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与M16的较量
AK-47出产后,虽然小有名气,但是还没有达到享誉世界的程度。它真正誉满天下还要归功于越南战争。因为,在越南战争中,AK-47打败M16,声名远扬。
在越战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军士兵扔掉M16而改用AK-47。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阵营装备AK-47系列,使用7.62毫米×39毫米中间型威力弹,而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则装备M16式自动步枪,使用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步枪弹。
M16式自动步枪的历史要比AK-47晚很多年,由美国柯尔特公司著名设计师斯通纳设计。它是小口径步枪,是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枪机框操作启动的回转式枪机。
它由铝合金、钢、塑料制作而成。其中,枪管、枪栓和机框是钢制造的,护木、握把和后托是由塑料制作的,而机匣则由铝合金制作而成。由于材料简单,因此,它的重量要比AK-47轻许多,仅为2.7千克。
M16共有三代。第一代是M16和M16A1。使用美制M193/M196子弹,可半自动或者全自动射击,1960年开始装备部队。第二代是M16A2,使用比利时制造的SS109子弹,可单击也可连发,1980年开始装备部队,取代第一代M16。第三代是M16A4,增加了四个皮可汀尼滑轨,能够增加附件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现如今,M16依旧是美军海军陆战队的制式装备,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部队的重要武器。据统计,M16在全球近100个国家使用,产量高达800万支。
事实上,M16的原型是AR-15。1960年,柯尔特公司在改进AR-15后向军方游说。最后,空军定制了8500支,一年之后,陆军也购买了1000支用于越战。经过1962、1963年实验,陆军和空军则加大了AR-15的订购量。1964年,空军将其命名为美国5.56毫米口径M16步枪。至此,M16诞生。当然,空军M16与陆军M16还是有些差别的。
此后,M16大规模装备美军部队,跟随美军部队进入越南战场。而此时,越南共产党和游击队则使用朝鲜58式突击枪和AK-47突击枪。于是,一场决斗开始。
1965年11月,美军与越南共产党游击队在德浪河谷展开激战。在这场战争中,M16表现优异,美军获胜。对此,哈罗德·G.摩尔中校说道:"此次胜利是勇敢的士兵和M16带来的。"
的确,M16性能优越,杀伤力强。它使用的是5.56毫米枪弹。该枪弹重量轻,射击时候产生的后坐力小,容易控制,士兵可以在不增加负荷的情况下多带一些子弹。此外,由于它重量轻、速度快,所以,子弹在中远距离击中目标后便不会直穿过去,而是会在目标体内翻滚,对目标造成更大的损害。在战场,经常可以看到被M16击中的目标往往是入口小而出口大。为此,越南战场上,M16获得了一个不太好听的外号"黑枪",意思是"小黑枪能打大孔"。越南游击队常说,宁可挨AK-47一枪,也不想挨M16一枪。
此外,M16火力也比较猛烈,堪与AK-47相媲美。据越战中美军第一骑兵师的一位指挥官回忆说,他们师一个班曾被越南游击队三面合围在高山上。为了请求战机支援,他们发了信号弹。越南游击队以为美军要撤退,便加快进攻速度,然而却受到M16猛烈扫射,伤亡惨重。
不过,没过多久,M16就出现了问题,它由美军制敌利器变成了"自残"凶器。1967年5月,海军陆战队队员写道:"不管你信不信,你知道是什么杀死我们大部分的人吗?是M16。在我们离开冲绳岛前,我们人人一把M16。可是,一到战场,我们才发现,几乎所有人死的时候都是在维修M16。因为,它一直出故障。"
这个消息反馈到柯尔特公司后,柯尔特公司随即派出武器专家小组前往越南调查。经过调查,他们发现M16主要的问题是:弹膛容易产生污垢、卡壳、容易拉断弹壳、弹匣容易损坏、枪膛与弹膛锈蚀严重、没有合适的擦拭工具。
调查完后,公司便将信息公布出来。这个信息传开后,美国一片哗然。民众纷纷要求部队禁止使用M16。事实上,M16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气候问题。越南属于亚热带气候,天气潮湿,温度高,M16水土不服,容易生锈,容易卡壳。而在战场上,步枪卡壳则是致命的,它会造成士兵的伤亡。
其次,使用步枪弹发射药。M16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改用了步枪弹发射药。M16原本该使用M193原装IMR4475发射药。此药燃速快、压力曲线升得快、残渣少。不过,生产该枪弹的公司说,他们没有办法供应大规模的此类发射药。1964年,陆军只好使用WC846双基球形药。虽然这种药价格便宜,成本低,但是它问题也多。药燃烧后会留下许多残渣,步枪难以恢复正常状态,进而导致卡壳和断壳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样,M16在越南战场上还是出了问题。面对越南特殊的气候环境,AK-47却丝毫没有问题,不管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里,还是在污水里浸泡,AK-47都能够正常使用。有人说,越南游击队经常采用偷袭方式,越南游击队经常化装成平民,等到美军从身边经过,他们才从水田里拿出一把木托都已腐朽的AK-47,然后对准美军扫射。的确,这种事情时常有之,这也证明了AK-47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
所以,在越南战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军在缴获AK-47后,便赶紧扔掉M16而使用AK-47与敌军交战。后来,在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再次感受到了AK-47系列的优越性,不少美军扔掉M16系列,而改用AK-47系列,越南战争中的经典画面再次显现。
苏联解体后,美国曾经邀请卡拉什尼科夫到美国做交流。在交流会上,卡拉什尼科夫与M16设计师尤金·斯通纳交换使用对方的突击枪,结果两枪不分上下。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少将插话了,他开始赞赏AK-47,讲起他在越南战争中的种种情况,搞得身处一旁的尤金·斯通纳很是尴尬。
后来,美国一个军事节目曾经报道过美英军事专家和武器专家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对全球出名的轻武器进行评估,主要从射击精度、战斗效能、设计独特性、维护方便和使用期限等方面进行。经过一番比较之后,AK-47独占鳌头,而M16再次屈居亚军。
为何AK-47如此知名呢?
首先,它具备了极高的可靠性。它的基本原理和德国陆军突击步枪一样采用的是中等口径子弹,利用冲压零件制成,容易制造,而且相对廉价的AK-47看起来虽然笨重,但在测试中却表现出极高的可靠性,对士兵而言,可靠性确实很重要。
的确如此,不管温度条件如何,不管处于风沙还是污水中,AK-47都能够很好地发射,不会发生问题,即使有灰尘等进入枪内,AK-47也能够很好工作。这一点,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尤为重要。
经验丰富的士兵还说道:"你怎么样才能让一支AK-47无法开火呢?办法可不多,用坦克没准能行。你可以把它埋进沙子里,把它埋进淤泥里,你可以肆意虐待它,让它全身都是锈,但是它还是能用,这种武器能够帮你保住性命。"
其次,操作简单,保养便捷。AK-47结构简单,士兵训练起来非常方便。对此,有军事专家说道:"如果你给我派来一个美国大兵,那么我只要用四个小时就能够让他学会拆卸、保养、清洁和维护AK-47步枪。可是如果你要让我教美国大兵使用M16,那么,我至少要用一个星期才能教会他使用M16。"操作简单这一点,也是AK-47拥有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之一。
此外,AK-47清洁保养简单。只要你将它的机械顶盖拿掉,AK-47整体架构就在里面。你根本用不着棉棒或者手指,而只需要用一块干净的布就可以很好地清洁它。对此,阿富汗人擦拭AK-47最有意思。他们擦拭AK-47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鞋带绑出好几个结来,然后将鞋带在机油里面沾一下,随后将其顺着枪管拉过去。如此便捷的保养方式使得AK-47深受士兵和非专业军事玩家的喜欢。
再次,战斗力非凡。一把枪是否优秀从其战斗力便可以看出来。虽然AK-47的精准度稍微差了一些,但是它发射出去的"弹雨"弥补了这点不足,即猛烈的火力足以对目标造成多方位的伤害。在业界,AK-47是牢不可摧、全球通用的杀人利器。
最后,AK-47制作简便。如果我们将AK-47拆卸开来,便可以发现,它的架构简单,是由许多常见、便宜的元件组合起来的,制作非常方便。这个特点使它突破了地理、政治、意识形态的局限,流传到世界各地。
现如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制造AK-47。比如巴基斯坦达拉村。村民们除了需要订购枪管和扳机之外,其他零件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出来。在这里,一个不超过3人的小作坊便能生产AK-47。除了农活外,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生产AK-47。据说,在这个仅有2600户的村子中,一年可以生产5万支山寨版AK-47。
印度:恐怖分子与政府都用AK-4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AK-47系列装备了世界上近百个国家的部队。现如今,AK-47依旧是50多个国家部队装备的武器,此外,它也是恐怖分子的主要武器。恐怖分子经常拿着AK-47实行恐怖袭击,而政府军也常常手持AK-47进行反恐行动。在亚洲,印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5年12月28日,印度"硅谷"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众所皆知,印度的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地处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罗尔更是有"硅谷"之美誉。
2005年12月28日晚上7点30分,四五名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乘坐轿车直奔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院。进入校园后,他们在塔塔会堂外停了下来。不久之后,从车上下来两名手拿AK-47的武装分子。他们扫视了周围一眼,随后便从口袋里掏出两枚手榴弹扔向会堂,其中一枚在会堂门口爆炸,另外一枚则在会堂门口的大树下爆炸。紧跟着,两名武装分子手持AK-47对准备逃离会堂的科学家扫射。在这次袭击事件中,共有6名科学家受重伤。其中,印度泰斗级科学家布里中弹身亡,而其余5位科学家则住院紧急治疗。
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在现场,印度警方发现了1把AK-47冲锋枪、3个弹夹、11个弹药筒等,很显然这是一起恐怖袭击。印度媒体纷纷发表看法。
为什么恐怖分子要选择印度科学院实施恐怖袭击呢?原来,事情是有原因的。就在案发当天,在印度家喻户晓的恐怖分子阿布·萨勒姆刚被政府引渡到班加罗尔。萨勒姆曾经制造了1993年孟买大爆炸案件,致使25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是一个"杀人魔头"。印度警方经过多方努力才将他捕获。现在,他们将他送到班加罗尔让科学家对他进行了脑电波、测谎仪等测试。恐怖分子得知后,便采取了报复手段。
恐怖袭击当天,班加罗尔正举行印度科学界年会。此次年会意义重大,是科学界的盛会。这次会议,既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又有印度本国科研人员,参会人数高达285人。恐怖分子选择这一天下手,可谓是"用心良苦"。
印度恐怖分子多数是极端的宗教分子。他们利用AK-47等武器,四处袭击印度政府,搅得印度政府头疼不已。不过,印度政府也使用AK-47对付恐怖分子。
"二战"后,印度依据分治决议成立了印度共和国。随后,在美苏争霸中,它选择了不结盟运动,一方面从美国那里获得利益,另一方面则从苏联那里捞到无数好处。其中,它从苏联那里获得了价值不菲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如可购买苏制AK-47系列并进行仿制。
当时,印度部队装备的是伊莎波尔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IAI9毫米冲锋枪。这两种步枪都是仿制西方国家的武器。20世纪80年代,轻武器研究进入新阶段,印度部队要与时俱进,于是它借着与苏联"友好合作"的身份,向当时东德订购了大批量的STG突击步枪。STG是东德以AK-74为基础研制的新步枪,其性能先进,勤务性强。可惜的是,不久之后,东德、西德合并,合并后的德国将生产STG的兵工厂关闭,致使印度仅仅拿到了7500支STG突击步枪。
眼见武器没有着落,印度便着手自己仿制AK-47。印度国防部指令伊莎波尔兵工厂进行研制。经过多年努力,20世纪90年代,印度终于研制成功。它将其命名为INSAS(意思是"印度轻武器系统")。现如今,它有标准型(固定枪托和折叠枪托)、卡宾枪和轻机枪(重枪管型步枪)。
从其构造上看,INSAS借鉴了当时突击步枪,如加利尔步枪和AK-74。其中,导气系统和闭锁原理都是借鉴加利尔步枪,而快慢机、机匣、握把、弹匣、卡笋等则统统模仿AK-74。它枪长990毫米,初速为885米/秒,重达6.4千克,使用5.56毫米SS109北约标准弹,可单发、3点发射。简而言之,INSAS是AK-47系列的仿制品。
INSAS仿制成功后,便投入到部分部队里使用。经过一阶段使用,士兵们对该款武器非常满意,认为它可靠性强,且射击准度高。为此,陆军计划在新世纪前后装备27.5万支该种型号的步枪和轻机枪。
不过,不幸的是1999年,印巴发生了克什米尔冲突。冲突过后,印度陆军提交报告,报告指出INSAS在高海拔使用容易出现部件损坏或破裂,不适应战场的需求。伊莎波尔兵工厂随即派出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然而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除了质量有问题,交付时间也有问题。陆军官员说,INSAS生产速度过慢。陆军于1993年订购了4.8万支步枪,可是INSAS仅仅交付了7000支,1995年到2000年间,印度军方订购了5.28万支步枪,可是伊莎波尔兵工厂只交付了一半。
此外,弹药供应不足。印度急缺5.56毫米北约标准弹,它曾向以色列购买了5千万发,但因为美国插手,最终只得到了订购总数的1/4。随后,印度开始研发5.56毫米北约标准弹,可是生产量极少。1997年印度陆军订购4.346亿发子弹,而工厂却只提供了2.6亿发左右。印度陆军没有办法,只好花费8.5亿卢布直接从罗马尼亚购买了10万支AKM和配用的弹药,装备到特种部队。所以,印度许多特种部队直接使用AKM而不用INSAS。现如今,印度特种部队就在使用AKM对付克什米尔的武装叛乱和执行反恐任务。
进入新世纪后,印度部队已经大量使用AK-47系列。2010年到2013年期间,印度轻武器使用清单显示:印度一共购买了29260支AK系列枪支,装备到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边防军、国家安全卫队等部队。其购买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突击型尖端武器。其中,负责打击纳萨尔派分子的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拥有1.8万支AK-47步枪;负责机场安保工作的中央机构治安部队拥有7921支AK-47步枪;而负责印藏边境的边防军则有600多支AK系列步枪。
印度之所以大量使用AK-47,是因为AK-47的综合能力强。印度高级官员说道:"对印度士兵来说,AK系列步枪的实用性与适应性依旧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不管是执行反恐任务还是安保任务,AK-47系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很显然,虽然AK-47生产公司已经宣布破产,但是印度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大批量采购AK-47系列。
巴基斯坦特种部队:装备AK-47
在亚洲,许多国家除了用AK-47装备普通部队之外,还将AK-47装备到特种部队。乌克兰、朝鲜、柬埔寨等十几个国家的特种部队就装备了AK-47及其仿制品。近年来,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特别引人注目。
2009年,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突袭地处拉瓦尔品第的陆军司令部,成功解救42名人质,抓获武装分子重要头目"奥斯曼博士"阿基尔。在反恐行动中,巴基斯坦特种部队战功累累。
"二战"后,巴基斯坦和印度按照联合国分治决议,分别建立国家。巴基斯坦建国后,采取了亲美的态度,从美国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在美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建立了海、陆、空三军。其中,美国还帮助巴基斯坦建立特种部队。
20世纪50年代初,巴基斯坦第一支特种部队开始组建,特种部队队员从美国那里获得了武器装备、技术设备甚至是制服。为了掩饰真实身份,它一开始不叫特种部队,而是叫"俾路支团第19营"。但是,该营建立后,却不在俾路支团中心接受训练,相反,他们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切拉特建立营地,接受美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其首任营长是米特哈中校。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从本土选举特种部队队员组成机动教练到巴基斯坦训练巴基斯坦特种部队。1964年,他们帮助巴军建立了1所空降兵学校,专门训练该营。不久之后,该营改名为"伞兵营"。截至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前,该营人数高达700人,分为7个连。
经过特别训练后,这700人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擅长在沙漠、山区、水下、两栖作战。其中,有一个专门在沙漠作战的连队,与美军特种部队进行作战演习;有一个蛙人连队,专门在水下作战。训练结束后,该营正式改名为"特勤大队",此名沿用至今。
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特勤大队奉命参战。当年9月,特勤大队奉命前往破坏印度3个空军机场跑道,摧毁印军飞机。随后,特勤大队派出100名队员,前往印度乌哈姆布尔、帕特汉科特、哈尔瓦尔空军基地执行任务。然而由于侦察不充分、计划不周密,这支分队在空降后就被印军包围。双方展开了激战,最终不仅没有摧毁一架印度飞机,反而大部分被俘,仅有少部分人突围返回基地。
可以说,特勤大队出师不利。然而,特勤大队很快就在战场上洗刷耻辱。其中一支小分队,突袭了一个有1000多印军把守的要塞,成功占领要塞,阻止了印军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
1966年,特勤大队进行扩编,增加了2个营。经过训练后,这三个营奉命轮流到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战斗巡逻,逮捕反对派、镇压东巴基斯坦武装分子。1971年3月,第3营在东巴基斯坦巡逻中,逮捕了反对派领导人拉赫曼,然而巴基斯坦第3营的这一举动却引发了东巴基斯坦地区的民众抗议。随后的8月里,第2营和第3营参加战斗,维持东巴基斯坦的治安问题。
当年12月,印巴战争再次爆发,特勤大队都参与了战争。其中,第1营和第3营主力留在西巴基斯坦作战。他们袭击了印陆军炮兵团,摧毁了印军数门大炮。第2营和第3营支队留在东巴基斯坦战斗。其中第2营作战勇敢,战果显赫,然而死伤很惨重,战争结束后,该营士兵所剩无几。第3营支队是蛙人排,他们在攻击印度海军运输舰"法拉卡"号之时,立下了战功。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政府派出了一个特种营参战,帮助阿拉伯兄弟对付以色列。
20世纪80年代后,巴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反恐、反劫机、解救人质等活动。战争爆发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袭扰敌军目标,如机场、油井、通信设施、雷达等。
经过多年发展,巴基斯坦特种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它的总部设在切拉特市,设有大队长。大队长掌管特种部队。大队长下有5名高级军官,负责人员招募、培训、侦察、财政等内容。
目前,巴基斯坦特种部队有4个特种作战营,4个独立连。第1营主要负责印度南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地区、第2营负责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第3营负责克什米尔谷底、第21营负责查谟附近的锡亚尔科特市。独立蛙人连负责水下行动;独立反恐连负责反劫机、解救人质任务;独立通信连负责为特种营提供无线电服务;独立战勤连负责特种部队行动计划和实施任务。不过,这4个特种营和4个特种连没有固定驻地,他们经常轮换驻地,执行任务。
在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声誉极高。它跟美国不同,美国海陆空都有独立的特种部队,但是巴基斯坦没有,它仅有陆战特种部队。所以,它的地位极高。加入特种部队,是许多巴勒斯坦军人的梦想与荣誉。
然而,加入巴勒斯坦特种部队并不容易。虽然它是在自愿基础上选拔人才组建而成,人员都来自各兵种部队。但是经过层层考核后,大部分候选者会被淘汰,仅有少数的人员能够加入特种部队。
通过初选后,学员要到空降兵学校、军事学校、蛙人学校、沙漠作战学校参与训练。各科目训练时间不同,具体训练时间是保密的,期限不详。在训练中,还有大部分会被淘汰,而少数人留下来继续训练。训练合格后才得以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
有最优秀的兵,那么必然需要最先进的武器。最开始,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武器大多来源于美国。但是苏联解体后,巴美关系因为核武器竞赛、反恐问题而迅速恶化。巴基斯坦不再单纯依靠美国,而是寻求其他国家合作,采购武器。
如今,特种部队有一个兵械库,里面有世界各国的先进武器,如德制MP5式冲锋枪、苏制AK-47、芬制Tikka步枪等。其中苏制AK-47已成为巴基斯坦特种部队队员最喜爱的武器之一。
美海豹特种兵走私AK-47
AK-47以其性能优越、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勤务性强而被称为步枪之王,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其产量和销量高达1亿,位居各类武器之首,除了仿制、合法购买之外,AK-47畅行全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走私。
自从AK-47进入市场之日起,它便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它也是犯罪团伙走私中不可或缺的武器,比如东南亚、拉美、中东、欧洲、非洲,是其走私最为猖獗的地区。在非洲,走私的AK-47价格低廉,一袋玉米即可换一支AK-47,由此可见其走私猖獗程度。然而,近年来,除了犯罪团伙走私AK-47之外,据说美国反恐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队员也走私AK-47。
据报道,2010年11月4日,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队员尼古拉斯·比克勒因为走私AK-47在加利福尼亚州被联邦特工逮捕并被联邦警察局上诉。与此同时,尼古拉斯的另外两名同伙也被联邦特工逮捕。
尼古拉斯,时年33岁,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由于作战勇敢,能力突出,2005年8月被选入"海豹突击队"。服役后,曾多次奉命前往伊拉克执行任务。
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派系林立,内战不已,他们四处走私军火,购买军火。也许是见到走私军火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尼古拉斯心动了。他便找来36岁的安德鲁·考夫曼和34岁的理查德·保罗,一起倒卖军火。
2010年6月,尼古拉斯借助其是"海豹突击队"成员的特殊身份,从伊拉克秘密走私武器,将伊拉克的武器带入美国。众所皆知,美国"海豹突击队"平时携带武器出入美国是常见的,是合法的,根本无须接受出入境安检,因此,他携带大量的武器也就没有受到机场安检人员的检查。
成功将武器带回美国后,尼古拉斯便将武器交给安德鲁·考夫曼与理查德·保罗。这两人便将这些枪支弹药出售给墨西哥毒品走私贩和黑市。这些武器弹药包括AK-47自动步枪、C4烈性炸药、手榴弹以及夜视仪等军事装备。由于这些武器都比较先进,所以,受到了买家的欢迎。第一次走私,尼古拉斯、安德鲁·考夫曼与理查德·保罗三人不仅成功卖出武器,还大赚一笔,因此他们又继续走私军火。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被美国联邦特工盯上了。在黑市里,走私武器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走私先进的武器,甚至是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武器则引起了美国联邦特工的注意。美国政府派出特工对其进行侦查。
美国特工便假装买家向安德鲁·考夫曼与理查德·保罗买武器。在美国特工问及万一买到的武器被美国警方追查到而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时,尼古拉斯的这两个同伙则放言道:"你放心,这些武器都是从中东军队中弄来的,美国警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根本查不到。"
随后,美国特工便要求军火交易。一开始,尼古拉斯的两个同伙害怕出问题,没有答应。后来,美国特工提出以每件1300美元到2400美元的高价购买后,利欲熏心的两人同意了。
两人随即将信息告诉尼古拉斯说,他们接到了一个单子,售价是每件1300美元到2400美元不等。尼古拉斯兴奋异常,他便开始从伊拉克秘密走私军火。军火进入美国后,尼古拉斯将其交给同伙去与美国特工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三人同时被捕。
美国检方对他们提出了控告,控告尼古拉斯在伊拉克执行任务过程中借着特殊身份进行军火走私。经过调查,截至案发前,尼古拉斯团伙已经出售80支AK-47和其他十几件轻武器,此外,检方还在理查德·保罗家里搜出大量的武器弹药。
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德罗·史密斯说:"他们昧着良心挣钱,根本不管这些武器会落入什么人之手,不管这些武器会对美国安全构成什么样的威胁。一旦罪名成立,尼古拉斯等三人将分别面临5年有期徒刑和25万美元的罚金。"
此次事件对美军"海豹突击队"来说,无疑是一大耻辱。对此,美军发言人说:"这种走私不是海豹突击队的普遍情况。"
事实上,即使深究一下,也不易辨别真相。尼古拉斯2005年进入"海豹突击队"服役后,表现特别优秀,还多次被派遣到伊拉克执行任务,案发前,他在西海岸的"海豹突击队"小组中服役。此外,尼古拉斯还参演了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据说,他还是该片的军事顾问。
"海豹突击队",全名是美国海军特种部队,隶属于美国海军。它起源于"二战"。"二战"中,为了应付特殊情况,美军成立了"海军战斗爆破队",主要负责海滩侦察和清除障碍,协助主力部队登陆等工作。1962年,美军成立军事支持部队,它开始逐渐参与攻击作战内容。1967年,军事支持部队改名为海军特种部队。它主要的任务是非常规战争、境外内部防卫、直接行动、反恐行动、特殊侦察等。每次出动都是一两个人为一组,作战人数最多不超过16人,一般是8人以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新世纪前后,它已经拥有两个战斗群,共有7个中队,人数约1600人。现如今,它是美国实行低强度战争、应付突发事件的杀手,堪称世界上十大特种部队之首。
从成立至今,它战功显赫。"二战"后,它几乎参加了每场与美国有关的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巴拿马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反恐战争。其中在反恐战争中,海豹突击队功劳卓著。在2011年5月1日,一支24人"海豹突击队"(海豹第六分队)射杀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不过,没过多久,乘坐"奇努克"直升机的特种队员在阿富汗遭到袭击,机毁人亡。其中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成员全部阵亡。案发后,阿富汗塔利班声称对此事负责。
AK100系列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轻武器研制进入新阶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伊兹马什公司继续研制新步枪,先后研制出AK100系列,即AK-101、AK-102、AK-103、AK-104和AK-105、AK-106、AK-107、AK-108。
AK-100系列是伊兹马什公司推出的产品,是新一代的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虽然从结构到命名都体现了其沿承AK步枪的精髓,但是,AK-100系列并不是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它是由伊兹马什公司其他著名设计师在AK-74M的基础上研制的。之所以称为AK-100系列,是因为AK已然是一个品牌,而100则是伊兹马什公司的产品编号。
冷战结束后,北约标准的5.56毫米×45毫米弹药逐渐成为世界轻武器的标准弹药。为了提高AK系列的出口销售量,俄罗斯的伊兹马什公司也开始适应潮流研究使用5.56毫米×45毫米弹药的步枪。1994年,伊兹马什公司成功研制出使用5.56毫米×45毫米弹药的步枪并将其命名为AK-101。
AK-101与AK-74M非常相似。它采用复合工程塑料技术制作而成,枪管长415毫米,重量为3.4千克,枪托由塑料制成,装备AK-74式枪口制退器,其机匣左侧还装有瞄准镜座,能够增加附件,比如装瞄准镜和榴弹发射器,弹匣容量为30发,发射5.56毫米×45毫米弹药。它与AK-74M有一个明显差别是在其弹匣上印有"5.56NATO"的识别标记。
研制成功后,AK-101没有大量装备俄罗斯部队,相反它大批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究其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研制5.56毫米的AK-101的主要目的是出口而不是内销。现在,它在安哥拉、不丹、塞浦路斯、希腊、印度、印尼、肯尼亚、马来西亚、越南、索马里、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服役。
不久之后,伊兹马什公司推出了AK-102。该枪是AK-101突击步枪的缩短版本,类似于AK-74系列的短突击步枪型AKS-74U。整体上看,它与AK-100没有多大差别,都是用5.56毫米×45毫米枪弹,唯一的差别是它的枪管长度短了些,只有314毫米。
紧随AK-102之后,AK-103诞生了。它的设计者也不是卡拉什尼科夫,但是却借鉴了AK-47,是现代版的AK-47。它集AK-74和AK-101步枪的优点于一身。它采用塑料制造,枪管长415毫米,全枪重量轻,仅为3.4千克,口径为7.62毫米×39毫米,使用M43弹,弹匣容量为30发。此外,该枪可以增加附件,如战术灯、激光瞄具、瞄准镜、消声器及GP-30榴弹发射器等,大大提高了步枪性能。
总体而言,AK-103各方面的性能都比AK-47、AK-74优秀。它重量轻,后坐力小,精准高,且子弹可以与AK-47和AKM共用。其中,它的后坐力要远比俄罗斯特种部队专用的AN94的后坐力还要小。可以说,AK-103是AK枪族中的佼佼者。然而,它也有缺点。其最大的缺点便是射速慢,仅为600-650发/分钟。
研究成功后,该枪迅速装备到俄罗斯部分陆军部队,投入使用。此外,它还大量出口,现如今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大规模使用AK-103。不久之后,伊兹马什公司对AK-103进行改造,研制出了AK-104。事实上,该枪是AK-103的短突击步枪型,只不过它只发射7.62毫米×39毫米(M43)步枪子弹。
新世纪前后,俄罗斯部队要撤换部队中的AKS-74U。因此,伊兹马什公司承担研制新武器任务。新世纪初,伊兹马什公司研制出替代AKS-74U的武器-AK-105。
AK-105与AK-100系列的其他步枪不同,它是专门为替代AKS-74U而研制的。它结合了AK-102、AK-104和AKS-74U的优点,采用现代化复合工程塑料技术研制而成,枪托由塑料制作而成,枪管长314毫米,装有AKS-74U式枪口制退器,可加装瞄准镜,使用5.45毫米×39毫米(M74)弹药,弹匣容量为30发。此外,枪托内还可以装附件盒,能够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研制成功后,开始进入俄罗斯部队,2006年,该枪正式服役。
伊兹马什公司推出AK-100系列,很显然是有原因的。它是想重新在国际轻武器市场一展雄风,并向世界宣布,卡拉什尼科夫后继有人。然而,它仅仅冲击了轻武器市场,并不能够真正取代AK-74枪族的地位,原因很简单。
首先,AK-100系列本身就是在AK-74M的基础上设计的,不管是从外形还是内部构造上,它与AK-74M几乎没有差别。所以,谈不上AK-100系列取代AK-74枪族。
其次,AK-100系列并不针对俄罗斯陆军生产,即并不将俄罗斯陆军作为目标客户。该系列仅仅是使用3种不同口径(传统的7.62毫米×39毫米、俄罗斯军方的5.45毫米×39毫米和5.56毫米×45毫米的北约口径)而已,伊兹马什公司之所以猛推AK-100系列,根本原因是它吸收了AK-74枪族在出口方面的教训。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苏联大规模生产5.45毫米×39毫米枪弹的自动步枪来代替老式的7.62毫米×39毫米枪弹的AK-47步枪之际,国际上许多买家疑虑重重。他们对新武器没有信心,而只对老AK感兴趣。所以,为了打开国际市场,伊兹马什公司只好研发三种口径步枪,推出AK-100系列。
在AK-100系列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便是使用北约口径弹药的AK-101和AK-102的弹道性能比发射5.45毫米×39毫米枪弹的AK-104和AK-105优秀。
其原因有二:其一,药筒上,5.56毫米枪弹要比5.45毫米长了6毫米,如此一来,它便能够容纳更多的推进药,提高20%的推力;其二,子弹质量上,5.56毫米北约弹远比5.45毫米枪弹好,其弹头与弹体的公差要远比5.45毫米枪弹小,其命中率比AK-74M高出22%-23%。
虽然AK-100系列进入了国际轻武器市场,然而,它由于内外种种原因并没有给伊兹马什公司带来多少利润。2007年8月,伊兹马什公司又公开了一款新武器-AK-9。它是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的新型号。实质上,它是AKS-74U的一个变种,它与AKS-74U相差无几,只是口径有些变化,它的口径被改为9毫米×39毫米亚音速弹。
2006年,俄罗斯当局想要伊兹马什公司设计一种能够采用AK步枪原理的特种作战突击步枪。伊兹马什公司便将AKS-74U改成9毫米×39毫米口径的突击步枪,以满足俄罗斯当局的需求。
该枪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展开枪托型突击步枪,其枪长为730毫米;另外一种是折叠型突击步枪,其枪长为490毫米。简而言之,该枪枪管长200毫米,重量为2.5千克,弹匣容量为30发。在外形上,它与AK-100相差无几,只是在枪上安装了消音器。
该枪研制成功后,面临着两个问题。其一,产量问题。由于该枪的定位是特种部队执行特殊任务,它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部队,所以,产量自然小。其二,该枪还要面临来自ASVal、9A-91、OC-11的竞争,它能否被俄罗斯当局相中还未可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