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手记-一群蜜蜂在农夫的烟囱里安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什么动物像蜜蜂那样,围绕着人类周围——它多么像文明的产物,多么像特殊行业和特殊领域发展的结果。事实上,一个蜜蜂群体,具有整洁和爱的秩序,它们劳动的分工,它们公开的精神状态,它们的节俭,它们复杂的经济,还有它们获得的过度的爱,似乎远离原始自然的环境,就像一座被围墙封闭的城市或有着大教堂的镇区。另一方面,我们本土的蜜蜂,那“结实的、打盹的土蜂”,更像粗鲁的、未受到教化的原始人一样感染着人们。它从经验中没有学到什么,它的生活仅够糊口,它在物品丰富的时候生活奢侈,在物品匮乏的时候又饿得要死。它生活在一个粗陋的巢穴中,或者在一个地下洞孔里面,有时还在小小的社区里面,为了贮存一点蜜和蜜蜂面包,它为自己的儿女建造一些深深的密室或者麻布袋,但作为制蜡的工蜂,则最为原始、尴尬笨拙。

    印第安人把蜜蜂看成是凶兆。它是白人的苍蝇。事实上,它就是白人自己的缩影。它具有白人的狡猾、白人的产业、白人的建筑技巧、白人的整洁和爱的系统、白人的远见,而首要的是,它还有白人的渴望和吝啬的习惯。蜜蜂的勃勃雄心就是要去致富,囤积更多贮备物,占有每一朵开放的花中的蜜。它很有远见,它不会满足,它肯定要不择手段去获得它所能获得的一切。它来自最古老的乡间——亚洲,在最肥沃和长久定居之地生长得最为繁盛。

    然而事实仍然是蜜蜂本质上是野生动物,从未被驯化,也不可能被彻底驯化。它固有的家园是树林,每一群蜜蜂都期望朝着那个方向飞去,很多蜂群不顾养蜂人的小心警惕而朝着那个方向飞去。如果任何特定地区的树林因为其树木有缺陷,缺乏舒适的空洞,那么蜜蜂就求助于各种临时替代物——它们进入烟囱,进入谷仓和附属建筑,到石头下面,进入岩石,凡此等等。在我这个地区,一些其烟道已经停止使用的烟囱,几乎每个季节都被一群群蜜蜂占据。有一天,当我搜寻蜜蜂,我逐步发现一队蜜蜂飞往一座农舍,我有理由相信那座农舍并不养蜂。我跟随这队蜜蜂,询问农夫他是否养蜂。他说他并没有养蜂,而是一群蜜蜂占据了他的烟囱,另一群蜜蜂则来到了他的房子山墙末端的护墙板下面。前一年,他从这两个地方掏出了很多蜂蜜。另一个农夫告诉我说,有一天,他的全家看见了一些蜜蜂在检查他的房子侧边的一个节孔,第二天,当他们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的注意力就被一阵喧闹的嗡嗡声吸引住了,当时他们发现一群蜜蜂落在房子侧边,涌进那个节孔。后来的岁月里,别的蜂群也来到了同一个地方。

    显然,每一群蜜蜂在离开母巢之前,都要派遣探测队伍去寻找未来的家园。树林和小树丛被一遍遍彻底搜寻过了,看样子无疑是要寻找一个能保护群体免遭众多松鼠和林鼠入侵的安全之处。它们找出多么舒适的角落和隐蔽处,远比花园中那涂上油漆的蜂巢的诱惑要大得多,在夏天要凉爽得多,而冬天则要暖和得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