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
兵力空虚再故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得更加奇妙。
【经典故事】
孤胆退兵
明孝宗时,孔镛当了田州知府,刚上任三天,州内的军队全都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只留下一座空城。当地的峒族山民得到了消息,一下子包围了田州城。
众人惊慌失措关起城门,要下决心死守几天。
可是新上任的孔知府却说:“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来!”
众人纷纷说道:“大人,不行啊,峒族人全是山里野人,他们可不认什么空城计,你只要一开门,他们就杀进来了!”
“把门打开,我出去与他们谈,我将用皇上的恩威与孔孟之理去劝他们。”
众人一听全都哭笑不得,心想这个迂腐的知府老爷怕是死定了。
有好心人不忍看他去送死,尽力相劝,孔镛决心已定,坚持要去。
城门打开了,孔镛一个人骑着马走了出来。一个峒族人首领喝道:“你是什么人,还不下马受死!”
孔镛不慌不忙地说道:“我是新来的太守,我要到你们寨子里去视察!”
峒族人一听太守要视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位朝廷命官到他们山寨中去,所以这是一个大事。
首领便说:“好吧,我们带你去。”便带着孔太守往山里走去。
城里的人一看,敌兵退了,都很高兴,可是一看敌人把太守也带走了,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孔太守走到半路上,只见路两边的树林中捆了好多人,这些人一看太守来了,都哭喊道:“大人救命,大人救命啊!”
孔太守一看就明白了,这些路过的商人和出城赶考的学子,是被峒人在半路上捉走的。可是他不动声色,一直往前走。
到了峒人的山洞,孔太守坐到了位子上。一个首领拿着刀来杀他。
孔太守大叫一声:“无礼,还不跪下!”
那个首领不动反问:“你是什么人?”
“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孔太守,没有我就没有人管教你们!”
众人问:“您可是孔圣人的后代?”
孔太守说:“正是孔夫子的子孙!”
众人一听,全都跪到了地上。
孔太守说:“我知你们本是良民,因饥饿所致入城抢夺,现我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把粮食和布发给你们,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话,我就要派官兵来兴师问罪了!”
众人一听连连磕头说:“一定听大人的话,一定听大人的话!”
“给我拿饭来,我已经饿了!”
峒人马上杀牛宰羊,给孔太守做了一顿好饭。吃完饭,孔太守说:“备床,我要休息了。”接着便从容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便对峒人的首领说:“跟我到城里取粮食和布去吧。”
于是,众人便随他往城里去。走到半道上时,又看到那些捆在树上的人。孔太守说:“你们已经是良民了,这些人也该放了,以后也不许再乱捉人了。”
峒人一听太守有令,也就马上照办了,将那些捉来的人全都放了。
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孔太守带着峒人来到了城下。城上的官吏一看,又吓坏了。他们说:
“一定是太守投降了峒人,带着他们又来攻城了!”
孔太守大喊:“开门,开门!”
可城中就是不开门。孔太守这时才明白了,叫峒人退到大路边上,自己走到城门口。这时城门开了,他来城里,讲明了情况,城中百姓十分高兴。
众人将粮食和布帛从墙头上丢了下去。峒人得到了粮帛,十分感谢,从此老老实实地过起了日子。
城楼摆宴退敌兵
唐率宗时,吐蕃人进攻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仁被派去作瓜州刺史。他到任后,立即组织群众修城筑墙,还没等城墙修好,吐蕃人又突然来攻。这时,大家都很恐慌。张守仁说: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擂石顽抗,必须施用计谋退敌兵。于是,他命令众人在城楼上摆好酒席,找来乐工吹打弹奏,张守仁和将士们饮酒作乐,并将城门大开。吐蕃人见了,疑心城里有埋伏,便撤兵而去。
元宵节设计退敌
自诸葛亮用此计胜敌之后,后人也沿用此计。
北宋真宗年间马知节曾用此计胜敌。
马知节做延州知州。有一年正值元宵节之时,派出侦察的士卒回去禀报,说是边寇的大队人马已经快要到了。马知节心想:城内军民正准备过节,如果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会惊慌失措,混乱不堪。而自己的人马太少,又不足以抗敌,怎么办呢?心想我何必不利用元宵节设一计呢?
随即命令下属大开城门,然后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军上下与民同乐,共度佳节。将士们看到知州如此镇定自若,知道定有破敌之策,于是军心稳定行动有序。城中百姓见此情景,也都安心过节。
边寇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城中百姓正在欢天喜地过佳节。猜想城内定有重兵埋伏,不然怎么敢如此这般行动,随即不战自退。
空棺计
194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9000人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仅有1000多人突出重围。党中央作出决定,在苏北的盐城设立新四军军部,由陈毅任军长、刘少奇为政委。
这个消息马上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日军突击出动了几十万人,一下子包围了盐城。并出动了上千名汉奸、特务,放出风来,谁抓住了刘少奇,有大大的奖赏。
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和刘少奇同志决定,敌强我弱,不可与敌人硬拼,应想办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于是,陈毅和刘少奇决定分头行动。
5月28日深夜,在日军的追捕下,刘少奇和一名通讯员两个人来到了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马家村。这时敌人也追了上来,通讯员说:“政委,村口有一片芦苇荡,我们藏进去吧?”
刘少奇说:“藏是藏不住的,重要的是要靠群众想办法。我们进村去看看吧。”
通讯员说:“政委,这个村子这么小,只要有一两个生人,马上就会被汉奸认出来的。”
“不要紧,只要和群众在一起,我们就有办法!”说着他们两人就进了村。
村口有一间房子还亮着灯,刘少奇过去敲门,里面有人问:“是谁?天这么晚了,还敲门?”
刘少奇对着门缝说:“老乡,我们是新四军!”
那老乡一听是新四军,马上就打开了门。
“老乡,我们是新四军,鬼子把我们包围了,请想个办法送我们出去。”刘少奇说。
这家老乡叫马玉甫。他想了想说:“要不我把你们藏在家里吧。”
刘少奇摆了摆手说:“家里是藏不住的,要想一个别的办法。”他在屋里转了一圈。看到堂屋里有一口棺材,就说:“办法有了,我们可以装作出殡,冲出盐城。”几个人都说:“这是个好办法。”
第二天天刚亮,几个老乡将棺材抬到了船上。刘少奇也装成了出殡的老乡。
船在河上还没有走出多远,日本鬼子的两支巡逻队就围了上来。
“什么的干活?停船,下来!”一个日本军官在岸边直叫。
马玉甫说:“家里死了人了,是送葬的。”这时,船上传来一片哭声。
日本军官说:“不行,死人也要检查,死人活人都不能放过。”
日本翻译带着三个日本兵朝船上走了过来。情况十分危急了。如果让他们上了船,只要一看棺材里面没有死人,就一定会把“送葬”的人全都抓起来。
马玉甫急得出了一头汗。这时,少奇同志走到他身边,低声说:“给鬼子说,就说你父亲得的是霍乱!”
他还告诉船上的人一起呕吐起来。
“先生先生,请告诉太君,我父亲得的是霍乱,会传染,很危险啊!”说着马玉甫自己也吐了起来。
日军翻译官沿着船板刚朝前走了一半,听到马玉甫的话,又看到船上的人都在呕吐,嘴里不由得一阵恶心,哇的一声也吐了起来,接着脚下一滑,掉到了河里,后面跟着的几个日本士兵也跟着掉了下去。
那个日本军官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翻译官在水中露出头来说:“太君,是霍乱,船上死人大大的霍乱。”
日本军官一听霍乱,立刻下令:“船呢,马上开走,越快越好!不要停,开出去!”
马玉甫连连说:“是,是,马上开走。”
众人立刻合力划起船来,小船如飞一般,冲出了鬼子的包围圈。
就这样,少奇同志冲出鬼子的包围圈,一直到了大河北,找到了游击队。
刘少奇就是凭着他的足智多谋,才能够转危为安,如果没有谋略,只知按常规办事,那是不可能出奇制胜的。
诸葛亮空城计
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他带领五千名士兵前往西城。准备把存放在那里的粮草运回汉中。这时十几个密探接二连三飞马来报。说魏国统帅司马懿率领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如黄蜂一般正向西城涌来。而此时,孔明身边只有一些文官,连一名战将都没有。他率领的五千名士兵有一半以上已押运粮草离开了西城,现在城中只剩下不到两千五百名士兵。随行官员们得知这一消息,都大惊失色。孔明马上登上城楼了望,只见天边尘烟滚滚,司马懿的大军已离这儿不远了。孔明下令:“将城上旗帜落下藏好,士兵各就各位,不准擅自离位或大声喊叫,否则斩首。城门大开,每门留二十名士兵,穿上百姓服装,清扫街道。如果司马懿的军队来了,谁也不得擅自行事。我自有计策。”
随后孔明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在两个小僮的伴随下,携一张古琴登上城楼。在栏杆前坐定,又点燃了几柱香,然后,开始抚琴。
这时,司马懿先头部队的侦察兵已到达了城下,看到这般情景,急忙回去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听了大笑。他命令部队停下,自己策马向前,从远处观望城中情况。事情果然如侦察兵报告的,但见孔明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端坐在城楼上抚琴,座前香烟缭绕。他左边的小僮双手捧着一柄宝剑,右边小僮手执拂尘,城门附近有二十几个百姓在默默地打扫街道。司马懿看后,心中顿生疑团。他策马而归,急命后军变前军掉头向北山方向退去。路上,他的次子司马昭不解地问:“诸葛亮肯定手中无一兵一卒,才设下这个圈套,父帅为何命令大军撤退?”
司马懿答道:“诸葛亮为人谨慎,凡事都是三思而行。他从未冒过一次风险,今天城池四门大开,其中必有埋伏。一旦我军进了城,就正中了他的计,你还不明白啊!赶快撤退不会错!”
司马懿军队撤走后,孔明抚掌大笑。官员们无不惊讶,他们问道:“司马懿是魏国著名将领,今日率十五万大军来犯,见了您就仓促而退,是何道理?”
孔明答道:“这个人认为我思维周密,办事谨慎,不会冒风险。他看到我们城门大开,就以为有埋伏,于是便撤。我原本不愿冒险,今日用此计,实是无奈。”
在场的官员听后都赞叹不已,说道:“丞相真是神机妙算!若是我们遇到此事,恐怕早就弃城而逃了。”
孔明说:“我只有不到两千五百名士兵,若弃城而逃,那跑不了多远,司马懿就会将我们全部生擒。”
后人有诗赞说:瑶琴三尺胜雄师。
松下巧用空城计
日本有许多大公司,松下集团是最早将中国的三十六计用于商战,而且屡屡创出的新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
松下公司,是由松下幸之助创办的一个大型电器王国。但是,松下在创立的70多年的历史中,也多次遇到生存危机,都能渡过难关,这全靠松下的谋略了。
50年代,日本出现经济大滑坡,不少企业已经难以支撑。为此,松下公司召开了董事会研究对策。
会上不少人提出,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已经没有钱发工资了,唯一的办法是减一半人。消息传出后,整个公司人心惶惶,许多职工感到,在这个时候离开松下也是没有出路的。
日本的一些别的大公司,为了减少开支,也在纷纷裁人,一时间社会上到处是失业的人。由于害怕失去工作,不少工会又组织了罢工,这样以来,劳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一起与松下做生意的公司,也在看着松下如何动作,看松下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
可是,此时松下幸之助却有病躺在医院里。于是,商界传出许多谣传,说松下已经病倒了,松下公司对渡过难关没什么办法了。
公司的武久和井植两位高级总裁到医院去看望松下。
“松下先生,我们现在很困难,已经拿不出什么办法了。”武久说。
松下问道:“真的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吗?”
井植说:“松下先生,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首先把公司的职员减少一半。”
松下躺在床上没有说话,但是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早已经有办法了。
“我已经决定一个人也不减!”
武久和井植一听,大吃一惊。
松下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便说:“如果我们减人,别人就看出了我们的困难。他们就会趁机和我们讲条件,如果我们不减人,则向外界表明,我们是有实力的,也是十分自信的,别人就不敢小看我们,不敢和我们竞争。”
“松下先生,不减人当然好了,可是总要有个办法呀!”
“办法我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改为半天上班,工资按以前的发全天的。”“这个办法怕是不行吧,先生这样下去,公司用了不多久,就会成了一个空架子。”
“哈……哈……”松下笑了“就这样办吧,你们不要担心,绝对不会像你们想的那样的!”
武久和井植半信半疑地走了。
两人回到总部,集合起全体员工,一级一级地向下传达松下先生的决定。员工们听到这个决定都高声欢呼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发誓要尽全力为公司效力,公司上下出现了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场面。
当外界听到松下公司不减一人,而且只上半天班,发全天工资的做法,顿时感到松下不愧是日本第一大公司,定有灵丹妙药和回天之力。
最重要的是,这一决定稳定了军心,人人上阵,全力工作,只用了两个月,松下的产品又全部推销出去了。不但停止了半天工作制,而且还要加班加点才能把大批订货干出来。
松下不愧是经营之神,在“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时,能够从容不迫,在本来自身已经困难的时候,大胆采用商战中的空城计的作法,干脆来个愈空愈敢空,大有一空到底的气概。别人反而不再怀疑,内部又更加齐心协力。于是,不利变有利,处处都是转机,抓住机遇,走出了困境,这便是松下高人一筹的地方。
朱德巧用空城计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医院都驻扎在四川西北部的梦公镇。这里四面环山,是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屯兵要地。
这天上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外出作战,梦公镇只留下警卫连百十个人和二百多伤员。朱
德总司令因为要起草一个文件,没有带兵去参加战斗。到日上三竿的时候,他觉得头昏跟花,胸中发闷,便邀请警卫连同志和他一起到镇北的篮球场上去打球。
大家听说朱总司令打篮球,甭提心里有多高兴,轻伤员和未值勤的战士都跑去观战。不一会儿,球场周围就挤满了人。
球赛开始了,后勤队和警卫连对阵,双方打得很激烈。朱总司令和战士们一起攻守,魁梧的身影在篮球场上时隐时现。
这时,一个战士把篮球传过来,朱总司令向前一跳接在手里,一个斜身带球猛冲,把球带到篮下,举手投篮,那球哧溜溜飞出去,落进铁环里。裁判员一声哨响,举手伸出两个指头高喊“二分。”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暴风雨般地掌声还没有落,“砰,砰,砰,砰”,北岭上突然传来枪声,紧接着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有几发炮弹飞过来,落在尼柯河里。战士们立即子弹上膛,准备战斗,群众和伤员迅速向镇里疏散。
总司令知道是国民党匪兵又来骚扰,他拿起衣服草草穿上,用望远镜朝北岭一望,只见北岭山上大群国民党匪兵正向山下的梦公镇扑来。
朱总司令身经百战,敌人来到他并不害怕,但梦公镇只有一个警卫连百十号人,还要保护机关工作人员和伤员。他不由心里一阵着急。
朱总司令分析了敌情,很快镇定下来。他来到操场边的土坎下,留守梦公镇前的一道矮墙下待命。又组织没武器的群众和轻伤员五百多人,每人找一根木棒扛在肩上,从镇东镇西分两路浩浩荡荡向敌人背向运动。
接着,他让战士们从镇里抬出十几根草房上熏黑的烂木头,架在矮墙下,伪装成一门门大炮。又从镇里找来铁桶,把鞭炮塞在铁桶里,挂在镇周围的大树上。组织司号排三十多个小号手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俨然像大部队阻击敌人进攻的样子。
准备刚刚就绪,敌人已冲下北岭向河边扑来。朱总司令一声令下,矮墙后的战士们把手榴弹向河对岸掷去。警卫连上百支短枪吐出火焰,射向敌群。挂在树上的鞭炮也纷纷点燃,“乒乒乓乓”一阵阵炸响。一支支火药铳被火点着,凑在“炮口”,吐出一团团黑烟。远远看去,还真像大炮在发射炮弹。一时间,尼柯河岸硝烟弥漫。梦公镇前枪声震耳。
敌人遭到强烈的炮火袭击,被打得晕头转向。这时,镇前、镇后到处呐喊起调兵号。战士们扛着步枪跑步向敌人两侧包围过来。镇里的喇叭里传出朱德总司令坚强有力的声音:“红军战士们,杀敌立功的时刻到了。一团、二团迅速向敌后包抄,坚决不能让敌人跑掉。三团、四团、五团做好渡河歼敌准备。同志们,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根据地,冲啊!”
随着朱总司令宏亮的声音,三十几个司号员一齐吹起冲锋号,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一队战士从镇中冲出来,扛着木板向尼柯河飞奔。
敌人被吓呆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好。情报说红军外出作战,梦公镇只有一连兵力,可现在满山遍野都是红军,少说也有三千人。何况,红军总司令亲自指挥作战,若是没有实力,他会敢抛头露面?莫不是情报有误,红军搞声东击西。这时,敌军军官像五黄六月钻铁笼,汗珠儿叭哒叭哒往下掉。他不敢迟疑,赶紧上马,拼命往北岭上跑去。敌兵一见当官的逃命,知道凶多吉少,只恨老娘少生了两条腿,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红军战士乘机冲过河去,咬住没来得及逃命的一群敌兵,狠敲猛揍。敌人看插翅难逃,乖乖缴械投降。
就这样,朱总司令临危巧设空城计,不到一个时辰,就俘虏敌兵100多人,还缴获许多战利
品。后来,毛泽东主席问朱德:“敌人要晓得你演空城计不就砸锅了。”朱德总司令笑着说:“我领兵打仗,从来都是铁钳子夹王八头,以硬克软,敌人料不到我也会玩空城计这一手。”
空城诱敌
汉朝初,韩王姬信勾结匈奴王冒顿,兴兵作乱,盘踞晋阳、代州等地,扰犯边疆。
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精兵三十万,猛将百员,浩浩荡荡地开向前线。
姬信、冒顿却施行一个坚壁清野的战术,把精壮人马以及粮食辎重都藏匿起来。暴露营外的尽是残兵老卒,瘦羊蹩牛。汉军前哨看到这般情况,不敢轻进,回报大本营。
汉高祖闻报,要挥大军进攻,陈平却说:“冒顿凶悍无比,加上一个诈奸多谋的姬信,恐怕这是一个诱敌之计,须再派一亲信人去打听真实,方可进兵。”
那时,汉高祖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地说:“冒顿、姬信是什么东西?他们比项羽怎样!”
但经不起陈平苦苦劝谏,便派刘敬去探听,看个明白,刘敬去了几天,回来报告,说:“两国相争,都是想夸张军营,以声势夺人的。现在冒顿故意显示老弱,分明是一个‘请君入瓮’计,恳请陛下,不宜轻进。”
“呸!”汉高祖责怪起来,“你懂什么?敢妄言扰乱军心,是不是受了姬信贿赂,替他说话?”立即把刘敬拘禁起来。
什么人劝谏也不行了,立即下令三军拔寨起程,沿途所遭遇的抵抗,都如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于是挥军进占白登城,正在整顿军马的黄昏时候,忽然城外一声炮响,冒顿的兵漫山遍野而来,密密团团地把白登城围得水泄不通,这时汉高祖才后悔不听刘敬的话。
贺龙巧设“空城计”
1929年6月,贺龙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率领红二军团转战在湖南桑植地区。他在那里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使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当地的“剿共”司令部慌忙命令驻永顺城“防匪”司令向子云出兵,并贴出告示:杀死贺龙者,赏大洋五千元。
于是,向子云命令他的部下带兵500人去“讨伐”,结果刚到桑植县南的赤溪河,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
向子云闻之,大为震怒,亲自带领人马,杀气腾腾,直奔桑植而去。红军一小队在赤溪河畔阻击了一阵后,佯装败逃。向子云不知是计,率部紧紧追杀。红军撤到桑植且台,并未进城,而是继续向城东“败退”。向子云占领了这座空城。连忙向其上司报捷:“桑植一带‘共匪’已基本肃清,不日即可凯旋而归。”但是他哪里知道,此时他已是贺龙的网中之鳖。
这桑植镇一面靠水,三面环山,地势极其险要。贺龙见敌人全部进了空城,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各山头上的红军,从四面八方冲向县城。贺龙的一队人马率先从北门杀入,东西两门的红军也紧跟着杀进城去。敌人猝及不防,混乱不堪。向子云集结残部,向南门方向突围,抢渡赤溪河。这时,向东“撤退”的红军早已候在河畔,敌人走投无路,纷纷投降。向子云看大势已去,驱马逃向河边。那马跃起前蹄,猛地跳进了赤溪河,不料一个巨浪打来,连人带马便没了踪影。
贺龙摆了另一形式的“空城计”,打败了敌人。
【后记】
“空城计”是以谋胜敌人的心理战术。是在特殊情况下为解燃眉之急施用的一种缓兵之计。但是,施用空城计是危险的,它首先要研究敌方指挥官的心理状态,在危急关头,以超人的冒险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迫不得已”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中取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