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木田木头村和村头村,相距仅两三里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李宗仁和李四妹这一对儿命定的人,喝着同一口井水,偏是婚前从未见过面。李宗仁的父亲李培英是名教师,却在对儿子的婚事上奉行老规矩,看人前先看八字。四里八乡好几个姑娘,都是因为八字不合而被李家拒绝的。李宗仁就这样慢慢耗成了一个20岁的优质单身男。
要说还是李宗仁的爷爷李如玺老人家厉害,他某日心头闪念,就想起自己遇到过的一桩怪事。那是十几年前了,隔壁村有一个小姑娘夜半发病,脸蛋滚烫,嘴唇烧焦,身子里仿佛装着一个在炼她五脏六腑的小丹炉。有同村人建议小姑娘的父母去邻村找李如玺大爷,说他见多识广,知道医书。但李如玺见小姑娘身体如炽,知道是无药可医,就象征性地开了点儿退烧清火的。这小姑娘的父母也只好干等着孩子咽气。
谁料,两天后,那孩子居然自己好了,先是喊着要喝粥,接着就能下地走。为此,小姑娘的父母没少来道谢。但李如玺自己知道,这绝不是那两服退烧药起的效。他总觉得,那是小姑娘的内丹炼成了。
想起这事儿后,李如玺就去隔壁村找这个同姓的本家。那么多年过去了,小姑娘也变成老姑娘喽,就是不知道嫁人了没有。说也巧,那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李四妹还真就待字闺中。李宗仁家,在四乡八里也算是户名家,姑娘的父母对这门亲事很是赞同。只是李宗仁不大乐意,挑来挑去,怎么就挑了个比自己还大几个月的不识字的老姑娘呢。
人道春宵一刻值千金,岂不知走入新房前的决心不亚于跳崖。下去,可就上不来了。李宗仁在新房前彷徨片刻后,进去揭开了新妇的红盖头。他看到的,是一张桃花色的脸庞,与清水般的目光。大姑娘的娇羞,才是最好的胭脂。李宗仁的手掌不自觉地摩挲起了新妇的脸庞,那是女子特有的温软与细腻。这一刻,满室的旖旎,李宗仁怦然心动了。
在喝合卺酒时,李宗仁给李四妹斟上了一杯,还满怀爱意地送给新妇一个新名字——李秀文。他想教眼前这个一团和气温柔沉默的姐姐读书识字,把她打造成自己理想的女性。
蜜里调油的新婚生活,也没有拖滞李宗仁的步伐,他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又立即进南宁将校讲习所,和李秀文聚少离多。在校期间,每逢休息日,李宗仁会步行60多里路赶回来同李秀文相聚。
1917年,李宗仁担任了帮办营长,终于能接李秀文随军生活。尽管李宗仁想把李秀文打造成理想的女性,但李秀文讨丈夫欢心的方式,是侍奉公婆,帮助生计。伴随着李宗仁步步高升,两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李秀文温顺和气,安家守业,却无法和李宗仁两人一马,驰骋天涯,她心心念念的,是要让他吃好穿暖,不经意地,就把丈夫的万丈雄心圈在了小家里。李宗仁开始向往那种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的组合。
1924年,李宗仁在桂平迎娶了桂平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郭德洁。他告诉李秀文,自己娶妾,为的是外面应酬多,出去的时候总得带个人照应,家中一切依旧以秀文为主,有事情可以尽管对新人吩咐。让秀文不要多心。
眼见丈夫卧榻之上另有新人,李秀文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但她也知道李宗仁的天地日益扩大,不是一个小家能够圈养得住的,从此便一心一意为李宗仁带好儿子。这也成为往后岁月里,维系李宗仁、李秀文夫妇感情的纽带。
1939年春,蒋介石夫妇到李宗仁故居看望其母刘太夫人。刘太夫人备觉荣耀,专门通知李秀文过来。但是李秀文拒绝了。她考虑的是,此事全凭郭德洁出面张罗,这时候自己去,一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好,畏手畏脚,恐让丈夫难堪;二是见丈夫与德洁双剑合璧,自己未免平添烦恼。
人能避事,然事却找人。在刘太夫人的葬礼上,李秀文和郭德洁无可避免地同时出现了。按照规矩,开堂祭奠时男女两列祭吊,而习惯了和李宗仁出入成双的郭德洁,偏要排在李秀文前面,和李宗仁同时磕头。这一次,李秀文是真的不忍了,她喝止了郭德洁。毕竟在嫁入李家后,一直是自己侍奉着刘太夫人,这个只露过数面的郭德洁实在没有道理第一个磕头。
眼见着二女起争执,和郭德洁感情很好,又对李秀文内心有愧的李宗仁选择了沉默。还是李宗仁的大哥李宗唐站了出来,让郭德洁加入男性祭吊行列,给足了李秀文面子,也给爱出风头的郭德洁一个特殊待遇。
1949年12月,李宗仁赴美,身边只带着郭德洁,而李秀文只身留在香港,和儿子一别就是九年。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是对女人无情的消耗,是把人心放在日暖月寒里煎熬。多少个日日夜夜,李秀文全凭为人妻为人母的痴情与坚韧坚持了下来。
1958年4月,李秀文终于得以赴美定居,和儿子相聚。她和李宗仁虽然早已没有了夫妻之实,但李宗仁不忘每个月都去儿子那里看望她几次,一起坐着用乡音聊聊家常,就像是一对儿姐弟对过去岁月的共同追忆。
1965年7月,李宗仁偕郭德洁冲破阻挠,返回祖国怀抱,李秀文依旧被留在美国,以终夜长开眼,来对抗无数个窗外朦月夜。就连李宗仁去世,她都未能赶在身边。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1992年6月,李秀文102岁。她怀揣着一颗从30多岁开始,便被荒置了的心,走完了所谓福禄寿喜俱全的一生。
命运,究竟是眷顾了她还是辜负了她?
李宗仁二夫人真就做到了第二夫人
英雄美人的组合,永远是这世间最俗套也最令人津津乐道的。金戈铁马、气冲牛斗与衣香鬓影、柔情蜜意在一起,就可以满足凡夫俗子对传奇的想象。
35岁的李宗仁,开始有了这种向往。他的发妻李秀文,要比他大上几个月,照顾家中老小,真是让他挑不出一点毛病,但就是觉得面对她时无话可说,难以交心。李秀文更像是一个大姐姐,在他这个弟弟信马由缰、雄心高涨的时候,扫兴地提醒他要吃饱穿暖,回家看看。
这一年的李宗仁,已经开始自任司令,在他的权势欲得到一定满足的现在,他要尽快为自己觅一佳人。桂平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郭儒仙,相貌出众,气质飞扬,不能说是她主动在活动中接近李宗仁,但她的确是成功地让李宗仁整场都用眼光尾随自己,闭目都能见到自己的衣香鬓影。
司令的眼中只有佳人,但别人的眼中却只有司令。李宗仁手下的营长郭凤岗,没有错过司令眼中的讯息,只需李宗仁的一个点头,他立即跑去说媒了。
李宗仁的大名,在桂平说出来就是天王一般,郭儒仙自然是高兴。天生丽质的女子,往往心生骄矜,不肯轻易从了贩夫走卒的。做司令夫人,享受众星捧月般的日子,才算不负天予如此姿色不是。
好事多磨。郭儒仙其实早就和杨家有婚约。只是她家人看到女儿如此中意,又是个大司令女婿,就选择了单方面悔婚。这对杨家来说真是个侮辱,本来就等着郭儒仙一毕业就成亲的。于是,在李宗仁喜得佳人那一夜,他的老丈人被杨家绑架了。直到这时李宗仁才明白悔婚原委,只好亲自出头把事情平息,巧妙地赔偿了杨家。
李宗仁有一个特点,爱给妻妾改名字。他的原配原名李四妹,在新婚之夜被更名为李秀文,郭儒仙也同样,在洞房那晚被更名为郭德洁。
作为桂平女子师范学校校花的郭德洁,很快就发挥了她长袖善舞、能为人先的性格。李宗仁率军北伐,郭德洁就做北伐女子工作队队长,和丈夫一起到战地,亲自救治、照顾伤员,令李宗仁大悦,抱着她直夸跟自己是一对儿"簪缨巾帼,相映成辉"。
郭德洁给李宗仁的惊喜不止如此。在北伐军打到南京时,蒋介石等人游历南京的燕子矶,同行的女眷就只有郭德洁一人。她一路活跃气氛,大方说笑,却还不失端庄得体,令一干军阀拜倒裙下,如众星捧月。
虽然李宗仁有原配李秀文,但郭德洁知道李秀文是带不出来的,于是以正妻自居。蒋介石要与李宗仁做拜把子兄弟,送来的红帖落款是"蒋中正,妻陈洁如",她便让李宗仁回帖上写"李宗仁,妻郭德洁"。
中原大战期间,郭德洁在香港独居,有好友舒之锐邀其到北平观光,郭德洁欣然而往。待她一进入天津地界,就发现有人在码头上列队欢迎。原来,大家知道她一向辅佐李宗仁,是妻是妾,更是私人秘书,也是高级参谋,因此阎锡山等人,都误把她当成李宗仁派来的特使了。郭德洁一见场面如此,也很会应变,立即假戏真做地开始跟各方要员联络、接触,并且还有本事从阎锡山那里给丈夫搞来了四十万银洋的赞助。
抗战期间,郭德洁组织妇女救国运动,发表抗日演讲,举办菊花展览募捐等,其行无愧是广西女界领袖。在战时,人们关注的往往是被历史选择,并且影响历史轨迹的英雄人物,很少有人会去留意那些如蝼蚁般挣扎,被乱世洪流裹挟前行的众生。
但是郭德洁注意到了。她凭借自己的社会名气和出色的活动能力,让国民党政府赈济委员会拨款,创办桂林难童教养院,陈嘉庚答应她给桂林难童教养院的每一位难童提供两套制服,杜月笙答应她捐一笔巨款。该教养院后来成为全国收容难童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几个教养院之一。
1941年,郭德洁还创办了桂林德智中学,招收优秀学子,接纳难童教养院升学的孩子。无论是师资还是校舍,在当时的桂林都是一流的。老师中很多是进步人士,也有中共党员。
1948年春,在李宗仁竞选国民政府副总统之际,郭德洁又再次发挥了她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外交才华,召开记者招待会、演讲会等,为李宗仁拉选票。她还设大宴邀请国大代表夫人们品尝桂林米粉,明里暗里,硬的软的送礼,让这些夫人们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回家就跟丈夫吹枕头风。在开选举大会时,她也陪伴李宗仁与每一位国大代表握手,不卑不亢,恭敬又矜持,让近三千名代表都领略到了她的风姿与气质。从肤浅的那里赢得了倾倒,从深沉的那里赢得了尊重。
一番努力下来,她成为了真正的"第二夫人",在风韵最盛的年华时,达到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然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简直是一定的。在李宗仁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后还不到一年光景,国民党统治就面临了覆灭的命运,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
1949年12月,李宗仁以就医为名,从香港乘专机飞往美国,开始了在美国的流亡生活。专机上只带了一位夫人,那就是郭德洁。而李宗仁将原配李秀文留下的理由是,美国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就不要陪我颠沛流离了。
守得住繁华,也耐得住寂寞。在美国,郭德洁虽然没有了发挥余地,但她的自信,是李宗仁最大的定心丸。多少个壮志未酬、辗转反侧的夜晚,都是郭德洁从背后轻轻环抱住他,"冯唐未老,你还有我"。
在李宗仁流亡十六年后,夫妇二人终于得以回到祖国怀抱。然大环境已改,往日的辉煌无法重现,郭德洁的玲珑心肝也难抵流年,先李宗仁一步病死于北京。
李宗仁梨花压海棠七旬迎娶二旬妻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是一首调侃老夫少妻的诗。而就在昨天,老夫已逝,独留少妻。这迷梦一般的人生啊,依旧看不到出口的方向。
胡若梅,不,胡友松在回顾自己的前尘。胡若梅是她,胡友松也是她,但这两个名字,代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胡若梅出生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没有一个固定的家,长期住酒店包房。由于母亲是大明星胡蝶,所以她从小就生活在军官太太们的围绕下,管她们叫干妈。干妈们衣香鬓影,眉眼精致,今天打牌,明天跳舞。她们热衷于带着甜甜的气息亲吻若梅,然后把腻腻的胭脂蹭在若梅的脸上。小若梅总是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沙发上看这些干妈旋转,说笑。她俨然是一个小公主,可爱得让眼前的这些人臣服。她和自己的母亲一样,仿佛生来就是接受宠爱与追捧的。
日子,并不一直都像母亲的旗袍般柔滑服帖花团锦簇,也会和这窗外的黄浦天一样,闷沉沉,湿答答的。明星母亲又去拍戏了,房间里不再有香风和糖果,陪伴若梅的,只剩下老妈子的一张皱脸。
不知道是外因还是内因,若梅在6岁那年,患上了湿疹,需要去气候干燥的地方居住才能保不复发。于是胡蝶委托若梅的干妈之一,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带她去北京居住。但伴随着张宗昌暴尸山东,沈文芝逃至南京,日子江河日下。而这一厢,由于局势起变,胡蝶也准备赴港,只给孩子的养母留下了一个首饰盒,算是交代了。
这乱世里的女子啊,有时候真的比男子更坚韧,一边埋怨着、愤恨着,一边坚持着。从云端跌入尘埃的沈文芝,经常要拿小若梅撒气,嘴里骂骂咧咧的,但她还是将若梅一直供读到了中学,衣食无缺。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中学时的若梅,真就出落得仿佛一朵独自开放的梅花一样。在那个火红火红的年代,暴露母亲是和戴笠有过纠结的女明星胡蝶,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但早熟而又敏感的若梅,总要装作不经意间地告诉班里同学,当年她在上海是如何如何地生活,那样地风光多彩呢,就只是绝口不提眼下的日子。她还为自己改了个名字,叫胡友松。希望自己能像岁寒三友里的松树一样,没有悲欢,站成永恒。
胡友松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积水潭医院做护士,由于出身成分不好,她是医院里干活最多、最为沉默的那一个。一年年下来,胡友松很想换工作。她的朋友本就不多,曾经给母亲改过剧本的张成仁,还能算是老相识吧。于是胡友松拜托他帮自己留意。
那一年,曾经的南京国民政府副总统,旅居美国后回归大陆的李宗仁,失去了爱妻郭德洁,身边缺人照顾。张成仁想的是,小胡有护理知识,而且做私人护理的收入要比做护士高,所以就跟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提了一下。
胡友松第一次见李宗仁,李已经76岁,但腰背笔挺,精神矍铄,不愧是军阀出身的。大约是在一周后,李正式决定让胡友松到公馆工作,还亲自带着她熟悉环境,留她吃晚饭,还说为了能方便工作,以后可以留宿公馆里。
李宗仁问胡友松有没有男朋友,友松回答:"现在没有,但将来会遇到的。"她发现,李宗仁的身体明显是僵了一下,然后突然上前一步,环抱住自己,还在自己脸上吻了一下。胡友松来不及躲避,只觉得怪异,也不敢嗔怒。
周恩来知道此事后给出的批示是,"李先生啊,咱们这个国家和美国不一样,没有私人秘书,即使做护理也是按上下班制度,到下班一定要走,就不能留在这儿。所以李先生要是喜欢她,就名正言顺地把她娶了吧。"为此,周恩来还专门找人去做胡友松的思想工作。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胡友松完全没有准备。她只感觉意料外的事情接踵而来,好多只手在推着拽着她向一个方向走,她甚至连一个可以商量可以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1968年7月下旬,李宗仁和胡友松在北京西总布胡同51号的李宗仁家邸结了婚。由于当时那场空前的运动形势,他们的婚礼没有大操大办,只请了李的几位老部下和民主人士吃饭。
在婚礼结束后,李宗仁和胡友松被安排去北戴河,开始进入婚姻生活。白天,胡友松依旧以对待上司和长辈的态度来对待李宗仁,但一到晚上,她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
胡友松提出跟李宗仁分房而睡,李答应了。但是每天夜里在睡前,李都会去小妻子的房间看一遍,顺手给她掖掖被子什么的。三番两次,胡友松厌烦了,说自己有神经衰弱,李进来会影响她睡觉。后来,她发现李依旧每晚都来,但悄无声息的,也不穿拖鞋了,生怕弄出一点声音吵到自己。
这对儿老少配从北戴河蜜月回来后,李宗仁身体没事儿,倒是胡友松肚子受了凉,疼得难受。有偏方说吃四两南瓜子就会没事儿,但胡友松拒绝了,"这四两又嗑皮又吃的,还不得用一晚上啊"。第二天,胡友松发现有四两瓜子瓤放在床头上。原来是李宗仁花了整晚一粒一粒地嗑出来的。胡友松哭了,在她过去27年的人生里,有过天天坐小轿车,出入军官太太牌局、饭局的幼小时光,也有过被干妈辱骂着拉扯长大的不堪日子,可真就没有一个人会像今天的李宗仁这样,把她如此地放心上,心疼她,包容她。
27年了,胡友松终于找到了幸福的谜底,然而岁月,却在转眼间变换了谜题。婚后才半年,一世风云的李宗仁就闭上了眼睛,留下他年轻美丽的妻子一任风吹雨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