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智慧-下篇:低调有术,自成尊贵(1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结果却吃尽了苦头。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爱慕虚荣,不然就会受到残酷的惩罚。

    过分的虚荣心往往会扭曲人的自尊心,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或方式,结果不但弄得自己很狼狈,还落得被人嘲笑的下场。

    有句话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能够进入这种状态的人才会获得人们的尊重。

    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曾经任职过北大副校长。他一直从事写作,住在北大的校园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有一年,恰逢新生开学,季羡林正在北大校园里散步。因为季羡林一直穿着俭朴,所以在他散步的时候,不认识他的人往往把他看成一个很普通的老人。

    季羡林来到校园里一条路的拐弯处,看见一个学生的面前摆了很多行李,而这个学生正在焦急地东张西望,他看见了季羡林连忙拉住他说:“大爷,您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我得去报名处一趟。”季羡林答应了这个学生的要求。结果,他站在那里很久才看到那个学生匆匆跑过来,学生不好意思地向他道歉说:“对不起,报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让您帮我看了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季羡林只是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我也没有要紧的事情。”说完,他就继续散步去了。

    这时候,有一个人拉着这个学生问:“你知道刚刚给你看行李的人是谁吗?”这个新生摇摇头,那个人告诉他说:“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季羡林先生啊。”

    很多人在有了成就以后就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尊重,因为这是很重要的面子问题。面子和自尊心其实人人都有,只是看你怎样看待它,而往往是做事低调的人会因其人格魅力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更大的面子。

    不贬低他人,不抬高自己在一个团队中共事的同事是需要有合作精神的,一个人犯了错误需要团队里其他成员的谅解,一个人作了贡献,也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别人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把别人的错误四处宣扬,贬低别人,也不要将自己的成绩四处炫耀,抬高自己。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缪贤家的门客。赵惠文王有一块和氏璧,秦王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要拿15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但是赵王预料到,秦王是不会轻易把城池给自己的,可是如果不同意,又怕秦国派兵来攻打自己。正在赵国的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赵王于是派蔺相如去秦国献和氏璧。结果蔺相如凭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让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又回到了赵国,还使秦国没有理由动兵。

    蔺相如回国后,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后来,在赵王与秦王进行“渑池会谈”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又被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很不服气地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略地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却在我上面。而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卑贱之人,在他下面让我感到羞耻和难以忍受。”因此廉颇扬言说,如果自己遇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件事情以后便不肯和廉颇会面。遇到上朝,他就常常推说自己有病,不愿与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在蔺相如外出的时候,远远看见廉颇,就调转自己的车头赶紧回避。

    他的一位门客看见了这样的情况就问蔺相如:“廉颇这样对待您,您却还要避开他,您难道这样害怕他吗?”蔺相如说:“你觉得廉颇将军和秦王哪一个更厉害呢?”门客回答:“当然是秦王。”蔺相如说:“像秦王那样的人,我尚且敢在大殿上呵斥他,我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将军呢?我之所以不与廉颇将军发生冲突,是因为秦国不敢轻易攻打赵国是因为害怕廉颇将军和我,如果我与廉将军因为这些小事情发生争斗的话,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这样秦国就会乘虚而入,对赵国不利。”门客听完,很佩服蔺相如的肚量。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二人终于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臣子,廉颇觉得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地位比蔺相如高,本不应该在蔺相如之下,所以耿耿于怀。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羞辱时,不但没有生廉颇的气,而且还把廉颇看得非常重要,觉得秦兵不敢来犯赵国是因为有廉颇和自己在的原因。他没有夸耀自己的功劳,也没有贬低廉颇的过失,而是用大气度打动了廉颇。

    现实中有很多人见高拜,见低踩,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就拼命贬低,事实上,只有大气之人才能在生活中从容进退。

    老李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机械工程师,因为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老李的技术在公司里是数一数二的。最近公司新来了一个比老李年纪小的机械师傅,虽然工作的时间没有老李长,但技术却不在老李之下,这让老李很嫉妒。

    有一次,公司接了一项大工程,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机械出了一点故障,老李弄了很久也没有将故障排除,但是这个新来的师傅摆弄了一会儿就把故障排除了。大家纷纷称赞这个新来的师傅,老李站在一边感到很难堪。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新来的师傅握住老李的手说:“是老李师傅把前面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才让我这么快修好了这台机器。如果不是老李师傅做好了这些事情,我还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把故障排除呢。”老李听到了这样的话惭愧地低着头,难为情地笑起来。

    这个新来的师傅的做法既没有伤害老李的面子,也没有抬高自己的功劳,这样做不但替老李解了围,使得老李对自己免去了敌意,还让大家看见了自己的胸襟和气度。

    所以,在生活中要想与他人搞好关系,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贬低他人,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多重视他人,少标榜自己英国诗人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一诗中写道:“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处,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走,欧洲就会缺其一,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这首诗告诉人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重视别人,不能只是强调自己的价值,因为别人的价值同样重要。

    燕昭王登上燕国的王位以后,为了使燕国变得强大起来,他励精图治,但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于是,燕昭王就去拜见当时的智者郭隗先生。他见了郭隗以后,谦恭地问:“齐国人攻打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但是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就可以雪先王之耻。请问先生,要怎样招贤纳士呢?”

    郭隗先生回答说:“古代成就帝业的国君都是以贤者为师,而成就王业的国君都是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而国家将要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大王您能够卑躬屈节地侍奉我,放下自己大王的身份屈居下位接受我的教诲,那么比我才能高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燕国。另外,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应该亲自登门拜访我,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燕昭王听了这位智者的话,就谦恭地拜他为师,并且为他建造了房屋。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地集聚到了燕国。

    昭王又听从郭隗的建议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终于,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和秦楚及晋赵魏韩联合攻打齐国,齐国大败。

    燕昭王放下帝王的身段虚心向贤者请教,不但获得了贤者的尊重,也招募到了很多人才,从而使燕国快速强大起来,打败了齐国。然而,很多统治者或领导者都没有像燕昭王这样的智慧,他们只是一味地标榜自己,忽视了别人在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一个小公司成立不过10年,在这段时间里,老板和员工一起努力,使公司的业务慢慢走上了正轨。渐渐地,老板面对自己的成绩开始骄傲自大起来,有一家媒体派记者来采访他的时候,这个老板滔滔不绝地向记者宣扬当年自己是怎样渡过困难时期的,但他没有向记者说起自己公司的员工在困难时期怎样与公司同甘共苦,也没有说起在为公司的困境找出路的时候,有几位员工工作几天几夜没有合眼。这篇报道出来以后,这个公司的很多员工都气愤难平,因为老板把大家的努力都归到他一个人身上,仿佛公司有今天的成绩和他们员工根本没有关系一样。

    于是很多老员工纷纷离开公司,等到这个老板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重要性。”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希望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当你满足了别人的要求后,他就会因你的重视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从而为你们的目标而努力。

    所以,你要用诚恳的态度多重视他人,这样才会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和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也会因此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第十三节 能屈能伸,谦恭坚忍

    有句话说:“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欲成大事者都要做到能屈能伸,因为一个人要想有一定的成就,就要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在挫折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在荣耀面前谦卑恭顺。练就这样的本领,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让自己冷静思考,从而为成功打下基础。荣耀越高,头越要低俗话说:“财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荣耀越高,头要越低才行。即使获得了很多荣誉,身处很高的位置,仍然不可居功自傲、矜才使气、盛气凌人,而谦虚和低调才是做人的根本。

    东汉名将冯异品格高洁、才能出众,他驰骋沙场几十年,战功赫赫,是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的杰出统帅,他有帅才,却从不使气,而仍低调做人。

    更始元年,刘秀率王霸、冯异等将领历经艰险攻克邯郸,擒斩王郎,平息叛乱。冯异在邯郸之战中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连夜为夜宿的大军筹措粮秣,熬煮稀豆粥,使将士饥寒俱解,恢复了战斗力。

    刘秀率军行至南宫时,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寒气逼人,冯异又四处奔波,取薪燃火,供将士取暖烘衣,并送上热气腾腾的麦饭,使官兵衣干腹饱,重上战场。

    冯异这样的做法让将士们很感动,因而士气大振,邯郸之战他们的军队获得了胜利。刘秀赞扬冯异“功勋难估,当为头功”,正当刘秀把很多将领都召集到自己的身边,准备论功行赏时,冯异却独自离开,来到一棵老槐树下聚精会神地读《孙子兵法》。侍卫看见冯异又想把功劳让给大家,就连拖带拉地将冯异带到刘秀跟前。冯异对封赏一再推让,众位将领看见冯异这样都纷纷劝他,冯异看见实在推托不掉,便建议将此功让给自己属下的一名偏将,令这位偏将大受感动。刘秀见冯异这样看淡荣耀也很感动,又赏他许多金银,冯异把这些金银悉数分给了战役中表现勇猛的士卒。

    冯异的做法让军中将士都很佩服和尊敬他,使他调动起部下来得心应手,与他同级的人也都很欣赏他,刘秀也器重他。

    在荣誉面前,不要居功自傲,而是应该平心静气地把荣誉看成是下一个起点,泰然处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成功,也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

    以谦卑处世,用谦恭显才如果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得意忘形、颐指气使、专横跋扈的气势,就永远不会成功。只有以谦卑处世,用谦恭显才,才能从容处事。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皇后的胞弟,人们把他比作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谦恭好学的颜回。但是他没有把这些光环始终戴在自己的头上,而是为人清廉谦恭,毫无官宦世家子弟奢侈骄横的恶习。

    羊祜年轻时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让他担任从事、秀才,五府也请他做官,但他都一一谢绝了。曹爽专权时,曾打算任用他和王沈。王沈高兴地劝他与自己一起应命就职,但是羊祜却淡淡地回绝了。后来曹爽被诛,王沈因为是他的属官而遭到免职。王沈很佩服羊祜的先见之明。但是羊祜不以为然地说:“这不是预先能想到的。”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因为羊祜有辅助之功,要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持辞让,皇帝只能把他的职位原爵晋升为侯。即便这样,他对于王佑、贾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也总是十分谦让,在他们面前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

    后来,因为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等功劳,被加官到车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同,但他上表坚决推辞,说:“我做官的时间很短,才十几年就做到这样高的位置会让我日夜战战兢兢,不得安宁,把荣华当作忧患。况且我是一个外戚,应该避免受到过分的宠爱,但陛下屡屡降下诏书,给我太多的荣耀,我真是承受不起。其实有不少有才德之士,如光禄大夫李熹高风亮节、鲁艺洁身寡欲、李胤清廉朴素,这样的人都没有获得高位,而我比他们的德才都差得远,地位却超过他们,这怎么能让天下的人觉得公平呢?所以,臣乞望皇上收回成命!”但是皇帝没有同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