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也能融资上市
未来几年,企业靠融资上市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比如创业板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十几家,可是似乎一夜之间就超过了100家,并且将很快增加到200家,甚至1000家,其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资金,实际上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结果只是重新分配了每个人所拥有的资金而已,而资金总量并没有减少。所以融资跟上市这类产业将会越来越发达,协助企业上市的辅导也将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将给人们提供融资的帮助,将会促进市场从不规范变得规范。而一旦市场规范之后,借贷的市场其实还是非常庞大的。任何一个有效的经济发展状态都应该是民间资金大于政府的资金,民间资金的流通和运作大于政府资金的流通和运作,所以融资产业在中国将会成为越来越大的产业。
二、实至名归的高新科技
高新科技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说它越来越重要,并不是说以前不重要,只是以前虽然每个地方都有高新科技园,但都只是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重视到今天这个程度。原来所谓的高新科技,并没有达到实质意义上的提升,那些产品在质量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创新都是极为有限的。以前我们是顺手将现成的东西拿来稍加修改就行了;现在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增加生产量的同时还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创新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则需要更高的科技含量,所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商机。
三、城市均衡财富流
土地自由流转、新农村建设等带来了更多的农业商机。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的,让你无法忽视。为什么沿海的大企业开始往中西部城市转移?郭台铭为什么要把企业搬到郑州?实际上都是受这个商机的影响。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西部大开发的问题。国家刚刚在2010年做出决定,要给整个西部地区提供7000亿元的拨款,这是过去建设西部10年拨款的总和。这个决定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说明现在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已经不只是“三农”问题了,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直辖市来说,北方的有天津,西南的有重庆,南方的有深圳特区,可是整个大西北却一直没有一个这样的发展中心。即使现在一直在讲建设西部,但是像陕西延安这样一个真正的大西北的中心,到现在都还没有上升到一个应有的重要位置。要是按照它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来说,即使不能算得上是直辖市也应该列为特级市,或者大于省会城市这样一个概念。所以,不管是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还是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来说,许多西部地区的城市与农村,都是未来需要大力发展的。而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参与进去的大商机。
四、找到你的平台
地产平台的关键不在地产而在平台,未来任何针对既有地产所搭设的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件事,早上起来要出门的时候,家门旁边就有一个电脑屏幕,这是由物业公司免费安装的。出门前只要按几个键就会知道,今天外面的天气如何,交通状况怎么样,等等。这倒没什么,可能自己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都可以做到了,重点是后面的服务。在你要出门之前,突然想到今天还没有买菜,那么只要按一下屏幕,社区里面的买菜键就会出现,比如牛肉要几斤,芹菜要几斤等。在全部选择好之后,再按下买入键就可以去上班了。当你下班回来的时候,物业早就帮你买好并按照你的要求处理好了你需要的菜,比如帮你把菜洗好、切好,然后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就行了。这些看似很离谱的事情,实际上在将来都是很平常的。所谓的平台概念就是,你要把每件商品送到顾客家里去,而家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在这个生活单位里面,会带来很多相对的商业链接。家里面的平台是门旁边的那个屏幕,你手上的平台就是手机。手机也是一个平台,所以利用手机也可以去进行任何商业活动,比如用它来点餐、订餐等。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个企业家都要想办法把各自公司的东西形成某一个终端,放在顾客的手里或者家里。或者想办法把你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终端里面,使之成为终端的一个部分,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别无选择的。
五、连锁加盟业是冬天还是春天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商机。但从目前国内的连锁加盟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实并不能算是实质意义上的连锁加盟。比如在广州一个美容企业的老板见到我说:“老师,我们全国有3000家连锁店。”我根本就不相信。理由很简单,3000家店与他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店里面有他们的产品在卖而已,而这些店同时也在卖别的产品。所以中国做连锁加盟的企业只有少数能赚到钱,如“小肥羊”、“味千拉面”、“上岛咖啡”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连锁加盟的概念只是被单纯地理解为卖产品,而缺乏一套完整的加盟、管理、权力经营的系统来维系。再加上企业本身的管理不够强大,即使有某一些人在刚开始加盟的时候可能给一点钱,但是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就主动退出了。因为企业本身缺乏一套好的服务和产品来留住顾客。而如果有人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将那些正在做连锁加盟或者正打算做连锁加盟的企业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管理系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内地企业连锁加盟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商机。如果你能抓住大家都还没做好这个产业的时机,先人一步在管理各方面做得足够好的话,你将很容易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赚到足够多的钱。
六、别告诉我你不懂媒体的力量
文化媒体产业的商机非常庞大。《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因为写了一本好书竟然能成为英国的女首富,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文化产业过去并没有被大家完整地重视和注意到,让很多人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商机。文化产业链包含的内容是很广的,因为文化就是媒体,比如王中军、王中磊的“华谊兄弟”现在非常赚钱。再比如“酷6”,本来所有的像“优酷”、“酷6”这些播映的平台都是别人把影片放上去,或者电视剧播过以后被人拿来上传到网站之类的。现在不一样了,“酷6”已经开始懂得运用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己拍偶像剧、连续剧了。因为对于“酷6”来说,它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点击量,也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相当大的消费者群体,这时就可以为偶像剧的宣传来搞自己的网络广告了。也就是说,当别人花大把的钱去做电视广告的时候,“酷6”由于自身拥有的忠实用户比在电视上看的人还多,加上电视重播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自己拍的偶像剧可以24小时无限制重播,所以在重播的过程中,自己所做的广告被看到的几率比在电视上看到的几率还要高,还要精准。媒体正在和将要产生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网络由以前单纯复制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改变为开始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原创产品。它的价值链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调整,所以可能你只要看准一个主题,操作好一本书,在中国就可以一夜之间大红大紫。
未来真正有效的,能让你的企业快速上位的方法是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实现。只要有知名度就有影响力,而影响力就等于钱。例如,你的光盘只要放在机场的书店里,就有了一个广为传播的机会,有了让别人认识你的机会。而这些往往是由书店里的售货员来决定的。即使是书店有规定,可是书店老板并不会每天都去检查,所以售货员有的是时间来播放你的光盘。现在很多出光盘的人,为了让售货员播放他们的光盘,甚至送她们名牌包。假如全国有100个机场,每个机场有3个店,那么一共就是300个售货员,假如一人送一个名牌包的话,按照一个包8000元来算,一共要花240万元,但是你所花的这些“广告费”与得到的宣传效应相比,何止几千万。所以,文化产业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商业机构,你要么自己创造这样的商业机构,要么用最低的成本好好善用这样的商业机构,来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
七、休闲娱乐的产业链打造
不管是KTV、桑拿还是足浴等,这些其实都是属于休闲娱乐产业。2010年中国各地像重庆、成都、东莞等,都对不正当的休闲娱乐活动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经过这些打击活动,必然会促使这个行业进行一些体制方面的调整,而这种调整会让你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我们都知道,休闲产业和娱乐产业通常很容易跟黄色等不健康的东西联系起来,而在这一波“扫黄打非”之后,无疑给了一些进行正当经营的企业一个重新回归本位服务的机会,让更多人看到了它更好的良善的本质,而这个本质是可以借此有效地进行提升的,比如可以在概念上将它做得更好一些。
举个例子,我们以前都会认为足浴足疗不过就是足底按摩而已,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这是错误的看法,其实很多后期的配套服务都没有做足、做透。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仅仅是将足底服务看做是一般的休闲产业,所以也就只做到了它的休闲功能而已。实际上即使只是休闲功能,也是可以向外延伸出很多相关链接服务内容的。比如,既然每一间足底按摩房都是包厢,包厢里面都有电视,为什么没有人想到将KTV和足底按摩链接在一起呢?在足底按摩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客人并不是只能边做足底按摩边看电视,也可以尝试着边做足底按摩边唱歌啊。这不就有更好的链接了吗?总之,要是从休闲的角度来进行链接,那就应该在休闲这条线上去做更多有效的提升。
如果从健康产业角度去进行链接的话,那就应该在健康产业这条线上去做更多链接。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身体健康,那么按照五脏六腑的运行规律,在晚上11点之前是一定要睡觉的。因为按照中医的说法,在晚上11点到1点之间正是肝休息的时间。可是我们11点的时候正在做足底按摩呢,这个时间的活动跟你的身体里面的运行规律是相反的。除非这个机构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告诉消费者不会影响他的健康,否则是很难让消费者接受他们的服务的。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干脆反其道而行,将足底按摩服务做到位。我们可以教育消费者,到这里来并不仅仅是只要做一个足底按摩,就可以带回去一个健康养生的方法,而是要让顾客感受到真正的健康理念,给他们带来真正健康的身体。比如,我们在帮消费者做足底按摩的时候,如果同时还配备了一批高水平的中医医师,帮助前来做足底按摩的人把个脉,顺便做一下健康检测是不是会更好呢?增加两个中医医师并不会增加多少成本,但是让消费者看到的却是专业。虽然看似只是医师给了消费者一个简单的诊断,但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很容易听从医师的建议。医师可以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循循善诱,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形成一个固定的消费习惯,以帮助消费者进一步诊断或者检查调养,促使消费者定期来进行消费。
总之,一个产业进行自我定位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到后面一连串的东西,要想到如何进行后面的相关链接才行。这样才能将整个产业带动起来,将商机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八、医疗健康检查行业的商机
医疗健康检查行业大多是很便宜的、快速的健康检查服务。1000元不到就可以做个健康检查,4个小时内就可以拿到健康检查报告。这种独立运行的体检机构,目前不仅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国内许多中等城市也有。但是做这个的虽然越来越多,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机构大多都只是在做前端服务,而忽略了更应该做的后端的相关链接服务。举例来说,一个人在经过健康检查之后,可能会查出哪个部位属于比较劳累的状态,或者饮食不均衡,等等。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让病人吃维生素E、维生素C等保健品。如果这时这个机构能把后面的保健品与自己的健康检查服务链接起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有效、完整的商业服务体系。这个行业将来肯定要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的,而这些大家现在尚没有做到或没有充分注意到的部分,对后来者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抓住和挖掘的商机。
九、教育培训产业将走向何方
教育培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目前这种分割式的、什么都能做的培训在3~5年之后将会发生改变,它终将成为走到企业内部去,针对企业内部的需求去做内训和深入咨询的一种主要培训形式。这是老板们在将来真正需要关注的变化。比如说,某着名培训机构改写了一个时代,它让培训变得很便宜。一张会员卡一万元、两万元或者三万元,你就可以对许多人进行培训了。可问题是,一堂课是讲给500个人、1000个人、2000个人听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是很难针对某一个人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互动的,所以也就很难有什么深入的培训效果。所以虽然便宜,但是企业老板们慢慢就会发现,他要的并不只是便宜,还要求有效。所以,未来在中国要真正做大培训产业,应该有一个足够庞大的机构来做这样的事,即这个机构要能够培养出相当强大的讲师群体来真正进入到企业内部,按照企业内部需求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与设施,在企业内部的会议室帮他们做培训。
第二个变化,中国未来更庞大的培训形式是行业性的培训。比如,北京的一家行业培训机构就很会赚钱。它只做服装业的培训,一年就能做到上亿。再比如来自台湾地区的“富康”,它在四川有一个富康学校,只做美发业的培训,一年可以做到三个亿。这些都是隐形冠军,平常提起来可能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它是谁,但是它们一年却能赚一个亿、三个亿,而且还在不断成长和壮大中。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培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针对行业的培训,也就是专精于一个行业的培训。比如专精于美发业、美容业、运输业、餐饮业、服装业等的培训。
其实这些培训形式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懂得去卡位,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本来是做婚纱影楼培训的,双管齐下,而且做得不错,在业内虽然算不上第一品牌,但也算是前三位的品牌。但可惜的是,后来他发现做企业培训更赚钱,于是跑去做企业培训了,偏离了自己的业务方向,将本来在国内最领先的市场地位失去了,这就是不专心的结果。
十、企业并不一定要从头做起
收购与兼并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领域。因为经营一家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那家公司长期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最好的途径还是把它做好以后卖给别人,自己在这过程当中创造更大的利益。这个现象将会慢慢发生改观,因为做老板的人如果一辈子都在老板的位置上辛苦地做事的话,那是很傻、很累的。最聪明的老板应该是在将一件事做好以后找个有效的平台把它传递出去。所以正是由于这一点,延伸出了这个产业-协助收购、兼并、反收购、卖公司等,这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将会越来越流行。由于很多有钱的老板并不需要从一个小公司从头干起,因此他们会瞅准一些做得不错的企业,将它收购或者兼并过来。但是又由于他们在收购和兼并方面其实并不专业和擅长,在收购和兼并之后,出现资产搞不清楚、各种法律纠纷不断的事情,这样就给另外一些专于此道的人带来了一个机会,从而势必引发成为未来的一个关键产业。
十一、民族习俗里面也有商机
关于民族习俗方面,在中国也有着很庞大的市场,不过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到它。举例来说,作为一家酒店,它什么都不用要,只要有56个房间就行了,然后将这些房间按56个民族特色进行装修,这样的酒店能没有人来住吗?
针对做快餐的餐厅,也可以准备56个民族特色菜。当然,你不需要对每一样菜都研究多深。比如瑶族,只要研究一道瑶族的菜就行了。真正的旅游实际上并不是到那些多热闹的地方看,真正值得旅游的实际上是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而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在中国并没有被真正有效地得到发展,所以民族旅游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的。我们虽然一直特别强调56个民族这个民族特色,却一直没有善用这56个民族的大产业。
十二、你环保了吗
能源、环保产业也是极其庞大的产业,而且这种产业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大。比如大爱科技,在环保产业方面现在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了。它们专门把收回来的垃圾做成布料,再做成衣服、毯子、袜子、婴儿服、环保袋拿去卖。2010年的南非的世界杯足球赛的32支入选队伍中,就有9支队伍穿的是这种衣服,因为它很环保。经过萃取、压缩、清洗、回收等四个步骤就制成了环保再生品。它一方面帮地球减少了垃圾,一方面又产生了更多能源再生产品。在将来,仅仅是搜集和处理垃圾就可以因此而产生很多财富。总之,这种以前没想到或被忽略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有无数的这方面的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
十三、交通配套的财富升级方案
这个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在将来,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你如何把车子当做一个房子来使用。因为现在很多上班有车的人在车上待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而在这段时间内,如何充分利用车的功能呢?那么它就有可能变成一个移动的办公室,或者是一个移动的下单中心,一个移动的服务中心。所有这些你想得到的,在办公室里有的东西在车上都会有。因为以前宽带没有这么发达,移动通讯没有这么发达,网络建设没有这么快速,所以很多情况下条件就受到了限制。但是现在不用担心了,这些东西都有了。所以,整个车子甚至可能变成一个移动的行政中心。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汽车后座的使用比例其实越来越高。因为前座往往是司机,而真正的大老板都是坐在后座上的。卖车实际上应该是卖给坐在后座的老板,而不是坐在驾驶座的司机。所以如果你有了这个概念的话,就应该提前想到将所有办公用到的即时的配备和通讯都装到车上面去。要知道,现在的频宽都非常大的,随着移动会议在未来的快速出现,老板将会把办公室搬到车子上来,可以开会,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只需要在副驾驶座背面安装上屏幕就可以了。以移动办公室的概念来打造一部车所产生的所有相关的配件和配套设施,将会是汽车业的下一个发展方向,而且这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
例如“英菲尼迪”,也就是“尼桑”的最高级品牌。因为当驾驶员开车的时候,坐在后面的老板是需要放松的,所以“英菲尼迪”10年前推出的车上,后座就是有按摩椅装置的。老板上车后,坐在后座上,一路上都在享受着自动按摩座位的舒适。这种按摩椅式的后座是跟当时新加坡最高级的按摩品牌合作的,直接把按摩椅搬到汽车的后座位置。
还有一种就是飞机头等舱将会被搬到公交车甚至长途大巴上面去的概念。举个例子,我们从杭州坐长途汽车到苏州,或者从杭州坐到青岛,大概需要8~10个小时。那种长途车里面大概会有三四十个座位。虽然长途车有卧铺,但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卧铺实在是又脏又乱,不敢恭维的。而在台湾地区,这种长途车绝大多数已经由原来的30个座位调整成了22个座位的了,甚至有的调成了18个座位。你可以想象那个座位有多大。而从台北坐到高雄,300多公里的路程一张票才不到80元人民币,有时候打折的话才40元。那些座位简直就跟家里的沙发一样,是电动椅,坐下去之后可以躺下来,然后前面还有一台电视,120个频道任意选择。对比之下,中国大陆的交通工具仍有较大发展的市场。在出差的过程中,谁都想要舒服一点,可是以前没有人提供这个服务。现在广州到武汉的高铁刚一开通票就贵得要命,甚至比机票还要贵,可是有没有人坐呢?仍然有人坐。随着将来人们移动速度和移动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多,自然都是会坐的。天津到北京的城际特快,10分钟一班,可是真有那么多人来回吗?就是有。比如以前你不会想到要住到天津,但是如果将来铁道部放开机制,专门给那些工作在北京,但是住在天津的人办电子月票的话,肯定会有大量的人使用它的。有一次我从北京的京西宾馆到首都机场,坐车竟然花了两个小时十分钟的时间,都快急疯了。现在距离已经不是阻碍你行动的因素了,关键是交通是否顺畅。
十四、乐活慢活观念下的商机
乐活族以维持地球、保护地球有序发展为主要生活概念,一切以尽量为地球减少负担为主要目标。这些人形成了一个族群,并坚持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比如,如果可以吃素的话就尽量不会吃荤;如果可以走路就尽量不开车;如果穿衣服尽量就买纺织品,以避免在洗涤的过程中对地球造成太多的危害。在美国,乐活族大概有6000万左右。而针对地球环境越来越糟糕的现实,加入乐活族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叫BODYSHOP的店生意特别好,因为像女孩子洗澡用的沐浴露,在这家店里全部都是用天然材质做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乐活族,并会形成一个重要的族群,这将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市场。
第二个是慢活问题。以前我们做什么都强调快,而现在呢,则开始提倡慢下来了。仅仅是将一件事物放慢下来的这个改变,将来可能都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或者影响到现有产业格局的改变。举例来说,以前去欧洲旅游,可能花15天最少要去10个国家,而现在呢,大家开始强调,到一个城市就应该呆上15天,这叫慢活,叫深度旅游。以前那种旅游方式强调的是走马观花的感觉,而现在强调慢慢欣赏,细细品味。不仅是旅游,其他任何东西都将变成这样的状态。以前流行速食店,吃一顿饭只要10分钟或者20分钟,吃完就走人,而现在流行的是在某个地方好好地享用一顿饭,而且要吃的有营养,有滋有味,一顿饭可能要吃上3个小时。再比如学习,以前追求的是速成,而现在则强调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等等。这些都已经在人们的消费概念上开始发生改变。因为人在刚开始有钱的时候只求量不管质,而现在不一样了,人们不仅更认同慢工出细活,而且倾向于追求舒缓的生活节奏,所以慢活产业也就出现了。
十五、盖章经济
把关和验证也是一个产业,只是很多人没有把它当成一个产业而已。所谓的把关和验证,简单来说就是盖章经济。什么叫盖章经济?我帮你盖个章,说你合格你就合格,说你是你就是,证明你来过你就来过。举个例子,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奶粉送去检验,然后盖过一个章就算认可了。很多人读书都想去读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办的总裁班,为什么?因为能得到一张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证书。其实它并不是这些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因为这种班并不具有学历资格,但是有了这个章就可以为自己加个身份,理论上就成了北大、清华的校友。北大、清华也很乐意做这个事,它们一年只是帮别人盖章,每个学校平均就能赚两个亿的净利润,还不包括MBA、EMBA这些班。因为一大堆民间培训公司都跑去跟北大、清华合作,或者合作一个国学总裁班,或者合作一个管理总裁班,或者合作一个IT总裁班,而这些培训学习班北大、清华的校长甚至可能根本都不知道。教课的实际上都是培训公司自己找的人,北大、清华只是负责最后结训的时候在学员结业证上面盖上学校的章,然后分享收入,要用北大、清华的场地还需要培训公司另出钱租借。
目前国内有太多东西还没有行业标准,在这种时候,某些人应该跳出来做行业标准。因为标准是你先制定出来的,所以即使未来国家出面制定行业标准,也会把你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请去开会,这一点很重要。或者不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也没关系,有人说可以去做个心理师认证,做医疗认证等,现在很多行业协会在发这种证,人们只要听到有个证就觉得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专业的,这个也是属于盖章经济。当大家觉得内地的各种认证已经泛滥的时候,可以去跟香港或台湾地区的某些机构合作,进行认证。大家如果合理地利用这个机会的话,相信将来肯定会有用处的。尤其是将来两岸互相合作的机会更多以后,这是个极为庞大的产业。而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并不是真正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例如,新加坡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有1200所民办学校都叫做大专,但是这些所谓的大专院校连校园都没有。他们在某一栋大楼里面租两间教室就可以叫大专,甚至在他们那儿的补习班、培训班就是大专的意思,他们当初就是这样登记的。这没关系,因为人家是合法的,而且新加坡的形象在国际和国内都很好,足以镇住很多人。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教你用这些东西来做坏事,最终还是要注重品质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