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奉天子以令不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上,跟我走

    曹操本来想去安邑迎皇帝刘协,可刘协团队炸窝,导致曹操又改变计划。刘协团队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董承为代表,一派则以将军杨奉为代表。杨奉本是李傕的手下,李傕和郭汜内斗时,不知什么原因,他投靠了郭汜。当两方在长安城中斗得昏天黑地时,不知什么原因,他又向刘协表忠心,而且还帮助刘协从长安城逃了出来。

    杨奉坚决主张就在安邑待着,董承开始也是这样的主张,但后来发现杨奉依靠手中的军队,渐渐不把他当回事,就怂恿刘协回洛阳。

    刘协也想回洛阳,于是杨奉大怒,要杀董承。董承急忙逃走去找张扬,张扬也大怒,就一面派人修复洛阳,一面出兵和杨奉开战。

    双方才打了几个不疼不痒的小仗,刘协就吓得浑身颤抖。他哀求杨奉说:“别打了,再打下去,我还得逃亡。我向你保证,回洛阳后,你的地位绝不会变。”

    杨奉被刘协的哀告感动,和张扬休兵。就这样,在张扬、杨奉的护卫下,刘协于公元196年阴历七月回到阔别多年的洛阳。他一踏进洛阳的土地,就趴在地上号啕大哭,哭天哭地哭祖宗,哭得士兵们也跟着他哭。

    洛阳城是该被刘氏子孙大哭一场,自董卓焚烧洛阳城后,此地已成了废墟,断壁残垣,荆棘遍地,杂草丛生,野兽出没,洛阳城简直成了野生动物园。此时的洛阳既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吃的东西。

    张扬最先发现这残酷的生存环境,他想都没想,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跑回自己的老巢去了。杨奉苦熬了几天,也跑了。刘协其实也想跑,可他无处可去。他只好发挥皇帝最后的余热,希望能照亮别人,他给各军阀发邀请函,请他们来洛阳觐见。但没有人来,除了曹操。

    曹操能来,就足以证明他比袁绍高明一百倍。他内部的幕僚团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现在的皇上就是个牌位,什么用都没有,而且还损咱们的元气。咱们不如好好发展现在拥有的地盘,然后削平群雄,再去见皇上。”

    这话有道理,曹操点了点头。

    反对派的代表人物荀彧立即站出来说:“如果稍读点历史就该明白,此时是去洛阳向皇上表示忠心的最好时机。当年刘邦(汉高祖)为义帝发丧,举兵东征项羽而天下归心。自从皇上被董卓劫持西迁以来,将军您首倡义兵,只因关东纷乱,未能远赴勤王。现在皇上已回到首都洛阳,忠义之士莫不心存王室,就是老百姓也关注国家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若能趁此时把皇上迎来,既是大顺民心,也是扶持正义,秉公行事何愁天下不服!您若能做到这点,不仅表明将军才略出众,更显出将军品格的高尚,从而会让更多的英俊才士归附您。即使有人想从中作梗,也无能为力。如果您现在不做,一旦有人这样做,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这话也有道理,曹操也点了点头。

    此时,曹操面对的情况和当初袁绍面对的情况一样,必须要做出决断。他立即做出决断,而且马上行动:“走,去洛阳,迎皇上。”

    曹操大兵团立即开赴洛阳。走到半途,曹操觉得部队带得有点多,就让大部队回他的治所许都(今河南许昌),可又走了一会儿,他急忙又把部队召了回来。

    夏侯惇被搞蒙了,问曹操:“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曹操就小声对夏侯惇说:“你不知道,咱们这次去没那么容易把皇上带回来。”

    夏侯惇说:“咱们有军队啊。”

    曹操摇头说:“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件事,必须要让皇上那几个心腹大臣都心甘情愿。”

    夏侯惇是武将,武将固然有时候也会运用智谋,但对政治那一套很陌生。曹操说得没错,他这次若想用软实力把皇上拉到他的许都,没有那么容易。

    刘协的二董(董承、董昭)不是好鸟,在外面手握重兵的张扬和杨奉更不是省油的灯。曹操担心的是,如果强行把刘协迁到许昌,那可能会引起动乱。这一路,曹操想了太多,抵达洛阳郊区时,刘协的仪仗队已等候多时。按照规定,皇帝仪仗队已经出来,被迎接的人就该立刻进城,可曹操没有,他下令部队原地休息,第二天挑选良辰吉日再进洛阳城。

    刘协蒙了,董昭也蒙了,只有董承乐起来,他说:“曹操根本就不是来表忠心的,他在打歪主意。”

    刘协不相信,不是他真有判断力,而是他害怕曹操真是来打歪主意的。因为害怕,所以选择不相信。只有董昭,窥破了曹操的心思。

    当夜,董昭去见曹操。一见面,董昭就对曹操说:“我可以帮您进城。”

    曹操哈哈一笑说:“我只要想进,随时可以进。”

    董昭说:“我还可以帮您顺利出城,去该去的地方。”

    曹操收起笑容,仔细审视董昭,发现此人靠得住,就急忙站起来,把董昭拉到自己身边,说:“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懂啊。”

    这回轮到董昭大笑,他说:“你是担心董承、张扬和杨奉他们吧。”

    曹操不动声色。

    董昭继续说:“董承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你只要进城烧上三把火,把那些当初向李傕、郭汜等叛贼抛媚眼的官员宰上几个,董承马上就老实了。至于张扬,他已经彻底放弃皇上了。杨奉嘛,我来对付。只要我给他写封信,说您很尊敬他,同时许诺给他一些粮草,他这种人,会高兴得跳起来,你做什么,他都不管啦。”

    曹操握住董昭的手,激动地问道:“您为何帮我?”

    董昭说:“我是帮苍生,当今天下,只有你是英雄人物。”

    这话可能有点假,但曹操只能当真。董昭的效率很高,当夜就给杨奉写了封信,信中说:曹操这人特别好,非常尊敬你,而且还答应给你一大批物资。

    杨奉第二天早上就给了回信,说:兖州有粮有兵,我会向皇上说明你的情况,并且定要让皇上赏赐你。

    一切都已就绪,曹操这才进了洛阳城,刘协从宝座走下来,亲自迎接他。曹操表面上受宠若惊,内心却平静如水。

    不是说这一切是他应得的,而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刘协马上任命曹操为首都临时第一军政长官,曹操按照董昭的话,宰了几个当初附和李傕、郭汜的官员。朝堂之上,虽然鸦雀无声,但曹操能感受到,刘协的那些臣子对他不服。

    董承立即转向,向曹操道歉,说当时不该阻止曹洪到安邑去接皇上。曹操扬扬得意地说:“有些时候,水向哪里流,谁都阻挡不了。”

    董承急忙献上他对曹操的忠心,说:“洛阳太残破,吃不饱穿不暖,连个喝茶的地方都没有。曹将军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曹操心领神会,但他不和董承说,而是去找董昭。

    他对董昭说:“承蒙皇上厚爱,让我来洛阳,但下一步该怎么办,我心里就没谱了。”

    董昭笑道:“曹将军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您兴义兵诛暴乱,尊奉天子,辅佐王室,这是五霸的功业。可是,洛阳城这些官员未必全部服从您,将军要是留在这里辅佐皇上,恐怕多有不便,照我看,迁都许昌才是上策。”

    曹操点了点头,不过他有疑虑:“皇上才回洛阳,又要迁都,恐怕会引起骚乱。”

    董昭说:“世上之事哪有两全之策。不过,先贤们说过,只有行非常之事,才能建非常之功。迁都许昌,是利多害少。只要你下定决心,而且有能力做到,那就做吧。”

    曹操仍然有疑虑,说:“杨奉会不会阻拦?”

    董昭想了想说:“杨奉现在缺衣少穿,只要将军给他送点物资,同时说明把皇上迁到他的势力所能覆盖的地方,他肯定会答应,即使他以后反悔,咱们已迁到许昌,还怕他不成?!”

    曹操大喜,觉得董昭的智慧不在荀彧之下,就开始计划迁都事宜。一切准备就绪,他才给杨奉送去书信和一大堆足以让杨奉流口水的军用物资。

    杨奉被蒙蔽,当曹操带着皇帝刘协经过轩辕关而直奔许昌时,杨奉才意识到自己上了曹贼的当,他急如星火地追来,半路上,被曹操预先设下的伏兵击溃。

    就这样,曹操轻而易举地把皇帝刘协这个宝贝握到手里。刘协毫无办法,他的一生将注定是他人的傀儡,一直到死。

    和袁绍斗法

    当曹操在许都重新为刘协建构新的中央朝廷时,袁绍在冀州气炸了肺。他忽然发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轻易放弃了皇帝刘协。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总是想这想那,总是犹豫,结果他就只能看着快速行动的第二种人成功。袁绍属于第一种,曹操属于第二种。

    袁绍后悔后,马上就集结军队,准备强行从曹操手中把皇帝抢回来。可军队还未集结完毕,他就下令原地解散,因为他又犹豫起来。

    他用自己有限的智商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认为现在和曹操翻脸,不是时机,此事得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了很久,他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

    几天后,袁绍以讨董联盟盟长的身份给曹操写了封信。信中说:小曹啊,最近真是辛苦你了,你看你东奔西跑上蹿下跳的,还把皇上安顿到许昌,我们这些人都很敬佩你。不过我认为,许昌那地方潮湿,容易引起关节炎,不如把皇上迁到你的地盘甄城,那地方好。

    曹操收到信后,笑得差点岔气,袁绍还想着什么盟主呢,此一时彼一时了。他回信说:老袁啊,你不早说,我在许昌已经把社稷和宗庙建好了,皇上非常喜欢,不肯走啊。

    袁绍忍着怒气再写信给曹操:小曹啊,你想多了不是。我是为了皇上好,而且甄城是你的地盘,你怕什么嘛。你这是心里有鬼啊!这样,我去许昌和皇上聊聊,皇上肯定会听我的。我觉得我去许昌,也没有必要带军队吧,三十多万的军队,吃你的喝你的,你也受不了啊。

    这是典型的威胁,曹操不怕。他回信戳穿袁绍的小聪明:甄城的确是我的地盘,可离你大本营太近啊。你早上发兵,中午就能抵达甄城,跟我玩这个,你去死吧。

    袁绍收到信,“哇呀哇呀”叫起来,险些吐出一口老血。他要集结兵马,去讨伐曹操。

    但那群狗头军事急忙阻拦道:“万万不可,天下所有军阀都知道皇上现在在许昌,你进攻许昌,虽然是为了讨伐曹操,可大家肯定会误会你是讨伐皇上啊。”

    袁绍问:“谁有不同意见?”

    幕僚们这回出奇地一致。袁绍很高兴:“你们早就应该这样,我最讨厌选择,那就不去讨伐曹操了,咱们从长计议。”

    袁绍要从长计议,曹操可没有这个心情。他觉得袁绍太嚣张跋扈,居然要插手他的事务,于是就以皇帝刘协的名义下诏书训斥袁绍说:所有军阀中你实力最雄厚,却拥兵自重,既不勤王,又擅自征伐,你眼里还有没有朝廷?!

    袁绍这回真吐出了几口老血,他明知这是曹操的意思,可也毫无办法,最后,他还要上奏折向刘协解释一番。

    刘协对曹操说:“袁绍已经道歉,我看这件事算了吧。”

    曹操怒目圆睁道:“怎么能算了,对这种叛逆,中央朝廷应该出兵讨伐!”

    刘协吓得灵魂出窍,说:“曹将军,我可是刚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啊。”

    曹操想了想,说:“皇上,我只是随口一说,您不要害怕。”

    其实,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在公元196年时,都不可能选择和对方全面开战。袁绍方面,他的劲敌公孙瓒始终在北面对他虎视眈眈,袁绍不可能在北面还有敌人的时候向南面的曹操开战;曹操方面,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远不如袁绍。同时,他面临两件迫在眉睫的事:在许昌站稳脚跟,将势力向东方和南方扩张。

    所以,曹操和袁绍暂时也就打打嘴仗。两人打完嘴仗后,曹操脑子好像被驴踢了,居然让刘协封他为大将军,而封袁绍为太尉。大将军远在太尉之上,袁绍这回没有吐血,而是暴跳如雷,向中央朝廷申诉说:曹操算个鸟,居然敢在我之上,现在他居然敢挟持皇上您压我了,我三十万军队是吃素的吗?

    刘协收到袁绍的申诉,立即魂不附体,哀求曹操说:“大将军,袁绍这是要动武啊!”

    曹操也有点害怕,现在真要动武,他肯定不是袁绍的对手。他想不到袁绍廉价的自尊心如此强,一时之间,他居然想不到办法平息袁绍的愤怒了。

    回到家中,曹操心事重重地喝起了闷酒。喝了一会儿,仆人就来向他报告:“刘备来了。”

    你也许会问,刘备怎么来了?其实他早就来了,而且一直就待在许昌。曹操把吕布赶到徐州时,徐州正在刘备的控制下,但他的无能很快就被吕布看透。

    吕布决定拿下徐州,他首先吹嘘刘备是英雄人物,不应该固守徐州,然后就建议刘备应该树立威望,而在乱世,树立威望的唯一道路就是战争。刘备同意吕布的看法,他不敢碰那些强悍的军阀,比如袁绍和曹操,所以他向最弱的袁术开战。

    刘备于是带兵去找袁术打架,留下他的好兄弟张飞固守徐州治所下邳。可张飞比刘备还不靠谱,居然把下邳的政府一把手曹豹杀了。曹豹一死,下邳暴乱。袁术就和吕布勾搭,答应给他军用物资,让他出兵攻打下邳。吕布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儿,马上攻陷下邳,驱逐了张飞。

    刘备在前线听说吕布和袁术已联盟,而且还占领了下邳,慌忙回救,就在回途中,他中了袁术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本来他是死定了,可袁术犯了错。他答应给吕布军用物资,却没有给。吕布大怒,又和刘备形成联盟,不过,他也趁势自任徐州牧,刘备则返回小沛,窝窝囊囊地担任起了豫州刺史。

    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袁术忽然又向吕布抛媚眼,吕布居然又答应和他联盟。袁术在稳住吕布后,开始向刘备进攻,刘备不能支撑,向吕布求救。

    吕布忽然就做起和事佬来,让刘备和袁术握手言和。因为他怕袁术灭掉刘备后实力做大,对他构成威胁。

    到此为止,袁术、吕布和刘备都和平了。于是,刘备开始积极发展自己,这时吕布发现,如果刘备发展好了,对自己更是威胁,所以就出兵进攻刘备。

    刘备意料之中地被击败,就投奔了曹操。

    袁术、吕布和刘备上演了一幕精彩纷呈的小丑剧,让人忍俊不禁。

    刘备来投奔曹操时,曹操还没有去洛阳接皇帝刘协。所以他常常和刘备喝酒谈天,一些没有智慧的幕僚就对曹操说:“刘备这人相貌诡异,非凡人,应该干掉他。”

    曹操哈哈大笑说:“他自出道以来,始终像丧家犬一样东奔西跑,我怎么就没看出他不是凡人的一面?”

    程昱和荀彧都认同曹操的见解,因为在那时,刘备和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张飞,就是彻头彻尾扶不上墙的烂泥。

    曹操正在为袁绍的事情烦恼时,刘备适时地来了。

    曹操请他喝酒,刘备喝起来就没完,两人渐渐把话题转到袁绍身上,曹操说出了自己烦闷的原因。

    刘备干了一口酒说:“这还不简单,袁绍既然注重名,那就给他名,您在皇上身边,拥有皇上就足够了,要那名做什么?”

    曹操惊了一下,对啊,这很好解决的一件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明白呢?

    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人的双眼被名利遮蔽后,智慧就降低了。

    他立即采取刘备的建议,让皇帝刘协下令,任命袁绍为大将军,而他退居到袁绍的后面,担任太尉。

    袁绍有点高兴了,曹操更加高兴。

    经过这么一件事,曹操对刘备格外重视起来。几天后,他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又给了一支部队,让他回豫州去做官,目的是牵制吕布。

    刘备兴高采烈地去了豫州,而曹操则开始他整顿中央朝廷的计划。

    屯田

    曹操在公元196年夏天仍然清晰地记得几年前有人对他说过的话:若想在这个时代成就伟业,第一,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第二,就是要想办法得到足够的军粮。现在,曹操已经完成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实行第二步。

    缺粮对于大乱时代的任何军阀,都是致命的。当初曹操光复兖州困难重重,折腾了许久,就是因为没有军粮。军粮困扰着所有的英雄豪杰。

    占据河北的袁绍,士兵以采摘桑葚为生。桑葚这东西就是熟透了,吃起来也特别酸。中医认为它是绝佳的药材,滋阴补血,生津止渴,乌发明目。但任何好东西,哪怕是人参,也不能老吃。袁绍的士兵总吃桑葚,最后每个人都狂躁不安,都能听到血液在身体里流动的声音,有的人吃太多,发现自己成了千里眼,可怕的是,眼睛越来越大,成了“外星人”。

    袁术在江淮,根本吃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海水中的牡蛎为食。众所周知,这东西是补肾的,人的肾气太多,就溢出来了。所以袁术的士兵常常流鼻血,浑身燥热,整日整夜地睡不着觉,想入非非,根本没有精力打仗。

    军队尚且如此,老百姓的境况就更可想而知了。他们只能吃草根树皮,到最后,连草根树皮都没的吃了,要么吃人,要么被人吃。

    曹操占据的兖州既没有桑葚,也没有牡蛎,只能靠那些幕僚想办法来解决军粮问题。在曹操光复兖州的战事中,程昱因为找不到那么多军粮,所以就把人肉掺杂在有限的军粮中,士兵明知道粮食里有人肉,可饿得头晕眼花,不得不吃。

    曹操当初去洛阳接皇帝刘协时,为了稳住杨奉,把大批粮食给了杨奉,结果他自己的人没有吃的,只好吃野果子充饥。军队前行过程中,有人饿得要命,曹操就对他们说:“前方有大饼,还有安徽老母鸡汤,快点走,否则就吃不到啦。”

    士兵们一想到大饼和鸡汤,浑身充满力量,这就叫画饼充饥。

    但这种小聪明,只能玩一次,第二次就不灵了。若想让士兵有充沛的体力打仗,必须要实打实地来顿大饼。

    曹操在许昌召开全体官员会议,问众人:“现在是地盘重要还是大饼重要?”

    武将们都叫起来说:“抢地盘!”

    文官们喊:“大饼,大饼!”

    曾经的东阿县令,如今的羽林监(侍卫团团长)枣祇扯着嗓子喊道:“没有大饼吃,怎么抢地盘?”

    曹操对他的话很认可,因为枣祇从前任东阿县令时只做了两件让人刮目相看的事。一件是养了很多驴,这种驴的皮熔解后就成了阿胶,可以补血。另外一件事就是把农业搞得非常好,让东阿一直富得流油。

    曹操让枣祇尽快拿出方案,制造更多的大饼。只要有更多的大饼,他就能横扫天下,至少能先统一北部中国。

    枣祇很快就拿出了他的方案,那就是屯田制。简单而言,屯田就是以军事保驾护航的农业殖民。它规定,居住民和流民必须待在某块空闲的田地上,然后由政府出资(种子、耕具)给农民,农民和其家属就在这块地上耕作,空闲时就进行武装训练,粮食丰收后,将丰收粮食的百分之五十交给政府。

    其实这种办法在董卓之乱后的许多军阀那里都被采用过,不过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各军阀无法稳固控制自己的土地,而曹操完全可以。许昌最先成了他的试验田,这块试验田最终获得了成功。秋天丰收时,曹操得到了大批粮食,这让他喜不自胜,下令在整个兖州地区推广。

    屯田制的优势不仅给曹操提供了更多大饼,最重要的优势是,曹操通过屯田制牢牢控制住了土地和人,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流民,都被曹操妥善安置到了自己的地盘上。这些人不但能创造粮食,也是巨大的兵源。

    只这一个制度,就为曹操遥遥领先其他军阀,为后来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能搞出这样好的制度,就在于他对人才的重视。只有出色的人才,才能制定以及实行好制度。

    在把皇帝刘协迎到许昌后,以曹操为首的中央朝廷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才,当时几乎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许昌。

    曹操的第一智囊荀彧、荀彧的侄子荀攸,再有就是曹操后期的“高级军师”郭嘉、给曹操做人肉军粮的程昱,还有让曹操顺利迁都的董昭,以及主动投奔他的孔融。

    这里的每个人都才华横溢,具备大战略思维的荀彧,算无遗策、以小见大能迅速做出判断的荀攸,神乎其神的郭嘉。至于武将,那更是群星闪耀,夏侯惇、夏侯渊、于禁、典韦,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是曹操的擎天巨柱。

    当然,也有坏蛋,比如祢衡。

    借刀杀祢衡

    祢衡是山东德州人,这个地方后来以扒鸡闻名天下,但祢衡不喜欢鸡,他认为鸡除了会叫和生蛋以外,一无是处。祢衡很聪明,又特别勤奋,这让他年少时即以才华成名。后来他和孔融相交,孔融和他一下子就成了好友,两个人腻腻歪歪,祢衡称孔融为复活的孔子,孔融就称祢衡为诈尸的颜回。

    两人能走到一块,互相捧臭脚,就是因为性格相投,都恃才傲物,很少有人能入两人的法眼。但祢衡比孔融走得更远,他的嘴巴很臭,喜欢明目张胆地骂人。

    祢衡后来刻了个木牌,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到处找工作。可惜没有人喜欢他那张臭嘴,所以后来木牌上的字都被他和别人磨平了,也没有人任用他。孔融看到好友如此落魄,就在投奔曹操不久后,把祢衡介绍给了曹操。

    曹操当时求才若渴,听说有这样的人才,就立刻派人去请。这是祢衡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别人的聘任书,可能是过于激动,居然回复曹操:你不配让老子伺候。

    曹操叫起来:“这是人才啊,把他给我押来!”

    就这样,祢衡进了中央朝廷,刘协一开始很喜欢他,可后来发现,祢衡每天做的事就是骂人,几乎把天下有名的人骂光了。刘协的耳朵受不了,就把他送给了曹操。

    曹操问祢衡:“你觉得我手下那些人咋样?”

    祢衡狂笑说:“全是饭桶,也就荀彧还可以。”

    曹操看着在场的手下,他们已经怒极了,包括荀彧,因为荀彧知道,祢衡那张狗嘴吐不出象牙来。

    曹操问:“荀彧可以做什么?”

    祢衡说:“可以吊丧问疾。”理由是,荀彧永远都板着张臭脸。

    荀彧不动声色,其他武将愤怒起来,要当场宰了祢衡。曹操阻止他们,说:“祢衡这样说,必是有才华在身。”然后对祢衡说,“你会打鼓吗?”

    祢衡叫起来:“你什么意思?”

    曹操下令:“来啊,让祢衡击鼓。”

    有人抬上一面鼓,两个武士监视着祢衡。祢衡知道,今天这鼓如果不击,那他绝不可能全身而退。

    他其实很聪明,知道曹操不会杀他,因为曹操此时正在收揽人才,不会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他想给曹操好看。

    他脱了上衣,露出白斩鸡一样白花花的肌肤,有人呵斥他:“大胆,怎么敢在将军面前无礼!”

    祢衡大笑,不但不穿上衣服,而且把裤子也脱了,说:“这就叫光明磊落。”

    众人都大笑,祢衡开始击鼓,忽然就骂起曹操来,说曹操不识人才,是个瞎子,不容于诸侯,是个小心眼,挟持皇上,是个叛贼。

    几个武将怒不可遏,冲上来把全裸的祢衡摔倒在地,就要活活打死。

    曹操急忙制止,还亲自上来给祢衡穿好衣服,说:“祢衡啊,你有种,我就喜欢你这种有种的知识分子。”

    祢衡一面穿衣一面说道:“你没有种啊,否则就应该让他们活活打死我。”

    曹操呵呵一笑,说:“我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大佛,你去荆州刘表那里吧。”

    祢衡气冲斗牛:“曹操,你这是要赶我走啊?”

    曹操急忙说:“你别误会,我是担心你在这里的安全,你看这些人恨不得把你当成一只鸡给红烧了。我知道你不怕,但你也要为我考虑考虑,万一你被他们活烤了,天下人会误会是我杀的你啊。”

    祢衡晃荡着他硕大的头颅,对曹操说:“老子就去刘表那里,你等着,我还会回来的。”

    曹操当场就让人把祢衡送出了许昌城,祢衡站在城外的土丘上,看着许昌城,“呸”了一口说:“等老子回来。”

    荆州牧刘表是个喜欢“端着、装着”的人物,和刘备一样,刘表也自称是刘氏皇族后裔,年轻时又和曹操一样,千方百计挤进名士圈,受到一致好评。刘表表面上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其实心胸不广。每次遇到指责,哪怕是骂他娘,他表面上也微笑以对,但背地里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对方活吞了。

    曹操送祢衡去他那里时,给他写信说:天下都知你对待贤士如对待祖宗,祢衡此人乃真贤士也,我把他送给你,不用谢。

    刘表对祢衡早有耳闻,此人的嘴巴很臭,而曹操把祢衡送来,就是想考验一下他对贤士的忍耐力。刘表心知肚明,但还是接纳了祢衡。他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感动祢衡。可是,祢衡不吃这一套。祢衡虽然口口声声尊敬刘表,但对刘表下面的人,就用臭嘴狂轰滥炸。

    刘表很不高兴,祢衡你这孙子,打狗还要看主人,你说我下面的人不行,不就是说我不行吗?

    在忍气吞声多日后,刘表终于受不了祢衡了,他给曹操写信说:你送我的那个东西啊,我真是无福消受,我还给你吧。

    曹操回信说:我这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观,送出去的东西,哪怕是最爱的女人,也绝不再拿回来,哈哈!

    刘表气得七窍生烟,大骂曹操十八代祖宗。现在,祢衡已经不是个人了,而是坨屎。可这坨屎,不是普通的屎,谁踩它谁就会招致骂名。刘表可是靠名声起家的,他不能因一坨屎而前功尽弃。

    想来想去,刘表想出了个办法,他效仿曹操,把祢衡送给了他的部将江夏(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西南)太守黄祖。黄祖是有名的暴脾气,刘表确信,祢衡这次绝对是有去无回。

    果然如刘表所料,祢衡初到黄祖那里,还偶尔拍黄祖的马屁,可后来他发现这不是自己的风格,于是开始辱骂黄祖。黄祖的反应要比曹操和刘表激烈百倍,立刻下令宰掉祢衡,并且把祢衡的脑袋送到了许昌。

    那颗大脑袋装在一个盘子里,转了一圈,正如他从许昌走时所说的那样,他果然回来了。

    很多人都对曹操借刀杀祢衡,颇有微词。我们应该注意一点,如祢衡这样的喷子,不会受人待见。曹操不借刀杀他,肯定也会有人杀他。

    祢衡的能力到底如何,没有人知道。因为他那张臭嘴,从来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显示能力的机会。

    他的头颅到达曹操的桌前时,曹操挤出几滴眼泪,说:“哎呀,是我害了你,当初如果不把你送给刘表,你不可能有这种下场。”

    曹操的所有属下都乐起来,就连一向板着脸的荀彧都笑了,这就是民心。

    曹操现在得到的民心非常丰厚,粮食有了,文臣武将济济一堂,他要奉天子以令不臣,消灭那些不服中央朝廷命令的大小军阀。

    一征张绣:典韦、曹昂战死

    公元196年最后一个月,曹操领导的中央朝廷在许昌召开重大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奇怪的是,刘协在这时忽然生病了,参加不了会议。所以只好让曹操来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旨就是先揍谁。有人建议先收拾东边的吕布,有人则认为应该先解决正准备在淮南称帝的袁术,也有人认为应先干掉关中的马腾和韩遂。

    主张先解决吕布的人说:“咱们一直想占据徐州,现在有粮有兵,正是实现夙愿的好机会。”

    主张先揍袁术的人则说:“根据可靠消息,袁术要称帝,这是典型和中央朝廷对着干,必须要先打出头鸟。”

    主张解决马腾、韩遂的人则说:“咱们这个屯田制其效如神,如果能拿下关中,那全国粮食的一半都是咱们的,何愁天下不平。”但很快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稍对二人过往经历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马腾、韩遂不是善茬。马腾本是东汉初年军界一哥马援的后代,长年在关中为官。天下大乱后,马腾割据一方,因其性格忠厚,经营有方,所以受万人敬仰。这也就是说,和马腾作对,那就是和大部分关中百姓作对。至于韩遂,早年一直在凉州叛乱着玩,玩来玩去,就玩大了。董卓死后,韩遂就成了凉州本部的灵魂。

    这二人,都不可以轻易打。

    众人七嘴八舌,曹操拄着宽下巴一直认真地听。听到最后,他摇晃着大脑袋,让文臣武将们看地图。众人都伸着脖子去看,曹操笑着问:“诸位看,现在谁离咱们最近?”

    除非是瞎子,否则肯定能看到,离曹操最近的军阀不是吕布,也不是袁术,更不是马腾和韩遂,而是占据宛城(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市)的张绣。

    曹操说出先揍张绣的理由:“如果咱们揍吕布,一旦张绣偷袭许昌,咱们是两头空;如果打马腾和韩遂,路途遥远,得不偿失。咱们要先搞定张绣,先把家门口的敌人干掉,其他的事再说。”

    众人都认为曹操说得对,曹操大笑,浑身的肉都哆嗦起来。

    张绣是董卓部将张济的侄子,张济战死后,张绣就接管了叔叔的部队,又和刘表结盟,驻扎宛城。张绣是个有抱负、有本事的人,在谋士贾诩的帮助下,把宛城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正因为张绣在宛城发展奇快,所以才被曹操盯上。

    张绣能在宛城搞得风生水起,贾诩是关键。贾诩有三个优点:智慧超群、懂兵法、忠诚。这三个优点,让他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迅速脱颖而出。

    公元197年正月,曹操率领大军向宛城推进。张绣得知消息后,急忙和贾诩商议。贾诩说:“咱们现在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有两条路走。第一条路,投降刘表,和刘表一起干曹操。”

    张绣摇头说:“刘表这人只能做太平宰相,如今是乱世,他和袁绍一样,多疑无决断,恐怕不能成事。”

    贾诩说:“那咱们就走第二条路,投降曹操。”

    张绣沉思一会儿说:“曹操这人倒是有本事,可这人不太靠谱。”

    贾诩说:“那还有第三条路,和曹操对着干,但你也明白,这是一条死路,你走不走?”

    张绣沉思许久说:“大家都活得好好的,为啥走死路,我看咱们就走第二条路,投降曹操吧。”

    两人商议时,曹操兵团已抵达宛城之南的淯水边上,贾诩负责和曹操谈判。

    对于贾诩,曹操久闻大名,所以两人开始谈的并非是张绣投降的问题,而是天下大势。贾诩分析得头头是道,曹操就动了心思,说:“你跟我吧。”

    贾诩拒绝说:“我和张绣的友谊比金坚,况且,张绣投降了您,咱们就都是一家人了,何必分跟你干还是跟张绣呢?”

    曹操更加敬佩贾诩了,所以对张绣举行的投降仪式根本就没有上心。当夜,曹操只率领一支机动部队进入宛城,张绣举行宴会欢迎他的到来。

    在宴会上,曹操傲慢心爆棚,他没有想到居然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宛城。人顺风顺水的时候,就会变得傲慢。宴会上,曹操挺着大胖肚子,和张绣的将军们碰杯,他特意让典韦举着大斧跟在后面,每和一个降将碰杯,典韦就瞠目举斧,这让张绣很不舒服。

    更让张绣不舒服的是,曹操居然恬不知耻地把他的婶子(张济的遗孀)纳为小老婆。他现在居然成了曹操的侄子。

    张绣也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哪能受这种委屈,不过即使如此,张绣也强忍着。人有心事,脸色必然不好看,曹操和张绣接触几次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有人就偷偷告诉他,你把人家婶子纳为了小老婆,人家会高兴?

    曹操惊了一下,他发现这的确是个问题,将心比心,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婶子给别人当小老婆。这种心理一生,杀机立起。

    不过,曹操顾及面子,毕竟张绣已经投降了他,他再杀人家,让天下人耻笑。所以他找来张绣最信赖的武将胡车儿,和他喝酒,喝完后,让胡车儿把剩余的酒打包,同时又给了胡车儿许多金银财宝。

    曹操大概是想借助胡车儿的手除掉张绣,或者是让胡车儿诬告张绣谋反。但胡车儿马上就把曹操请他吃饭的事告诉了张绣。张绣一咬牙一跺脚,说:“曹贼,这可是你自找的!”

    经过密谋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张绣带领他的兵团突然向宛城内的曹操部队发起进攻。曹操进入宛城的部队本来就少,张绣又是有备而来,所以双方一接触,曹操兵团就溃败了。

    张绣反叛时,曹操正和张绣的婶子睡觉,忽见窗外火光四起,人喊马嘶,他从床上翻身而起,扔下新欢就跑出门,典韦正在门口惊慌失措。

    曹操惊问:“怎么回事?”

    典韦回答:“张绣反了。”

    曹操七窍生烟道:“这个畜生!”

    典韦拎着斧子催促道:“将军,到底谁是畜生以后再说,现在赶紧跑吧。”

    典韦保护着曹操,左砍又剁,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两人来到城门口,让曹操惊喜的是,城门居然没关。他和典韦还有残余的士兵冲出城门,张绣兵团紧追不舍。

    曹操的大部队在淯水边上驻扎,部队指挥官早已看到城中火起,马上集结部队前来营救。由于事发仓促,所以他们还没来得及列阵就一窝蜂来到城门前,而恰好曹操带着残兵从里面冲出来,人山人海,全部挤在城门口无法动弹。

    曹操这才反应过来,为何城门是开着的,这正是张绣的诡计。他大喊大叫:“快让开,你们这群笨蛋!”

    张绣兵团早已赶到,乱箭齐飞,曹操突然感觉后背一痛,就听典韦大喊:“将军中箭啦,你们快让开。”

    城门外的士兵听到这命令,急忙向后撤,这种撤退是混乱的,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有人倒地立即被活活踩死。

    曹操在典韦的保护下,好不容易才冲出人山人海,像个被追捕的窃贼,一路狂逃。等逃到安全地带,剩余的士兵组建起防御后,曹操这才疼得“哇呀”叫出声来。

    他赶紧让典韦给他包扎,可喊了好几声,典韦都没有答应。他定睛四望,典韦不见了。

    身边的卫士就跪下告诉他:“典将军为了保护您而殿后,被砍成肉泥了。”

    典韦是曹操初期最爱的一员猛将,这样一员猛将,应该死得其所,可曹操知道,典韦死得冤枉。如果不是自己搞小老婆,想对张绣下手,哪里会搞成这样。

    曹操这个痛啊,痛得心脏都裂成了七八瓣。卫士又告诉他,咱们伤亡七八成,您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全都死啦。

    曹操“嗷”的一声,晕死过去。

    但此时正是危急时刻,部下们不能让他晕死,几个军医开始轮番上阵,对他使用复苏疗法(猛捶心脏)。在进行了五个回合后,曹操突然“呃”了一声,惊醒过来。好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他问道:“我在哪里?”

    众人回答他:“暂时在安全地带,不过张绣正在准备下一次的进攻。”

    曹操肝肠寸断,开始哭儿子曹昂,又哭侄子,再哭典韦,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军医很怕他再晕死过去,急忙劝他节哀。

    许久,曹操才彻底恢复神志,问:“于禁呢?”

    曹操进宛城时,特意嘱咐于禁带领一支数目比较大的机动部队,在宛城周边扫荡反抗势力。这时,应该还在外面扫荡。如今,曹操的部队只剩下这支有生力量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于禁身上。

    他才问完于禁在何处,就有哨兵如同发了羊角风一样跑来报告:“将军,不好啦,于禁造反了,正向这面冲来。”

    曹操两眼一瞪,“嗷嗷”两声,又昏死过去。

    军医们再度连番上阵,对他进行复苏疗法。可这次,曹操好像真死了。

    不过,老天爷开了眼,曹操最终还是被救了回来。当他醒转来时,看到于禁的国字脸,大吃一惊地问道:“你不是造反了吗?”

    于禁说:“将军,我怎能造您的反?是消息有误,您的青州兵团在路上抢劫,我制止了他们,所以他们才造我的谣。”

    曹操挣扎着起来,看看围绕在身边的这些人,每个人都精神不佳,异常疲惫。他问:“我们现在何处?”

    于禁回答:“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

    曹操长叹道:“想不到宛城一战,居然如此狼狈。”

    于禁说:“咱们还是赶紧回许昌吧,夜长梦多。”

    这并不是个简单的事,因为张绣准备给曹操最后一击。张绣这次把曹操打得如此狼狈,出乎他意料。所以当曹操败退时,他一直不停地追击,当追击到舞阴时,曹操发现再逃下去,真就把张绣引到老巢许昌了。

    他不能再逃,他让于禁整顿残余兵马,要和张绣决一死战。张绣的胜利来得太容易,起了轻敌之心,当战役打响时,他居然还在马上哼着小曲看热闹。

    曹操现在的兵团,正是哀兵,又没有退路,所以一进入战场都玩命抵抗,欲一雪前耻。张绣兵团被这支不要命的兵团冲击得渐渐支持不住,向后撤退。

    曹操在高处看到张绣在后撤,狂笑起来说:“老子终于扳回一局,给我杀啊!”

    这回轮到张绣溃逃了。他的溃逃比曹操还惨,连宛城都不敢回,顺势把大营移到离宛城一百余里的穰城(今河南邓州)。曹操就此占领了原先属于张绣的南阳和章陵的一些地方。

    有人建议曹操进攻穰城,曹操知道自己已是强弩之末。况且,他担心贾诩在谋划什么阴谋诡计,只好被迫收兵回了许昌。

    第一次征张绣,曹操以惨败告终。他偷偷摸摸地回到许昌,没有举行任何庆祝大会,连夜召开战后总结会议。会议上,他对众臣说:“此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让张绣给个人质,所以张绣一反,关门打狗,就把咱们打回来了。”

    郭嘉在下面听着,撇了撇嘴,心说:老曹你可闭嘴吧,怎么失败的难道你不知道,还不是你搞人家婶子。

    不过,曹操虽然在总结会上说假话,可私下却对幕僚们说真话:“我非把张绣打残不可,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总之,一定要打残他。”

    张绣也知道曹操是有仇必报的主,所以让贾诩积极和刘表取得联系。贾诩对刘表说:“张绣现在是你的一堵墙,如果这堵墙倒了,曹操就进了你家后院。”

    刘表慌张起来说:“如何保住这堵墙?”

    贾诩说:“给钱给粮,危急时刻派兵救援。”

    刘表说:“这没有问题,回去告诉张绣,以后他就是我的小兄弟,我永远都罩着他,谁打他,就等于是打我。”

    张绣抱上了刘表这个大腿,马上在刘表的支持下,出兵收复了被曹操占领的南阳和章陵,曹操多次派出小股部队去夺回,都没有成功。

    曹操气得死去活来。张绣现在成了他的眼中钉。可这只是他个人的眼中钉,东汉帝国现在有了更大的眼中钉,这根钉子就是袁术。

    袁术不知抽了什么风,忽然就在公元197年阴历二月,称帝了。

    打跑皇帝袁术

    袁术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早就有过称帝的念头。当初,孙坚进攻洛阳赶走董卓,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战死后,袁术就把那块玉玺从孙家抢来。玉玺上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帝国丞相李斯所刻)让他神魂飘荡,他总和幕僚们商议称帝的事,幕僚们认为他疯了。

    如果不是曹操和他开战,并把他从南阳驱赶到寿春,他早就称帝了。这时的袁术,似乎有称帝的资本,他控制了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如果称帝的话,他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微型帝国。

    不过,在当时的形势下,谁明目张胆地要另起炉灶做皇帝,谁就是全天下的敌人。袁术的幕僚们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做这种有名无实的事。袁术不听,当曹操把皇帝刘协迁到许昌后,袁术跳起来说:“老子再不称帝,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公元197年阴历二月,他迫不及待地在寿春称帝,建立了他袁术的帝国。帝国初成,袁术一片雄心壮志,决心先把徐州的吕布干掉,然后再去中央朝廷所在地许昌捉住曹操,最后干掉老哥袁绍和北方的公孙瓒,统一北中国。这是他的大战略,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遇到了困难。

    困难来自曹操,曹操以皇帝刘协的名义下诏书,谴责袁术的大逆不道,而且声称要建讨袁联盟,向袁术发起进攻。

    曹操这时刚被张绣打败,正在恢复元气,本来是虚张声势,可袁术吃过曹操的亏,马上心神不宁起来。

    他的几个狗头军师就出主意说:“咱们也别先打徐州了,还是和徐州的吕布联盟揍曹操吧,干掉曹操,掉头回来再打吕布。”

    袁术同意这一方略,派使者到徐州见吕布。使者按袁术的意思对吕布说:“皇上对您向来是敬佩之至,所以想让太子娶您的女儿为妻。咱们结成儿女亲家,共同打天下。”

    吕布在徐州正无依无靠,每天都担心曹操来向他复仇,袁术此时送上门,正中他下怀。于是他派兵护送女儿到寿春去,可有人骂他:“你真是笨蛋。试问袁术和曹操,谁更强大?”

    吕布根本不用想,脱口而出道:“当然是曹操。”

    骂他的人说:“曹操比袁术力量大,曹操还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袁术则是帝国叛逆,你不选择阳光却选择黑暗,这样下去会非常危险的。”

    吕布恍然,急忙派人追回女儿,同时向天下发布告示,谴责袁术擅自称帝,他吕布和袁术势不两立。

    袁术正在寿春苦苦等待吕布的女儿到来,等待吕布的女儿,就是在等待吕布的加盟,可最后等来的却是吕布谴责他的告示。

    他气得吐出几口老痰,下令动员全国兵力进攻吕布,但没想到后院突然起火了。

    点火的人叫孙策,是袁术的合作伙伴孙坚的长子。孙策智勇双全,曾替袁术攻占了江南许多郡县,对袁术可谓忠心至极。袁术要称帝时,他意识到这是在跳火坑,所以写信委婉劝说袁术不要称帝。

    袁术如果能听进这种话,他就不叫袁术了。袁术一称帝,孙策立刻咆哮起来,举起反袁术的大旗,封锁长江的渡口,并向许昌方面汇报情况,同时表示自己坚决拥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袁术没有精力对付吕布,就掉头过来对付孙策。孙策的力量不如袁术,所以只好退回江南。虽然他对袁术已构不成威胁,可袁术还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北上时,孙策在背后捣鬼。

    他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就在寿春当皇帝,还是去徐州打吕布。在犹豫了多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去打吕布。

    大军快速向徐州集结,吕布向曹操求援。曹操暂时把和吕布的恩怨放在一边,带领大军迎击袁术。

    最先和袁术接触的是吕布。双方一摆开阵势,吕布就大展神威,实行中央突破战术,把袁术百里奔袭的部队一分为二,袁术大败逃跑,连皇帝乘坐的车子都丢弃在战场上。

    袁术这次大败,主力并未受到重创,他本可以快速掉头打吕布一个措手不及,可是由于军中缺粮食,所以他只能跑到别的小军阀那里借粮。小军阀当然不可能借给他,于是袁术大怒,由借变成了抢。

    就在他抢粮时,曹操兵团悄无声息地进入战场。袁术的士兵还未从抢粮的狂欢中醒转,就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袁术这次逃跑比他上次被曹操打败,狼狈十倍。

    袁术一直逃到淮河以南,曹操由于没有船只,无法渡河,这才作罢。袁术称帝不到两个月,吃了两次大败仗,又值他的统治区域遇到灾荒,他的皇帝梦破裂了。

    如果说上一次被曹操打败,他还能满血复活,这一次,他的血已被曹操抽干,剩下能做的就只有等死。

    袁术已不足为虑后,曹操乐呵呵地回到许昌,和众人开庆祝大会。宴会进入高潮时,曹操大怒,说:“我怎么把张绣这厮给忘了!”

    于是,征讨张绣的计划,重新启动。

    和张绣死磕到底

    公元197年阴历十一月,曹操主持下的中央朝廷下令,再征张绣。许昌的政府机器全部开动,本月中旬,曹操部队集结完毕,直奔张绣而去。

    张绣也开动战争机器,同时向刘表求援。刘表还没有回复,曹操兵团已推进到淯水,然后兵锋直指张绣的战略要地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县)。曹操兵团在新来的猛将许褚指挥下,迅速攻下湖阳,然后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兵锋再指舞阴,舞阴也被快速攻下。

    曹操开始在这两处周边扫荡,清除张绣的一切力量。进入严冬后,曹操下令回师。这次的征讨,曹操略满意,但还不满足。在许昌休整了两个月后,公元198年阴历三月,曹操兵团再次向张绣发起进攻。

    这一回,他决心全面接管张绣在宛城的统治。

    张绣也下了决心,这一回,要让曹操有去无回。张绣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并非源于他自己,而是来自刘表。刘表和张绣的关系,并不密切,还没有达到友谊的层面。不过,“利害”让两人不得不像兄弟一样守望相助。

    曹操如果接管张绣的地盘,刘表就不得不直面曹操。对于这样的劲敌,没有人愿意和他做邻居。不过,曹操并没有把刘表和张绣的联盟放在眼里。多年来的军旅生涯,渐渐把曹操锻造成英雄人物。他和袁绍截然不同的是,袁绍放不下贵族身段,从来不亲临战场,曹操却恰好相反,永远都亲临一线。

    领导者最有效率的工作场所就是现场,曹操深谙此道。不过,也正是由于战场经验的丰富和胜利的持续不断,让曹操成为特别容易骄傲的人。

    回顾曹操的作战史,除了第一次和董卓的部将作战之外,其他战役的失败,全源于他的骄傲和轻敌。这足以说明,曹操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传奇,他有大多数人都有的弱点:容易骄傲。

    第二次征讨张绣的全面胜利,让曹操再度骄傲起来。第三次出征张绣前,荀攸就给他出主意说:“前一次我方大胜,这一次张绣必然有所准备,去请刘表帮忙。可人人都知道,他和刘表是利益捆绑,根本没有纯洁的友谊。如果我们逼得太紧,刘表就会和张绣结成生死同盟,可如果我们不把张绣逼上绝路,那两人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因为以利害相交者,绝不持久。”

    曹操不认可荀攸的建议,他说:“张绣和刘表结盟又如何。况且,张绣这厮杀了我儿子和侄子,还有典韦,我现在一想到典韦死得如此窝囊,就想哭,我必须要为他们复仇,和张绣死磕到底!”

    公元198年阴历三月,曹操第三次征讨张绣。这一回,他带领大部队绕过城镇,在荒野里行军上百里,直扑张绣的老巢穰城。

    一抵达穰城,曹操就发起疯狂的进攻。张绣一边顽强死守,一边向刘表求援。很快,曹操就得到消息,刘表出兵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切断了他的后路。

    曹操傻眼了,他已腹背受敌。看着眼前的荀攸,他惭愧地认错道:“我悔不该不听你的话,现在搞成这样。”

    荀攸说:“您别伤感了,还是想想怎么料理眼前的事吧。”

    曹操暂时想不出主意,此时撤退还来得及,可他不甘心。如果再给他两天时间,他绝对能攻下穰城,然后把张绣带到许昌活煮了。

    然而,曹操没有机会活煮张绣,许昌方面传来荀彧的密信,说据可靠消息,袁绍要进攻许昌。曹操这回可是吓得不轻,如果袁绍此时趁火打劫,那他就成了丧家犬。

    他急忙放弃穰城,回师许昌。张绣艺高人胆大,居然敢出城,对曹操兵团穷追不舍。曹操抵达安众时,刘表兵团已恭候多时。现在,曹操面临夹击,前面是刘表兵团,后面则是如冤魂般紧追不舍的张绣。

    曹操急中生智,下令军队退到一个狭窄的河谷中,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又退到这样一个地方,简直是自寻死路。

    张绣和刘表兵团现在可以瓮中捉鳖了。不过,曹操可不是真的自寻死路。当夜,他让人在松软的地上挖掘了一条地道,然后把大部分士兵都藏在地道中。破晓时分,他带领隐藏在辎重部队中的精锐向刘表兵团方向突围。

    刘表兵团发现向他们发起进攻的是辎重部队时,不禁哈哈大笑。曹操就在他们哈哈大笑时,突然发动急速进攻,冲开了刘表的防线,玩命地逃。

    张绣在河谷另一边已经开始行动,他只顾着追赶曹操,没有想到进入河谷后,突然被地道里的士兵围攻。张绣兵团可不是吃素的,而且这支部队也不是曹操的精锐,所以很快就把他们赶着向曹操逃跑的方向跑去。

    张绣要追,他的谋士贾诩劝阻道:“不可追。”

    张绣听不进去,曹操就在眼前,哪里舍得放弃。他追上去,曹操猛然回身,用那支精锐把张绣打得大败。

    张绣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贾诩说:“现在可以追啦。”

    张绣不追了,说:“我刚才以胜兵追击都已失败,现在用败卒去追,不是找死吗?”

    贾诩说:“你上次不听我的,现在还不听吗?”

    张绣二话不说,带着败卒就追击上去,结果把曹操打得大败。不过,由于他的兵力不足,所以还是让曹操跑掉了。

    张绣回到驻地,向活神仙贾诩请教说:“怎么回事,为何您两次都说中了?”

    贾诩摇头晃脑说:“第一次去追击,曹操殿后,他殿后,精锐肯定都在他的领导下,你肯定败。第二次去追击,曹操肯定跑在前头,杂牌军殿后,所以你能打败他们。”

    张绣向贾诩深深一拜道:“今后我一定听您的,您说东我绝不向西,否则曹操就是我叔叔。”

    曹操回到许昌后,发现袁绍并没有来进攻许昌,他没有深究这件事,而是吹起了牛。有人拍他马屁:“在刘表兵团和张绣的前后夹击下,您居然能逃出生天,真是战神啊!”

    曹操得意扬扬道:“哈哈,还行吧!”

    吹完了牛,他的心情郁闷起来,对张绣的三次军事行动,只有一次是成功的。现在是骑虎难下,不打张绣,出不了这口气,打吧,又打不下来。

    他焦虑,一焦虑就头疼,一头疼就更加焦虑。头疼了好多天后,几个谋士觉得再这样疼下去,曹操的脑袋非炸了不可。

    吕布末路

    公元198年阴历七月,为了缓解曹操的头疼,曹操和他的出色幕僚们商议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尽快干掉吕布。曹操在收复兖州把吕布赶到徐州后,始终就没有忘记他。如今打张绣毫无结果,他正想着转移一下矛盾,吕布的名字就这样上了他的黑名单。

    曹操灭吕布的计划一直就没有停过,他后来派刘备回豫州的小沛,让他牵制吕布,就是计划中关键的一环。但是刘备太无能,不但做不到牵制吕布,还经常把小沛搞得岌岌可危,曹操要常常运送士兵和物资给刘备,小沛才得以保全。

    不过,让曹操欣慰的是,吕布比刘备还要无能。这几年来,曹操一直在对外征战,吕布在徐州像死了一样,从没想过要进攻许昌。这可能和曹操那些幕僚的计谋有关,荀彧和程昱就暗示过曹操用中央朝廷的招牌稳住吕布。这些方法包括,常常以皇帝刘协的名义赐予吕布名誉头衔,还赞赏他杀死董卓的丰功伟绩。

    吕布是个浅碟子,一受表扬就飘飘然,所以才始终没有向曹操发起过正面进攻。不过,吕布明白一点,曹操这人记仇,自己在他那里肯定是上了黑名单的,所以他始终很小心。

    不过,谨小慎微是换不来安全的。公元198年阴历八月,曹操让皇帝刘协发布讨吕诏书,宣称吕布是逆贼,两人的热战正式上演。

    不过,最先动手的不是曹操,而是吕布。吕布闻听诏书后,做了两个奇异的举动,一是派人渡过淮河和袁术结盟,袁术当时每天唉声叹气,吕布的到来对他而言是个重大利好。因为一旦和吕布结盟,他就可以渡过淮河再度北上了。之所以说吕布这个举动奇异,是因为袁术当时已行将就木,这种盟友,别人抛弃还来不及,吕布居然主动贴上去。

    吕布的第二个奇异举动是,向刘备所在的小沛发起全面进攻。没有人明白他这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刘备也被打得莫名其妙,因为小沛在刘备的领导下,实在不成气候。吕布居然对这样一个地方发动全面打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刘备慌忙向中央朝廷求救,曹操失声叫道:“老天爷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白痴。”他派夏侯惇带领一支机动部队去解救小沛,自己则随后带领主力直奔吕布老巢,采取斩首行动。

    然而,夏侯惇轻敌冒进,被吕布大将张辽打得大败,还被流矢射瞎了左眼。刘备在城上看到夏侯惇捂着左眼嗷嗷怪叫,不禁叹息连连。很快小沛陷落,刘备仓皇而逃,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拖着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也跑了。

    曹操没觉得小沛丢失可惜,而是为夏侯惇失去了一只眼睛伤心不已。他带领主力快速进入徐州界,暴风般袭击了吕布的城池,最后抵达徐州战略要地彭城(今江苏徐州)。

    吕布扔下小沛,回救彭城。曹操把彭城紧紧围困,刘备适时赶到,风尘仆仆。

    曹操问他:“下一步该如何?”

    刘备摇头晃脑道:“围城打援,在吕布回来的路上等他。”

    曹操的幕僚们说:“彭城非久攻不下之城,让士兵加倍努力,几个时辰就可拿下,吕布赶到,发现彭城陷落,必会逃往下邳(今江苏邳县东),咱们再围困下邳就是。”

    曹操同意幕僚们的看法,大军疯狂攻城,很快,彭城被攻陷。吕布在回来的路上得知彭城已失,扼腕叹息,然后真就跑进了下邳城。

    曹操带领大军来到下邳城,将城团团围死,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吕布不信邪,他喜欢打仗,尤其是喜欢打野战。曹操刚把城围困,吕布就命人开门击敌。遗憾的是,他的运气很不好,一日数战,屡战屡败。

    吕布后来被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恰好曹操送来劝降信,吕布就要投降。陈宫不干,觉得还没有到投降的地步。他对吕布说:“曹操远来,兵多粮少,不可能持久。”

    吕布回答:“我担心的是曹操的粮食还没有吃完,下邳城就被他攻陷了。”

    陈宫说:“要不这样,我守在城内,你带领骑兵出去。不要恋战,一直冲出重围,冲到曹操的后面。如果曹操和你打,我就出城揍他,咱们前后夹击。如果曹操攻城,那你就打曹操的后背,不出十日,曹操就会累吐血。”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吕布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能突破曹操的阵线转移到他后面吗?另外,陈宫你怎么不出去冒险?”

    陈宫被噎住了。他解释说:“您是‘人中吕布’,天下没有人是你的对手,我不行,所以还是需要你出去,我在内。”

    吕布只好同意陈宫的主意,回到后院和老婆告辞,他老婆急了,说:“你真是糨糊脑袋啊。当初曹操对陈宫多好,可陈宫却背叛他,你出去生死难料,陈宫难道不会背叛你?你把老婆孩子都交给这样的人,你放心吗?”

    吕布大叫起来,说:“哎呀,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夫人的头发虽然长,但见识一点都不短。”

    他跑出去和陈宫说:“我最近征战频繁,腰酸背痛,不能骑马,要不你去吧。”

    陈宫知道,自己的计划泡汤了,只好唉声叹气。

    其实,陈宫的主意并不算太好,因为吕布必须要有足够的运气突破曹操的包围圈,但在那种危急时刻,这个主意是唯一的办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

    可惜,吕布没有冒险,他的悲剧命运就此注定。

    吕布虽然不想冒险,可依然有求生欲。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好办法,那就是向袁术求援。夜晚,他的使者偷偷爬下城墙,跑去淮南找到袁术,对袁术说:“赶快去救我主公吧,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袁术对吕布的使者说:“我也没有多少兵了,但我这个人够义气,肯定去救援。不过,吕布要把女儿送来当人质。”

    吕布的使者又趁着天黑回来,把袁术的话带到。吕布一咬牙,就要把女儿送走。可他的长发妻子说:“这怎么可以,女儿是咱们的命根子,况且,难道要咱们女儿也学偷鸡摸狗之辈顺墙爬下去吗?即使要送,也要备匹骏马,让女儿骑马去。”

    吕布被彻底难住了,说:“这是不可能的,一匹马从城里出去,曹操必然发现啊。”

    他的长发妻子就说:“那就算了吧。”

    自然,他的女儿送不出去,袁术那点可怜的援兵也没有来。

    他的痛苦,曹操知道。坐困愁城,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命运交给城外的野蛮人,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

    吕布已经没有力量出城野战,曹操来了劲,不停地攻城,每次都险些攻破,但吕布兵团仍有余威,艰难地把曹操的攻城士兵打退。

    双方僵持到本年(公元198年)的阴历十一月,温度骤降,曹操兵团在城外有些受不了了。

    曹操想撤兵,荀攸劝说他:“双方已拼到最后一口气,谁能坚持到底谁就会胜。吕布只有匹夫之勇,现在屡战屡败,锐气已丧,只要咱们给他最后一记痛击,他必然失败。”

    曹操问:“怎么个痛击法?”

    荀攸反问:“您想不想要下邳城了?”

    曹操愣住了,问:“你什么意思?”

    荀攸说:“如果您不想要这座城了,那咱们就掘开城西边的泗水、沂水来灌城。”

    曹操高兴道:“这个主意好,小时候捉蚂蚁就用这招灌蚂蚁洞。”

    沂水和泗水很快被挖开,整个下邳城顿时成了沼泽地,吕布在城里既要忙着排水,又要忙着布置防务,忙得四脚朝天。

    下邳城被浸泡了一个多月后,吕布受不了了。他和陈宫商量说:“咱们还是投降吧。”

    陈宫冷笑道:“曹操对咱们恨之入骨,你以为投降就能免死?”

    吕布说:“我自有妙计。”

    他的妙计是,和陈宫一起爬上城墙,向曹操喊话。他对曹操说:“你不要再围困我了,我向你投降。”

    曹操在下面喊道:“你先把城门打开,咱们再说无条件投降的事。”

    吕布急了,叫道:“我是有条件投降的啊。”

    曹操哈哈大笑,陈宫在城墙上睁圆了怒目,咒骂曹操:“逆贼曹操,你挟持天子,不得好死!”

    曹操大怒道:“陈宫,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看我拿下下邳,活剐了你!”

    吕布一看,谈判破裂,只剩下一条路了,就是严防死守。

    其实吕布的人生观和陈宫的大为不同,他不是防守不下去,而是不想再遭这个罪。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等人才,人人都想得到他,丁原、董卓、王允,乃至于曹操。既然人人都想得到他,那他就没有死的道理,所以他才选择投降。

    而陈宫则不同,他有原则,既然背叛了曹操,就要背叛到底,他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投降”这个词。

    吕布很郁闷,这种郁闷很快被他的部下打破。和曹操隔着城墙谈判的几天后,他的几名中级军官因为找到了丢失的一匹马而喝酒庆祝。当然,他们也邀请吕布参加,吕布喝了几口闷酒后,发现这些人没心没肺,喜笑颜开的。忽然就大怒起来,道:“老子说过战时不能饮酒,你们居然违反我的禁令!”

    大家全都愣住,吕布开始抽风:“看你们面露喜色,莫不是和曹操约好了要里应外合干掉我吧?”

    几个中级军官都跪下说:“我们真没有别的意思,实在是看你太沉闷,所以就找你来喝酒。”

    吕布作势要把他们砍头,幸好有人在一旁劝说他:“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不能自废武功。”

    吕布气咻咻地走了,临走前还怒气冲天地说:“我绝饶不了你们!”

    那几个中级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马上就做出决断。当夜,他们打开了城门,迎曹操兵团进城。

    吕布当时正在半梦半醒中,陈宫失心疯一样跑来说:“曹操进城了!”

    吕布大叫一声,提上武器就冲了出去,曹操兵团正向内城冲来,吕布边战边退,最后退无可退了,他对仍然还效忠他的卫队说:“你们跟随我多年,我也没有给你们什么东西。现在只有一颗脑袋,你们砍了去,交给曹操,可以换取荣华富贵。”

    他的卫队长拒绝,说:“忠贞和富贵,我们愿选择前者。”

    吕布和他们抱头痛哭,哭完,就把他的武器扔到追来的曹兵面前说:“我投降,带我去见曹操。”

    吕布被五花大绑带到曹操面前时,被捆绑的陈宫早就在了。

    曹操看着两人,深深吸了口气说:“几年来,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如今终于等到了。”

    吕布频频点头,曹操莫名其妙,问他:“你干吗?”

    吕布神秘兮兮地说:“从今天开始,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曹操还是听不懂。

    吕布解释说:“当今天下,你最担忧的就是我。我现在已经投降于你,你让我做先遣队,扫平天下,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听了这话,哈哈大笑。不过,他的确喜欢吕布的骁勇无敌,在他的战队里,还真没有人能媲美吕布。他左看看右看看,就看到了刘备。

    吕布也看到了刘备,他马上套近乎:“哎呀玄德(刘备),你还记得我来徐州时请你吃饭的事情吗?咱们当时如胶似漆的,你现在就不能替我美言几句吗?”

    刘备很紧张,急忙看向别处。

    曹操看了看刘备,肥嘟嘟的脸上露出诡异的一笑:“吕布乃老虎也,若得到这样一只老虎,何愁天下不平。玄德,你说呢?”

    刘备这回避无可避,很明显,这是曹操在考验他。他知道曹操已经准备要宰吕布,即使他替吕布求情,曹操也不可能答应。

    他现在恨死了曹操:你这个王八蛋,明明要杀吕布,却不想担这个恶名,非要让我来担。

    他站起来,咳嗽了一下,环顾左右,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他,此时必须要说话了。他一咬牙,对曹操说道:“您还记得丁原和董卓吗?”

    曹操当然记得,这两个人是吕布的干爹,都被吕布干掉了。

    他假装一怔,看向吕布,吕布脸色惨白,忽然大骂刘备:“大耳贼你是畜生!”

    刘备急忙转过身去,假装欣赏下邳城的建筑风格。

    曹操不再理吕布,而是转向陈宫,得意扬扬道:“你一向自诩智谋百出,怎么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陈宫鄙夷地一笑,道:“曹操,若不是有家贼开城门,你能进得来?吕布不听我的才有今天,如果他听我的,你现在就是吕布了。”

    曹操很尴尬,略带威胁地问:“你老母怎么办?”

    陈宫怒目圆睁道:“曹贼,你常常说以孝治天下,怎么好意思伤别人的父母?如果你真心口不一,那我老母死了就死了。”

    曹操点头,对陈宫说:“你和吕布不同,如果你服软,我可以免你一死。”

    陈宫哈哈大笑,说:“我的确和吕布不同,绝不苟且偷生,来吧!”

    曹操已经在众人面前做足了功课,表演了一切该表演的内容,此时顺理成章下令道:“将吕布和陈宫绞杀。”

    吕布像被捉住的肥猪一样怪叫,咒骂刘备,把刘备骂得五脏六腑都痛。曹操适时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赞赏刘备:“玄德啊,你真是智慧得很,如果不是你提醒,我险些饶了吕布,还想把他收为下属呢,哈哈!”

    刘备尴尬地赔笑道:“哈哈。”

    吕布一死,曹操顺利接管徐州,他的地盘又大了。同时他的团队又增添了很多新人,比如那个射瞎了夏侯惇眼睛的张辽,此人后来在今天的合肥大显神威,成为传奇。

    煮酒论英雄

    曹操完成对徐州的接管回到许昌后,皇帝刘协举行盛大晚宴,庆祝中央朝廷的这一胜利。曹操心血来潮,招呼刘备坐到他身边。刘备诚惶诚恐,当宴会进入高潮时,曹操用手指点着现场的那些参会官员,问刘备:“玄德啊,你看出什么来没有?”

    刘备真没有看出什么来,因为每个官员都在那里自嗨,除了面貌不一、官服不同外,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曹操扬扬得意地指着坐在皇帝刘协右下首的那些官员说:“这些人是一伙的,他们都是当年从洛阳被董卓迁到长安,又从长安迁回洛阳再迁到这里来的,他们是皇上最信赖的大臣。”

    刘备急忙点头。

    曹操又指着一个一本正经的人说:“他就是董承,是这些官员的主心骨。”

    刘备记下了。

    曹操又指着坐在皇帝刘协对面的那些官员说:“这些人既不效忠我,也不效忠皇上,他们随时准备效忠那些真正的统治者。”

    刘备点了点头。

    曹操最后指着和自己坐在一起的人说:“这些人,就是效忠于我的官员。”

    刘备“噢”了一声。曹操一拍他的肩膀,问:“你下次准备坐哪里?”

    刘备脸上的肌肉开始抖,说:“我哪里有这样的福分,这次若不是您邀请我,我都没有资格来。”

    曹操哈哈大笑,笑声把现场的音乐都压了下去。然后忽然就收起笑声,冷冷地说道:“我手下的幕僚们都认为我应该先宰了你,免除后患。可我就是下不了手啊,你知道为何?”

    刘备浑身颤抖,连耳垂都抖动起来,他惊恐地看着曹操,不敢说一个字。

    曹操又大笑,表情温和地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因为我根本没发现你是什么英雄人物,你在我眼中就是个虚张声势、弄虚作假的废物。”

    刘备舒坦得很,微微而笑,举起酒杯向曹操敬酒道:“您真是眼力非凡啊!”

    曹操喝了一小口,放下酒杯,收起笑容,冷静地端详刘备,他发现这个人长得真是好奇怪啊。

    可他就是看不出刘备到底有什么才能,因为到那时为止,刘备始终像个下人一样到处找主人,四处寄人篱下,而且没有做过一件露脸的事。

    他瞧不起刘备,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这种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和众生不同的是,他头上有个半真半假的“皇叔”的帽子。

    曹操看不上刘备,可有人看得上他,这个人就是董承。董承跟随皇帝刘协来到许昌后,始终想削弱曹操的权力。然而他的能力有限,不但没有削弱曹操的权力,反而让曹操把他们这一伙的权力全部削掉。三公中,除了袁绍是有名无实的大将军外,司空和太尉都是曹操,主管政府事务的尚书令则是荀彧。在许都,董承比皇帝刘协还要痛苦。

    趁着曹操离开许昌去征讨,董承在许昌偷偷摸摸地组织反抗力量,他和依然效忠皇帝刘协的那些官员喝茶谈天,最后总是把话题引到曹操的擅权上。

    那些官员不置可否,虽然他们效忠皇上,但还没有为皇帝献出生命的觉悟。最终,能和董承走到一起的只有一个叫王服的将军,还有个叫种辑的校尉。这两人,虽然没有自己的部队,却有一片清君侧的真心。

    三人达成生死联盟,等待时机,干掉曹操,恢复皇帝刘协的权力。

    刘备的到来,让董承眼前一亮,因为据江湖传说,刘备温良恭俭让,深得民心,而且还有两个超级搏击高手兄弟关羽和张飞。董承狭隘地认为,如果能联合刘备,那干掉曹操的梦想完全可以快速实现。

    他请刘备吃饭,还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饭局上,董承把刘备吹上了天,刘备竖起大耳朵认真地听,因为这是他将来向别人吹嘘的素材。

    在和刘备吃了几次饭后,董承就慢慢把话题引到曹操身上。刘备天生对曹操有一种恐惧,他隐约感到董承的话题有对曹操不利的地方,就马上装作喝醉。

    此后几次饭局的情形惊人地相似:刘备毫无先兆地就大醉不醒,关羽、张飞扔了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把刘备抬回住所。

    董承开始还认为是酒质不好,但换了好酒后,刘备仍然如此。后来,他明白了,刘备是不想参与此事。

    于是,他拿出撒手锏。有一天,他问刘备:“皇叔啊,想不想见皇上?”

    刘备愣了一下,突然就要大醉不醒。董承手疾眼快,死死扶住他,叫起来道:“刘皇叔,你也是刘氏皇族的一员,怎能如此颓废?!除非你不是刘氏皇族!”

    刘备最怕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皇族身份,急忙坐直了,干了两杯酒,吼道:“见就见,怕什么!”

    董承偷偷摸摸像做贼一样,带着刘备去见皇帝刘协。刘协在深宫中接见刘备,两人隔得远远的,互相打量着,像是失散多年的父子,不敢相信现在对面的人是真的。刘备看到刘协满面沧桑,神情萎靡,眼泪马上就流了下来。刘协紧走几步,刘备小跑着迎上来,两人握住了彼此的手,欲语泪先流。

    刘协也跟着刘备哭,哭成了两个泪人。哭了半个时辰,董承实在看不下去了,说:“皇上别哭了,让你俩见一面很不容易,别把时间浪费在哭上。”

    两人这才想起,此次见面不是认亲,而是商议如何恢复皇权。

    刘协下拜道:“皇叔啊,曹贼势大,我天天在这皇宫里,日夜不得安枕啊!皇叔名望隆重,威名远扬,还望帮我一帮。”

    刘备急忙阻止:“皇上……”

    刘协说:“没事,我现在就是个橡皮图章,能有个亲人来帮忙,我死都值了。”

    董承突然向刘协下跪道:“皇上,刘皇叔肯帮忙,这事就成了。”

    刘协让董承起来道:“你这话说的,我和皇叔是一家人,这个忙他还会不帮?”

    刘备急忙说道:“这个……”

    刘协和董承都惊讶地看向他:“刘皇叔,你……”

    刘备“啊”了一声,说:“这事要从长计议。我看今天时间差不多了,待得太久,恐怕会被曹操发现,咱们下次再议。”

    两人都愣了,什么叫下次再议,这次根本就没有议啊!他们劝刘备多待一会儿,刘备死活不干,声称自己最近喝酒频繁,胃病犯了。

    董承只好领着刘备鬼鬼祟祟地离开刘协的深宫,刘协眼巴巴地看着刘备的背影。刘备不用回头,就能感受到皇上的神情,他哀叹一声,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自真心地流下几滴眼泪。

    刘备和董承来往频繁,曹操早就发现了。他不知道这两个人在搞什么鬼,所以他借请刘备吃饭试探一下他。历史上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开演。

    曹操请刘备吃饭,刘备吓得浑身哆嗦。他本来想一走了之,可兄弟关羽、张飞安慰他说:“曹操不会发现你和皇上的密谋的,放心去吃。”

    刘备叫起来,对兄弟二人说:“什么密谋?哪里有密谋?不可乱说啊,你俩想吓死我不成!”

    两人只好不说话,刘备借了两兄弟的胆子,心神不宁地来赴曹操的宴会。

    其实所谓宴会,就是一盘青梅,一壶酒。

    曹操和刘备用青梅下酒,才喝了几口,天边就响起一阵雷。曹操说:“天要下雨,谁也管不了啊。”

    刘备心脏剧烈跳动,这就叫做贼心虚,他觉得曹操话里有话。然而曹操就是随便感慨一下,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两人喝到高潮时,曹操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前倾着身子,对刘备说:“你说当今天下,谁是英雄?”

    刘备把口中的酒胡乱咽下去,回道:“您啊。”

    曹操哈哈一笑,坐下去,自己干了一杯,轻描淡写地问道:“我听说你最近和董承走得很近嘛!”

    刘备正用筷子去夹青梅,听了这话,筷子停在空中,两只眼睛迅速翻腾,把四周快速扫描一番,确信没有藏着的武士。

    他慢慢抽回筷子,说:“只是同僚之间的闲聊。”

    曹操指着他的筷子道:“你怎么没有夹东西,就缩回去了?”

    刘备看了看筷子,故意失笑道:“哎呀,你看我,喝多了。”

    曹操神情慢慢凝重,盯着刘备的眼睛,但刘备的眼睛长在太阳穴两边,所以他只能盯住刘备的一只眼。

    他慢慢地对刘备说道:“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其他人都是废物。”

    刘备正要伸出筷子,听到这句话,“哇呀”叫了一声,筷子落地。

    曹操盯紧了他,问:“你怎么了?”

    刘备不知该如何回答,恰在此时,一道惊雷闪过,刘备大叫一声:“哎呀,吓死我了!”

    曹操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说:“你居然怕雷声!”

    刘备兴奋地解释道:“孔子说,迅雷风烈必变,我怕雷是正常的。”

    曹操又大笑。

    这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其实没有论,只有曹操的一句扯淡的话。吹捧刘备的史料最后总结说,刘备被曹操说中了是英雄的事实,所以惊讶得把筷子掉在地上。

    其实,曹操说自己和刘备是当时的英雄,很有点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庸人开玩笑的意思。曹操根本就没有发现那个时候如丧家狗般的刘备有任何英雄潜质。至于刘备为何掉了筷子,恐怕也是震惊于曹操居然说他是英雄这句话,他根本不是英雄,被人说成是英雄,凡是有点心的人,不掉筷子才怪。

    但曹操这句话,倒真的激发了刘备要做英雄的心。他摇摇晃晃回到住所后,就把张飞和关羽找来,说:“二位兄弟,我要做大英雄。”

    关羽和张飞两个大男人激动地流下眼泪,说:“我们跟随你多年,始终东躲西藏的,被人瞧不起,如今听你说要做大英雄,看来好日子要来了,谢谢你啊,大哥!”

    刘备没有回话,醉死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刘备回想起昨天的情景,狠狠抽了自己好几个嘴巴。傍晚,董承来找他,问他:“向曹操夺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你准备好了吗?”

    “衣带诏”事件

    刘备没有准备好,其实董承也没有准备好。董承的思路是,只要刘备参加,这件事就成了一半。刘备的思路是,你要先建立平台,我才能来表演,你不能让我帮你建平台啊。

    董承鬼鬼祟祟地来到刘备住所,见刘备支支吾吾,就急了,从衣服最里面摸出来一个东西。刘备定睛一看,好像是圣旨。董承举着那个东西说:“刘皇叔,这可是皇上的诏书,上面让我杀掉曹操。”

    刘备大惊,伸出手去,他本来离董承很远,但这手一伸出去,立即就抓到了圣旨,把董承吓了一跳。他一边推开刘备的手,一边说:“哎呀,皇叔,你的手好长啊。”

    刘备急忙缩回手,笑嘻嘻地盯着诏书,说:“能否让我看一下内容?”

    董承正色道:“这可使不得,你要先发誓参加,等诛了曹操后,咱们再一起看。”

    刘备犹豫起来,董承一直催促,刘备说:“我没有看到诏书内容啊。”

    董承说:“这可是皇上亲手写的,还能骗你。”

    刘备许久不说话。最后,他对董承说:“这件事我做了,你容我准备三天。”

    董承大喜,快快乐乐地走了。

    董承一走,刘备就找来张飞和关羽,询问二人的意见。

    张飞说:“干吧,这样活下去太窝囊了。”

    关羽捋着胡子说:“当初咱们结义时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哥,人固有一死,死得轰轰烈烈才好。”

    刘备说:“哎呀,那句话就是个门面话,谁拜把子都说的,何必当真,咱们不能死啊。”

    张飞叫起来:“有皇上的圣旨,你还怕什么,这是件正义的事,做正义的事还如此犹豫?”

    刘备觉得两个兄弟是猪脑子,他小声说:“董承拿的诏书是真是假还不可知,即使是真的,里面到底是要杀了曹操还是要制伏曹操,董承不给我看,我怎么知道?况且,曹操在政府里到处都是眼线,董承还没有动手,曹操就已知道,这事根本成不了。”

    关羽和张飞永远都是直线思维,说:“那咱就不干了,正好去告诉曹操。”

    刘备说:“两位老弟糊涂啊,我可是一直打着刘氏皇族后裔的招牌。这么多年,咱们像流寇一样东躲西藏还能活下来,不就是因为这块招牌能引起别人的共情嘛。如果咱们把董承的密谋告诉曹操,以后在江湖上还咋混呢?”

    三人商量了一晚上,最后才商量出一条计策来:既不告诉曹操,也不和董承合作。能做到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有一个:尽快离开许昌。

    而尽快离开许昌,还真有办法。最近,据可靠消息,袁术要取道徐州去投奔他老哥袁绍,如果两人联盟,对于曹操领导的东汉帝国将是个不小的打击。

    曹操一直在琢磨该如何阻截袁术,这时候刘备就跑来了。

    刘备说:“我愿意为您做这件事。”

    曹操很犹豫。刘备心急如焚地说:“您就让我去吧,放心,我绝对不会背叛你。”

    曹操摇头说:“我不是担心你背叛我,我是担心你搞不定啊。”

    刘备急得面红耳赤,说:“我是骡子是马,您也应该拉我出去遛遛啊,不然怎么知道。”

    曹操思考许久,终于点了点头说:“好吧,我给你点兵马,你过几天出发。”

    刘备兴奋得跳起来道:“什么过几天,我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今晚就走。”

    曹操倒有点感动,握了握刘备的手说:“保重啊,希望你能旗开得胜。”

    当晚,刘备就带领曹操给他的兵马,急如星火地出了许昌,路人见刘、关、张三人一路狂奔,一路吆喝,还以为是去解放全人类呢。

    刘备出了许昌,如释重负,还唱起了家乡的小调,关羽和张飞两人附和着。这正是,鸟儿出笼好快乐,从此再也不回来。

    第二天中午,董承才知道刘备撂了挑子,气得死去活来。不过转念一想,就这样一个王八蛋,即使让他参加杀曹联盟,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走了也好。

    董承并未因为刘备逃跑而取消他的计划,相反他开始快速推进。但很快,计划泄露了。

    正如刘备所说,曹操耳目众多,再加上董承最近一反常态,上蹿下跳,曹操马上就知道了董承的计划。这并未让他感到惊骇,因为自把皇上迁到许昌以来,他已经听闻了太多的流言蜚语。

    有人说他打着天子名号行一己私欲,有人说他就是想做皇帝,只不过现在时机还未成熟,还有人说,他天天打骂皇上,屯田制实行时,居然让皇上去务农。

    传出这些话来的人是谁,曹操猜也不用猜,肯定是忠于皇帝刘协的那些大臣,可他毫不在意。因为他懂得一个人生道理:只有弱者才会散布谣言,用道德为武器对强者进行攻击。他受到的毁谤越多,就证明他越强大。

    他和荀彧、郭嘉商议如何对付董承,两人都赞同斩草除根。可当他问到如何对付皇帝刘协时,荀彧不说话了。

    郭嘉欲言又止。

    在诸多谋士中,其实曹操和郭嘉最谈得来。因为郭嘉和他特别相似,尤其是在个人品德上,曹操行为不检点,郭嘉比他还不检点。郭嘉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放荡不羁让他喜欢泡妞,爱自由则让他不喜欢被人管。简单而言,郭嘉是那种无组织无纪律、声名狼藉的人。可曹操就是喜欢他,不但喜欢他的这种品质,更喜欢他神鬼莫测的预言。

    曹操让他说,郭嘉就摇头晃脑说:“周文王不做的事,周武王必做,您就是周文王。”

    这句话,不但荀彧吃了一惊,连曹操都感到吃惊。

    曹操压低声音,愠怒道:“你胡说什么呢!”

    郭嘉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走着瞧吧。”

    其实不用郭嘉说,曹操内心早有主意,皇帝刘协现在动不得,这不仅是出于天下大势,更是源于曹操的品质。曹操从没想过要称帝,从前如此,现在如此,临死时也如此。

    最后,曹操自己拿了主意:将所有参与此事的人诛杀,这件事和皇上无关,皇上依然是皇上。

    很快,曹操开始在许昌城内大肆搜捕,董承和他的同志们全被搜出。不过,在处死董承前,曹操心血来潮,去监狱里见董承,他想和董大胆聊聊。

    他说:“世人总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你想过没有,当初天子在洛阳都快饿死了,那么多军阀都在看热闹,只有我跑去洛阳把皇上接到许昌,有吃有喝有尊严。不是我挟持天子,而是天子倚靠我。”

    董承“呸”了一口说:“败者为寇,你是赢家,怎么说都可以。”

    曹操说:“哎呀,话不能这样说,事实就是事实。其实你要替皇上杀我,安的什么心,难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难道你真的只是想替皇上拿回权力?还是你想坐我这个位置?”

    董承大怒,尤其是当他发现曹操说的是事实时,就更加怒不可遏,然后就说漏了嘴:“若不是刘备那蠢货逃跑,现在沦为阶下囚的应该是你。”

    曹操“哇呀”叫起来:“那个蠢货也参与了这件事?”

    董承恨死了刘备,临死也要把刘备拉来垫背,就把刘备参与的事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番,曹操听到刘备逃跑,又气又笑。

    他下令处决了董承一伙后,派使者去徐州叫刘备回中央朝廷。

    刘备不可能回去。他抵达徐州后,明白总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忽然发了狠,干掉了曹操安排在徐州的军政长官,同时派人去和袁术勾搭结盟事宜。

    可两人还没有结成,袁术就一病而死。刘备放眼四望,发现当时的天下,只剩下两个大佬,一个是曹操,另外一个则是袁绍。

    他派人去和袁绍勾搭,袁绍此时已经把他的邻居公孙瓒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正准备傲视天下,所以刘备这个时候来,正是时候。双方结成联盟,决定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怒不可遏,咒骂刘备是个大耳贼。但荀彧提醒他,现在的敌人不是小小的刘备,而是袁绍。因为到了公元199年阴历八月时,中国黄河以北只剩下了一个割据政权——袁绍政权。

    现在,曹操必须要和袁绍短兵相接,来个了断。

    可在正式面对袁绍之前,曹操还有一件心事,这件心事就是张绣。

    贾诩来投

    即使经过了曹操的三次大规模征讨,张绣依然坚挺。他之所以能坚挺,是因为他有个超级军师贾诩。而最重要的是,他对贾诩言听计从。

    曹操第三次征讨张绣后,转移视线去打吕布,张绣则在慢慢恢复元气。在恢复元气的过程中,张绣经常唉声叹气。他的境况一点都不好,他面临的是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曹操领导的中央朝廷,一个是割据政权袁绍。这两个大家伙,他谁都惹不起。而且他始终有不好的预感,他将来必会被其中一个人吃掉。

    公元199年阴历七月,袁绍派人来和张绣谈判:归顺我,保你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张绣和贾诩商议。贾诩说:“袁绍这人成不了大气候,他太优柔寡断,面对不同意见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投靠他,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墓地。”

    张绣忧愁万分道:“咱们这个处境太尴尬了,肯定要站队啊。”

    贾诩说:“如果真要站队,不如站在曹操那边。”

    张绣苦笑道:“我怎么能投靠曹操?一来,虽然曹操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可实力还是不如袁绍,咱们不能投靠弱者,放弃强者啊。二来,曹操和咱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咱们投靠他,岂不是羊入虎口?”

    贾诩摇头道:“您只看到表面,没有向深处看。我来和您说:第一,投奔曹操,名正言顺,因为曹操现在是中央朝廷的代表,而袁绍是割据政权,名不正言不顺;第二,袁绍的确比曹操力量大,也正因为如此,咱们这点兵马去投靠袁绍,袁绍不会把咱们放在眼里,而投靠曹操,曹操必会好好对待咱们;第三,咱们固然杀了曹操的儿子,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可曹操这人志向远大,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您去投靠他,他即使心有芥蒂,也会为了显示他的胸怀博大,而热情接受你。另外,据我的看法,曹操的确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

    张绣对贾诩的这番长篇大论,只赞成第二条。至于第一条,张绣觉得,什么名正言顺,任何时代,都以实力说话,而第三条,曹操心胸狭窄有仇必报,世人皆知。

    贾诩见他犹豫,就说:“你如果担心,那我亲自去一趟许昌,让曹操心无挂碍、敲锣打鼓地欢迎你!”

    张绣思考许久,长叹一声道:“身处夹缝中真是难受,你去吧。”

    贾诩二话不说,当即上路,去了许昌。

    曹操热情地接待了他,贾诩就把张绣要投靠他的事情说了一遍。曹操板起脸来,说:“你来投靠,我是一万个欢迎,但张绣那厮,杀了我的儿子,还有我的大将典韦,你让我如何和他和平相处?”

    贾诩发现曹操没有装蒜,的确是真情实感,就劝他道:“您和袁绍已到了撕破脸皮、动刀动枪的地步。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张绣乃一代人杰,您不用他,他就会去投靠袁绍,无缘无故地,自己损失个人才,还让敌人多了个人才,这笔账,您不会算吗?”

    曹操仍然气咻咻的,对贾诩说:“什么人杰不人杰的,我的下属都是人杰,不缺他一个。”

    贾诩站起身来,假装很失望地说:“想不到曹公您是这样的人,我看错您了。”

    曹操也站起来,说:“先别这么说,我是很看好你的,你来不来?”

    贾诩说:“张绣来我就来,张绣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曹操失声叫道:“你这是威胁我!”

    贾诩说:“非也,我这个人有原则,而且我一直在替曹公您着想啊。”

    曹操长吸了一口气说:“你容我想想。”

    那天晚上,曹操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既恨张绣,又特别想得到贾诩,这真是两难。人生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形,如何做出正确选择,既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又考验一个人的肚量。

    可曹操已没有时间考虑。很快,前线就有军情来报:袁绍已集结十万兵马,准备进攻兖州。

    曹操立即做出部署:派遣大将臧霸率一支精锐进入青州,防卫许昌东部,再命大将于禁进入关中,稳定关中,防卫西部。公元199年阴历九月,曹操亲率主力进驻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他在河这面,袁绍在河那面,两个大佬隔河相峙。

    看着河对面黑压压的袁绍兵团,曹操心里打起了鼓。他马上就给贾诩写了封信,同意张绣弃暗投明。

    张绣心神不宁地抵达许昌,曹操不仅热烈欢迎他,还让儿子曹钧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结成儿女亲家,以此来打消张绣内心的不安。

    他在欢迎会上紧紧握住贾诩的手说:“欢迎你啊,有你我就放心了。”

    然后他把贾诩带到官渡,指着对面满坑满谷的袁绍兵团,问贾诩:“这仗怎么打啊?”

    贾诩没有出声,站在他身边的荀彧也没有出声,因为这仗的确不好打。

    郭嘉在一旁打着哈欠,昨晚他劳累过度,没休息好。曹操此时看向他,郭嘉就掐指一算说:“这仗好打,肯定赢,打就是了。况且,能不打吗?躲不了啊。”

    众人都惊掉了下巴,用眼神问郭嘉:你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郭嘉又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说:“我能前知啊,哈哈!”

    曹操不太相信郭嘉的话,因为这仗的确不好打。但正如郭嘉所说的,这仗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