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秘密-不甘寂寞的“小字辈”——彗星、流星、小行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太空流浪者——彗星

    20世纪末,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开始翘首以待,用期待又兴奋的心情迎接两个回归的彗星明星——先有1996年的百武彗星,后有1997年的海尔·波普彗星闪亮登场!

    彗星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呢?首先是它的奇异的形状:彗头中间嵌着闪光的彗核,拖着又长又透亮的彗尾,其次彗星是突然出现,有的则从遥远的行星尽头奔向太阳,随后又扬长而去,长久不归,如同浪迹太阳系的漂泊者。

    1.古老的传说

    自古以来,偶尔现身的彗星就被抹上了神秘恐怖色彩。我国民间叫它“扫帚星”,认为它会给地球带来灾难、饥饿、战争。当著名的哈雷彗星在1066年出现时,正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准备入侵英国的时候,后来一举获胜,建立了诺曼底王朝,威廉公爵夫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将当时的情景编织在一幅挂毯上,图中一方是一群诺曼底人指着彗星露出胜利微笑,另一方则是英国的哈学德国王坐在王位上望着头上彗星,惊恐万状。

    但是,埃德蒙·哈雷却不相信这些迷信传说。他曾担任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1682年,他26岁的时候,亲眼见到了那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他利用牛顿的彗星轨道计算方法,分析了1337年~1698年以来有观测记录的24颗彗星轨道,发现其中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三颗彗星在出现方法、运行轨道和时间间隔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遂于1705年断定这几颗彗星是同一颗的反复出现,并预言,这一彗星将在1758年再度出现在空中,并且每隔76年将出现一次。后来,哈雷的预言得以证实,该彗星在1758年的圣诞之夜果然再次回归,遗憾的是哈雷已于16年前与世长辞,无缘与他会面了。为纪念哈雷的功绩,从此,这颗彗星就被正式命名为“哈雷彗星”,这也是人类第一次预报归期的彗星。

    20世纪,哈雷彗星有两次回归,第一次是1910年5月,地球在哈雷彗星庞大的尾巴中逗留了好几个小时,亮度如同火星,让人大饱眼福。第二次,1985年~1986年,就远不如上次壮观,直到1986年三四月份,人们才在南半球上空一睹尊容。

    这两次回归,使哈雷彗星风靡全球,家喻户晓。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说:“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时,我是8岁学童。彗星横扫天际的奇景,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最初的印象对于我以后转学天文并从事小行星的观测研究起了作用。”

    对于最关注彗星回归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学界来说,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

    2.“脏雪球”

    1986年,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彗星实际上是一个由石块、尘埃、甲烷、氨所组成的冰块叫彗核,外表酷似一个深黑色的长马铃薯,就像一个“脏雪球”。它与地球上的小山差不多,如果在上面作“环星旅行”,大约半天就走完了,这样的小个子,远离太阳时在地球上是无法辨认的,当这个“脏雪球”飞向太阳时,太阳的加热作用,使表    面冰蒸发升华成气体,与尘埃粒子一起围绕彗核成为云雾状的彗发和核,合称彗头。彗发又使阳光散射,便形成星云般淡光的长长彗尾。这时,彗头直径可达几十万公里,彗尾长达好几千万公里,变得好似庞然大物,但质量却小得出奇,绝大部分集中于彗核,只到地球质量的十亿分之一。

    3.庐山真面目

    为了揭开“脏雪球”的神秘面纱,为迎接哈雷彗星在20世纪第二次回归,天文学家们做了充分准备。50个国家的900名天文学家组成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除了有组织地观测外,还第一次进行了空间现场考察,先后发射了5颗太空探测器,在非常近的距离内观测这颗星。其中,以英法为首的西欧10国,花了5年时间建造的“乔托”号最引人注目,它深入到离彗核只有500多公里的地方,已进入彗发的深处,所获得资料也最丰富,最有价值,让人类第一次目睹了彗核的真貌。日照率4%比煤炭还黑。独具特色的喷流上千公里高,喷泉核表面粗糙,像煤块般极黑,核外部是由非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多孔表面层,接近太阳外表30℃~130℃,里冰仍存在-70℃,有裂纹和凹坑多处,从里向外喷射气体尘埃流、尘气刹是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有最早、最完整的记录,开始见于《春秋》(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四月,有星孛于北斗”。比外国早几百年,我国已有世界上最早、最珍贵的彗星图案,这是公元前168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帛书中所绘,比公元66年绘下的耶路撒冷上空彗星早得多了。

    这是我们引为自豪的事,也是激励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

    彗星的风采也和宇宙其他星体一样,一次不如一次亮丽,最后会耗损殆尽而崩解。然而,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另一颗光耀的彗星出现,作为“新力军”加入人类发现彗星的名单中去,比如,我们在世纪末发现的百武彗星及海尔·波普彗星。所以人们得以不断目睹彗星的风姿。

    天女散花

    如果说彗星的回归让人激动,那么流星雨就是让人心潮澎湃了。

    “狮子座流星暴雨”是1998年8月的热门天象话题。

    “1998年11月18日2时至4时,狮子座流星雨爆发,届时,亚洲东部是最佳观测地点。”

    “狮子座流星雨33年一遇,这将是本世纪最后一次盛大流星雨。”

    消息一出,人们奔走相告,报刊、电视等传媒连篇累牍的报道,计算机网络专门网站介绍,使“流星热”迅速升温,“追星族”队伍迅速扩大。人们怎么能错过观赏“天空大礼花”的难得机会呢?

    众目睽睽之下,1998年11月18日午夜过后,狮子并没有怒吼,天空也不曾“火树银花”,因为,流星雨提前了!在1998年11月17日上午出现,北京时间中午12时30分到达峰值,最佳观测点在西方。流星暴雨也易地了,美国设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拉帕尔马天文站,在这一时间观测到2000颗流星。不过在亚洲晴朗的夜晚,还是出现了亮流星和火流星的光彩。

    青岛观象台,在17日凌晨和18日凌晨,分别观测到249颗和355颗流星,其中火流星此起彼伏,像闪电划破长空,在空中留下途迹最长时间达9分30秒。

    青岛射电天文观测站在凌晨3时至6时,观测到309颗流星,其中火流星41颗。

    昆明天文台在17日凌晨1小时中,观测到500颗流星。

    热情高涨的人们用肉眼在18日大概只能看到几十颗流星。

    虽然“只见流星不见雨”,留给我们深深的遗憾,但人们求知的愿望之强烈,出乎天文台科学家们的意料之外,同时也深感欣慰,天文知识可以普及也亟待普及,它不再是神秘深奥、曲高和寡的高深理论,应该从高高的圣坛走向人间。

    另一方面,预报时间的不准确也引发天文学家陷入深深思索。

    星光灿烂过后,人们对流星更加关注,也更进一步体会了它的神秘与不测。

    1.流星的诞生

    流星是什么呢?科学地说,太阳系行星际空间存在一些尘粒和微小固体块闯入大气层,一种行星际物质在大气层中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而流星雨就是地球遇到了一大群宇宙尘粒流星群造成的如同“下雨”一样的天文现象。

    流星体从哪里来?说来它与彗星有不解之缘。我们举个比拉彗星为例来介绍。

    比拉彗星早在1772年就被人发现了,1805年又被人发现过一次并确定为周期彗星(6.6年)。奥地利人比拉在相隔21年后又看到了并证实就是人们多次看到的那颗短周期彗星,并预言下次它将在1832年出现,果然比拉彗星在1832、1839年又两次重现。

    令人惊异的事出现在1846年1月13日,比拉彗星分离成为“双胞胎”兄弟,都有自己的彗核、彗发和彗尾,先乍离乍合相随,继而一前一后,两部分慢慢拉开了距离,消失于视野。等到下一个回归年,1852年时,尽管双双返回,却相差240万公里,形状和大小没有太大变化,但俨然另起炉灶各自为政的两颗彗星了。转眼到了下两个回归年1859年和1865年,却没寻到孪生彗星的踪影。

    经过计算,1872年10月6日,他们经过轨道近日点,人们还是作好准备迎接回归,可是虽经天文工作者用心探寻,但都没有发现,时间过去一个半月,仍一无所获。人们心里纳闷,它们退出了江湖?

    又隐居在何方?在那一年的11月27日夜里,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地方,都看到了一场盛大的流星雨,流星从仙女座向四周辐射出来,像高空焰火,历时6个小时,从辐射点总共辐射出大约16万颗流星,高峰时一个小时达到几万颗。大家心里的问号逐一打开了。

    原来,这正是地球穿过比拉彗星的轨道的时候,显然比拉彗星已经瓦解了,把组成彗星的小块和尘粒一路洒向自己椭圆轨道上,密密聚集成一大团的尘粒就形成“比拉流星群”,比拉流星群的辐射点在仙女座,当出现流星雨时就叫做“仙女座流星雨”。如果地球经过彗星尘粒分布疏稀的部分时,流星雨规模较小,我们可以只见流星,不见雨。

    从比拉彗星身上,一方面折射出彗星分裂、崩溃的规律和演变历史。另一方面活生生告诉我们,彗星与流星群、流星雨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回过头再看,20世纪末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的事情就清楚了。

    狮子座流星群(雨)是跟“坦普尔·塔特”彗星有关,它的尘粒物质特别集中在一起,这一团流星群只有每公转了一周以后,才会重新和地球相遇。平均33.5年回归一次的坦普尔·塔特彗星,意味着每隔33.5年,狮子座流星雨才会有一次盛大表演。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流星雨就是1833年11月13日的狮子座流星暴雨,在长达六七小时的“降雨”过程中,流星总数在24万颗以上,其“流星交注”的宏大气势,在当时不了解内情,科学不甚发达的时代,足以让人们目瞪口呆了。

    20世纪六十年代,狮子座也曾爆发出可观流星雨,“雨星”达一小时14万颗,持续八九个钟头,每分钟约2400颗流星从狮子座一点辐射出来,布满整个天空,直到地平线。近200年来,1799、1833、1866、1966年四次著名流星雨都发生在西方,狮子座流星雨最早纪录是公元902年,它只在公元931年向东方展现过它的风姿,这也是我国最早记载的那次,而1998年的流星雨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可见在每次朝见的三四年间,狮王的表现到底如何,让人难以预料。你注意观察一下,同一个流星雨,我们差不多总在一年的相同时期内看见它,有兴趣不妨亲自观察一下。这是因为地球轨道如果和某一流星群的轨道相交,那么地球至少每年在相同的日期穿过这流星群一次,产生同一个流星雨。比如狮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4日至20日会出现,只是一般年份里流星数很少,在1997年11月18日凌晨2点至4点长达2小时的观测中,可以看到二十几颗流星。英仙座方向出现的流星雨,你可以在每年8月11日到12日看到有40~50颗流星,在1小时中辐射出来。这说明英仙座尘粒是均匀分布在整个轨道上。

    其他著名的流星群还有天琴座、天龙座等。

    2.几个著名的流星雨

    20世纪最大的流星雨——天龙座流星雨。时间1933年10月9日,地点欧洲、非洲。许多人都终生难忘,这次流星雨是那样艳丽、迅猛,似乎宇宙发生了惊人的大难。在非洲,人们击鼓以恐吓魔鬼,在西班牙的村庄上响起了葬礼的丧钟,召唤信徒的忏悔。它持续了约4个半小时,高峰时流星数在5000颗以上。1946年10月10日,天龙座又暴发了同样规律的流星雨,其彗星母体是贾科比尼·津纳彗星,于1900年发现,周期6年半。1926年、1953年、1985年再次发生,规模小多了。可见大流星雨与地球和彗星在轨道上相对位置有关,因为流星体物质在轨道上的分布不均匀。

    英仙流星群——每年可见的活动期最长、活动强度最大的流星群。活动期从7月中旬~8月中旬,最大流量数每小时可达70个左右。母体彗星是1862Ⅲ,估计回归周期为120年,但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没有再见到它,还有待人们观测。

    哈雷彗星造就的流星雨——宝瓶η流星群和猎户座流星群。活动期分别是每年4月底至5月上旬,以及每年10月份的下半月。这时地球接近哈雷彗星轨道的降交点,由哈雷彗星回归时崩散的物质形成流星群。每年的强度和时间大体一致。

    狮子座流星雨回顾——前几次流星雨几乎都洗刷西方,并且也有不守时的记录。

    902年 中国天文学家第一次记录到狮子座流星雨。

    1799年 德国著名科学家洪堡在委内瑞拉记录到这一天象。

    1833年 北美洲出现流星雨,9小时有24万颗流星。

    1866年 欧洲观测到流星暴,并发现了坦普尔·特塔尔彗星。

    1899年、1933年 都未出现预期的流星暴。

    1966年 美国中西部出现壮观的流星雨,高峰时每小时约10万颗流星划破夜空。

    流星如火的天文奇观会对地球造成天灾吗?天文学家的回答是否定的。由于多数流星很细,在冲入地球大气层就被完全烧毁,有时,体积过大的流星体,还来不及烧完就落在地面,我们叫它陨星。由于大气稠密,落到地面的陨星很少,它们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也较小,所以很少带来灾害。但它对人造卫星不利,流星速度从十几公里/秒~80公里/秒,比人造卫星速度大,人造卫星如果碰到大流量可能会打坏,如果近行关闭,调整人造卫星、航天器,就可及时避开这一类袭击。

    行星砸出四川盆地

    据《新疆经济报》报道,7年前,偶尔翻看的一张《中国卫星影像图》,竟触发了新疆人陈方对我国西南部四川盆地成因的思考。7年后,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四川盆地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而且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证据”。

    “看,四川盆地是多么明显地被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源、大巴山和秦岭等高原围成了一个圆盆形的盆地。”1999年1月8日上午,陈方拿着《中国卫星影像图》时还像当年那样兴奋。所不同的是,陈方把“当时猜想,如此规则的圆形盆地,一定有其内在原因”的好奇,变成了一种有着诸多科学依据的推测:“四川盆地是一颗行星撞击后形成的,很可能与恐龙灭绝的大陨石坑是一致的。”

    陈方对6500万年前那次天地错位进行了描绘:

    “一个春日,估算直径在20公里左右的大行星,以高达1万亿吨TNT炸药的威力,由东南方向呈30°~40°入射角度急速向西南方向的地壳砸去,砸出了直径近500公里,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这亦可视为陨石坑。瞬间撞击的巨大能量留下了横断山脉的大皱折,包括1998年末,人类首次徒步穿越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是青藏高原加速隆起和升高的原因。再往远里说,云贵高原、大巴山和秦岭也是行星撞击地球后能量朝南面、东面和北面辐射的杰作。”

    1983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生物系的陈方引用《地理知识》的材料证实,该峡谷的大拐弯弧形条带,曾受到过来自多种方向断裂构造破坏和干扰,致使当时的地形极度扭曲,最终以大的拐弯套着小的拐弯,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使之拥有了集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于一身的特点。

    6500万年似乎是各种专家研究的一个重点。这一时间至少有两大地质事件连接为链:四川盆地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二者的时间均定格在6500万年,这一时间恰恰是恐龙在地球上瞬间消失的年代。对此,我国著名学者孙鸿烈、张学环与美国《科学》杂志用不同的手段加以了间接论证。

    根据现代地质学中的板块理论,由于印度洋板块自南半球与欧亚板块南缘碰撞,并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这便极易导致古海洋封闭(新疆塔里木盆地就是古海洋),整个过程完成于8000万年~4000万年之间。

    在陈方看来,依据以上事实,完全可以对四川盆地形成作出不同于前人的推断。在板块构造活动加剧时,若有一个行星撞击到了如今四川盆地的位置,加快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面俯冲的速度便在所难免,反过来讲,也就加快了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古地理图上已证明,

    青藏高原恰恰是从

    6500万年迅速隆起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行星撞击就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成为世界最高、最大、最年轻高原的所有秘史。

    并非杞人忧天

    据说,古代有个杞国(今河南境内)人总担心日月星辰会掉下来,打坏庄稼砸死人,甚至地也会陷下去,一天总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有位朋友见他这样,便拉着他一道去问懂得天地道理的人。

    杞国人问:天会坏吗?

    答:天是气体构成的,你每天呼吸行走都在气体当中,到处充满气体,不必担心。

    杞国人又问:天是气体结合而成,那么日月星辰不是要掉下来吗?

    答: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组成的,只是会发光,就是掉下来,还是落到气中,你也不会有损伤。

    杞国人又问:地会坏吗?

    答:地是固体,充满了各个角落,那么多人踏来跳去都没问题,为什么要担心呢?

    杞国人听了大为高兴,从此不再无缘无故的忧虑了。这就是有名的杞人忧天的寓言。多少年来,杞人被当作瞎操心的典型被嘲笑。

    从现在来看,这位懂得天地道理的人未必真懂,杞人的忧天倒是有一定理由呢。

    彗木大碰撞作为历史一页已经翻过,留给地球的警示启迪却发人深思:

    ——地球会遇上这种灾难性碰撞吗,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有朝一日遇上了,人类能够战胜吗?

    ——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会在这类宇宙事故中遇难吗?

    像彗星、流星体这样的不安分子,到底有多少?对地球到底构得成威胁吗?

    在这场角逐中,小行星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1801年元旦,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发现新行星起,就揭开了人类发现和研究小行星的序幕。从第一颗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整个19世纪,发现400个以上,到了20世纪,小行星的发现愈加频繁。到现在为止,天文学家已发现多达5000颗。

    其中已测算出运行轨道并编号的近3000颗。据估计,现代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小行星不到总数的千分之几。

    虽为数众多,但这些小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最大的谷神星直径只有770公里,不到月球直径1/4,体积不足地球体积1/450,如果你登上小行星,能一目了然地意识到是在一个行星上,四周越远越向下弯,球形感油然而生。1937年发现的赫海斯小行星,直径不足1公里,只有泰山的一半高。因此到现在为止,小行星全部聚集成团,充其量只有一颗中等卫星的大小,同大行星的大小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

    这么浩浩荡荡小行星军团,多数都集中行走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越出这个范围的极小,但也有少数不老实的“卒子”,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时可以跑到木星以远的空间,甚至跨过土星轨道之外,近时却大踏步走进地球轨道里侧,甚至深入到金星轨道之内,为“近地小行星”,成为太阳家族的不安定分子,很可能是未来对地球的主要“杀手”。

    近地小行星轨道偏心率一般比较大,从它与地球之间距离来说,最近时一般几百万公里~5000万公里,少有贴近到百万公里的。1937年10月小行星赫姆,在地球外80万公里附近掠过,只相当于月地距离的两倍,1989年3月,也有一颗小行星飞到距离75万公里的位置,又远离我们而去,从辽阔的宇宙空间尺度来看,说它们与地球近在咫尺,也许并不夸张。这么多小行星在地球附近空间穿来穿去,确实让人捏一把汗的。

    经研究,这类小行星轨道偏心率大,与地球轨道之间的倾角也大,很多可能与短周期彗星有联系,有的可能就是改变身份的彗星残骸。两者最大区别似乎在于外貌,但我们知道,彗星一次次接近太阳后,“云雾状”的易蒸发物质渐渐消耗,最后可能剩下的是一个不能蒸发、不能发光的石质残骸。加之质量又小,很可能受到天体的扰乱摄动影响,甚至改变方向直冲向地球轨道,造成自毁。

    变成了行星的彗星残骸和被误认为小行星的彗星,都有不少例子,前者,如阿波罗小行星,后者,如查龙,两者很难区分,没有太大的本质分别。

    根据专家的看法,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以及超过600米的彗星,原则上都有可能成为地球的潜在敌人。据天文学家计算,目前宇宙中,直径为1公里的“危险分子”大约1200~2000颗,太阳系中,直径100米的彗星达100万颗,潜在威胁很大。那么近地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几率如何呢?各方面估计不尽相同,出入也大。有人估计,平均几十万年或几千万年才发生一次,这对地球46亿多年的漫长岁月而言,可以用“司空见惯”来形容了。

    ——每年都发生的可能性50万分之一。

    ——今后100年的可能性10万分之一。

    ——人的一生中的可能性20万分之一。

    像彗木碰撞每1000万~8000万年有一次。

    所以,所谓杞人忧天不无道理,所谓天地冲撞并不是危言耸听。应唤起天文学家和公众注意。

    目前,从这一角度看,就算是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一旦小天体突袭地球,人类应抢先预报,测算轨道。对此,中国天文学家通过传媒公布了科学预测:未来100年之内,地球可相安无事,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李启斌和同事经研究,他们说到21世纪会有小行星三度“接近”地球,第一次是编号4179的小行星于2004年9月29日在距地球150万公里处一擦而去,第二次,2069年第2340号小行星距地球100万公里,照上一面,又会于2086年重新来到105万~110万公里的地方拜会地球。

    另外拦截、击毁改变轨道,保卫地球家园。使其不至在地面造成巨大的危害。

    总之现代的地球人不会坐以待葬,等待灭绝。人类有能力保护自己!

    天文蛋与彗星蛋

    太阳的运行对地球和地球上的动植物会产生直接影响,那么太阳系以外的天体运行会不会对地球和生长在地球上的动植物产生极其微妙的影响呢?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一问题。“天文蛋”及“彗星蛋”的屡屡出现,为这方面的研究,客观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88年3月18日午前发生日偏食,我国出现了两只奇特的鸡蛋,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一只是由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程莉云饲养的一只黄母鸡所产。蛋的大小等特征与往常无异,但蛋壳上却布满了稍微突起的白色斑点,这些白色斑点有规则地构成了一些星辰天体图像,其中的一些白斑对应,牧夫星座与大角、女室星座与宿角一、狮子星座与轩辕十四、猎户星座与参宿四等星辰清晰可辩。另一只发现于四川省的自贡市西矿区运输大队工会主席胡世骏的家中,其蛋的硬壳表面有7个突出的斑块,构成了相当规则的北斗七星图案。生蛋的母鸡在发生日偏食前3天,反常地停止了生蛋,显得烦躁,不太安定。

    除这种天文蛋外,还有一种“彗星蛋”。

    之所以把其称为“彗星蛋”,因为这是在彗星回归时所生下的一种蛋。

    1681年在罗马出版的一份杂志上,报道了一则消息。1860年12月的一天,一只小母鸡生下一只奇特的蛋,在这只蛋上,清楚地显示出一彗星及彗星附近星座的图案。这颗彗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亮的大彗星。不过有关“彗星蛋”的记载多与哈雷彗星有关。

    1682年,哈雷彗星出现时,德国马尔堡的一只母鸡生下一只鸡蛋,蛋壳上布满星辰。1758年,哈雷彗星回归时,英国一个乡村的母鸡也生下一只名副其实的彗星蛋,上面有哈雷彗星的图像,而且十分清晰。

    1834年,希腊科扎尼的一只母鸡生下一只彗星蛋,蛋壳上的图案很规则。母鸡的主人在高兴之余,并没有忘记名留青史。他把鸡蛋献给政府,后又转呈教皇。为此,一位画家为彗星蛋作了一幅木刻,以记此事。后来,法国人把它收藏在巴黎国立图书馆,并附有证词,说明此蛋并非讹传。

    1910年,哈雷彗星又回归,这次它的彗尾要扫荡地球,人们认为此事不祥。当彗尾扫上地球的前一天,法国的一只母鸡生下一只彗星蛋,图案很好看,就是擦拭也不会破坏图案。

    彗星蛋果然与彗星,而且只与哈雷彗星的回归有关吗?

    有人认为这纯属偶然,也有人认为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次哈雷彗星回归之前,有人就开始考虑搜求彗星蛋了。前苏联、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调查小组。结果在1986年意大利的一居民家的一只母鸡生出了一只“彗星蛋”。

    “彗星蛋”果真与彗星有关吗?它为什么那么少?有的母鸡也了解哈雷彗星或回归的前兆吗?何况天上的彗星那么多,为什么只与哈雷彗星有关呢?

    星球大碰撞

    是星球撞击毁灭了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渐渐地有了一席之地。这主要是因为1994年7月间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太空之吻”。

    1994年7月,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直径约6公里,密度1克/立方厘米)由于木星巨大的引力,它被俘获并撕裂成21块碎片,这些碎片以每秒约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南纬43.26°~45°相当狭窄的环形区域。

    7月17日凌晨4时15分,南非天文学家首先观测到苏梅克一列维九号彗星的第一块,也是最小的一块撞击木星的景象。撞击没有引起燃烧,碎片为木星大气层吞没。

    当天傍晚18时30分,在上海佘山天文台,我国第二大口径(1.56米)的天文望远镜摄下了第一张木卫1号的照片。19时36分20秒和19时43分32秒,成功地观测到彗星第四块碎片撞向木星,木卫1号两次增亮,亮度增强了8倍。碎片接触大气层的摩擦和碎片的撞击产生的火球使木卫1号两次闪亮。

    午夜23时15分,木卫1号又一次闪亮:第5块彗星碎片撞了上来。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称他们已观测到5块碎片撞入木星,虽然这些碎片是21块中较小的,但在木星表面造成了相当于10亿吨TNT炸药的破坏创面。

    18日3时30分,美国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顶上的全球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记录了彗星最大的碎片(第7块)撞击木星的经过。该碎片直径3.2公里,撞击释放了相当于2.5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产生的亮度超过了木星整体。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女天文学家露西·麦克法登说,这块碎片巨大的冲击力造成的痕迹十分明显,其落点上空出现了由尘云构成的抛物面。

    19日凌晨3时26分,直径与第7块相近的第8块碎片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飞速而来产生的能量(6万亿吨TNT)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能量的几倍,产生的亮度瞬间超过了整个木星,引起的抛物面灰云达地球般大小,剧烈的爆炸造成的瞬间温度约30000℃。

    19日晚6时30分,最强烈的碰撞发生了!第9块碎片与第7块大小相仿,巨大的创面位于木星南半球东北缘,留下的暗斑直径达3万公里。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5亿颗广岛原子弹。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观测到,撞击产生的巨大火球与随之爆发出的余辉范围达3个地球那么大。美国天文学家指出,撞击改变了木星的基本外观,并在木星表面形成了黑色疤痕。“疤痕”中有多种气体混和物和大量尘埃粒子。

    21日,发生最壮观的一幕:第14、15、16块碎片于4时起相隔10小时撞击在同一地区。第14块碎片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坠向木星,随之产生的火球上升到数百公里的高空。第15号彗核撞向木星大气纵深处,火球上升到2000公里的高度,尘云直径相当于地球的3倍。第16块碎片碰撞产生的亮度是第14块的2倍,并产生了持续15分钟的爆炸。

    21日晚11时04分,上海佘山天文台观测到的木星已伤痕累累,各个撞击创面直径超过1万公里,其中最大的直径估计有3万公里,其容积大大超过地球体积(地球直径为13000公里),与此同时,木星周围的木纹型云层出现紊乱。

    22日下午4时6分,最后一块碎片落地,这最后的一“吻”,使历时6天的千年万载难遇的天象奇观随之落幕。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天文学家利用设置在南极地区的望远镜观察到,撞击木星南半球产生的火球亮度已远不如以前。通过光谱分析,证实了木星及其大气层中含有硫、氨、硫化氢等分子,但没有找到预想中的水。

    此次撞击释放的总能量为二战时美军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能量的10亿倍,大约相当于1013吨TNT炸药的爆炸。初步观测表明,彗星碎片的撞击已改变了木星的外貌,留下4个直径几万公里的深坑,其直径是地球的几倍。木星的云层留下了黑色疤痕,这疤痕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去。强烈的爆炸已使木星大气层的气流和成份发生变化。由于木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6.3亿公里,彗木相撞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及木星大气与表层的环境巨变,对地球与近地空间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但如果木星上具有生命及其生态系统,如果木星上也有人类文明,如果这次撞击发生在地球上,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星际客人

    许多科学家推测,史前文明正是毁于这样一次星球撞击事件。这不是无稽之谈,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在人类的现代史上,有关太空天体与地球相撞或擦肩而过的记录屡见不鲜。

    l908年6月30日清晨,俄国西伯利亚中通古斯卡河上游瓦纳瓦腊以北50公里的密林中,突然狂风大作,从东南方向风驰电掣般地飞来一个怪物,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蘑菇云拔地而起,窜上近2万米的高空,刚刚醒来的驯鹿还未醒悟过来想一想是怎么回事,已经与挺拔的大树一起被灼热的气浪冲倒、焚烧。连日熊熊的大火吞没了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冲天的火光,照得方圆800公里通红一片,1500公里外也能看到。在中心地区3000米范围内,出现直径1~50米的坑穴200多个,其周围的树木呈放射状向外侧倾倒,活像一个巨轮的辐条。离出事地点60公里外的一位农民回忆说,他站在门廊上,突然看到一个拖着一股烟尘的火球飞速而过,热浪与刺眼的火光迎面扑来,强大的冲击波顿时使他失去知觉。当他苏醒过来后,只觉得大地在颤抖,房子在摇晃,头顶传来雷鸣般的巨响。他说,他在恐怖中“好像觉得世界的末日到来”。160公里外一个在河岸工作的工人,被气浪掀入河中。在240公里外,强劲的风把地面刮去一层土,在安加拉河面上堆起一堵水墙。

    远在数千里之外都能听到这次直径约50米彗星的、能量约为广岛原子弹威力500倍的大爆炸的响声。爆炸的气浪使整个西伯利亚东部出现了强烈的气流,英吉利海峡彼岸的英国气象中心,也监测到大气压持续20分钟的上下剧烈波动。3500公里外的彼得堡以及澳大利亚、爪哇、华盛顿等地的地震仪都记录到地震波。连续两个晚上,天空异常明亮,甚至在苏格兰,午夜还可看清报纸上的字。

    1937年,一颗直径不到1公里的名叫“赫米斯”的小行星以每小时3万公里的速度与地球“擦肩”而过,距地球仅78万公里。假如赫米斯与地球相撞,将释放出相当于10万个百万吨级炸弹的能量。

    1947年2月12日上午,原苏联远东锡霍特一阿林山系的伯力居民们目睹了另一天空奇观:一颗火球拖着浓烟和火花,在空中向南美袭来,消失后不久,传来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正在执行任务的原苏联空军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他们帮助调查人员找到了陨石坠落现场。

    1972年8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上空58000米处传来隆隆巨响,一团巨大的火球划天而过。原来是一颗直径10米、重数千吨的小行星擦地球而过,险些撞上美国。美国宇航局的红外探测器记录了这次事件。

    1976年3月8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许,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市北部发生了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百万群众看到一个耀眼的火球,向地面飞落,接着分裂为三个火球,一个形成满月,另两个呈足球大小的碎块,随后向地面坠落,轰隆之声响彻云霄,震起的土浪高达数十米,土块飞溅到百米之外,还升起了一个高达50多米的蘑菇云状的烟柱。大量陨石碎块撒落在吉林市北部近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吉林陨石雨撒落在一狭长带状区域内,东西长约70多公里,南北方向最宽的地方不超过10公里。据研究,吉林陨石原先可能是一个直径2200公里的阿波罗型小行星的一部分,它在行星际空间飞行,在800万年前被撞击分裂出一块直径大于10米的碎块,在40万年前又受到一次撞击,分裂出一块直径约2米的碎块,这颗碎块于1976年3月8日15时大体上沿着地球公转方向从后面追上地球。在和地球外层的大气碰撞后,摩擦生热让它燃烧。陨石的一大部分被烧毁、汽化,而残留的内核在大气层中产生多次崩裂,形成许多碎块落到地面上,到达地面时速度每秒只有几十米。科学家们对吉林陨石标本作了大量的物理化学研究与分析工作,197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研究专著——《吉林陨石雨论文集》。

    1987年夏天,前苏联宇宙开发科学家A·伏伊柴霍夫斯博士发表研究报告说,一颗被称为“1983TB”的小行星正渐渐地接近地球,如果情况继续下去,到2115年它将会撞击地球。这位博士提出了两个解救地球的办法,一个是用航天器人为地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另一个是在宇宙空间把小行星击碎。后来,各国天文学家经过精确推算,否定了这位博士的“2115年小行星猛撞地球”的错误结论,消除了许多人的担心。

    1989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一颗能产生相当于2万颗氢弹爆炸能量的小行星“1989FC”将在当年3月22日,在距地球约69万公里的远处飞过。这颗小行星的轨道比较特殊,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1.03年(大多数小行星的公转周期为3~7年),每隔33年要飞近地球一次。我国天文学家认为,假如这颗直径为30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朝一日击中地球,如在高空爆炸,由于碰撞速度高达16公里/秒,将撞击出一个直径为6公里左右的圆形撞击构造坑,在半径为几十公里范围内产生强烈地震。

    1989年8月,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1989PB”在距地球400万公里处飞过。

    1991年1月,直径5~10公里的小行星(1991BA)在距地球17万公里处掠过,这个距离不到地球至月球距离的一半,在天文上算是“千钧一发”了。

    1989年,曾有一位名为洛克费德的天文学家预言,与地球毗邻的月亮在3年后,将遇到一颗大流星的撞击,估计月球将损失过半。这在一般人眼中,似乎是与己无关的事,而在科学家看来,就有点“耸人所闻”了。因为地月系统是一个整体,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月球“损半”,将会引起地球上的连锁反应和长时间的混乱,比如潮汐的变化。尽管在1992年,我们并未经历这一劫难,但月球表面的满目疮痍告诉我们,人们不仅要忧地球的“天”,还要忧毗邻星星的“天”,因为它们的被撞同样要带来地球的灾难。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大多数人仅把天体相撞看作一种有趣的天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上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人类正视来自近地空间的威胁,因为这种威胁的存在,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和观察事实。

    目前威胁人类的近地小天体主要是彗星核和小行星,彗星核在其中只占几个百分点,因而,密度较大的小行星比彗星更有可能光临地球。但不能轻视的是,尽管有能力穿过地球大气层并撞击地球的彗星不多,与直径同样大小的小天体相比,彗星速度快(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速度为20公里/秒,短周期彗星为30~40公里/秒,长周期彗星为50~60公里/秒),撞击时释放的能量较大,将对地球构成更大的威胁。有学者估计,彗星撞击在撞击灾害中约占25%。另外,彗星具有松散的结构,强度低,就像子弹打向高速飞来的一团棉花上,很难说有多大的效果,这就增加了防御的难度,至少在目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小行星是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游荡者,到1996年6月底,全世界共发现小行星10221颗。小行星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各自有各自的运行轨道,偶然也有一些“调皮捣蛋”分子进入地球轨道附近,成为近地小行星。它们最有可能成为光顾地球的“天外来客”。据有关学者统计,1898~1977年的80年间,共发现近地小行星43颗,1978~1982年发现了28颗,1983~1989年发现45颗,而1990年1年中,发现的小行星竟达14颗。迄今为止,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总数已超过163颗,最大的为直径8公里左右的“1627Ivar”,其中77颗的直径在l~5公里,其他大部分直径在200米以上。除了上述的163颗近地小行星之外,天文学家估计还有95%以上的直径大于1公里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和彗星核尚未被发现。更令人担忧的是,对直径小于100米的近地小行星的搜索发现率不足0.1%。由此可见,人类对近地小行星和彗核的了解是如此之少,对太空威胁的防御无异于自动地让位于“上帝掷骰子”。人类啊,警惕!真正的威胁来自对近地空间了解的不足。

    我们常在繁星闪烁的夏夜,见到划空而过的流星。它们都是一些直径小于50米的非铁质近地小天体,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相摩擦燃烧而发光,一闪而逝。流星体穿过大气未烧尽而落到地面的部分,就成为在陈列馆展出的陨石,如我国的吉林陨石。一旦直径大于50米的近地小行星闯入地球空间,人类的天然屏障——大气圈也无法阻挡这些不可一世、横冲直撞的入侵者,它们就会如“通古斯卡爆炸”一样,对地球构成灾难式的危害。更大的撞击,甚至产生如白垩纪末恐龙灭绝的全球性灾难,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英国科学家约翰通过计算表明,1908年,通古斯卡的爆炸即使发生在美国的乡村,也会造成6.8万人死亡和价值45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如果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中国的人口聚集区,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只要地外撞击体的直径处于0.6~5公里之间,就有可能使全球陷于“撞击冬天”的困境,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黑暗而寒冷的冬天将笼罩全球,稻谷无收,生态系统失调,而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国家的稻谷储存量够本国人民吃上一年,终会产生全球性的饥荒,再加上撞击作用产生的其它灾难性效应的作用,如强大的撞击冲击波,将直接使数百万人丧生,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出现、植物的中毒等等,会引起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崩溃,人类将处于世界末日的边缘。对地球而言,还没有一种自然灾害像地外撞击作用那样,产生全球性的灾难。任何区域性的灾难,无论其受灾情况多么严重,在友邻的帮助下,一般在10年的时间里都会得以恢复、发展,惟独地外撞击,其影响力是全球性的,使人类整体处于灾难状态,无法从别处得到技术和经济的援助,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要想恢复撞击前的文明,至少得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这类引起人类文明的灾变或灭绝的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的机会到底有多大?通过对近地小天体的观察,月球、水星和火星的一些情的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天文学家休梅克估计,在目前的近地空间,直径为1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核约有20万颗,这些小天体平均每1000年与地球碰撞一次。直径大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核数目高达2000颗,平均每10万年和地球碰撞一次。讲得更为具体一点,以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为例,按目前保险业常用的人均致死风险率进行计算,在任何年份,其撞击地球的风险概率为十万分之一,因撞击致死的作用是全球性的,相应地平均每人每年的致死风险也为十万分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130人死于飞机失事,则每个美国人飞机失事的致死风险为二百万分之一。因此,小天体撞击地球的致死风险20倍于飞机失事的概率!

    如此巨大的危胁存在于现在,同理可推,在史前时期一样存在着这种风险,而且,很有可能这种危胁变成了现实,从而使得那些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史前文明遭受灭顶之灾,化为灰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