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顺应天理,方能成自然——快乐的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知足常乐才会欣赏人生,品味出人生的甜蜜;知足常乐者能尝出白开水的甘甜,能看到碧天浮云的闲情,能闻到绿野的花草清香,能听到和风细雨的润物之声。

    1.做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释义】

    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

    【慢读细品】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是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

    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难得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到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知足不同于自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它们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但事实上,由于出发点和外在表现的不同,它们往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的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应自然地和平渡过。

    那些骄傲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依据心理学上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他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或自恋狂在作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是由于反常心理在后面推动,不但予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心理。知足常乐的人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往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伤害他人,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导致别人以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丰衣足食,爱己所爱,没有虚度这岁月年华,心灵从容富足,那么无论贫富贵贱,都足以安心了。

    生长于贫困之家与生长于富贵之家,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都不可看得太重。以不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尊位,好像浮云一样,既不会长久,也不值得看重。这是先哲孔夫子的一番话。他还说:人都有利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都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重义”应该是人的本分,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顾一切手段,谋求富贵,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荀子说:如果去争夺财货,而不知道辞让,只是盗贼罢了。以这样的姿态去挥霍自己的精力与生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哲人庄子讲过一个有关支离疏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颈项,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然而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

    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欣然前去领取三种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

    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暴发户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的智慧在于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的智慧在于可行而必行之。

    若知不可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

    《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中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有一首《不知足歌》曾广为流传,那首歌当然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但却不失戒世的意义。

    歌词是这样的:终日茫茫只为饥,方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子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难支。买得田园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犹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神仙对局棋。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念方灰。

    这首歌的作者最后说:“不知足”乃人间活地狱,活百年也无一刻之乐境,每日只生无限之愁叹!不与人比而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用处心积虑地算计别人,懂得知足,那么你就会拥有真正而长久的快乐。

    【感悟箴言】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2.做人不要太斤斤计较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释义】

    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

    【慢读细品】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一旦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话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要知道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所以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

    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不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既有的得。

    其实得到固然令人欣喜,失去却也使人伤心。得到的时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于是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期盼;失去的时候,拥有就不再是拥有了,于是失去了所有,却得到了怀念。连上帝都会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得与失本身就是无法分离:得中有失,失中又有得。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高尚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

    如晋代的陶渊明为官十余载,却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还乡,他失去了功名利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凭借,但是却毫无遗憾和留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这些得意和轻松,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难以取代的,陶渊明不被世俗所束缚,舍弃物质利益,放飞心灵的行为,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我们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计较太多,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面对得失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得的后面,可能潜藏着失,只有那些短视的人,才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而失的后面也有可能潜藏着得,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目光短浅对此不作深入分析,只看到的是失,便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与“失中之得”擦肩而过。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

    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

    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偏偏有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在新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

    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得更多、更大吗?

    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

    从此不再追问。

    美国心理专家罗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中90%以上的人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罗宾根据多年的研究,列出了200道测试题,测试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这些题很有意思,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你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你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你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你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你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你跑的冤枉路太多……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得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

    凡是对得失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乐的人。在这些方面,罗宾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得失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得失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得失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产生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得失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得失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形成沉重的负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得失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

    第五,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罗宾的研究还表明:太能算计的人,心率的跳动一般都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现象伴随。消化系统遭到破坏,气血不调,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最可怕的是,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

    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像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使生命变得没有轻松和快乐。

    而更有趣的是,罗宾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知道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30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甚至于知道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便宜5分钱,什么时候看电影门票最低;等等。

    正因为这样,他得了一身病。30岁之前,他总与医院打交道。当然,他也知道哪一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不过那时他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更不要说快乐了。幸运的是,罗宾在他32岁那年终于醒悟了,他开始了关于“患得患失者”的研究,追踪了几百人,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罗宾的研究成果,使许多人脱离苦海,看清了自己,身心得到了解放,不但改变了命运,也过上了好日子。他自己的病也全好了。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健康人群中的一员,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他的新作《好日子》也已出版,在美国家喻户晓。

    【感悟箴言】

    《老子》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3.人为乏趣,天机自然

    复归于婴儿。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释义】

    回复到婴儿那样纯真的状态。

    【慢读细品】

    老子认为婴儿不懂得伪饰,一切随性而为,天机自然,最接近于“道”,他主张应向婴儿学习,做一个纯真自然的人。老子最出名的观点就是“无为”,“无为”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之自然”。

    老子所说的自然为何物?老子说:自然者,自然而然也。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清水芙蓉,自得天成。“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也是道家所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河神和我们一样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北海神打一个比方说:

    “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掌上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矫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贫困去求名声,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

    “自然”就是指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又与虚伪相对。在老庄那里“真”与“自然”是一个意思——真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同样也是真的。自然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致。物贵天然,人贵自然。老子强调自然无为,不管干什么都要因循自然的规律,不以人为的方式去扰乱它。同样,自然无为也是他的审美标准,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必定就是丑恶的。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属于齐国的“倒插门”女婿,为人滑稽善饮。有一次,齐威王问淳于髡:“都说先生您能喝酒,您到底一顿能喝多少?”淳于髡说:“怎么说呢?喝一斗也醉,而喝一石也许不醉。”齐威王说:“这话怎么讲呢?”淳于髡说:“如果和大王您在一起喝酒,旁边站着倒酒的,后边立着保卫的,气氛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也许喝不上一斗就醉了。若陪重要的客人喝酒,需要不住地照顾客人,这种情况下,能喝二斗也就不错了。如果和长时间没见面的友人喝酒,‘欢然道故,私情相语’,这样能喝五六斗。若是男女在一起搞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欢欢乐乐,也就是所说的‘男女搭配,喝酒不醉’,这样可以喝八斗。如果是晚上,‘合尊促坐,男女同席’,烛光晚宴,席间女性又微红香腮,飘柔长发,轻解衣襟,脉脉含情,这种情况觉得心中最为兴奋;情致痛快淋漓,那么就是喝上一石也不醉了。”

    其实,淳于髡所说的“不醉”的境界,就是人性不受扼制的时候,而饮一斗辄醉则是人性最受禁锢的时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就是自然之性,任何包装和限制都是对人性的背叛。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的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

    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源。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起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孔子拜见老子时,提出自己的“仁义”主张向其讨教。老子说:

    “飞扬的草屑进入眼睛,也会颠倒天地四方,蚊蚁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也会使人通宵不能入睡。而你所推行的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了,可以使人昏聩糊涂。”

    孔子说:“这是怎么讲呢?”老子说:“你要想让天下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你就该纵任风起风落似的自然而然的行动,一切顺于自然规律行事,又何必那么卖力地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似的呢?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渍染而毛色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是出于本然,不足以分辨谁优谁劣。名声和荣誉那样外在的东西,更不足以散播张扬。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依偎在陆地上,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靠唾沫来互相得到一点儿润湿,这样互助互爱、苟延残喘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回到江湖里将对方忘却自由自在。”

    所谓的正人君子的外表文质彬彬,他们用一层层面具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遮掩起来:衣服有一定的样式和颜色,语言总有一定的分寸,举手投足温文尔雅,面部总装有一种固定的表情。这种人不仅虚伪无聊,同时也毫无趣味。我们引为骄傲的文明如果就是这般模样,那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制造规格一样的机器,我们是否也在用同一种见不到的模子铸造同一规格的人?人们说相同的话,想同样的问题,千人一面,这样的文明将把人类的本能和创造力扼杀殆尽。

    魏晋许多文人厌恶这种一本正经的正人君子,要求抛弃一切压抑人性的礼节,让每一个人能真实地表现自我,高兴时就放声大笑,痛苦时就号啕大哭。

    经常纵酒的刘伶,每每喝得酩酊大醉。有一天家中酒喝光了,他想酒简直想疯了,于是缠着他妻子不放,要她去酒店为他买酒,妻子把酒瓶摔在地上说:“你喝得太多了,这不是自己糟蹋自己吗?从今天起非戒酒不可。”刘伶说:“太好了,我自己没有毅力戒酒,只有求神保佑我能戒掉。现在快去弄些酒肉来。”妻子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去买酒买肉供在神前请刘伶发誓,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斗,五斗清醒,妇人之言,千万别听!”说完把供在神前的酒肉喝光吃尽。

    刘伶的好友嵇康提出为人应当“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越名教”,就是抛开传统束缚人的礼节、名分等,剥光自己人格、情感和思想上的伪装,赤裸裸地露出自我。他曾说自己对做官求荣毫无兴趣,只想放任自己的天性,过一种自然的生活。他向过去的朋友讲了九条不愿做官的理由,其中有几条是:自己喜欢抱着琴漫步边唱边弹,或者去野外钓鱼射鸟,做官以后就不能随意行动;当官要正襟危坐办公,腿脚坐麻了也不能起来活动;自己特别不喜欢世故奸猾的俗人,而做官必然要与这些家伙共事,看到他们吹牛拍马、点头哈腰的丑态,实在叫人恶心。他不愿意为了权势和荣华扭曲自己的本性,强调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按自己的本性生活。

    【感悟箴言】

    自然而然,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一种保护,一种张扬。如果可能的话,人性对现实是应有所超越的。

    4.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释义】

    事物有的减损了反倒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

    【慢读细品】

    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关爱的种子,有一天,当它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为你带来丰硕的果实时,定会让你惊喜不已。给予他人慈爱和真诚并不需要很多、很昂贵的付出,有时甚至是极其简单的。

    真正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都会善待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尊敬他看重他。善待他人、肯为他人付出的人,不会因为付出而使自己受损,反而会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回赠。

    哈姆威是西班牙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梦想来到了美国。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相比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04年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顾客们的手中。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于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当初两个经销商不靠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如果哈姆威不懂得善待他人,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还很难说。

    善待他人的反面就是淡漠他人,甚至是算计陷害他人,其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

    在一个茫茫沙漠的两边,有两个村庄。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如果绕过沙漠走,至少需要马不停蹄地走上二十多天;如果横穿沙漠,那么只需要三天就能抵达。但横穿沙漠实在太危险了,许多人试图横穿沙漠,结果无一生还。

    有一年,一位智者经过这里,让村里人找来了几万株胡杨树苗,每半里一棵,从这个村庄一直栽到了沙漠那端的村庄。智者告诉大家说:“如果这些胡杨有幸成活了,你们可以沿着胡杨树来来往往;如果没有成活,那么每一个走路的人经过时,要将枯树苗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给淹没了。”

    这些胡杨苗栽进沙漠后,很快就全部被烈日烤死了,成了路标。

    沿着“路标”,沿这条路大家平平安安地走了几十年。

    后来村里来了一个僧人,他坚持要一个人到对面的村庄去化缘。

    大家告诉他说:“你经过沙漠之路的时候,遇到要倒的路标一定要向下再插深些;遇到要被淹没的树标,一定要将它向上拔一拔。”

    僧人点头答应了,然后就带了一皮袋的水和一些干粮上路了。他走啊走啊,走得两腿酸累,浑身乏力,一双草鞋很快就被磨穿了,但眼前依旧是茫茫黄沙。遇到一些就要被尘沙彻底淹没的路标,这个僧人想:“反正我就走这一次,淹没就淹没吧。”他没有伸出手去将这些路标向上拔一拔。遇到一些被风暴卷得摇摇欲倒的路标,这个僧人也没有伸出手去将这些路标向下插一插。

    但就在僧人走到沙漠深处时,寂静的沙漠上突然飞沙走石,有些路标被淹没在厚厚的流沙里,有些路标被风暴卷走了,没有了影踪。

    这个僧人像没头的苍蝇似的东奔西走,却怎么也走不出这个大沙漠。在气息奄奄的那一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自己能按照大家吩咐的那样做,那么即便没有了进路,还可以拥有一条平平安安的退路啊!给别人留路,其实就是给我们自己留路。

    一个人的生命,有助于他人,才能充满了喜悦、快乐,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称为成功,才能称为幸福。我们必须要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取得,我们的生命才能生长。大量地给予他人以爱心、善意、扶助,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会由于给人愈多,我们自己也愈多。我们把爱心、善意、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爱心、善意、扶助也愈多。

    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常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能养成这种习惯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短处,就在于彼此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假使人类能够减少或克服这种误解、指责、猜忌,能彼此相互亲爱、同情、扶助,假使我们能改变态度,不要一味地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多注意一些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都有益处。

    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感觉到自身的优点,因此得到肯定、鼓励与自尊,从而更加努力。

    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微不足道,地位多么的低贱,他对你都很重要。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愿望,使他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对你会加倍地友好。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实际上就是善待自己,关爱自己。

    【感悟箴言】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合”,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我们不轻易给予他人以我们的爱心与扶助,因此,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以至我们也不能轻易获得他人的爱心与扶助。假使人们彼此都有互爱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处处充满温暖的阳光。

    5.贪得无厌是人生的大忌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释义】

    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

    【慢读细品】

    人的欲望有如无穷的沟壑,因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县令他还怨恨你没封他宰相,即使是做了宰相,他还想当皇帝。为了满足贪欲,他势必利令智昏,虚伪欺骗,进而不择手段,残害无辜,最后自掘坟墓,自酿苦酒。

    富贵寿善,美味佳肴,声色犬马固然常使人快乐,然而为了得到这些,人们必然劳神累心,思虑不已,以至寝食难安,如此又有什么快乐可言?追求金钱财富的人,在财富到手以后仍然能从财富中找到乐趣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相反它有时还会给人带来麻烦与灾祸。道家教人用知足知止和随顺自然的心态来看待富贵与贫贱。富贵来了不必惊喜忘形,富贵去了也不必悲哀落魄。不必为了富贵而患得患失,使自己活得又苦又累,更不能为了贪恋富贵而违背道德,使自己成为千古罪人。

    有个去海岛度假的富翁劝诫一位同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多去打些鱼。渔夫问:“为什么要辛苦呢?”富翁说:“这样能慢慢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渔夫又问:“那又能怎么样呢?”富翁说:“然后你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啦!”于是,渔夫就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快乐是建立在物质享受上,那总会感觉生活里尽是美中不足。就算有再好的享受,也不能让人永远感到幸福,反而容易使人疲倦。再好的美食,也会让人生腻。如果不满足平常的粗茶淡饭,什么都要追求高品位,那生活里就很难得到满足,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人每天都要吃饭,但如果只惦记着人间绝少的美味,当前的饭食就淡而无味,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感悟箴言】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家庭不富裕,生活标准不高,工作不顺利,亲人不关切,相貌不好,身材不好……客观现实令自己生活得很不开心。觉得只要达到一定标准,自己就会满足了,感觉就会幸福了。其实,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地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

    知足常乐者才会欣赏人生,品味出人生的甜蜜。知足常乐者能尝出白开水的甜味,能看到碧天浮云的闲情,能闻到绿野的花草清香,能听到和风细雨的滋润。

    6.简单的快乐,用心做自我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释义】

    “道”永远是质朴无名的,它虽然微小,天下间却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

    【慢读细品】

    世界上有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快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快乐,然而这些人却越来越不快乐。这究竟是为什么?

    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生活是简单的,快乐也是简单的,然而这简单的快乐却不容易得到。唯有我们用心地做自己,才能触及这些简单的快乐。

    有一只老猫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想着自己的心事,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猫。

    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小猫正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玩得乐不可支。就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乐呢?”小猫说:“我的尾巴上有快乐。”

    老猫回到家,也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果然觉得自己很快乐。

    老猫恍然大悟:“原来快乐全在尾巴上。”

    “猫的快乐在猫尾巴上”,多么深奥而简单的智慧。由此可见,快乐是可以制造的。我们同样也有许多这样快乐的“尾巴”,只是在纷杂的生活中,将它们遗失了而已。

    世界原本是简单,可能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复杂化了;其实人心也是很简单的,由于种种利益的关联、冲突也复杂化了。三字经开篇就记载: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利益分配缘由,使人与人之间越来复杂,人心也一样在简单中走向复杂,而不能再回归到当初的简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冲突而复杂,才有了是是非非。一些生活中本来只是芝麻大的小事也要争个你高我低,非得弄个水落石出,在得失中人性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本来就是世上最有智慧的动物,却因为对得与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

    人生本来该简简单单,单一纯白,毫无杂质。人生的简单,有着简单的淡泊名利;有着简简单单的意境是生命中的一种洒脱和豪放,有着清凉与宁静,不要与太阳争明媚、不与群星争宠、不能与人一争高低。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依然悠然自得,开朗大方。

    天地有大美更有大爱,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大累,在复杂处藏。大美于简单中淡泊,大爱于简单中明明朗朗。大疲在复杂里疼疼痛痛,大累于复杂里沉沉重重。

    人,简单就是快乐,幸福就是知足,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知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复杂就会痛苦,可痛苦的人大有人在。这就说明了一个客观的问题:人,要做到简单的生活很不容易,而想复杂的生活却相对比较简单。

    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富有了复杂;君子简单,小人复杂;看别人简单,看自己复杂。简单与复杂之间如一层迷雾,叫人难于捋清。

    世界造就了人类,简单和复杂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的。一眼能看穿的事情,似乎很简单,可是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一眼看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过简单、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过纯净,秉性耿直。可是往往很多简单的事情渗透着复杂,而复杂里有简单。在任何事情中,能从中行走自如的就是简单,一步三思,艰难跋涉的就是复杂,人生的路本身就是复杂而矛盾的。

    一个人要有至纯、至净的灵魂,静如水的心灵,要简单也要让人敬仰。纯洁的心态犹如雨后青山一尘不染、宁静致远,犹如给生命注入了动力,源源不断。开心时最简单,简单就快乐。心灵的肮脏、思想的复杂,犹如风雨后的飞沙走石,像覆盖了生机的黑夜黑暗无比。

    复杂了就痛苦,痛苦了便会更复杂。

    人生,简单地说只有“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安排,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简单的事情少之又少、复杂的事情,到处可见。简单就是快乐,复杂就是负担,如能修身养性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就会真正做到了简单就是幸福,简简单单地看待每一件事,简简单单地看待每一个人。

    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最美丽形式;而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打捞的苍凉梦境。只要把任何事情看得简简单单,才做到快快乐乐。

    【感悟箴言】

    人生的快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难觅,它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喜欢做的每一件事当中,只要我们细心体会这些,真正地做回我们自己,便不难从中找寻这种简单的快乐。

    7.修身养性,远离物质享乐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释义】

    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能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慢读细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勤奋,乃是一种生活的习惯,勤奋地学习和劳动,可以获得坚定的意志,以这种意志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将无往而不利。而这种坚定的意志表现在外,就是一种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为人所仰慕的个人修养,现代社会习武强身的意义就在于此。简朴地生活,则可以将对人生关注的目光,从低级肤浅的物质享乐上拉开。摒弃外界纷乱的物质诱惑,才可能看向更加深远的层面,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

    而这种境界的外在表现,便是一种淡定从容的仪态,乃是为众人所倾倒的魅力与风采。所谓的“无欲则刚”,意义正在于此。

    深入来说,修身养性,很明显两个内容。修身,即完善自身修养,养性,即培养自身精神内涵。这两项内容都是与所谓的内心、灵魂相关的,因此想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必须要从精神的层面下手。抛弃了在精神高度上的修行,一切其他的手段都可以被斥为投机取巧,是必然不能成功的。

    现代社会是复杂的。如果一味追求舒适的享受,那么最终必将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只有远离奢侈,杜绝欲望,才能培养淡泊的胸怀。无数事实证明,那些追求豪华奢侈的人,最终都会陷入贫困之中。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往往视功名和利禄如粪土,他们把奉献当成幸福,并在克服一个个难关中,享受到快乐。

    现代生活中,人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洋房别墅,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出行有汽车。但在一次次享受放纵之后,内心却仍然感到空荡荡的,整个心好像悬挂起来一样,始终在摇摇晃晃地摆动不停。这颗心不知何时方才踏实,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内心平静下来。

    人性是有弱点的,正如火总是向干燥的地方延伸,植物的根系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延伸一样,这是由人的生物本性决定了的。从根本上讲,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所谓“得陇望蜀”,所谓“欲壑难填”,这些话都是在形象地说明人的这个弱点。无论是英雄,还是智者,能抵制诱惑就一定具有伟大的品格。许多时候,那些来自外界的诱惑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来自内心的诱惑。它有时足以让一个人走向崩溃。英国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人的生活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丧失内心的欲望,另一种则是实现了内心的欲望。”物欲是一种很容易使人耽于安逸享乐状态的东西。要想活得真实且快乐,就需要时时抵得住诱惑,远离享乐。

    【感悟箴言】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处处充满诱惑,要从这里走出来谈何容易?要舍,就要有坚定的毅力,心里不舍,就会割舍不掉物欲享乐。

    要修身养性,就不能贪图享乐。要耐得住寂寞,不为其所动,使自己处于平静自然的状态,才能去彼而取此,才能走进清静的世界。

    8.承担责任的价值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释义】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慢读细品】

    一家集团公司招收一名部门经理,经过一番紧张的笔试和面试后,最后留下的有3个人。面试地点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并没有问他们一些关于业务方面的问题,只是饶有兴趣地带领他们参观他的办公室。最后,总经理指着一只茶几上的花盆对他们说,这是他刚从一个拍卖会上买来的,花费了好几万元。就在这时,秘书走进来告诉总经理,说外面有点事情请他去一下。总经理笑着对三人说:“麻烦你们帮我把这张茶几挪到那边的角落里,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说完,就随着秘书走了出去。

    既然总经理有吩咐,这也是表现自己的一个好机会,三人便连忙行动起来,茶几很沉,必须三人合力才能移得动。当三人把茶几小心翼翼地抬到总经理指定的位置放下时,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了:那个茶几不知怎么折断了一条腿,茶几一倾斜,上面放着的花盆便滑落了下来,在地上裂成了几大块。

    三人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都惊呆了,他们不知道总经理回来后会如何看待他们的办事能力,而且这花瓶值好几万,弄坏了如何交待?

    就在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总经理回来了。看到发生的一切,总经理也显得非常愤怒,脸也气得有点扭曲,咆哮着对他们吼道:“你们知道你们干了什么事,这花盆你们赔得起么?”

    第一个应聘者似乎不为总经理的强硬态度所压倒,直着嗓子说:

    “这又不关我们的事,况且我们又不是你们公司的员工,是你自己叫我们搬茶几的。”他用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总经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第二个应聘者却讨好似的对总经理说:“我看这事应该找那茶几生产商去,生产出质量这么差的茶几,这花盆坏了应该叫他们赔!”

    他也说得很是理直气壮,似乎肯定总经理会采纳他的意见的。

    总经理把目光移到了第三个应聘者的身上。第三个应聘者并没有立即为自己辩解,而是俯身拣起那些碎了的瓷片,把它放在一旁后,然后对总经理说:“这的确是我们搬茶几时不小心弄坏的。如果我们移动茶几时小心一点,那花盆应该是没事的。”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总经理的脸却由阴转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握住他的手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肯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我们公司欢迎你这样的员工。”

    这时,另外两人才明白过来,这其实是总经理的一个责任测试,而在这小小的测试面前,他们却都败下阵来。

    由于我们能力的欠缺,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失误。但产生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面对失误的态度。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尊重,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宽恕。因为一个人懂得承担责任,这比千万次竭尽所能推卸责任更具有震撼力,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会让大家十分尊敬,甚至就是局外人也会为对方这种正直和勇气而钦佩不已。也许逃避一次责任会让你窃喜,可是,只有当此后发现责任再也不会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才会明白,那些承担过责任的人有了更丰富的经验,有了更好的职务。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在公司里,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才会得到重用。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承担责任。

    【感悟箴言】

    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向别人证明,你比别人更突出,你比他们更强。责任心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砝码。如果你能够完全负起责任,你就是可托大事的人;反之,如果你习惯于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你可能永远做不出成就来。负责是一种正视自己的理性,也是敢于担当的勇气。

    9.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释义】

    圣人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

    【慢读细品】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现代社会,情况尤为严重。

    快乐是什么呢?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老子认为,一些极端的过分的东西会拖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应该抛弃它们,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自由、快乐。

    第欧根尼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传道,他拥有一批崇拜他的门徒,他言传身教地进行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他说,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你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拥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事实并非如此,他依赖它们,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它们支配着他,他是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他也许会出卖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而第欧根尼没有房子,甚至连一个茅庐都没有。他认为人们为生活煞费苦心,过于讲究奢华。他拥有一条毯子——白天披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他睡在一个桶里,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学叫做犬儒哲学。

    他就这样生活着,全然不顾社会规范,而且还朝他所鄙视的人咧嘴叫喊。他躺在阳光下,心满意足,比波斯国王还要快活(他常这样自我吹嘘)。

    马其顿国王、希腊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正在视察他新的王国,他到处受欢迎受尊崇受奉承。他是一代英雄,几乎人人都涌向他所在的科林斯,为的是向他祝贺,希望在他麾下效忠,甚至只是想看看他。唯独第欧根尼,他身居科林斯,却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怀着亚里士多德教给他的宽宏大度,亚历山大决意造访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穿过两边闪开的人群走向“狗窝”,他走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肃然起敬,第欧根尼只是用一肘支着坐起来;所有的人都向他鞠躬敬礼或欢呼致意,第欧根尼却一声不吭。

    一阵沉默,亚历山大先开口致以和蔼的问候。打量着那可怜的破桶,还有躺在地上的那个邋遢的第欧根尼,他说:“第欧根尼,我能帮你忙吗?”

    “能,”第欧根尼说,“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

    一阵惊愕的沉默。慢慢地,亚历山大转过身,沉默不语。几分钟后,他对着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亚历山大是懂得自由的含义的。

    不论你对简单做什么样的定义,其本质都是摆脱过剩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你依然可以追求烹饪之乐,但却不必买数种美食杂志、累积收藏无数的食谱;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的时尚,但却不必同款鞋各买一色或买许许多多的领带;你可以多交朋友,却不必多到非得用名片检索的地步。

    对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必须立刻放弃——心灵扫除的意义,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盘点库存”。你总要了解仓库里还有什么,某些货物如果不能限期销售出去,最后很可能会因积压过多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你在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让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种释放。在人生诸多关口上,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的你,接纳新的你”,把自己重新“扫一遍”。

    把自己的心灵清扫一番,你一定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

    简单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目标,当你剔除心中的各种物欲和焦虑时,你就生活于简单中。简单的意义,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祈求心灵的宁静。何须费心寻觅呢?它不在千里之外,而是深存在你的心中。

    【感悟箴言】

    人活着就要快乐,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所以,静下心来,排除私心杂念,让自己的心灵快乐起来。

    10.挣脱心灵的枷锁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释义】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慢读细品】

    老子说,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其含义是人应该突破种种限制,尤其是心灵的限制,让灵魂自由飞翔,像“道”一样无形无象,不被拘不被束。

    艾伦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家,她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主要金融机构担任很高的职位。她有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她总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生活并不是很完美。16岁时,当她第一次上舞蹈课,就满怀激情地想要成为一名舞蹈家,虽然她坚持学习舞蹈,做一些半专业化的表演,但她始终没有显示出在舞蹈方面想要成功所必备的才能。而在商务方面她却显得轻车熟路。她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建立了成功的事业。

    “我父母曾教导我说,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如果你不能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不要做。虽然我对跳舞有热情,但我没有成为伟大舞蹈家的天赋。我常常在心里进行着无法形容的斗争,无法决定是否要继续跳下去。”考虑到父母的教导,压制住自己的激情,艾伦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和工作中去。可是她从没有放弃在一个完整的舞剧中创作和表演的梦想,尽管她总是说服自己是因为没有时间、能力、创造力和资金来使这件事成功。

    有一次,她无意中从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了令她吃惊的一幕,自己仅有32岁,但是看上去却像个老妇人,也许再也不能在舞台上跳舞了,心中回味着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生。就在那时,她下了决心去练习舞蹈,搞一次表演,即使人们笑话她,即使她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剧场里跳舞,她也要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就在那天,她跳上了一辆计程车,怀着不可动摇的决心返回到舞蹈课程的学习中。

    艾伦发现她不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生活的其他方面。

    “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情,就很难顾及其他事情了,比如孩子或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他工作的参与,反而使我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意识,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更有乐趣和更加自然。孩子们和我一起参加到演出中,卖票,调度灯光,他们也非常喜欢做这些事。我们作为一家人所共同度过的时光也更美好了,确实更加美妙了。”

    在办公室和在舞台上,她继续着自己的两个职业。她是一位深受欢迎的企业顾问和发言人;同时,她仍然找出时间,制作、编写、演出了四部舞剧,大量观众观看了演出,并且好评如潮。

    艾伦成功地挣脱了心灵的枷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这就是对“大方无隅”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其含义是人应该突破种种限制,尤其是心灵的限制,让灵魂自由飞翔,像“道”一样无形无象,不被拘不被束。追随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最向往的事情,不怕失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就可以摆脱心灵的枷锁,自由自在。

    跳蚤是跳高能手。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拍,它可以跳很高,高度能是自己身高的百倍以上,这在动物界是屈指可数的。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迫使跳蚤跳动。每一次跳蚤都碰到了玻璃罩。这样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环境,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经过数次碰壁之后又主动改变自己跳起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

    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跳蚤”变成“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遭受挫折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他们就会对失败惶恐不安,对失败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动物。

    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细细的铁链,难道它不会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在大象成长的过程中,人类聪明地利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虽然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

    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是否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在系住我们?而我们也就自然将这些铁条当成习惯,视为理所当然。

    就这样,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杀,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致富;认为自己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这一切都是我们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链在作祟罢了。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来一场大火,逼得你非得选择挣断链条或甘心遭大火席卷。你还有一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当机立断,运用我们内在的能力,当下立即挣开消极习惯的捆绑,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另一个崭新的领域中,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感悟箴言】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追随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最向往的事情,不怕失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就可以摆脱心灵的枷锁,自由自在。

    11.学会快乐,不要享乐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释义】

    只有不在生活方面过分看重享受的人,才比贪求个人生活奢侈安逸的人高明。

    【慢读细品】

    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

    如一次挣了许多钱、中了彩票、大吃了一顿、打麻将赢了钱;等等,只是自己欲望暂时的满足。享乐需要通过不断的刺激才能获得,刺激一停止就又感到无聊了。

    过去人们在物质上只求温饱,按自己的本性过一种自然的生活,办事只求心安,精神只求舒畅,心灵只求宁静,因此他们享受着清闲和快乐。

    一个人的精神快乐并不需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女人,这些东西都不属于生命本身,真正的快乐是从生命的本性流露出来的,它来源于自己的精神内部。享乐则来源于生命的外部,它是身外之物刺激的结果,因而,享乐常与放荡、荒淫、堕落连在一起,享乐与堕落只有一墙之隔,甚至许多享乐本身就是堕落。

    快乐的心境是自在安宁的,享乐则狂热放纵,有时还失去了理智。得意了就彻底狂欢,失意了便垂头丧气,受了创伤更是失魂落魄。享乐者的心里总得不到安宁,受到的刺激不同他们的心情就不同:时而狂喜,时而愤怒,时而大笑,时而悲伤,时而放纵,时而怯懦,时而浮躁,时而叹息……

    快乐则可以不受外物的影响,不为穷困而苦恼,不为富贵而得意,这是由于快乐不是来自于外物的刺激而来自心灵。它是一个人拥有生活目的、人生信念和创造乐趣后的一种情感状态,这样,快乐又是与对人生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

    而享乐是因为缺乏生活目的,没有人生信念,更没有创造乐趣。

    享乐者认为人生没有什么信念和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乐。

    许多享乐者今朝有酒今朝醉,展望未来,不寒而栗,所以享乐背后是病态和失望。旧的刺激刚过去又得马上寻求新的刺激,否则,享乐者就会百无聊赖,就显得惶惶不安。

    人活着当然要吃肉,但不能为吃肉而活着;人活着可以穿高档时装,但穿高档时装就是人生的目的?如果我们把穿和吃作为人生的目的,那么一旦有穿有吃以后,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因而也就变得空虚和无聊起来。吃穿只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低级的一种,这种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可悲的是不少人把吃穿等基本需要当做人生的全部目的,把自己的生命意义限制在动物的层次上,因此,当吃穿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不可能有新的追求。

    有了钱,可以当慈善家,也可以当恶霸,这就要看人的追求是高尚还是低下,看有没有人生的根基,有没有自己精神的支柱了。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所”的本意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不失掉根基就能长久”——老子这句话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的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根基,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离开了水很快就会丧命;树木在沃土里茁壮地成长,离开了土壤就要干枯。人的根基是什么呢?人既是一个自然动物,人像鱼和树一样,离不开空气、阳光、土壤,同时人又是个社会动物,离不开精神的支柱和根基,这个支柱或根基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需要什么、要干什么。即使像谈恋爱这种纯粹的个人行为,在现代社会也被潮流化了。大家总是看到别人去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我们干的许多事情不是出于个人的主动选择,而是随大流的结果。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找不到“我应该干什么”,而是“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家怎样我也怎样”。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好恶,没有自己的追求。我们就像水上漂浮着的残枝败叶,风把我们吹向哪儿就漂向哪儿,关键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根”。

    因此,我们的出路是努力找回自己的根基,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有主见,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一举一动就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这样,我们也就找回了失落的自我。

    【感悟箴言】

    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学会快乐,不要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