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巨龙腾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江流域对于中国经济之举足轻重,犹如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莱茵河之于西欧。

    溯古至今,长江流域发展历史悠久并延续至近代。一千多年来,长江沿岸经济发展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发展断层”,尤其是在近代,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纽带。

    浦东,万里长江的“龙头”。

    开发开放浦东,让巨龙昂首跃起,以牵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新的腾飞,是邓小平破题的一篇跨世纪力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精辟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十六字方针”——其全部内涵和外延为:浦东、浦西联动,黄浦江两岸“珠联壁合”,一齐向全国全世界敞开大门,广揽天下英才,融通全球资金,腾飞中华巨龙。

    浦东开发开放,激荡一江春水。

    “龙头”摆动,“龙身”与“龙尾”随之起舞——长江流域9省市和沿岸几十个城市,纷纷打破区域界限,抓住机遇,全局在胸,思路一致,规划衔接,主动接受“龙头”辐射,携手共写“龙头”这篇大文章。

    长江三角洲上的江、浙两省,首先在地缘优势上重彩泼墨——苏州新区、无锡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宁波开发区……一条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一个个新建、扩建和在建的海、陆、空港,一条条铁路新复线、航运新干线……将中国这片最发达的城市群紧密连结起来,将这群焕发勃勃生机的明星城市,同全国、全世界紧密地连结起来。

    长江沿岸几十个城市业已形成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协作区,则是浦东开发这篇“龙头”文章中的又一点睛之笔。据粗略统计:四大协作区累计达成协作项目一万多个,新增产值200多亿元,实现利税30多亿元,融通资金4000多亿元,商贸物资交易额近2000亿元。

    四大协作区串起了整条长江经济带——初具雏形的长江经济带以先强起来的企业集团为发端,正通过合营、合资、控股、参股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向中、西部和中国其他地区渗透、扩展。

    “长江经济发展集团”——是浦东开发催生的长江经济联姻第一个新生儿。

    1992年,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银行联合倡议下,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4个中心城市,汇同长江流域30个大中城市及其386家大中型企业,公开募集法人股6.5亿元,揭开了中国第一个跨地区股份企业的历史。5年过去,这婴儿长大成人,资产膨胀了好几倍,足迹遍布长江流域。“长发集团”的诞生和成长,直接推动着长江商贸走廊建设的启动一一通过分散资本一体化的资本运作与渗透,通过推进沿岸城市名特优商品的交流,通过沿江的政府和企业的先进管理来实现优势互补,取得联动效益。

    “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参与浦东开发的一个成功典范。

    这个由机械工业部麾下二百多家企业参股的大集团,注册资金2亿元,凭借机械系统雄厚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立足浦东,大打“长江牌”和“中华牌”,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辐射作用。

    “中浦公司”抢滩浦东4年,资产增值4倍,集团所属的61个子公司,形成了以工业基地为主,兼及房地产、高科技产业、内外贸、金融证券、旅游宾馆业等多元并进的新格局。

    坐落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内的西安飞机工业上海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全国各地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浦东开发的一篇代表作。

    这些来自六朝古都的炎黄子孙,抓住浦东开发的机遇,从黄土高坡飞落东海之滨,等于一只脚踩出了国门,把世界经济之潮引入祖国最封闭的地域。

    短短几年时间,西安飞机工业上海公司不仅在金桥出品加工区建立起工业基地,还在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了国际贸易公司,从事航空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并在浦东组建多家商贸经营公司,成为西安地区的企业在长江流域的总销售代理……“西飞”在浦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拥有3家子公司、4家分公司和一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集团型大公司,经营范围扩及航空、汽车、纺织机械、建筑装潢、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网络建设、国际货运、国际贸易等十几个领域。

    在全国各地支援和参与浦东开发的热潮中,安徽人民书写的篇章既豪迈又悲壮。

    1991年夏季,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袭击了江淮大地,安徽城乡顿成一片泽国。面对巨大的困难,安徽省委毫不气馁,果断地作出了“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的战略决策。

    于是,大灾之年,一支由省直各工业局和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沿江城市,以及宁国水泥厂、安徽兵器工业局等国有大企业组成的“集团军”进军浦东,在长江的龙头上构建出海口,促进800里皖江的全面开放和开发。

    矗立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裕安大厦——全国各省市投资浦东的第一幢超高层楼宇,如今已成为安徽“集团军”的“司令部”,在生产、贸易、融资、招商、信息等方面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当之无愧地扮演了安徽走向世界的桥梁和基地的角色。

    驱车在浦东新区5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时能够感受到全国人民共同书写“龙头”文章的气势——深圳的宝安大厦,山东的齐鲁大厦,江苏大厦,四川大厦,嘉兴大厦,浙江的之江大厦,甘肃的鑫陇宾馆……

    国家各部委系统兴建的中电大厦、石油大厦、煤炭大厦。国际金融大厦、航运大厦、交银大厦……88层的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

    据统计,全国各省市和中央各部委投资浦东的项目已达4500多个,注册资金约200亿元;这些项目多数已成为各地对外联系的“窗口”、改革的“试验田”和内地企业与外资嫁接的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

    涛涛长江,潮起潮落。

    地处“龙头”位置的上海浦东,既面临巨大压力,又担任重要角色。

    浦东不断加大开发开放的力度,加速规范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让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汇聚浦东,积蓄带动长江巨龙腾飞的动力。

    ——目前,浦东新区已建成运转28大类共100多家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交易市场;

    ——目前,浦东新区面向长江流域及全国的商业批发机构已达296家,商品批发涉及40个行业;

    ——目前,浦东新区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20多家中资银行、保险、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和38家外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落户浦东,其中9家外资银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目前,浦东新区已举办人才交流活动74场,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人才8万多人,为国内各省市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

    1997年7月18日,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在浦东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由上海、四川、江苏、江西、安徽、重庆、湖南、青海、福建等9个省、直辖市共同发起组建的一个开放的统一的产权大市场。作为共同市场的开场锣鼓,举行了首笔交易签约仪式——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整体收购资产总额近亿元的重庆市破产国有企业中南橡胶厂,揭开了长江流域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重组的序幕。

    从龙头至“龙尾”,长江流域经济协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谐,长江流域经济增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猛,长江流域同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密。

    巨龙腾舞,方显出中华本色。

    浦东,正孕育着新一轮巨变。

    上海——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正孕育着新一轮经济飞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