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世界-高原霸主野牦牛——昆仑山的故事之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离好远,风就送来浓浓的牛屎气味。我知道,离昆仑山野牦牛沟不远了。

    我打马趟过一条浅浅的季节河,穿过一条狭窄的山谷,奋力爬上一面山坡,一直紧挨的两座山峰在这里断然分开,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在昆仑山中难得一见、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山谷。

    山谷里,一群群、一对对野牦牛,有的在悠闲地舔食着高原特有的针茅草和邦扎草,有的站立山崖的僻静处反刍,有的躺卧在山坡上晒太阳小憩。只有那些精力旺盛而顽皮的半大牛犊们,不好好吃草和休息,在山坡上和牛群中来回穿梭奔跑、相互追逐、蹦跳、嬉戏……

    这里就是昆仑山中有名的野牦牛谷。

    野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它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较广,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的不断筛选和淘汰,现仅存在我国青藏高原一带。

    野牦牛,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它终年栖息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间盆地、草甸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台地等自然条件严酷的环境中。夏季,它们甚至上到海拔五千至六千米雪线以上的地方活动和觅食。

    野牦牛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耐寒、耐饥、耐渴等特殊本领。它对高海拔山区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极强的忍耐力和适应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类动物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都能登临享用。

    野牦牛身体呈黑褐色,为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体侧下方和腿部长有浓密的长毛。它一年四季都在高海拔地区,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和针茅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

    野牦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听牧民们讲,它只要用舌头那么压力地一舔,就能从棕熊或狼身上舔下一块肉来。除了坚硬锋利的牛角之外,舌头也是野牦牛有力的防御武器之一。

    野牦牛是喜欢群居动物,平常通常二十至三十只组成一群,在高山草甸中游荡、觅食。在严寒的冬季,为了抵御狼群的袭击,有时也会结成二百至三百头甚至上千头的大群,集体迁徙、觅食、活动。

    一些年老体弱、跟不上牛群行动的老野牦牛,一旦离开群体,会单身生活终身,直到死去。

    野牦牛的叫声有些像猪叫,所以有人称野牦牛为“猪声牛”。它们生活在高寒草原或荒凉的寒漠地区。因食物稀少,野牦牛食量大,它们每天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在四处觅食,边食边漫游,无十分固定的栖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区。

    在严寒的冬季,由于草原、植物被冰雪覆盖,野牦牛群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迁徙。

    与内地的黄牛相比,野牦牛的消化器官粗大,牙齿质地坚硬,鼻镜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强。

    野牦牛食物主要以针茅草、点地梅、虎爪耳草、绿绒蒿、苔藓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它们一般喜欢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白天则进入山野的僻静处,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

    二

    野牦牛体形粗壮,体长大多为二至二点六米,肩高一点六至一点八米;雌性体重一般达五百至六百千克,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一般体重达八百至一千千克,有个别雄性野牦牛体重可达两吨左右。

    体格高大强壮的雄性野牦牛,走起路来步态大方,从容不迫,处处显示出一副高原霸主目无一切、自信超然的霸气。

    成群的野牦牛并不特别可怕,它们一般都会主动逃避敌害,遇到人或汽车也会跑走,只要你不招惹它们,它们一般不会主动发起进攻。

    最可怕的是那些离群索居的独牛,特别是发情期间,在争夺交配权决斗中战败、被逐出牛群在高原上四处游荡的雄野牦牛。它们性情凶狠暴戾,常常会不分青红皂白,主动攻击在它面前经过的各种对象。

    一年夏季,我跟随一支野生动物考察队,在昆仑山中的可可西里草原上考察藏羚羊。途中午餐,我们遇到了一头离群索居的雄野牦牛。我们根本没有招惹它,它却发火了,用它那宽大有力的牛角,一连掀翻了我们三辆越野吉普车。所幸,那次我们看到野牦牛气势汹汹来袭时,提前早有防备,人员全都紧急上到载给养的大卡车上,才没有伤到人。

    野牦牛发怒或发起攻击时有个特点,首先会竖起尾巴示警,因此在高原野外工作的人员,必须学会掌握野牦牛这一特性。更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挑逗招惹,那些单个在高原上四处流浪的公野牦牛。

    一次,一支到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的地质队,在昆仑山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时,遇到孤身流浪的公野牦牛。队员们不知道这些孤身流浪公野牦牛的厉害,不但没有避让迅速走开,有个别地质队员怀着好奇心,还追着公野牦牛拍照。

    野牦牛竖起尾巴示警。地质队员不知这是发怒的野牦牛准备发起攻击前的信号,感到非常好玩,更起劲地驾驶汽车追雄野牦牛照相。

    这下子更加激怒了流浪的公野牦牛,它扬着两只坚硬锋利的牛角,照直朝他们冲来。地质队员们这才感到危险,急忙驾车就跑。

    雄性野牦牛看起来体形高大、笨重,但它很善于奔跑,平均每小时可达五十公里以上,再加上其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肺活量大,能持续很长时间。在无路、丘陵、河道密布的荒原上,汽车根本跑不过野牦牛。

    雄野牦牛追上后,接连把地质队两辆行驶中的吉普车全部顶翻,造成车损人伤。后来,地质队的伤员是在我们团卫生队抢救治疗的,损坏的越野吉普车,也是在我们团汽车连修理的。

    三

    野牦牛雌、雄个体均有角,角形相似。但雄野牦牛的角明显比雌性的角大而粗壮。野牦牛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向后弯曲,如同月牙一般。角的长度通常为四十至五十厘米,最长的角将近一米。牛角,是野牦牛进攻或防御最有力的武器。

    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带,野牦牛的头脸、上体和四肢下部的毛短而密,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长有长毛,其长度可达四十厘米。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部长毛形成簇状,显得蓬松肥大,在牛类中显得十分特殊。

    野牦牛有十四对肋骨,较其它牛类多出一对;额下没有肉垂,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能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

    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狼群。成年的野牦牛一般都不会惧怕狼。一头健康强壮的野牦牛,不要说一两只狼奈何不了,就是十只、八只甚至再多些狼,都不是其对手。

    我在昆仑山中游历中,曾碰到十七只狼围猎一头成年公野牦牛,双方整整激战了一个下午,最后,领头的公狼被野牦牛尖利的牛角刺破肚子,流血而死,两只狼被野牦牛踏断脊梁骨,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其它参加围猎的狼,都不同程度受伤挂彩,落荒而逃。

    据一些有经验的猎人和牧民们讲,狼群常喜欢在寒冷的冬季围猎野牦牛。狡猾的狼群以追逐、冲击和围攻的方式,将野牦牛群中的老弱病残野牦牛分离出来,追赶到到冰上,待其在奔跑中滑倒后,群起攻之而撕食。

    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一旦发现危险,雄野牦牛首当其冲护卫群体。一旦天敌接近,野牦牛会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在头牛的率领下尾朝里、头向外,或进攻或防御。在多次昆仑山的游历中,我曾几次看到,每当野牦牛群受到狼的袭击时,成年的野牦牛一律举着坚硬如刀的牛角,头朝外组成圆圈,保护圈内的小牛不受狼的伤害。

    除了自然淘汰,野牦牛还会自我淘汰,它们常常把族群中一些生病或受重伤影响族群集体行动、容易招惹狼群袭击的野牦牛,毫不留情地驱逐出牛群,甚至喂给天敌——狼吃。

    一次,我在昆仑山中看到,狼群攻击一头比较瘦弱的野牦牛,而它所在的野牦牛群,就在旁边不远处事不关己冷漠地静静看着,竟然没有一头野牦牛上前搭救。

    那头野牦牛独自奋战,连续打退了狼群的三次进攻,但它的后腿部和前胸都被狼咬伤,鲜血直流。狼群这时也累了,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受伤的野牦牛抓住这个空隙,乘机拖着伤腿一瘸一拐想重新回归到牛群中。就在它接近牛群时,残忍的一幕出现了,几头强壮的野牦牛不但不让其加入牛群,而且齐心合力用牛角将它挑翻在地。尾随的狼群趁机一拥而上,咬脖子的咬脖子,从肛门处掏肠子的掏肠子,立刻将其残忍地杀死。

    野牦牛群在头牛的带领下,像风一样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后来,我将这件事讲给我的一位动物学家,他说,野牦牛群体的做法是正确的。那是一头得了病的野牦牛,如果让其留在牛群中,会发生传染病,将祸及整个牛群的生存。

    四

    野牦牛的寿命一般为二十三至二十五年。每年的九至十一月,是它们的发情期。这个时候的雄野牦牛会变得异常凶猛暴戾,不断发出求偶叫声,争夺配偶的战斗更是异常激烈。

    在昆仑山游历中,我曾多次看到过雄野牦牛为争夺雌野牦牛交配权而发生的决斗。

    雄野牦牛决斗的场地,大都选择在山谷的平地上,或坡度较缓的山坡上。雌性野牦牛分散在四周观战,但从不参战,谁是胜利者就跟谁走。

    一般的情况下是两头雄野牦牛一对一决斗,有时也常有两头、三头或多头雄野牦牛一起决斗。我最多的一次,曾看到过十一头雄野牦牛一起决斗。它们最初捉对决斗,逐渐淘汰,雌野牦牛归最后的胜利者所有。

    雄性野牦牛争夺配偶的决斗,那可是真枪真刀、没有丝毫情面可讲的你死我活的战斗。双方力量悬殊者,一两个回合就可分出胜负,结束战斗。有时双方势均力敌者,那股“牛劲”上来,不吃不喝要连续战斗几天几夜,最后双方常常是力竭而亡,成了秃鹫的美餐。

    雌性野牦牛的怀孕期一般为八至九个月,翌年六至七月份产仔,每胎产一仔。幼仔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三岁时达到性成熟。

    一些在争夺配偶决斗中斗败的雄野牦牛,会被胜利者无情地赶出牛群。这些情场失意的“高原流浪汉”们,常常会下山闯入家牦牛群中,与雌性家牦牛强行发生交配。

    雄野牦牛和家雌牦牛生杂交生出的后代,非常强壮,很少生病,但野性难驯,性情凶猛暴烈,很容易伤人。从小得要有专人饲养,长大后,它不会攻击从小饲养他的人,如果是陌生人的话,很容易受到攻击。

    据青海省曲麻莱县种畜场1983年报告,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所生的第二代,体重比原父本和母本平均重42%。这对开发野牦牛和家牦牛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时,雄野牦牛也会强行把雌性家牦牛拐上山去,当自己的妻妾。雌性家牦牛过惯了有草有料有人照看的舒服日子,当然不愿意跟随雄野牦牛,去过那种有上顿无下顿、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死活就是不愿跟雄野牦牛走。

    高原的猎人和牧民朋友告诉我,对这雄野牦牛很有办法。它用坚硬的牛角强顶着雌家牦牛的屁股,就像押俘虏一般,把雌家牦牛强行押上山。有时,雌家牦牛也偷偷逃跑,但一旦被雄野牦牛逮住,常常被其用牛角顶的皮开肉绽,甚至死亡。

    那些家牦牛一旦背叛人类,重新回归山野,加入野牦牛群体,要不了多久,其野性比真正的野牦牛还要野。由于它们熟悉人类,对人类非常敏感,很有对付人类的一套办法,常常被野牦牛们推选为牛群的首领。

    在滴水成冰、白雪皑皑、野外牧草难觅的冬季,这些背叛人类、重新加入野牦牛群、并成为野牦牛群首领的家牦牛,常常带领野牦牛群,袭击村庄或放牧点,抢吃牧民们储备的越冬的牧草。

    在青藏高原,每年冬天下雪过后,总要发生几起叛逃的家牦牛,带领野牦牛群,夜里悄悄潜回到自己过去的主人家,偷吃或抢吃牧草的事件。

    正如一些动物学家所言:荒野的召唤很有诱惑力。一旦深藏的野性被唤醒,千年的驯化成果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化为泡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