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主义者,你知道。”他们说。
然而,他是一家著名大公司的小股东。中国的一个怪现象是,人的地位可以为其行为辩护。一个人名声不好,因为他打老婆,但如果你是一家良好信誉的银行的经理,人们就会对你友善,请你吃饭。所以,当亨德森宣扬他的社会主义观点时,他们笑笑而已。他刚到上海时拒绝坐黄包车。黄包车车夫,跟他一样是人类的一分子,却到处拉着他,这有违他关于个人尊严的思想。所以他走路。他保证说这是一项很好的锻炼,能使他保持健康;此外,走路让他口渴,而他宁愿花上二十大洋来解渴,他也喜欢喝啤酒。但上海天气很热,有时他急于赶路,所以偶尔也不得不使用一下这种有辱人格的交通工具。这使他颇不自在,但无疑十分便利。现在他经常坐黄包车了,但他总是想到这两根车杠中间的伙计是一个人,一个兄弟。
我见到他时,他到上海已经三年了。我们一起在这座中国城市度过一个上午,从这家商店逛到那家商店,黄包车车夫满头大汗,时不时用破手巾擦额头。我们正在去一家俱乐部,快要到的时候,亨德森突然想起他要买伯特兰·罗素[8]的一本新书,这本书刚到上海。他叫车夫停下,要他们往回拉。
“我们不可以午饭后再去买书吗?”我说,“这两个家伙汗出得像水里捞起来似的。”
“这对他们有好处,”他答道,“你不必去关心中国人。你明白,我们在这儿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我们是统治的民族。”
我没说什么。我甚至没有笑。
“中国人总得要有主人,而他们也总是愿意如此。”
一辆汽车从我们中间开过,他再次靠过来时就不提刚才的事了。
“你们这些住在英国的人不知道新书到这儿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议论道,“我读伯特兰·罗素写的每一本书。你读过他的这本新书吗?”
“《自由之路》?读过。我离开英国前读过。”
“我看过几篇评论,我认为他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我想亨德森要进一步发挥了,这时黄包车车夫错过了要拐弯的地方。
“在街口拐弯,你这个该死的蠢家伙,”亨德森叫起来,同时为使他的话更有分量,往车夫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
注释:
[1]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1874—1936),英国作家。
[2]贝洛克(H. Belloc,1870—1953),英国诗人。
[3]威尔斯(H. G. Wells,1886—1946),英国科幻小说作家。
[4]巴克(H. G. Barker,1877—1946),英国剧作家。
[5]韦布(S. Webb,1859—1947),英国经济学家。
[6]费边社(Fabian Society),1884年成立于英国,主张用缓慢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7]南非说班图语的部分居民。
[8]罗素(B. 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