个同学的朋友和你一样感觉到了一点‘太好了也不自在’,想尝试拉开一点距离。

    知道了不少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困扰,你也就不用太着急了,需要的就是学会保持距离。”

    “您说的对,是应该学会保持距离。您说我们具体该怎样做呢?”小丽问。

    “为了避免彼此产生像刚才说的‘背叛’一类的不理解,你首先是和好朋友坦诚地做一下交流和沟通,交换双方的感受。也许会发现原来你们有同感。这样你们就会共同想办法了。具体做起来有两点建议供参考。一个是日常活动来点独立性。不要总是你说什么我就说什么,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说个笑话,有的同学连上厕所也要好友同行。这就不是交友之道了。”

    “您说的不是笑话,在我们同学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事。”小丽笑着插话道。

    其实,好友之间彼此来点独立性,行动上自由了,心理上也就自由了,距离感也就有了,感觉也就更舒服了。

    “再一个是调整一下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的远近是与空间距离相关。

    因而可以从调整空间距离入手。比如,你说你和好友是同桌,就不妨跟老师商量调开一下。这样,心理距离也会拉开一点,感觉也就自在一些。”

    “这样会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小丽对此有点不放心地问。

    “不会的。”我肯定地说,“你们既然是好朋友,可以两人约好试一试。友谊如花香。越是淡淡的花香,越让人回味无穷。适度的距离感同样会使人享受到友谊的天长地久。”

    “我懂了,只求心心相印,不求形影相随。就照您说的,我们要试试--保持距离。”小丽轻松地笑了。

    过一段时间,小丽和她的好朋友一同来找我,欢快地告诉我:“张老师,保持距离,真好!”

    听到她们开心的笑声,我也欣慰地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