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
在犹太商人看来,一个人怎样使用钱——包括赚钱、存钱和花钱——或许是检测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虽然金钱决不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是,它也不是无关痛痒的东西,不能从观念上加以蔑视。在犹太商人看来,在很大程度上,金钱是获得感官快乐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事实上,人性中的一些最优秀的品质是与正确使用金钱密切相关的,例如,慷慨、诚实、公平和自我牺牲精神,更不用说节俭的美德了。另一方面,是它们的对立面如贪婪,欺诈,不公平和自私,就像一个爱财如命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样。一部分人滥用和误用了金钱这种手段,产生了浪费、铺张、挥霍、奢侈等罪恶。
犹太人弗兰西斯·霍拉的父亲在他开始进入社会的时候,对他提出忠告说:“我衷心地希望你事事开心如意,但我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劝导你要节俭。节俭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德行。然而,浅薄的人可能会轻视它。其实,节俭是通向独立的大道,而独立则是每个精神高尚的人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犹太人亨利·泰勒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写成的《生活备忘录》一书中指出:“在赚钱、储蓄、花销、送礼、收礼、借进、借出和遗赠等方面,正确的行为原则和方法几乎为一个人的完美无缺作出了论证。”
一个人如果展望未来,他会发现等待他的主要有三种世俗的可能性事件:失业、疾病和死亡。前二者他或许还可以逃避,但是最后一个却是在劫难逃的。然而,无论哪一种可能性发生,他都应该把生活的压力减轻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是为了那些把安逸和生存都依附于自己的人们。这样来看,诚实挣钱和节俭使用都是极为重要的。
正当赚钱,是吃苦耐劳、不懈努力、不受诱惑和得到回报的希望的表现;而合理使用,则是精明能干、富有远见和自我克制的体现,这些都是刚毅果敢性格的真正。虽然金钱可以代表许多有很大价值的东西:不仅是食物、衣服和感官的满足,而且是个人的自尊和独立。
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去获得一个较为牢固的地位,这其中包含了人的尊严,它使得一个人更为强壮,生活得更为美好。从长远来说,它赋予了他更大的行动自由,能使他有更多的力量为将来而努力。为了获得独立,生活简朴节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节俭既不需要超人的勇气,也不需要卓越的美德,而只需要一般的力量和普通人的能力。实际上,节俭只不过是秩序原则在家庭事务管理中的运用:它意味着统筹安排、合乎规则、精打细算和避免浪费,耶稣也表达了这种节俭原则,他要求“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
节俭也意味着将来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人要有抵御眼前的满足诱惑的能力,这也是人超越于动物本能的高贵之处。节俭完全不同于吝啬,因为正是由于节俭才能使一个人能够时时表现得慷慨大方。人也不能把金钱作为崇拜的偶像,而只能把它当作一个有用之物。正如迪安·斯威夫特所说的:“我们脑子里必须有金钱概念,但是,不能一心想的都是金钱。”我们可以称节俭为精明的女儿、克制的姊妹和自由的母亲。显而易见,适度节俭是自助的最好展现。
每个人都应该量入为出,按照自己的收入过日子。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诚实。因为,如果一个人不是诚实地按照他自己的收入过日子,那么他必定是虚伪地按照他人的收入过日子。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消费缺乏长远考虑,只顾眼前的享乐,那么等到他发现钱的真正用途时,就已经太迟了。
培根有句名言:“与其去赚些小钱,不如去存些小钱。”许多人不屑一顾随手扔掉的零钱和其他一些不当回事的支出,往往是人生中财富和独立人格的基础。这些浪费者往往是属于这个世界中权利受到分割的阶层,其实,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敌人。如果一个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他还怎么能指望别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呢?
一个生活节制适度的人,他的口袋里才会有钱去帮助别人;而一个铺张浪费、缺乏远见和挥霍一空的人,是不会有机会去帮助别人的。当然,节俭绝不是做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否则就是一个可怜的守财奴。在生活和交往中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是极端短视的人,只会导致失败。
有句谚语,叫做“只有一分钱的胸怀,绝不可能得到二分钱的收获”。日常生活中的无数事例都说明,人生的辉煌成就源于慷慨大方和诚实守信的生活准则。
◇谁陷入负债,谁陷入悲哀
有句格言说:“一只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同样,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也是不可能独立的。要一个债台高筑的人去说真话,恐怕比登天还难,因此,人们说,谎言是骑在债务背上的幽灵。负债者不得不向债主编造口实以拖延债务的偿还时间,这就使得他极尽撒谎之能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来逃避第一次债务,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种逃避债务的技巧对于逃避第二次债务往往是巨大的诱惑。不用多久,这位负债者就会在债务中陷得深不可拔,难以脱身,不管他怎样勤勉努力也无济于事。走向负债的第一步就是走向虚妄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情是债务接二连三接踵而来,如同谎言的编造源源不断。
画家海顿从他向别人借钱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种堕落,他认识到了“谁陷入负债,谁陷入悲哀”这句谚语的真理性。他的日记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现在我开始负债并有了债务,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事情。或许,只要我活着,我就再也休想摆脱它们了。”他那催人泪下的自传痛苦地回忆了在金钱问题上的尴尬难堪,以及由此带来的极度的精神沮丧。工作能力的完全丧失和时时重现的羞辱。
一位少年加入海军时,曾收到这样一段书面忠告:“对于任何你不通过向别人借债就不能获得的享乐,绝不要去享受。绝不要去向别人借钱,这会使人堕落。不过,我没有说你不要借钱给别人,只是要注意:如果你连本钱都无法收回,那就千万不要借出去。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别人借钱。”
一位名叫费希特的穷学生,甚至拒绝了比他更穷的父母亲提供的借款。犹太商人约翰逊坚信过早负债使人堕落以至毁灭。他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是极有见地的,值得我们牢记在心。他说:“不要想当然地只把债务当作一种麻烦,你会发现它是一场灭顶之灾。贫穷不仅剥夺一个人乐善好施的权利,而且在他面对本可以通过各种德行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的邪恶的诱惑时,变得无力抵抗。……这是你首先要小心在意的。”
无论你拥有什么,消费的时候都不能倾其所有。贫穷是人类幸福的一大敌人,它毫无疑问地破坏自由,并且,它使一些美德难以实现,使另一些美德成为空谈。节俭不仅是太平安逸的基础,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基础。一个本身都需要帮助的人是绝不可能帮助别人的。我们必须先自足然后才能出让。”
犹太商人认为,正视自己的日常事务,并且在钱财方面量入为出,斟酌考虑,这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对收入和支出的简单的算术运算有着极大的价值。精明节俭要求我们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水准时,必须低于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不能高于这一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拟订并忠实地执行一个生活计划。
◇一块钱也要发挥100%的功用
在犹太人的用钱观念中,都普遍坚持钱不能随便用,一定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犹太人之所以坚持这种观念,是因为他们懂得“支出”和“欲望”的关系。提到这个问题,看来有一点深奥,且看下面一段文字,你可能就会明白——用钱的人应该是一个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
犹太人认为,不要把支出和各种欲望混为一谈。每个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欲望,可是这些欲望是其收入所不能满足的,因此,切不可把自己的收入花在不能满足的欲望上面,因为许多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人常为不能满足的欲望所愁苦。别以为亿万富翁有那么多的金钱,一定可以满足每个欲望,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作为亿万富翁,他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到达的路程有限,能吃进胃里的食物有限,而且享乐的范围也有限。
犹太人认为欲望好像野草,农田里只要留有空地它就生根滋长,繁殖下去。欲望就是如此,只要你心里留有欲望,它也会生根繁殖。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你能满足的却微乎其微。人们只要仔细研讨现在的生活习惯,就会发现认为原来是必要的支出,经过明智思考之后便会觉得可以把支出减少,也甚至会觉得可以把它取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格言:花一块钱,就要发挥一块钱100%的功效。
在企业经营或是家庭开支上,犹太人注重做预算,并且根据预算的90%支出、10%储蓄的原则,慎重使用支出费用及购买必需物品,把不必要的东西全部删除,因为它是无穷欲望的一部分,不可容纳和反悔。他们牢记不要动用储蓄的10%收入,因为那是致富的本源。
世界上流行这样的说法:“犹太人是吝啬鬼。”此说法有一定依据,但也是一种误解。因为犹太人中有很多是经商的,而且是经商高手。作为商人,对物品斤斤两两计较和对金钱分分毫毫核算是其职业本能的反映。商人如不精打细算,不爱惜钱财,怎能获得经营的利润呢?
犹太人的社会背景和所处的职业地位,使他们形成了如下的金钱观念:
赚钱不难,用钱不易。
金钱可能是不慈悲的主人,同时也是能干的佣人。
金钱虽非尽善尽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败。
并不一定贫穷人什么都对,富有人什么都不对。
金钱对人所做的和衣服对人所做的相同。
赞美富有的人并不是赞美人,是赞美钱。
这些犹太人格言反映出犹太人对金钱的观念。说到底,犹太人把金钱视为工具。因此,他们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与误解,两耳不闻是非事,一心埋头把钱赚。
确实,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对金钱除了爱之外,还要惜,也就是说,除了想发财外,还要想办法保护已有的钱财。用现代的流行语说就是要“开源节流”。犹太人这些金钱观念是很有哲理的,这是犹太人经营致富的一个奥秘。犹太富商亚凯德说:“犹太人普遍遵守的发财原则,那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支出超过自己的收入,如果支出超过收入便是不正常的现象,更谈不上发财致富了。”
犹太商人用钱时珍惜钱财的事例有许许多多,有不少成为美谈趣话。据说,美国当今最大的财团之一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曾经有过两段有趣的故事:
洛克菲勒刚开始步入商界之时,经营步履维艰,他朝思暮想发财却苦于无方。有一天晚上,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是推销一本发财秘诀的书。他为此高兴极了,第二天急急忙忙到书店去买了一本。他迫不及待地把买来的书打开一看,只见书内仅印有“勤俭”二字,其余再没有任何内容了,这使他大为失望和生气。洛克菲勒因此思想十分混乱,几天寝不成眠。他反复考虑该“秘诀”的“秘”在哪里?起初,他认为书店和作者在欺骗他,于是想疾书指控他们。后来,他越想越觉得此书言之有理。确实,要发财致富,除了勤俭之外,别无其他办法。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此后,他将每天应用的钱加以节省储蓄,同时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一些收入。这样坚持了5年,积存下800美元,然后将这笔钱用于经营煤油。在经营中他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将开支节省,把盈利中的大部分储存起来,到一定时间把它投入石油开发。照此循环发展,如滚雪球一般使其资本愈来愈多,生意愈做愈大。经过30年左右的“勤俭”经营,洛克菲勒成为美国最大的三个财团之一的首领,到1996年,其财团属下的石油公司,年营业额到1100多亿美元。
犹太人特别是犹太商人是十分注重节俭的,他们不管多么富有,绝不会随意挥霍钱财。在宴客中,以吃饱吃好为尚,不会讲排场乱开支。在生活中,以积蓄钱财为尚,不会用光吃光,手头空空的。
犹太人测算过,依照世界的标准利率来算,如果一个人每天储蓄1元钱,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元。这88年时间虽然长了一点,但实际上,这些储蓄大都在实行了10年、20年后就会得到利用,由此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00万元。
崇尚节俭、爱惜钱财是世界富豪们成功的一个诀窍。如美国连锁商店大王克里奇,他的商店遍及美国50个州和世界许多地方,他的资产数以亿计,但他的午餐从来都是1美元左右。美国克德石油公司老板波尔·克德是一位节俭出名的大富豪。有一天他去参观狗展,在购票处看到一块牌子写着:“5时以后入场半价收费。”克德一看手表是4时40分,于是他在入口处等了20分钟后才购半价票入场,节省下0.25美元。要可知道,克德公司每年收支超亿美元,他所以节省0.25美元,完全是受他节俭习惯和精神所支配,而这也是他成为富豪的原因之一。
看来,犹太人经商致富的秘诀不单是会做生意,还与他们善于节俭、不挥霍钱财有关。犹太人的用钱观念可归结为:努力挣钱是开源的行动,设法省钱是节流的反映。巨大的财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时也需要杜绝漏洞才能积聚。正如古人所说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那样,世界上有许多犹太人成为大富豪,正是因为他们具有那种可贵的用钱精神。犹太人成为屈指可数的大富豪后,仍坚持节俭,保持着犹太人那种爱惜金钱的精神。
“爱”钱不等于“惜”钱。
爱上了钱却不珍惜,钱就不会爱你。
爱惜钱,就要看紧自己的钱包。
犹太人还这样提醒世人:
·本金得到安全保障的投资才是第一流的投资。
·为求高利而丧失本金的投资是愚蠢的冒险。
投资者不要急于发财,不能为事物的表象蒙蔽双眼。要仔细调查研究,制订好应对风险的对策,才可以拿出78%的金钱来投资。否则,投资者口袋里的钱就会像神灵一样消失。
赚钱,一个乞丐就可以做到;
用钱,十个哲学家都难以做好。
——乔治·索罗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答路透社记者问
◇买房子,不要租房子
一直到20世纪开始之前,大多数欧洲犹太人都不准拥有房地产或土地,只有少数从事农业犹太人除外。然而在美国,犹太人拥有住宅的比率高于其他人,这对于犹太人的财富和安全感大有帮助。除非你计划每隔几年就搬一次家,或是住在没落的地区,租公寓或住宅就像租车一样,你应该避免。拥有房子对你的财务状况会大有帮助,美国联邦租税制度的基础之一,就是用扣抵住宅抵押利息和房屋税来补贴拥有住宅的人。尤其在住宅抵押贷款的前几年,大多数的支出都可以扣除,扣多少要看你的边际税率而定。如果你不利用这种补贴,就是补贴了其他人。而且,除了税务优惠外,靠着房屋可以创造租屋永远无法创造的资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