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团里的日本女人-赵双喜来到鬼子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拗不过母亲,赵双喜牵着他的小毛驴,跟着赵大麻子来到鬼子营。

    这里叫三部落,老百姓叫鬼子营。

    部落长井善荣,小个,刀条脸。他领着赵大麻子和赵双喜来到豆腐坊。

    豆腐坊里,做豆腐的工具,一应俱全。

    井善荣说,赵的,明天,皇军要吃水豆腐,好好地做,大大有赏。

    赵大麻子点着头,说,长官放心,赵的,手艺大大的好。

    井善荣微微点头,吆西,吆西!

    豆腐坊在部落房的偏厦里,屋子是新盖的,有些低矮潮湿。豆腐坊外屋安装着石头凿成的磨盘、大铁锅,里屋就是一铺通炕。因为要烧火煮浆子,炕烧得像煎饼烙子,滚烫滚烫的,躺在上面烙得肉皮嗞嗞的,这让在挑灶沟睡惯了凉炕的赵双喜有些不习惯。

    别看赵双喜不愿意种地,一提做豆腐,他的精神头就来了。他现在做豆腐的手艺早已超出他爹赵瞎子了,他做出的豆腐精致白净,细嫩味纯,久炖不碎。每次磨豆腐之前,他都要仔细把豆子挑选一遍,把那些杂质,甚至有花花点、虫子眼的豆都挑出去。挑豆的工具是盖帘,盖帘是高粱穗秆做成的,选择粗细相当的穗杆,像扎筏子一样用线扎成一排,然后把两排秆子交叉合在一起,再裁剪成圆形,就做成了盖帘。因为秆子是圆柱形的,每两个秆子中间形成一个贯通的凹槽,把豆子放在有倾斜角度的盖帘上,让它们自由地滚动,饱满的豆子滚得快,有缺陷的豆子滚得慢,就被淘汰了。

    赵双喜每天都是鸡叫头遍就爬起来磨豆腐。拉磨的是他那头心爱的小毛驴。小毛驴很温顺,只要上套就会慢条斯理地走一个步调。起初,赵双喜还给它蒙上眼睛。田半疯曾经问赵双喜,为什么要给驴蒙上眼睛?赵双喜逗她说,怕它转圈迷糊。其实是怕它偷吃磨出来的豆浆。后来就不给它蒙了,因为它很懂事,从来不偷吃。赵双喜也从不打它,也不吆喝它,任凭它不紧不慢地在磨道上转圈。浸泡一宿的豆子膨胀起来,变得长长的,软软的,田半疯说,就像女人的乳头。磨盘的上方吊一桶清水,桶底留一细孔,上面插一根高粱秆或一根筷子,控制水的流量。磨盘转动时,水自动流入磨眼里。这时磨碎的豆子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从磨缝里涓涓地流出来,就像一道道瀑布。

    豆子磨到一多半的时候,赵双喜就开始点火煮豆浆了。一边磨一边往锅里加浆,豆子磨完了,锅也烧开了。然后开始过包。把纱布四角系在十字型木架的四个顶端,中间悬挂到房梁上,把煮好的豆浆一瓢一瓢地浇上去,然后轻轻摇动,浆水便哗哗地流到大锅里。为挤干榨净豆浆,还要用夹板挤一挤,直到挤出豆渣中最后的一点豆浆。过滤完后的豆浆还要再进行第二次熬煮,沸腾后还要小火煮上几分钟,这就是可以喝的纯豆浆了。

    这时天已蒙蒙亮了,人们一觉醒来,首先扑入鼻孔的就是那喷香的豆浆味儿,特别是在寒冬里,那暖融融的豆浆味从鼻子流到胃里,从胃里流遍全身,让人感到特舒服特得劲儿。

    做豆腐的关键在于“点豆腐”。豆浆出锅后,把少量的卤水慢慢融入豆浆,豆浆也随之逐渐变稠,如能在豆浆中刚好立住根筷子,那算是点好了,这个火候把握得是否准确,能体现出手艺的高低。赵瞎子做豆腐的手艺好,关键就是点卤水的火候把握得好,这里没什么理论,主要是实践经验。赵双喜跟他爹学做豆腐,也是凭经验,火候掌握得比他爹还好。点过卤水的豆浆成了豆腐脑。有很多人不吃豆腐,专门吃豆腐脑,拌上炸好的辣椒酱,闻起来喷香,吃起来滑溜,要多爽有多爽,比吃山珍海味都强百套。

    豆浆成脑以后,赵双喜用凉瓢把豆腐脑舀上豆腐盘,舀平抹平后,再用木板压上,过几个小时,等把水控净了,木板一撤,白白嫩嫩、颤颤巍巍的豆腐就成型了。赵双喜用划好刻度的板条量好,然后再下刀切,用铲刀子撮起来,个个均匀。这时候,天大亮了,屯子人陆陆续续来捡豆腐了,有的用现钱买,有的用黄豆换,豆腐热腾腾的,拿到家里正好做早餐,小葱拌豆腐,大豆腐汤,如果加上鲫鱼、鲤鱼和粉条一块儿炖,那就是有名的得莫利炖鱼,要多香有多香,真是阔死了。

    可是,现在不是过去了,赵双喜把豆腐做好,就被部落长井善荣派来的人连豆腐盘子都拉走了,他们要先给那些长官吃,剩下的,再分给部落里的其他日本人。

    赵双喜的豆腐在鬼子营一炮打响,让赵大麻子在日本人那里露了脸。赵大麻子高兴,给赵双喜拿来两瓶铁皮罐头,还有一瓶日本清酒。赵大麻子说,大侄子,你给咱中国人争光了。

    从那以后,赵大麻子经常介绍一些日本人一大早就来喝豆浆。日本人喝了热气腾腾的豆浆,个个竖起大拇指,吆西吆西地叫个不停。赵大麻子兴奋得满面红光,有些忘形,说,你们大日本没有这样的豆浆吧,我们中国人,洗脚都用矿泉水,个个都是喝豆浆长大的!

    一个矮胖的日本人拦住赵大麻子的话,说,中国人的不是,满洲人!

    赵大麻子连连点头,对,对,满洲人,日满亲善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