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海 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是海竿

    海竿的定义最初的确是指在海中垂钓时所用的钓竿。但现在所说的海竿已不完全是在海中垂钓时所用的钓竿了,在海中垂钓时所用的钓竿现在只不过是海竿的一个种类。在我国,钓友们所说的海竿通常是指钓竿上装有绕线轮,可放线、收线的抛投钓竿。也就是说,狭义的海竿是指抛投类的钓竿,广义的海竿是指用带有线轮的钓竿,通过抛投的方式,将钓点定位在离岸较远的地方进行垂钓的一种垂钓方式。

    海竿系统由钓竿、线轮、线组三部分组成。常用的钩组有串钩、爆炸钩、水怪(飞钩的改进版)等。

    海竿的特点

    海竿是非常有特点的,有着手竿类钓法无法与之相比的独特优点。海竿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海竿上装有线轮

    海竿最大的特点是钓竿上装有线轮。钓竿上装有了线轮,使得钓竿的性能有了质的变化,从而使海竿具有手竿类钓法无法与之相比的两大优点,即钓点远,轻松制服大鱼。通过抛投,海竿可使钓点离岸边的距离很远。即使是短小的海竿,轻轻一抛也可达到20—30米远的离岸距离。重型海竿则一般可达70—80米,甚至可达百米以上,这是手竿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

    海竿通过线轮的收放线,可有效化解大鱼的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搏大鱼的成功率。因而海竿特别适合在大型水体中垂钓,而且是钓大鱼的利器。

    海竿的起源是为了能在大海中垂钓,但随着海竿的发展,现在海竿的运用已进入到了淡水垂钓,是水库、湖泊、江河等大型淡水水域中钓大鱼的利器;甚至在人工养殖的中小型水体中也开始应用海竿进行垂钓,在鱼不溜边时,在中小型水体中用海竿垂钓,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运动量可自主调控

    玩海竿,就要进行抛投,因而有一定的运动量,但海竿的运动量是可自主调控的。想运动量大,可采用路亚钓法,不断地抛竿、收竿,钓一天下来,无论垂钓成绩如何,健身的目的是绝对达到了的。如果不想运动量过大,钓得休闲一点,可采取定位钓法。将钩饵抛投出去后,就可尽情享受阳光的沐浴、大自然的清新空气,静静地等待鱼儿咬钩。如果耐不住垂钓中的寂寞,则有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是用多竿定位钓法。用的海竿的数目多了,一竿竿地换饵、抛竿,即使不上鱼,一轮操作做完,又差不多该进入下一轮的换饵、抛投了,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空闲。二是可采取定位钓法与路亚钓法相结合的垂钓方式。定位钓法的竿子抛出去了,在等鱼上钩时再拿根海竿玩玩路亚。

    海竿玩法比较休闲

    玩海竿一般不用像台钓那样“眼不离漂”垂钓时不必全神贯注,是真正的休闲垂钓。因而在玩“传统钓”的同时架副海竿,是钓友们常用的方式。手竿的瘾可过足,海竿还可能会有上条大鱼的意外惊喜。

    海竿玩法多样化

    从垂钓的不同水层看,可分为海竿钓底、海竿钓浮两大类。从钓鱼人垂钓时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岸钓、船钓、滩涂钓等。按所用钓饵的真假,则可分为用真正钓饵的一般海竿钓法和用假饵的路亚海竿钓法。此外,海竿钓法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钓友们在不断地改进海竿的钓技钓法,因而海竿钓法是DIY们大显身手最佳的垂钓方式。

    海竿属抛投类钓法,具有垂钓距离远、搏大鱼成功率高的优点。海竿休闲自在,运动量可大可小,玩法多样,适应性强,男女老少皆宜。

    海竿入门

    海竿的入门非常简单,只要能将海竿组装起来,能够将钩饵抛投出去,就有上鱼的可能。因此,海竿的快速入门只需要掌握海竿组装、抛投、收线等最基本的操作。而海竿的这些基本操作简单易学,谁都能做到。因此,只要你想感受一下上鱼的乐趣,就不妨试试海竿垂钓,快乐可能很快就会降落到你的身上。

    海竿的组装

    海竿钓组由海竿、线轮、线组三部分组成。海竿系统的组装,就是将配有钓线的线轮装到海竿上,再接上线组的过程。

    1.安装线轮

    安装线轮是组装海竿的第一步。线轮一般是安装在海竿的手柄节上。拔节式海竿也是由多节组合而成,下端最粗的一节称之为手柄节,其上有安装线轮的机构。不同海竿的线轮连接方式有所不同。玻璃钢海竿多为螺旋锁紧式,将线轮的轮座插入后,拧紧即可。碳纤海竿多为卡式,拨开卡片,插入线轮,按紧卡片即可。

    2.穿线

    海竿的钓线是储存在线轮中的。海竿钓竿每一节的上端都有一个导线环(中通竿的导线系统则在钓竿的内部)。安装好线轮,要将线轮上的钓线依次从导线环中穿过,最后从竿尖的导线环穿出即可。

    3.挂钩、坠

    钓线从导线环中穿过后,接上串钩,再接铅坠,一副钓底的串钩海竿就组装完成了。海竿线组的连接比较简单,多采用别针别住8字环的连接方式。一般线轮上的主线可预留一个8字环,而串钩的上下两端都有别针,上端与穿过海竿顶端导线环的主线上的8字环相连,下端与铅坠相连即可。因此海竿线组的连接十分方便、快捷。

    4.曳力调整

    海竿在抛投前,需要检查一下线轮的曳力状况,即稍稍用力拉一下主线,看松紧是否合适。泄力的松紧一般以用手拉一下主线,轮子能自如转动并出线为宜。如果不达标,适当拧一下曳力调整钮,直到泄力的松紧适度为止。这时海竿就可用于抛投垂钓了。曳力的调整是旋松或拧紧曳力调整钮,曳力调整钮的位置根据不同类型的线轮有所不同。前曳力轮的曳力调整钮通常位于线槽的上方,而后曳力轮则多位于轮体的下方。

    装上线轮,穿好线,连接好钩、坠,调整好曳力状况,一副海竿就组装完毕,就可开始抛投垂钓了。

    海竿抛投的基本方法

    在抛投海竿前,首先要调整好下垂线的长度(铅坠与海竿尖导线环之间的钓线长度)。下垂线的长度是通过线轮的收放线来调整的,以短一点为宜,尤其是新手,新手一般以不超过1米为宜。第二步是检查调整曳力状况,第三步是打开线挡,保证钓线在抛投时能顺畅地出线。至此抛投前的准备就绪,就可挥竿抛投了。

    海竿抛投的正确握竿方式是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竿把(一般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的无名指与中指之间夹住线轮的轮座,右手食指勾住钓线后左手打开线挡,两腿前后叉开,竿尖向后,平举海竿,身体上部略往后倾,重心放在后腿,用力向前挥动甩竿,身体重心移向前腿,当竿挥到与视平线夹角约45度时迅速松开食指放线,身体上部自然顺势前倾,待铅坠落水后身体恢复常态,放下线挡,收紧钓线即完成海竿的抛投。

    将海竿抛投出去并不难,记住上述的抛投步骤,试抛几次,当动作协调、连贯自如了,海竿也就自然能够抛投出去了。若要求投准,则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

    新手在抛投海竿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打开线挡。线挡是线轮出线的开关,不打开线挡,线轮无法出线。抛投时要打开线挡,对于使用海竿钓鱼的人来说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却又是时常发生的问题。线挡未打开就抛投,其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海竿使用三要素

    1.调整好线轮的曳力再抛竿

    在海竿抛投前,一定要检查一下线轮曳力的松紧情况,要养成检查线轮曳力状况的习惯。线轮曳力一般以手拉一下主线,轮子能自如转动并出线为宜。

    抛竿前不事先调整好曳力,尤其是当曳力过紧又碰上大鱼时,往往会后悔莫及。如果线轮的曳力过紧,上大鱼时钓竿可能被拉倒,甚至被拖入水中。如果支架插得较牢,又没有及时扬竿,大鱼会将钓线拉断。曳力松一点的情况要好一点。上大鱼时,即使没有及时扬竿,钓线也能自如地出线,暂时不会造成危害。但这时鱼是轻松地带着钓线走,没有消耗鱼的体力。如果鱼不耗体力消耗了过多的线,线轮的线储备不足,再与大鱼搏斗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如果上大鱼时曳力过松,要及时做适当调整。

    2.调整好适当长度的下垂线

    这里所说的下垂线是指竿尖导线环到线组末端这段距离的钓线。下垂线由主线、钩具两部分组成。总的来讲下垂线宜短不宜长,下垂线在0.4米左右时抛投是非常方便的。下垂线的最大长度应以抛投向后平举海竿时钩、坠不触地为准。下垂线如果过长,会严重地制约海竿的抛投动作。一是发力受阻,有劲使不上,投不远;二是海竿抛投时向后平举竿,钩组易与地面接触,很容易挂在脑后地面上的树枝和杂草之类的东西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食指勾钓线、打开线挡

    抛投前食指勾钓线、打开线挡,这是玩海竿的基本常识,是海竿操作的基本程序之一。这本应不是什么问题,但总有人在抛投前会忘记打开线挡,应引起高度重视。

    把握扬竿时机

    海竿的扬竿时机与手竿的扬竿时机的把握是有所不同的。手竿扬竿主要是看漂的动态;而海竿的扬竿,主要看竿梢的动态情况来确定。

    1.竿梢连续抖动

    连续抖动(两次以上)是中鱼的典型讯号,要及时扬竿。注意,典型的中鱼讯号是竿梢连续抖动,而且是两次。如果竿梢仅轻微抖动或铃铛响,但很快恢复原状,一般并不是中鱼的讯号,可能是小鱼闹窝咬一下就跑;或者是大鱼撞线;或者因风力过大,吹动竿梢微动和铃响。

    2.“回线”

    “回线”也可能是海竿中鱼的一种讯号。海竿抛竿后,按操作程序是要紧线的。也就是说海竿抛投定位后,海竿的线是呈绷紧状态的。所谓“回线”(也称塌线),是指绷紧的海竿线变成了松垮状态。

    在多数情况下,鱼咬钩后都是朝与岸边相反方向或斜方向逃窜,从而形成竿梢连续抖动或拉成弓形。但鱼咬钩后有时也会出现朝岸边方向游动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回线”的情形出现。如不及时发现,就容易错过扬竿的良机。

    但是,并非所有的松线现象都是中鱼讯号,要注意加以区别。非中鱼有时也会形成松线,例如绷得过紧的钓线,当炸弹钩抛入水中时间过长,钩、饵脱离,钓线就会渐渐松下来;风浪的影响也可能会使钓线松塌。但是,非中鱼的松线和咬钩的“回线”讯号是不同的。咬钩的“回线”讯号是突然塌下,而非中鱼的松线是渐渐松下。总之,垂钓时发现松线,要及时处理。可紧紧线,感觉一下是否中鱼,调整一下钓线的状态。如果抛竿的时间较长后出现松线,也可试探性扬竿收线,这时的松线不是中鱼就是饵已脱落,即差不多也该扬竿收线换饵了。

    结束语

    目前流行的主流钓法主要包括台钓、“传统钓”、海竿三种类型,它们各有千秋,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不过是分别适应于不同的鱼情、不同的垂钓水体和不同的钓友类群。

    台钓与“传统钓”同为手竿类钓法,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台钓起源于小水体的竞技钓鲫,具有快速、舒适的特点,最适于在高密度的小水体中垂钓。只要钓点能达到鱼群的觅食活动范围,就适宜采用台钓;只要鱼群的密度够大,摄食积极,台钓的快速优势就能充分发挥,也就具有绝对的优势。

    台钓的不足之处在于钓点距离岸边较近,对钓场的要求较高。台钓最常用的3.6米、4.5米钓竿,其钓点能达的距离不及常用“传统钓”的竿长。如果用5.4米、6.3米的长台钓竿,操作难度增大,不仅难以控制抛竿落点,而且示漂细,眼力不好,观漂会出现困难,一些动作细小的漂讯可能就无法把握。

    台钓可用于野钓,但野钓对于台钓来说只是应用领域的拓展,难以做到“全天候”野钓,其原因有二。一是台钓对钓场的要求较高,不仅岸边要有较大的平台区域,以保证台钓装备的架设,还要求水底平坦,以便于调漂。台钓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野钓有时就不能完全按照鱼类的活动规律来选择钓位,致使野钓时的一些好钓位不能被选用,从而影响到垂钓的效果。二是台钓常用的竿长有限,钓点离岸较近,在大型水体中野钓,钓竿过短,有时不能达到鱼的觅食活动范围内,这时就难以钓到鱼。

    台钓在垂钓时需要全神贯注,一旦钩饵入水,就要求“眼不离漂、手不离竿”,而且台钓需要不断地换饵,在无鱼时也不会寂寞难耐。性子急的人想尝试垂钓,台钓是最佳选择之一。台钓的运动量总的来说是比较大的。台钓的装备多,仅其搬运过程就具有基本的运动量。当车离钓点较远时、当满载而归时尤其如此。鱼情好、上鱼率在每分钟60条以上时,无论是上大鱼还是上小鱼,至少会让你愉快地再“跑个1500米”。当然,台钓的运动量也是可调控的,采用台钓方式去休闲野钓,上鱼频率不高,运动量也不会太大。

    “传统钓”是传统钓法中的一种,源自于天然水域的野钓。“传统钓”的特点是竿长钓点远,并能精确地远距离定点垂钓。“传统钓”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可完全按照鱼类的活动规律来选择钓位,可在台钓不宜垂钓的草窝、荷叶间垂钓。“传统钓”调漂快捷,换位方便,可进行轮窝钓,从而可对所选钓位进行筛选,确保正确选择钓位。在鱼群密度不大时,进行轮窝钓是提高钓获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传统钓”可真正做到“全天候”的野钓,这是台钓所不及的。此外,“传统钓”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不变应万变,一竿一漂就基本够用,不像台钓需要配备不同用途的钓竿、不同类型的浮漂来应对不同的鱼情,因而“传统钓”的装备比较简单。装备简单的结果是投资减少,使用方便,不需要根据鱼情选择、更换钓具。

    但是,“传统钓”存在着操作不便的缺点,垂钓时每次换饵、摘鱼、调漂等操作都必须伸缩钓竿,这在野钓上鱼频率不高时对垂钓效率的影响还不大;但在上鱼率高的高密度小水体中垂钓时,每次出竿都要伸缩钓竿,会大大影响总的垂钓效率。因此,在高密度的小水体中垂钓,“传统钓”明显不及台钓。

    “传统钓”是一种比较休闲的垂钓方法,多用于休闲野钓。“传统钓”的示漂醒目,容易观漂。漂讯简单,以送漂和黑漂为主要漂讯。采用了有倒刺的钓钩,鱼咬钩后不易吐钩逃脱,扬竿时机也就不需像台钓那样精准。“传统钓”的特点决定了其垂钓的休闲,加上休闲野钓的水域鱼的密度一般不大,上鱼的频率往往不是太高,钩饵入水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故常常可见钓友将钓竿往竿架上一放,悠闲地坐在一旁等待鱼儿咬钩。因此,用“传统钓”玩休闲野钓,要有足够的耐心,性子急的人不宜。“传统钓”有时会给有耐心的人以惊喜。

    海竿是抛投竿,与手竿类的台钓、“无伦次传统钓”有着明显的不同。海竿的特点是配有线轮,钓点可超远,搏大鱼轻松。虽然海竿钓法以大水面、搏大鱼为主,也可用于小水面垂钓。海竿钓法的适用范围广。如果用海竿钓浮,所有水域均适用。如果用海竿钓底,则要求水底无杂物,否则出现挂底的现象。

    海竿是一种非常好的钓法,但奇怪的是海竿的普及率不是太高。海竿垂钓时不必像台钓那样全神贯注,是真正的休闲垂钓,而且钓获量较高,以天论价的钓场,海竿的价格一般比“传统钓”高就证明了这一点。海竿钓法不仅入门简单,而且运动量可大可小,完全可自主调控。耐不住寂寞的人可忙得不亦乐乎,喜静的人也可钓得悠闲自在,因而适宜的人群最广,男女老少皆宜。海竿的玩法多样,线组DIY的空间大,值得尝试。

    台钓、“传统钓”、海竿三种主流钓法的入门都比较简单,只要想玩,马上就可成为一名钓手。从入门速度的快慢看,“传统钓”是最简单的,几乎是不学自通。海竿、台钓则相差不大。

    垂钓入门虽然简单,但要成为垂钓高手,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必须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垂钓经验的积累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足够的钓时数,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上鱼数。不上足够的鱼,是难以真正领悟漂讯的,而且必须包括上足够数量的大鱼。因为不多上大鱼,你就缺少溜鱼的经历,碰上大鱼就可能会把握不住机会。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垂钓水域,其鱼情是不同的。根据钓场的具体鱼情,只有采取相应的钓具钓法、选择正确的钓位、用对路的钓饵,才能钓更多的鱼。鱼情千变万化,因而钓无定法,只有上鱼才是硬道理。要想钓到鱼、钓更多的鱼,必须根据鱼情临场应变。临场应变是垂钓的核心。垂钓需要临场应变,使得垂钓成为一项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具有了无限的魅力。

    钓技钓法是不断发展的,钓技钓法的发展与科学进步密切相关。例如,玻璃纤维的合成成功,使钓竿的性能上了一个台阶;碳纤维的诞生,使钓竿的性能再上一个台阶,使得单手握竿垂钓成为可能,从而为台钓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科学的进步,没有强度、韧性、弹力等性能达标、又挥舞自如的钓竿做基础,是无法构建以快速著称的台钓系统的。再如,各种香精、氨基酸等诱食剂的提取、合成成功,为面食类钓饵的调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小麦纤维蛋白、雪花粉的提取成功,使得面食类钓饵在水中状态的调控成为可能,也为拉饵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钓技钓法的发展与产业支持是分不开的。台钓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其产业支持功不可没。“传统钓”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缺乏产业的支持。由于缺少产业的支持,“传统钓”技法上的改进、改良往往局限于高手的DIY,而不能迅速普及、推广。例如“传统钓”中的包食钓法已出现多年,但至今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包食商品钓饵。包食钓法虽然现已比较流行,但真正高水平的包食钓(用针对性强、状态佳的诱饵做包食)仍然是少数高手的独门绝技。再例如“传统钓”的高手们早就清楚调漂的重要性,DIY出各种用于调漂的替代品,由于缺少产业的支持,能方便地调漂也成了高手们的“秘笈”。缺少相应的配件,压制了“传统钓”技法的改进空间。高手们DIY出了有效的钓具配件,缺少了产业支持,不能商品化,使得技法的改进不能普及推广。

    各种钓法的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促进了钓技钓法的进一步发展。台钓在我国钓鱼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台钓的快速、高效的确让人感到神奇。台钓的技术核心是悬坠漂系、齐竿线,台钓的基础是有了可单手操作的轻便钓竿。悬坠漂系、齐竿线不是台钓的首创,悬坠漂系、齐竿线在我国的传统钓法中均是早已存在的,但台钓吸取了传统钓法中悬坠、齐竿线的精华,通过集成创新,造就了一套全新的垂钓技法系统。台钓使“传统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钓友将“传统钓”的钓具束之高阁,转向台钓。但台钓同时为“传统钓”带来了一片生机。台钓的技法理念为“传统钓”的改进、完善打开了想象空间,台钓众多的小配件极大地方便了“传统钓”线组的改进尝试。许多“传统钓”高手为了重振“传统钓”雄风,公开了自己的独门绝技,使“传统钓”的高级技术得以普及,大众的“传统钓”技术有所提高。

    垂钓是一项很好的户外活动,可在娱乐中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全民都可参与。垂钓并不难,只要愿意参与,拿起钓竿就可享受到垂钓带来的快乐。垂钓无止境,总有挑战在等待着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