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学传统。我们的文学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的传统,其中有三个传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第一个是文以载道的传统,也就是所写的文章要负载对读者有启示意味的道理。在今天这个强调娱乐至死和只要快感的年代,重学这个传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不能只为了快感写作。第二个是写作要注重感觉,要写真情实感的传统,要确实是在外物感动了自己之后再动笔,要写真情实感。学习这个传统对于我们今天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今天纯粹为赚钱的写作太多了,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的写作太多了,大量掺水的作品太多了。第三个是关注和表现现实,忧国忧民的传统。从楚辞中的《国殇》到唐诗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元曲中的《窦娥冤》到明朝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红楼梦》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国的历代文人,都始终把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都在热切地关注着自己身处的时代和身边的百姓。也正因为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作品才为人民所喜欢,才千百年地流传下来。我们今天要学习和发扬这个传统,就是要关心和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关心和关注今天的社会生活现实,敢于直面现实,用我们的笔去大胆地褒和贬,表现出鲜明的爱和憎。
其次是向世界上的优秀作家学习。今天的世界,尽管影像作品拉走了很多读者,但依靠文字创造的世界的魅力并未消失。国际上不论是文学大国还是文学小国的作家,都还在努力地创作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成为公认的好作品,这些作品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世界。这些被国际上公认的好作品,要么是对人性有崭新的发现,要么是对人类生存困境有深刻的洞察,要么是对人类命运有深切的悲悯,要么是在文体上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要么是在文本结构上走出了新路。我们要向这些作家学习,学习他们敢于创新的胆魄,学习他们观察和表现人性的方法,学习他们打量人类生存现状的角度和气度,学习他们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精神。
再次是向当下的民间百姓学习。民间百姓,是社会生活的主角,是时代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我们写作的素材和写作工具其实都来自他们的创造,他们既是我们的表现对象,也是我们的学习对象。我们向他们学习,主要是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们的生活态度,他们对待家庭、他人、国家、社会的态度,对待苦难、命运、死亡的态度,既会矫正我们的人生,也会给我们描绘人物形象提供指导;二是他们的生存智慧,民间百姓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总会找到生存的方法,学习他们的这种智慧,既会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也会使我们手中的笔更加灵动;三是他们的鲜活语言,百姓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会根据生活的需要随时创造新的词语,这些词语,饱含生活的汁液,正是我们的创作最需要的。目前一些网络语言和手机段子,就是来自民间的精彩创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