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郴州旅舍①
【原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②,桃源望断无寻处③。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④。
驿寄梅花⑤,鱼传尺素⑥,砌成此恨无重数⑦。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
①郴州:在今湖南郴县。
②雾失二句:谓楼台因雾气弥漫而不见,渡口因月色朦胧而找不到。
③桃源句:谓极目远眺,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乐园已是无处可导。桃源:即桃花源。
④可堪:那堪,受不住。杜鹃声里:指杜鹃凄切的鸣叫。人谓杜鹃鸣声似“不如归去”语,易勾离人愁思。
⑤驿寄梅花:《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即用此典。
⑥鱼传尺素:指书信往来。尺素:即书信。
⑦砌成句:谓远方亲朋带来的慰藉,反而增添了数不尽的离恨。砌:堆积。
⑧郴江二句:意谓郴江本是绕着郴山流的,为什么要流向潇湘呢?这里是喻说人的离别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不得已。郴江:源出郴州东黄芩山,北流到郴州,下流入湘江支流来水。
幸自:本自。
【译文】
楼台在夜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望穿双眼,桃源乐土无法寻找。怎能忍受孤馆在春寒中紧闭,还有杜鹃声声,斜阳西沉。
你寄来梅花致意,他传书信问候,这一切堆积起来,使我的愁恨重重叠叠数不清。郴江本自绕着郴山,为什么要流下潇湘去呢?
浣溪沙
秦观
【原词】
漠漠轻寒上小楼①,晓阴无赖似穷秋②,淡烟流水画屏幽③。
自在④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⑤。
【注释】
①漠漠:迷蒙之状。轻寒:微寒之气。
②晓阴:早晨阴暗的天气。无赖:这只作愁闷、悄恨解。穷秋:深秋。
③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图形。
④自在:此有无情无思的意思。
⑤闲挂:无聊懒散地挂。
【译文】
薄薄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小楼,清晨阴晦,这无可奈何的天气像深秋一样。屏风上淡烟流水,显得清幽。
落花自由自在地飞舞,就像梦一样轻柔,丝般的细雨漫天飘来,洒下无尽的忧愁。无精打采地放下窗帘,让银钩空闲地挂着。
如梦令
秦观
【原词】
遥夜沉沉如水①,风紧驿亭深闭②。梦破鼠窥灯③,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
①遥夜句:深夜沉静得像水一样。遥夜:深夜。沉沉:一作“月明”。
②驿亭:即驿馆,古代供过往官员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梦破:梦中惊醒。
【译文】
长夜漫漫,沉静如水;北风呼啸,驿站的门久久地关闭着。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只见老鼠偷看着油灯。严霜凄冷,寒气透进被窝。睡不着啊,睡不着,驿亭门外,马儿嘶叫,人声喧哗,又将出发。
望海潮
秦观
【原词】
梅英疏淡①,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②。金谷俊游③,铜驼巷陌④,新晴细履平沙⑤。长记误随车⑥。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⑦。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⑧。
西园夜饮鸣笳⑨,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瞑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
①梅英:梅花。疏淡:指梅花稀少、褪色。
②冰澌溶泄:谓冰块融化,随水流动。澌:流水,冰初凝成或初融皆可称冰澌。泄:散泄,指冰块流散。“东风暗换年华”意东风吹拂,不觉又入新年。
③金谷:指金谷园,在洛阳西北,为晋石崇所建的别墅,后为游乐之处。俊游:游览胜地。
④铜驼巷陌:指洛阳钢驼街。汉代洛阳宫门南面四会道口,有两只铜铸的骆驼夹道相对,后称铜驼街。巷陌:街道。昔人题咏,多以金谷、铜驼对举。
⑤新晴:雨过初晴。细履平沙:在平坦的郊野上漫步。
⑥误随车:谓无意中尾随着陌生女子的车子走。
⑦芳思交加:春色而引起的各种情思。
⑧“柳下”二句:桃柳成荫的小路,不经意地把艳丽的春色分送到人们家中。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⑨西园:两汉皆有,指上林苑而言。宋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洛阳董氏百园,似作者所指之地。鸣笳:指奏乐。笳:胡笳,古代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一种乐器。
“有华灯”二句:谓华灯耀眼,使月亮失去了光辉;车辆频繁,阻碍观赏花木。
盖:古代车子上伞状的篷子称盖,这是借指车。飞盖:车速很快。
兰苑:园林,指金谷、西园。未空:不荒芜。
行人:远游之人,为作者自指。渐老:逐渐衰老。
重来:作者元丰四年(1081)到过洛阳,次年离开;元祐二年(1087)再到洛阳,绍圣元年(1094)离去。此词作于第二次到洛阳之后,故云重来。是事:即事事。
烟瞑:烟霭弥漫,昏昏苍苍。
极目:极尽目力远望。
栖鸦:林中栖息的乌鸦。
无奈:无可奈何。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译文】
梅花稀疏淡雅,冰雪流泄融化,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撩乱交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雅集夜饮,吹奏起胡笳
,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霜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我归心难奈啊,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八六子
秦观
【原词】
倚危亭①,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②。念柳外青骢别后③,水边红袂分时④,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⑤。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⑥。怎奈何⑦、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⑧!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⑨。
【注释】
①危亭:高耸的亭子。
②恨如芳草二句:南唐·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划尽:
全部更除。划:通“铲”。
③青骢:骏马,今名菊花青。
④袂:袖子,这里以红袂指代女子。
⑤无端句:无端,没来由。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人。唐·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⑥春风十里:用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句意。
⑦怎奈何:无可奈何。
⑧那堪二句:“弄晚”与下句“笼晴”互文,意谓飞花残雨在逗弄晚晴。
⑨销凝:为“销魂凝魂”之约辞。表示感慨伤神之感情。杜牧《八六子》词歇拍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观《八六子》词效其体,歇拍云:“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则直以“销凝”为“销魂”之替辞而用如同义也。
【译文】
倚着危耸的高亭。离恨如芳草绵绵,青翠茂密的草铲尽了还会复生。回想起柳树外青骢马离别匆匆,流水边红袖女分手依依,不禁悲怆痛楚暗自心惊。
没来由天公赠与她娇美姿容。帷
帘透出明月银辉,笼罩了幽梦欢情,柔情融融仿佛沐浴着十里春风。怎奈何,爱悦欢情渐渐随着流水消逝,琴弦声音已断,碧纱巾芳香也减,怎忍受飞花片片,逗引着暮色昏暗,残雨蒙蒙笼罩着晚晴。正在凄然伤神,黄莺儿又啼叫了几声。
千秋岁
秦观
【原词】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①。花影乱,莺声碎②。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③。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④。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⑤。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⑦。
【注释】
①水边二句写城郊春意:浅浅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悄悄地退却了。
②花影二句:花影摇曳,莺声呖呖。化用唐人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③飘零二句:因人在外地飘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带也宽松了。
④人不见二句:所待之人迟迟不来,同自己相对的只有黄昏天边的碧云。
⑤西池,即汴京金明池。鹓鹭:是两种鸟,比喻品级相差不远的同僚。飞盖:飞奔的车子。盖:是车上遮阳的帷伞。
⑥日边句:回到皇帝身边的梦破灭了。日边:指皇帝。镜里句:谓容颜渐老。南唐·李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⑦春:好的光景。飞红万点:指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
【译文】
浅浅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悄悄地退却了。花影摇曳,莺声呖呖。因为人在外地飘零,不能在一起唱酒,彼此相思衣带也宽松了。
所待之人迟迟不来,同自己相对的只有黄昏天边的碧云,忆想往昔汴京金明池的聚会,那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指点江山,何其豪情慷慨。
而如今还有谁能够再次相聚呢?回到皇帝身边的梦破灭了。人也渐趋衰老。好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不都是忧愁如海吗?
绿头鸭
咏月
晁端礼
【原词】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①。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②。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③。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④。瑶台冷,栏杆凭暖,欲下迟迟⑤。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⑥。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⑦。
【注释】
①烂银盘:月亮像一个光洁灿烂的银盘。唐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皓色:光亮洁白的颜色。
②素蛾:传说月中仙女嫦娥。月为白色,故又称素娥。这用来代指月亮。淡伫:淡雅素净,形容月光皎洁。丹桂:桂树的一种。传说月中有一株桂树。参差:高低不齐。
③玉露:露水。零:滴落。金风:秋风。凛:寒。
④露坐久:长时间坐在露天里。“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分别化用韦应物“流萤度高阁”和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诗句,写夜色下两种动物的活动,衬托出深夜的幽寂。度:飞。
⑤“瑶台冷”三句:高台虽然很冷,但词人却不肯离去,只是不再坐着,而是倚栏杆站立,迟迟不愿回屋,以至把栏杆都靠热了。
⑥关情:牵动情感。漏:漏壶,古代计时器,用滴漏水的多少来计算时间。漏声:即漏壶的滴水声。永:长久。漏声正永:滴漏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响个不停。
⑦人强三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和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词句意。
【译文】
傍晚浮云收敛,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玻璃。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皓洁的月色染下澄澈的银辉,笼罩千里。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装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露珠儿开始涓滴,凉爽宜人的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
我想那佳人,自离别断了消息,当此夜月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最牵动情怀,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暗自伤心悲惨,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转移。料想来日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能预知呢?我们倾心爱恋,如今离别后,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但愿人强健,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远相随相伴。
浣溪沙
赵令畤
【原词】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①。东风轻轻弄帘帏②。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③。玉窗红子斗棋时④。
【注释】
①乱香深里语黄鹂:意黄鹂在飘香的百花丛中歌唱。乱香深里:即百花丛中。
②弄帘帏:吹拂窗帘和帏幕。
③“日正长”两句意:既然春心已萌动,那么只有到午梦中去会心上人,可春梦苦短,心上人杳无踪影,唯见双燕交飞,烟柳低垂。
④“玉窗”一句;那装饰华丽的窗前正是斗棋的最好时刻。
【译文】
塘中一池春水,池边鲜花开满枝头。黄鹂在飘香的百花丛中歌唱,东风轻轻地吹拂着窗帘和帏幕。
既然春心已萌动,那么只有到午梦中去会心上人,可春梦苦短,心上人言无踪影,唯见双燕交飞、烟柳低垂。唉,那装饰华丽的窗前正是斗棋的最好时刻。
踏莎行
贺铸
【原词】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③,红衣脱尽芳心苦④。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
①回塘:曲折回环的水塘。
②别浦:渠通江河的入水口或水滨曰浦,又称别浦。
③幽香:暗香。形容荷花的高洁。
④红衣句:谓秋天荷花落了,结出心带苦味的莲子。红衣:指荷花红色花瓣。
⑤骚人:诗人。
【译文】
在杨柳绕岸的池塘,鸳鸯游憩的水边,绿萍随水上涨阻断了采莲船的路。根本没有蜂蝶仰慕它的幽香,红色花瓣落掉后只剩下苦涩的莲心。夕阳返照,迎来了潮水,天上行云洒下细雨,好像要与诗人轻轻私语。当年不肯在春风中与百花争艳,无缘无故被秋风耽误。
青玉案
贺铸
【原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①,但目送、芳尘去②。锦瑟华年谁与度③?月台花榭④,琐窗朱户⑤,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⑥,彩笔新题断肠句⑦。试问闲愁都几许⑧?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⑨。
【注释】
①凌波:形容美人步履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横塘:地名,在苏州城外,贺铸在此建住屋。
②芳尘:美人经过时扬起的尘土亦被芳香所染。此处借指美人。
③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时期。语出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④月台花榭:一作“月桥花院”。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⑤琐窗:雕作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⑥碧云:一作“飞云”。冉冉:缓缓移动貌。蘅皋: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蘅:杜蘅,香草名。
⑦彩笔:能赋予文思的笔。典出《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五彩笔一支以援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满地。风絮:随风飘的柳絮。
【译文】
你这一走,我们将很难相会。再也见不到你迈着轻盈婀娜的脚步,灵雀般地飞到我横塘的寓所里来。没办法,我只能痴痴地目送你的倩影渐淡渐远,直到卷起的轻尘把视线遮断。从此以后,谁将陪伴着你度过美好的青春年华呢?想来,你也许会独自一人,寂寥地在花木掩映的亭台楼馆上赏月;也许会深居在雕梁画栋的闺阁里,无聊地做着女红。你的芳踪实在难觅,恐怕只有无处不在的春风有幸知道你究竟呆在哪里?
天空的白云在缓缓飘移,暮色降临到
了长满芳草的水边高地,我想用东晋诗人江淹的那支生花妙笔题写新诗,但写出来的恐怕只会是令人心碎肠断的只言片语。如果你问我的闲愁到底有多少,可用什么方法才能精确估算,我会告诉你:用遍地的青草?它一望无边。用满城的飞絮?它风飘万点。用梅子黄时那密织的雨丝?它如烟如网,无边无沿,无断无续……六州歌头
贺铸
【原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①。肝胆洞②,毛发耸③。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④。推翘勇,矜豪纵⑤,轻盖拥,联飞鞚⑥,斗城东⑦。轰饮酒垆⑧,春色浮寒瓮⑨,吸海垂虹⑩。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
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注释】
①五都:汉朝以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为五都。唐朝以长安、洛阳、凤翔、江陵、太原为五都。这里借指宋朝的各大都市。
②肝胆洞:肝胆照人,待人极其真诚。洞:明澈可见。
③毛发耸:表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④一诺千金:谓诺言可靠。《史记·季布列传》引楚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⑤推:公认,推举。翘勇:非凡的勇敢。矜豪纵:在生活上以狂放不羁傲视于人。
⑥轻盖二句:形容车马随从很盛。盖:车盖,指车子。飞鞚:有嚼口的马络头。
⑦斗城:汉代长安城的别称。因此凸出形似北斗。这以借指北宋京城汴京。
⑧轰饮酒垆:在酒店里狂欢。
⑨春色句:酒坛浮现出诱人的花色(谓贪酒垂涎)。
⑩吸海垂虹:像长鲸那样大喝,像长虹那样深饮。形容酒徒狂欢、豪放的形态。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
嗾:指使狗的声音。
白羽:箭名。
狡穴:谓兽穴。《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
乐匆匆:极一时之乐。另一解释:欢乐很快消逝了。
黄粱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困居邯郸,遇道士吕翁授以枕,梦中历尽荣华富贵以至老死,醒来吕翁还在身旁,店主做的黄粱尚未熟。此故事后人称黄粱梦。
辞丹凤:离开京都。丹凤:唐代长安有丹凤门,一般用指京城。
冗从:散职待从官。这里指作者离开汴京外任不重要的官职。
倥偬:事情急迫,匆忙。
落尘笼:为尘俗事务所束缚。尘笼:指仕途。
簿书丛:谓陷入繁重的文牍堆中。簿书:官府的文书簿册。
鹖弁三句:谓武官众多,都只能做此粗杂事务,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鹖弁:插有鹖(古书中谓一种善斗的鸟)毛的武士帽子,代指武官。
笳鼓二句:谓宋朝受到少数民族侵扰。笳鼓动:战争爆发了。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弄:弄兵,发动战争。唐安禄山曾据渔阳拥兵叛乱。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思悲翁:本是武曲名,多叙战阵之事,这里词人一语双关,“悲翁”又是自呼,古人每每中年称老或翁。
不请三句:意谓不能为国御敌,宝剑也感到不平,在西风怒吼起来。请缨:《汉书·终军传》载终“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世请求参军杀敌为请缨。天骄种:本指胡族。《汉书·匈奴传》:“胡者,天之骄子也。”此处泛指边族。
手寄句:以弹琴寄托自己的感情。七弦桐:即七弦琴,晋朝已有这种乐器。
目送归鸿:语出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译文】
少年时期侠肝义胆,结交各大都市的英雄豪杰。这些人待人真诚,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交往中曾立誓约生死与共,彼此信守诺言。推崇勇敢、在生活上狂放不羁傲视于人。车马浩浩荡荡走向城东在酒店里狂欢。酒坛浮现出诱人的花色,每个人都像长鲸那样大喝,像长虹那样深饮。
闲暇时打猎游玩,带上猎鹰猎犬,白羽的弓箭。虽然猎不到什么却也极一时之乐。一切好似黄粱美梦,转眼离别京都,路上只有明月陪伴,荡漾在孤舟莲篷里。外任不重要的官员这使我心急如焚,整日为尘俗事务所束缚,陷入繁重的文牍堆中,才能得不到施展。这里武官众多却只能做些粗杂事务,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宋朝正受到少数民族侵扰而我却不能为国御敌,宝剑也感到不平在西风中怒吼。心中怨恨无处发泄只能登山临水以弹琴寄托自己的感情。
半死桐
贺铸
【原词】
重过阊门万事非①,同来何事不同归②?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③。
原上草,露初晞④。旧栖新垅两依依⑤,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①阊门:苏州古城西门。
②“同来”句:我们同来苏州居住为什么你却死在这里不能一同回去呢?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记江淮名娼徐月英送人诗:“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此用其语。
③梧桐半死:比喻丧妻。这句意:秋天霜降后梧桐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
④“原上草”两句意:语出古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比喻人生短促有如早晨的露水一般容易干枯。此指亡妻。晞:晒干。
⑤旧栖:指贺铸在苏州的故居。新垅:即新坟。依依:依恋。
【译文】
再次经过阊门人事全非,同来为何不能同回去?我如秋霜后凋零半死的梧桐,头白的鸳鸯失去伴侣而孤飞。
荒原野草上,露水刚刚晒干。我住旧居,你入新坟,两情依依。卧在空床上听窗外雨声,谁还会夜里挑灯为我补衣呢?
夜捣衣
贺铸
【原词】
收锦字①,下鸳机②,净拂床砧夜捣衣③。
马上少年今健否④?过瓜时见雁南归⑤。
【注释】
①收锦字:把织好了的锦字文诗收起来。
②下鸳机:织机的美称。李商隐《即日》诗云:“几家缘锦衣,含泪坐鸳机。”
③净拂:擦拭干净。床砧:捣衣用的大石板。捣衣:古代一般纺织品的质地较粗硬,须用木杵在石砧上反复槌捣,使之柔软,才能够制作和穿着。
④马上少年:指从军的年轻夫婿。《史记·陆机列传》载汉高祖刘邦自称其天下“居马上而得之”。马上:即谓戎马之上。健否:身体可好。
⑤过瓜时见雁南归:谓已经超过了服役期限,却不见丈夫返回。瓜时即瓜代。此句中用了《左传·庄公八年》里的一个典故;是年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戌守蔡丘,当时正值瓜熟,襄公便许诺明年瓜熟之时派人去替换他们。谁知一年期满,襄公却自食其言,不准他们回来。此即揭露统治者随意延长戍役期的卑劣行径。
【译文】
收起给丈夫的书信,离开织机,擦干净捣衣用的石板连夜捣衣。
不知边关年轻的太夫身体可好?已过役期,不见人回,只见雁南归。
杵声齐
贺铸
【原词】
砧面莹,杵声齐①,捣就征衣泪墨题②。
寄到玉关应万里③,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释】
①头二句意:捣衣石表面被磨得晶莹光洁,捣衣服的木棒不停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②征衣:指戌边人的军服。泪墨题:泪随墨下,写家书。
③玉关: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这只泛指边关。
【译文】
捶衣的石块光洁透明,木棒捣衣时发出的声音非常整齐,捣完征衣后,泪水和着墨水写信。
征衣寄到玉门关远隔万里,可丈夫还在玉门关以西。
夜如年
贺铸
【原词】
斜月下,北风前①,万杵千砧捣欲穿②。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③。
【注释】
①“斜月”两句:清冷的月光,飒飒北风,一片凄凉暗淡的深夜景色。
②万杵千砧捣欲穿:不断地捣啊,捣啊,恨不得把床砧都捣穿,砧未穿,心却碎。李白《长安夜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③不为捣衣二句:并不是为了辛勤的捣衣而彻夜不睡,而是为了消磨这度日如年的痛苦。破除:唐宋人口语,意消除、除去。
【译文】
清冷的月光,飒飒北风,一片凄凉暗淡的深夜景色。在这样的夜里,我只能不断地捣啊,恨不得把床砧捣穿,砧未穿,心却碎。
并不是为了辛勤的捣衣而彻夜不睡,而是为了消磨这度日如年的痛苦。
剪征袍
贺铸
【原词】
抛练杵①,傍窗纱②,巧剪征袍斗出花③。
想见陇头长戍客④,授衣时节也思家⑤。
【注释】
①练:白色的熟绢。
②窗纱:即“纱窗”。韵的要求而倒文。
③斗出:拼合出。
④陇头:即陇山之巅,山在今陕西省陇县之地。
⑤授衣时节:发冬衣时。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发授冬衣矣。”
【译文】
展开白色熟绢,在纱窗旁,细细地剪裁拼合出战袍的花样来。
一想到陇山之巅常年戍守边疆的丈夫,在发放冬衣时一定会更思念家乡,思念我吧!
望书归
贺铸
【原词】
边堠远①,置邮稀②,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③。
【注释】
①边堠:古代边防前线侦探敌情的土堡。这里泛指边防前线。
②置邮:古代传递文件,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驿站。
③最后两句:只有在梦中多次与亲人相见的愿望尚可实现。只盼望冬去春来能得到亲人的回信。
【译文】
边堠遥远,驿车又很少,好不容易见了驿使,赶快附上战袍,用它做铁甲的衬里。
连夜来频频与丈夫梦中相见,只望来年能得到他的回信。
小梅花
贺铸
【原词】
缚虎手,悬河口①,车如鸡栖马如狗②。白纶巾③,扑黄尘④,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⑤?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⑥。作雷颠,不论钱⑦。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⑧。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⑨。笑嫣然,舞翩然⑩。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释】
①缚虎手:手能缚虎,形容勇武过人。可引申为有军事才能的人。悬河口:谓口若悬河。
形容才辩出众。可引伸为有政治才干的人。
②车如鸡栖马如狗:意思穷愁潦倒之人,车不大像鸡窝,马不壮像瘦狗。
③白纶巾:白衣、布衣之类,为未出仕人装束。
④扑黄尘:急急奔走于风尘之中。黄尘:京城的尘土。
⑤蓬蒿人:草野之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句意:不识贤才,我辈岂是生活在草野间的人物吗?
⑥这两句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原句,诗人信手拈来,借以抒发志士怀才不遇之感叹。
⑦作雷颠两句:要像雷颠一样,做了侠义之事,不收酬金。雷颠指雷义。据《后汉书·独行列传》载,雷义曾助人免于死罪,拒受酬金,后被举为秀才,另荐别人,刺使不准。“义遂佯狂被发走,不应命”,故被称为雷颠。
⑧旗亭:酒楼的别称。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文,形容酒极名贵。
⑨酌大斗三句:谓拿大斗来喝吧,为了我们的健康长寿,自古哪有鬓发常青的人呢!酌:斟酒,指饮酒。斗:酒器,李白《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⑩“笑嫣然”两句;笑得那么美妙,舞得那么飘逸。
“当垆”两句:买酒的秦女歌声是那样动听,如丝如弦,简直使人陶醉了。垆:酒店里放酒瓮的地方,用土砌成,该句语出乐府《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
。
秋风曲:指汉武帝写的《秋风辞》,结尾有:“欢东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之句。意思感叹欢乐不长久,人生苦短。
扶桑:神话中树木名,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这两句话,把太阳系在扶桑树上,即留住时光之意。
【译文】
手能缚虎,口若悬河。可这样的人,车不大像鸡窝,马不壮像瘦狗。未出仕人急急奔走于风尘之中,使自己的志向得以发展。但都不识贤才,我辈岂是生活的草野间的人物吗?唉,为什么志士总是怀才不遇呢?要像雷颠那样做了侠义之事不收酬金。高兴时来到酒楼要坛名贵的美酒。
拿大斗来喝吧,为了我们的健康长寿,自古哪有鬓发常青的人呢?舞女笑得那么美妙,舞得那么飘逸。卖酒的秦女歌声是那么动听如丝如弦,简直使人陶醉了。歌舞欣赏完毕不由得感叹欢乐不长久,人生苦短。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依然如此。本想留住阳光,却无奈于一旦忧愁萦绕心头,一天也是很长很长。
台城游①
贺铸
【原词】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②。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③。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④。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⑤。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⑥。旧时王榭,堂前双燕过谁家⑦,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⑧。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⑨。
【注释】
①台城游:本篇词调为《水调歌头》。台城,故址在今南京鸡鸣山南,周八里,为东晋及南朝宫殿、台省(中央政府)所在地。
②南国:南方,此指江南。潇洒:清丽。“六代”句:唐·刘禹锡《台城》
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监春事最奢”。六代:指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建都于今南京,合称“六朝”。浸:逐渐。豪奢:豪华奢侈。
③“台城”句:《同史·陈后主本纪》:“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常与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君臣酣饮。”游冶:艳游。襞笺:分笺。襞,通“擘”分剖。能赋:能作诗。宫娃:宫中美人,指张贵妃、孔贵人等。
④云观:《南史·陈后主本纪》:陈后主祯明二年(588)“起齐云观”。观,宫庭中高大的楼台。“璧月”句:《南史·陈后主本纪》载:陈后主与宫人文人赋诗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等句。南朝宋·何偃《月赋》“满月如璧”,璧,玉器,圆形。留连:同“流连”。
⑤飞鸳瓦:指宫殿被焚毁。《南史·陈后主世纪》祯明三年,隋军破城,“烧北掖门”,鸳瓦:《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载:魏文帝“梦殿屋两瓦坠地,化为双鸳鸯”。“却羡”句:杜牧《台城曲》二首其一:“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南史·陈后主本纪》:祯明三年(589)宫城既破,后主“乃逃于井”,“既而军人窥井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有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乃出,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
⑥乌衣:《景家建康志》卷十六:“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今城南长干寺北有小巷乌衣,去朱雀桥不远。”白社:《晋书·董京传》:“董京初常宿白社中,时乞于市。”此外泛指贫者所居。
⑦“旧时”二句: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王谢:琅玡王家、陈郡谢家,是自晋到南朝两大显赫士族家族。
⑧“楼外”两句:秋天夜深时,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之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淮:秦淮河。樯:船桅杆。
⑨“商女”两句: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篷:船篷,指代船。罅:缝隙。《后庭花》:陈后主所制。《隋五·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译文】
江南风景清丽,六代古都南京,越来越豪华奢侈。台城艳游,由妇人分笺赋诗。登上高耸的宫庭中高大的楼台感受清夏。皎洁的月亮流连夜中。年华如酒醉一般一闪而过,回头再看焚毁的宫殿反而羡慕未被损坏的井中蛙。
来到贫民居住的地方,这里只有能够睡觉的房屋,连马车通过的小路都没有,以前王谢家的双燕现在又到了谁家呢?秋天夜深时,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之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透过船篷缝隙还能听到商女吟唱的《后庭花》。
陌上郎①
贺铸
【原词】
西津海鹘舟②,径度沧江雨③。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④。
挥金陌上郎⑤,化石山头妇⑥。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⑦。
【注释】
①陌上郎:本篇词调为《生查子》。因本词中有“陌上郎”句,故名。
②西津:西面的渡口,此泛指送别之地。海鹘舟:轻捷如海鹘之快船。海鹘:鸟名,即海东青,雕的一种。
③径度:径直穿行而过。此句意:烟雨中径直渡过沧江。
④鸦轧:象声词。此处指摇橹声。
⑤“挥金”句:汉·刘向《列女传》:鲁人秋胡外出做官,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悦之,又多引诱,遭妇坚拒,回家后始知为其妻。陌上郎:指爱情不忠实的丈夫。
⑥“化石”句: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⑦扶床女:刚刚能扶着床走路的孩子。
【译文】
在一派烟雨中那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可怜的女子望着远去的船,耳边只听到摇橹的声音,呆呆地站立江边。
你要作负心郎,我宁化作望夫石。有什么能系住他的铁石心肠,恐怕只有三岁扶床走路的女儿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