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年,地中海上的第四大岛——科西嘉岛最终划入了法国版图。就在这一年,一个将在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诞生于该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波拿巴。
1796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曾热衷于政治,并参加过法国的政党。
拿破仑首先是作为一个军人走上历史舞台的。在15岁时,为了让他长大以后适应法国各种环境,多了解法国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父母将拿破仑送入了巴黎陆军学校学习数学、军事和历史。或许对法语的特别陌生,或者兴趣全无,拿破仑的法语学得非常糟糕。以至于后来当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皇帝时,他的法语竟然说得很不流利!
此后,拿破仑进入炮兵军队服役,此时他一面研究作战方法,一面攻读卢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卢梭的作品,对他影响更大。应该说,就在此时,拿破仑接受了反对王权,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民主思想。因此,拿破仑认为,要彻底打败、清除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这种叛逆思想,成了拿破仑奋斗、追求的指导原则,也成了他为之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
从巴黎陆军学校毕业后,拿破仑当上了一名少尉军官。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以后,拿破仑坚定地站在革命营垒之中,对革命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尤其是在革命遭受挫折时,不少贵族出身的军官纷纷叛离革命,逃到国外去过安逸自在的生活。在这时候,拿破仑却仍然留在革命营垒中毫不动摇,他对叛变革命的贵族军官们非常气愤。很快,拿破仑在粉碎保王党叛乱、击溃国际反法联盟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从少尉直接提升为准将。
1795年,国民议会受到保王党人的包围。拿破仑被重用,任命为法国“内防军”司令。这年10月,拿破仑指挥6000名士兵,去对付将近3万人的保王党部队。这种情况对于年青气盛的拿破仑来说,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他反而认为,这是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他认为,如果自己是3万兵力,而敌人只有6000人,那么,打胜了也不光荣。拿破仑率军英勇出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成功地镇压了全部敌人。拿破仑以少胜多,又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
1797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远征意大利以扩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1798年,拿破仑率军前往埃及。但是在英国的支持下,受到入侵的埃及、叙利亚对法国军队给予了有力打击,最终导致拿破仑进退两难,难以立即做出决断。正当拿破仑陷入困境时,俄国军队在沙皇本人的带领下,组织欧洲其他反法各国,结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向法国发起进攻,试图把法国革命彻底消灭。另外,法国国内保王党人此时也蠢蠢欲动,企图从内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但是此时法国热月党人建立的督政府已经无力应付内外局面。于是,1799年10月,拿破仑抛下法国远征军,只率领少数随行人员,偷偷地离开埃及,急匆匆星夜赶回巴黎。资产阶级如获“救星”,备加欢迎。此后,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策划亲自执掌法国军政大权。
11月9日,拿破仑开始行动。他的心腹西哀士布置在元老院的同谋者借口“共和国在危机中”,让元老院通过法令任命拿破仑为巴黎卫戍司令,接着,拿破仑被召到元老院宣誓效忠宪法。然后,拿破仑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并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的雾月十八日,所以历史上称拿破仑在这天发动的政变为“雾月十八日政变”。
第二天,拿破仑突然带兵出现在元老们正在开会的圣克鲁离宫阿波罗厅。他大声责问元老们:“我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法国,而你们把法国搞成什么样子?我为你们创立了和平局面,而我回来看到的是战争。我从意大利运来了百万黄金,而我回来看到的却是贫困。我为你们取得了胜利,但我回来看到的却是失败!”
此后,拿破仑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自己出任临时三执政人之一。不久,拿破仑就被推选为第一执政。雾月政变后,法国开始了拿破仑的个人军事独裁统治。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加冕称拿破仑一世,建立了拿破仑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称帝之后,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建立起了具有高度行政效能的国家机器。他把法国划分为88个省,省长由他直接任命,取消了大革命以来实行的地方自治;改组法院,取消陪审制度;建立了一支效忠于自己的近卫军和庞大的警察部队;实施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剥夺人民言论、集会和出版自由;在经济方面,拿破仑大力发展并保护工商业,取消强制公债,设立中央财政机构、创办“法兰西银行”,成立“民族工业奖励委员会”以领导和监督工商业的发展。
此外,拿破仑先后于1804年—1810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等五部法典,期望用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秩序。
在这5部法典中,拿破仑最引以为豪的是《法国民法典》,他这样评价这部自己亲自主持编制的法典:“我一生的真正光荣不在于打了40个胜仗,而是那不能被遗忘的、将万古长存的我的民法。”《法国民法典》后来改名为《拿破仑法典》,但在拿破仑下台后又恢复原名。
《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包括35章,总计2281条,其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典》首先确定了资产阶级所有权的原则,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障它不受封建复辟势力的侵犯;其次,《法典》确认了资本主义契约自由的原则,维护并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雇佣关系;第三,《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应该说,《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因此理所当然成为近代西方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正因为如此,在拿破仑帝国毁灭之后,该《法典》并没有被取消,其影响力也丝毫没有消除,而后经过一些修改,在法国长期施行直到现在。
对外战争是拿破仑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始终和对外战争联系在一起。作为军人,拿破仑一直主张对外扩张,并与英国、俄国争霸。从1799年到1815年,拿破仑帝国经历了5次和反法同盟的战争。期间,拿破仑经历了无数次各种规模的战争。最终,拿破仑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战争又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在拿破仑征战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战争是奥斯特里茨之战。
拿破仑登位后,积极加强登陆英国本土的战备活动。惊慌失措的英国联络奥地利、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奥俄在东线向法国发起强大的攻势。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放弃了登陆英国本土的计划,立即挥师东进,在乌尔姆要塞围歼了奥军主力。
1805年12月,著名的“三皇大会战”拉开了帷幕,这就是著名的奥斯特里茨大战。在这场大会战中,拿破仑充分显示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面对比自己强大的联军,他采取了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战略。
战斗一开始,联军由于在数量上占优势,作战取得一定进展,法军右翼阵地相继被俄军攻取。拿破仑立即把右翼预备队调了上来,向俄军左翼进行反冲击。经过一番激战,俄军伤亡惨重,并被迫向戈尔德巴赫河方向退守。2日上午,掩盖着谷地的浓雾刚刚散去,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拿破仑从指挥所里看到俄军犯了放弃中央高地的严重错误。他命令自己的两个师前去占领高地,这两个师不费吹灰之力便完成了任务,从而将敌人切成两段。俄国皇帝、总司令库图佐夫以及司令部因而失去了对联军的控制。
在北段,法国军队成功地击退了俄军的攻击。当法军完全控制高地之后,拿破仑令其左翼向俄军发起全面进攻。虽然俄军作战十分英勇,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在南段,面对法军大炮的猛烈轰击,联军很快就被压缩到狄尔尼兹和察特卡尼之间半结冰的湖泊上。但是湖泊的冰块很快被法军炮火击碎,大量联军掉在湖里淹死了,其余的则当了俘虏。
奥皇和俄皇眼见全军覆没,慌忙逃窜。将近黄昏时,战斗结束。这一仗,俄奥联军死伤1.5万人,损失火炮186门,炮兵几乎全被消灭,余众四散逃命,俄奥联军事实上已不存在;而法军仅死亡800人,伤者6000。
不久,奥皇提出休战,拿破仑当即同意,条件是要求所有的俄军撤出奥地利,退回波兰。12月6日,法奥签订停战协定,奥地利割让占全国人口总数1/6的国土和每年4000万法郎的战争赔款。会战后,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随即瓦解,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邦联,奥皇被迫解散圣罗马帝国。
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的军事杰作。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这位法国皇帝显然都凌驾于奥俄二皇之上。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奥斯特里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奥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严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有战争存在,它就不会被忘记。”
1906年,普鲁土、俄国再次组成第四反战同盟,但是不久法军就大败普军,不久就占领柏林而迫使普鲁土投降,其代价是丧失1/2的领土,赔款1亿法郎。1807年,俄国战败,法国和俄国签订《提尔西特条约》。1807年和1808年,法国侵占葡萄牙、西班牙。1809年,英国又与奥地利组成第五次反法联盟。在法军连续战败奥军后,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奥地利向法国割让大片土地,赔款8500万法郎。
到1810年,拿破仑帝国达到了其鼎盛时期,法国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在占领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破坏封建基础,推广其《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和利益,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长期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国家。因此,拿破仑战争对资产阶级改革在欧洲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拿破仑主持编著的《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近代西方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恩格斯曾这样评价《法典》:《法国民法典》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为法律的惟一的现代民法典……成为世界各国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