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从下面的舷窗俯视地球的时候,发现地球已经被太阳的光线所湮没,只剩下一个灰暗的圆盘。“月牙儿”看不见了。地球灰光也不见了,明天午夜十二点整,地球看上去呈现“新月”状。在炮弹的上方,“黑夜天体”离炮弹的轨迹越来越近,并最终会在确定的时间与它相遇。炮弹四周,漆黑的夜幕上群星闪耀,而且似乎每颗星星都在缓慢地活动。但由于与它们相隔太远,星星的大小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看到的太阳和星星与在地球上看到的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月亮越来越大,但乘客们的望远镜所能观测的距离毕竟有限,还不能对月球的表面进行清晰,从而无法辨认出它的地形或者地理构造。
就这样,时间在滔滔不绝的谈论中慢慢流逝。他们谈论很多着于月球的话题,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谈论着。巴比康和尼切尔总是一本正经,严阵以待,米歇尔·阿尔当则是永远的理想主义者。炮弹、炮弹的状况、炮弹前进的方向、可能发生的一切以及在月球着陆时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他们的谈话总是有着无数的话题。
就在吃早饭的时候,米歇尔提出了一个与炮弹有关的问题,巴比康的回答异常惊人,不得不提。
米歇尔很想知道如果炮弹突然停止飞速的前进,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巴比康答道,“炮弹怎么会停下来呢?”“我是说如果啊!”米歇尔说道。“没有可能的假设,”一直很现实巴比康回答说,“除非炮弹缺少足够的推动力。就算真是那样,它的速度会一点点下降,不会突然停下。”“如果它撞上太空的一个物体呢。”“什么物体?”“我们遇到的那颗大流星。”
“要是这样的话,”尼切尔说道,“炮弹连同我们都会尸骨无存。”
“或许会幸运一点,”巴比康答道,“我们会被活活烧死。”
“被烧死?”米歇尔喊道,“天哪!真希望能撞上它,好让我见识见识。”
“你会如愿的,”巴比康回答说,“人们都很清楚,热能只是由动能转化而来。当我们在烧水时,实际上就是增加水的热能,其实是让水分子运动起来。”
“瞧瞧!”米歇尔说道,“又是一个精僻的见解。”“相当准确,我尊敬的朋友,所有的热现象都能用它来解释。热量只是分子的运动,只是物体粒子的简单振动。如果火车刹闸,它就会停下。它的推动力哪去了呢?动能转化为热能,车闸变热。为什么人们要给车轴上油呢?是为了避免车轴变热,这里的热就是由失去的动能转化而来的。这个你能听懂吗?”
“明白了!”米歇尔佩服地五体投地,“比如说,当我跑了很长时间,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为什么我不得不停下来呢?显然,因为我的动能已经转化为热能!”
听到米歇尔惟妙惟肖的回答,巴比康忍俊不禁,他继续抒发他那独特的见解:“如果我们的炮弹撞上火流星,它就会像一颗被金属板弹回的子弹一样发热。因为它的动能已经转化为热能。所以,我敢肯定,如果撞击真的发生,炮弹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会让它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那么,”尼切尔问道,“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转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地球温度将迅速升高,很快就化为蒸气。”巴比康答道。
“好,”米歇尔说道,“这么轻松就能毁掉这个世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果地球与太阳相撞呢?”尼切尔问道。“有人计算,”巴比康答道,“地球撞到太阳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一千六百个跟地球一样大的煤球产生的热量。”
“太阳的温度升高并非是件坏事,”米歇尔·阿尔当兴奋不已,“天王星和海王星上的居民肯定会很高兴,因为他们都快要被冻死啦。”
“因此,我的朋友们,”巴比康说道,“运动突然停止就会产生热量,这一理论就说明太阳的热量是由不断撞到它表面的流星群所造成的。人们甚至算出……”
“打住吧!”米歇尔轻声呵道,“数字又来了。”
“人们甚至算出,”巴比康若无其事地说道,“每颗掉到太阳上的流星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四千块同样体积的煤炭所产生的热量。”
“那太阳有多少热量呢?”米歇尔问道。“相当于环绕太阳一周,厚二十七公里的煤层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那这种热量……”
“这种热量能够在一小时之内把二十九亿立方米的水烧开。”
“可是我们怎么没有感觉呢?”米歇尔大声问道。“不会,”巴比康答道,“因为太阳十分之四的热量已经被大气层吸收掉。此外,地球获取的太阳的热量仅仅是它的二十亿分之一。”
“在我看来,一切事情总会有个美好的结果,”米歇尔反驳道,“这个大气层真是太有用了,不但可以供给我们呼吸,还可以避免我们被烧焦。”
“是啊,”尼切尔说道,“可惜的是,月球却没有大气层。”
“啊!”总是满怀信心的米歇尔嚷道,“只要月球上有人,他们就需要氧气。如果没有,总会有够三个人呼吸的氧气吧,哪怕是氧气因为密度大聚集在山谷也没关系啊!我们不上山不就行了!”
话音刚落,米歇尔起身去看那轮光芒四射的明月。
“见鬼,”他说道,“那里肯定热得很。”
“还没考虑那长达三百六十个小时的白天!”
“同样,”巴比康说道,“夜晚也是如此,而且辐射释放了热量,夜晚的温度将会变得和星际空间的一样。”
“真是令人向往的地方!”米歇尔说道,“无论如何,我都想搬到上面去住了!不是吗,我亲爱的伙伴们,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月亮,看着它从地平线冉冉升起,还可以分辨出大陆的形状,说:‘这是美洲,那是欧洲’。我们还可以看着它在太阳的光辉中慢慢消失。这会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对了,巴比康,月球人能看到日食或‘地食’吗?”
“能看到日食,”巴比康答道,“当三个天体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的时候就能看到。但只能看到日环食,因为地球只挡住太阳光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太阳还是可以看见。”
“怎么会没有日全食呢?”尼切尔问道,“地球的圆锥形阴影区不是能够把月球全部遮住吗?”
“如果我们把大气层的折射作用忽略的话,应该有日全食。但如果折射作用不能忽略,就只有日环食。如果我们用δ代替横视差,用p 代替视半径……”
“哎呀!”米歇尔有点不耐烦了,“又是二分之一v0方……!能不能简单一点啊,我的代数学家!”
“这样吧,简单说来,”巴比康答道,“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有地球直径的三十倍,圆锥形阴影区的长度经过折射,也不会超过地球半径的四十二倍。这就导致日食发生时,月亮不能处于真正的阴影区,太阳边缘和中心的阳光都能够照射到月球上。”
“既然如此,怎么会有日环食呢?”米歇尔嘲讽道。“正是这种折射作用削弱了太阳光,而且大气层吸收大部分光线!”
“这个解释勉强能够接受,”米歇尔回答说,“再说,等我们登上月球时一切就见分晓。现在,告诉我,巴比康,你觉得月球的前身会是一颗彗星吗?”
“又是一个独到的见解。”
“当然,对于这类问题,我还是有些研究的!”米歇尔答道,得意洋洋得有些可爱。“这算不上是米歇尔的观点。”尼切尔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在剽窃吗?”
“可以这么说,”尼切尔答道,“根据史册记载,阿卡狄亚人声称他们的祖先在地球上居住的时候月亮还没有成为地球上的卫星。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些科学家认为月球从前是一颗彗星,由于它的轨道离地球非常近,以至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成为它的卫星。”
“这个假设中有多少事实的成分呢?”米歇尔问道。“一点也没有,”巴比康答道,“证据是彗星总是被一圈气体所包围,而月球上却没有任何气体。”
“但是,”尼切尔反驳道,“也许月球还是一颗彗星时,它经过近日点时与太阳的距离太近,以至于它周围的气体都蒸发了呢?”
“可以这样解释,我的朋友尼切尔,但可能性太小。”
“为什么?”
“因为……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米歇尔大声说道,“看来几百本书都写不完了!”
“噢,对了,几点了?”巴比康问道。“三点。”尼切尔回答说。“像我们这样的学者在一起谈话时,真是时光飞逝呀!”米歇尔说,“我现在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说到这里,米歇尔爬到弹舱顶部,说是要“近距离地观察月球”。与此同时,他的伙伴们也透过下面的舷窗观察太空。这些就不多说了。
当米歇尔从上面下来后,走近侧面舷窗时,突然惊呼一声。
“发生什么事情了?”巴比康问道。主席走到舷窗前,发现弹舱外几米的地方漂浮着一个扁平的布袋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好像跟炮弹一样静止不动,由此可以看出,它正以同样的速度上升。
“这是什么东西?”米歇尔·阿尔当唠叨不停,“难道是太空中的某种微型天体,受到我们的炮弹的吸引,要跟我们一同升到月球上去吗?”
“令我不解的是,”尼切尔答道,“这个物体显然远没有炮弹重,却能够与炮弹保持同样的速度。”
“尼切尔,”巴比康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虽然搞不清这是什么东西,但我却清楚地知道它为什么能够与炮弹保持相对静止。”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周围全是真空啊!我亲爱的船长,在真空中,物体下落或是运动(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速度是一样的,不受它们的重量和形状的影响。降落的速度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在密封的真空管里,你扔进去的物体,无论是灰尘还是铅粒,它们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在真空中,道理也是一样。”
“太对了,”尼切尔说道,“我们抛出弹舱的所有东西都会陪伴我们一同登上月球。”
“啊!我们是不是糊涂了!”米歇尔嚷嚷道。“何出此言呢?”巴比康问他道。“因为我们应该把有用的东西都装进弹舱里,书啊,仪器啊,工具等等。然后将它们全部抛到真空中,它们会一直跟着我们!咦,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们为什么不像这个微型天体一样到外面活动呢?我们为什么不从舷窗出去到太空里去呢?悬在天际的感觉应该是非常美好的,简直比鸟儿舒坦多了,它们还要不断地拍动翅膀才能保持平衡!”
“这个想法不错。”巴比康说道,“可是你怎样喘气呢?”
“为什么每次令人扫兴的总是这讨厌的空气啊!”
“就算不缺空气,米歇尔,你的密度不如炮弹的大,很快你就会被它甩到后面去了。”
“那么,这是个恶性循环喽!”
“最坏的循环!”
“那我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弹舱里了?”
“只能这么做了。”
“啊!”米歇尔高声喊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尼切尔问他。
“我知道了,我猜到这是个什么东西了!这不是什么小行星!更不是行星的碎块!”
“那是什么?”巴比康问道。“是我们不幸的狗儿!狄安娜的丈夫!”的确,这个惨不忍睹,几乎无法辨识的物体,就是卫星的尸体,它像一只泄气的风笛,又扁又平,往上升啊,升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