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快乐的自己-我如何得到快乐(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选择休息,然而在退休之前,烦恼、贪婪、恐惧已彻底破坏了他的健康。美国著名传记作家伊达·塔贝第一次见到他时十分震惊,她在书中写道:“他的脸上显示着可怕的衰老,我从未见过如此苍老的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洛克菲勒比当时重新返回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将军还要年轻几岁呀。然而他的身体竟如此衰老,塔贝深感悲哀。当时她正在撰写一本著作,试图揭露标准石油公司的“罪恶”,对一手建造这个庞大机构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但是当她看见洛克菲勒在主日学校教书,用焦急的眼神搜寻四周时,她说:“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伤心感觉,这种感觉与日俱增。我深深体会到,没有知心朋友和爱人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医生努力地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为他订立了3条规则,也成为他奉行不渝的三条规则:

    (1)避免烦恼。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为任何事烦恼。

    (2)放松心情,多做户外活动。

    (3)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洛克菲勒遵守了这三条规则,因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他从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中退下来,学会了打高尔夫球、整理庭院、打牌、唱歌以及和邻居聊天。除此之外,他开始自我反思。温克勒说:“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和失眠的夜晚,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了。”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不仅停止想自己能赚多少钱,而且开始思考那些钱能换取多少人间幸福,开始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像他这样有过如此经历的人,送钱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他向一座教堂捐款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吼声:“腐败的金钱。”

    但他没有为之所阻,而是继续开展自己的慈善事业。当他得知密歇根湖畔一所大学因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捐出数百万美元加以援助,这所大学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

    他竭尽全力地帮助黑人。他毫不犹豫地捐献巨款给塔斯基吉黑人大学,帮助他们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当著名的十二指肠虫专家史泰尔博士说:“只要价值5毛钱的药品就可以为一个人治愈这种病——谁会捐出这5角钱呢?”洛克菲勒捐了出来,他捐了数百万美元以消除十二指肠虫,解除了这个曾使美国南方一度陷于困境的疾病。此后,他又实施了一个更伟大的行动,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各种疾病、贫穷和文盲。

    在此,我谨向这个伟大人物表示自己由衷的敬意,因为洛克菲勒基金会曾经救过我一命。我依然十分清楚地记得,1932年我正在中国大陆考察,霍乱蔓延整个北平,贫苦的农民像苍蝇一样死去。在一片恐怖惊慌中,我们来到洛克菲勒医学院接受预防注射,而免于受到感染。从那时开始,我真正懂得了洛克菲勒的金钱对于全世界的贡献。

    像洛克菲勒基金会这种壮举,在历史上前所未见,举世无双。洛克菲勒深知世界各地许多有识之士正在开展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一所所学校的建立、医生无私的奉献。但是,种种努力常常因为经费的缺乏而停顿。他试图给予他们一些帮助,不是“将他们接收过来”,而是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他们完成工作。

    今天,你我都应该对洛克菲勒表示感谢,因为在他的资助下,科学家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使你和你的孩子不再因感染脊骨脑膜炎而死亡,也不再受疟疾、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白喉和其他危害人类的各种疾病的困扰。

    洛克菲勒自己呢?他把钱捐了出去,是否获得了心灵的平安?是的,他终于感觉到满足了。“如果人们仍然认为,从1900年以来,他因社会对标准石油公司的攻击而一蹶不振,那就大错特错了。”亚伦·尼文斯说。

    洛克菲勒完全变了,他已不再烦恼。当他被迫接受生命中最大一次失败时,他甚至不愿因此而失去一个晚上的睡眠。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美国政府的意见,标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垄断性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法案》,被政府判罚“历史上最重的罚款”。这场官司打了5年,几乎全美国最优秀的律师都投入到这场看起来永不终止的官司之中,最后标准石油公司败诉了。

    当南迪斯法官宣布他的判决之时,辩方律师担心洛克菲勒心理无法承受——他们不了解他已经完全改变了。

    当天晚上,一位律师打电话给洛克菲勒,尽量委婉地将判决结果告诉他,并且宽慰他:“洛克菲勒先生,希望这项判决不会令你烦恼,希望你还能睡个好觉。”

    你猜老洛克菲勒是怎么回答的?他心情轻松地回答道:“不要担心,强森先生,我本来就打算好好睡它一觉的。希望你也不要因这件事而心烦。晚安。”

    这番话竟出自一个曾因损失150美元而伤心透顶的人口中?是的。约翰·洛克菲勒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克服了自己的问题。他“死于”53岁,却活到了98岁。

    石油大王 约翰·洛克菲勒

    第二十五节 紧张无异于慢性自杀

    我正在慢性自杀,因为我不知道怎样让自己松弛下来。

    6个月以前,我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的神经每天绷得紧紧的,一刻都不让自己放松。我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里时,总是精神沮丧,忧虑重重,精疲力竭。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人对我说:“保罗,你在慢性自杀。你为什么不慢慢来?你为什么不使自己轻松一下?”

    我每天早上总是匆匆忙忙起床,匆匆忙忙吃早餐,匆匆忙忙刮脸,匆匆忙忙穿衣,然后匆匆忙忙开车上班。我紧紧抓住方向盘,仿佛它随时会飞出窗外一般。我很迅速又紧张地上了一天班,然后匆匆忙忙赶回家,到了晚上,我甚至想急忙入睡。

    我这种紧张生活实在太严重了,因此我去见底特律的一位十分著名的精神科专家。他要我放松紧张的生活,他建议我随时都要想到轻松——在工作、开车、吃饭、入睡之前,都要想到放松自己。他说我正在慢性自杀,因为我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松懈下来。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练习使自己放松。每晚睡觉时,我并不急着入睡,而是先使自己的身体彻底松弛,呼吸也趋于平稳。现在,我早上醒来时,觉得精力充沛。这是一大进步,因为以往我早上醒来时,总觉得又累又紧张。现在,我开车、吃饭心情也轻松多了。为了安全,我驾车时提高警觉,但不像以前那样紧张。最重要的是,我在上班时,也能使自己松懈下来了。一天当中,我总要数度停止一切工作,详细检讨自己是否已彻底放松。现在当电话铃响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去接听。有人向我讲话时,我使自己轻松得有如一位熟睡中的婴儿。

    我的生活从此变得轻松愉快,再也不因紧张过度而烦恼了。

    保罗·辛普森

    第二十六节 我生命里的奇迹

    即使问题看起来似乎很难解决,也要勇于面对他,想方设法去解决,而不要轻言放弃。

    烦恼已完全将我打败。我脑中一片混乱困惑,觉得生活毫无乐趣可言,我的精神太过紧张,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无法休息。我的三个女儿都和亲戚同住,我们离得很远。我丈夫最近刚从军中退役下来,现在在外地,准备成立一家法律事务所。战后复原时期那种不安全、惶惑的情绪,我完全感染上了。

    我的情况威胁到我丈夫的事业,以及正常快乐的家庭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我自己的生活。我丈夫找不到房子,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建一栋。万事俱备,就是等我恢复健康。我对这种情形了解得愈多,愈加努力,对失败的恐惧也就愈大。于是我逐渐对任何事情都怀有深切的恐惧感。我觉得我再也无法信任自己,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在情况最暗淡的时候,我母亲帮助了我,使我永不忘怀,终生感激。她鼓励我,斥责我自暴自弃。她激励我尽全力为生活奋斗。她说我对生活妥协,害怕面对事实,逃避生活。

    于是,从那天起,我开始振奋起来。到了那个周末,我对我父母说,他们可以回家了,因为我已能整理家事。那时我完成了一些似乎不可能的工作。我独自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睡得好,食欲也开始转好,精神也有进步。一个星期之后,当他们再度来看我时,发现我正在烫衣服,同时还一面哼着歌儿。我有种富裕满足的感觉,因为我已展开一场战斗,而且获胜了。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如果形势似乎很难克服,面对它,开始奋斗,不要放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