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别人的运气比自己好,抱怨自己得不到任何表现的机会,但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的,生活并没有忘记给我们机会,只不过我们通常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以至于没能好好把握住机会,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难以获得成功。
有些人在成功前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一些演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演,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员,是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努力提高自己,付出了很多汗水。有些人不想努力,也不求上进,所以最终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龙套演员,一辈子都无法成为舞台上的焦点。有些企业家能够成为风云人物,成为亿万富翁,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幸运,而是他们付出的东西比别人更多,他们所做的准备也更加充分。
前任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彼得·林奇是一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他的成功往往让人羡慕不已,很多人甚至认为林奇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不过林奇却非常肯定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我自认为是一个最勤奋的人。”事实上,这位成功人士似乎天生就是一位工作狂,而正是由于比别人更加努力,他才一步步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1969年,林奇服完兵役后开始成为福富达公司的一位金属分析师,事实上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个阿兵哥而言,能够在富达公司谋得一份工作实属不易,所以他只能坚持下去。其实他的工作比较乏味,也比较轻松,但是林奇非常勤奋刻苦,每天都最早赶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又最晚离开,因此业绩也非常出色,没过多久,他就被升任为主管。当时很多老员工不服气,认为一个新人很快获得提拔是因为他上面有人,有人则认为林奇是一个幸运的人,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
随着工作的进行,林奇渐渐接触到了证券市场,由于证券和公司的业务密切相关,他开始主动去了解证券市场的运作原理和运作规律。那时候他每天都要去走访各个不同的公司,为的就是收集更多相关的情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他将这些信息分类后进行对比,然后从中选出前途最光明、效益最高的投资公司和领域。为了验证自己的投资方法和理念是否正确,他直接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投资。
由于日复一日的收集、筛选信息,林奇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越来越深,对于资本运作和投资也越来越有心得。这个时候,公司决定让这位擅长投资的新人去管理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将其调任为麦哲伦基金的主管。此举在当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人觉得林奇真是走了狗屎运,毕竟这是一个大肥差,可是根本没有多少人想过林奇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努力,是因为他已经为自己充足了电力。
担任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后,林奇每个月都要走访至少40家公司,回来后还要做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分析工作,因此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相对于其他习惯于享受生活的基金主管们,林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虐狂”。可是正因为如此,林奇的投资能力越来越强,在他任职的13年期间,麦哲伦基金的财富奇迹般地增长了27倍,这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林奇所获得的一切成功都是注定了的,因为他对于工作所做的准备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生活并不是完全公平的,但是生活的确给了每个人机会,别人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你也同样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这种机会,要么就是你没能抓住机会,要么就是你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其实我们在寻找机会的时候,机会同样在寻找我们,谁的准备工作越多,谁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谁的把握能力就越强,对于机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很多成功者往往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认为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机会可以抓住,但从本质来说,你的努力、你的勤奋、你执著的付出,这些都已经为你做好了铺垫,已经为机会的把握创造了最大的空间。
所以当我们在等待机会和把握机会的时候,应该沉住气,应该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机会从来不会盲目地降临到你身上,只有那些努力付出、做好准备的人,才会得到机会的青睐。
学习唐僧“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精神
《西游记》中的唐僧,从东土大唐出发,不远万里,来到西方,途中历经坎坷,最后终于取得真经。剧中有着神话的成分,但事件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的唐玄奘13岁出家,20岁便名扬天下,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在研习佛学上,他有着少见的执著求真精神,当他对佛学研究感到有着许多困惑后,决定去天竺求取真经。
他目标明确,不为任何诱惑所动摇,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在印度留学17年,最终取回真经,回到长安。其中玄奘带回的经书共657部,总计1335卷,1000多万字,数量巨大,译文精美,内容完备,超越了前代译师,后更无与伦比。另外,他根据自己的求经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其中写了民族风情,山川、物产等史迹。因此,可以说唐玄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佛教徒,更是伟大的学者,不管是在中外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还是在中印两国佛教方面,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僧利用自己的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但这一件事就让他流芳百世,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种专注的精神。比尔·盖茨说:“如果你想要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所以,人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到专一、专心、专注、专业,否则,不可能创造辉煌的成就。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人的梦想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去创造出无限的梦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世界上有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他的昆虫。有一次,一位青年找到法布尔向他诉苦说:“我每天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从来不浪费一丁点时间,但是结果总是收效甚微,目前我在自己的爱好领域里一点成绩都没有。”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乐于为科学献身的有志青年。”
这位青年听了法布尔的赞许,激动地说:“你说得太对了!我热衷于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很感兴趣,我基本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自己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放大镜, 在阳光下,让它在地上聚焦成一个点,然后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放大镜一样,你会看到自己的变化。”
法布尔也正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研究昆虫这个点上,因此才成就了他在昆虫学方面的名誉。
目标就像是灯塔,只能有一个,理想需要的是一步步实现,许多人会失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够专注一件事。人活一辈子不容易,有了目标才有专注的精力,只有专注才能专业,只有专注才能造就成功。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曾经对人说过,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并且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这也是他的唯一信条。
一生只做一件事,需要资本和毅力,也需要运气和胆识。但生活中的困难几乎时刻都存在,困难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历练一个人,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和勇气扫荡一切苦难,“一生做好一件事”,不成功,便失败。因为这个社会的能人太多,不管你进入哪个领域,都会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困难,只有聚智者所有之智,勇者所有之勇,坚持到底才能让你获得胜利,只有专注才能让你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
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建树,专注是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由于专注,才让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让他成为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正是由于专注,沃尔特·迪斯尼才能让风靡全球的动画明星“唐老鸭”诞生,成为享誉世界的动画片之父;正是由于专注,才让詹姆斯·布朗在音乐领域置于顶尖,成为美国的灵魂乐教父。所以只要你专注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奋斗一生,用百分之百的努力迎接百分之一的机会,一定会有所成就。
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列文·虎克用了60年时间去打磨镜片,也可以说,他在打磨他的人生,在不停地探寻更清晰的前进之路。然而我们却经常抱怨成功很遥远,又往往被小小收获带来的名利所迷惑,看不清自己应该继续走的路。常常刚开始做了一件事,没几天就想着放弃,又被别的事情转移了目光,缺少一种专注。
在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主要是讲“只要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的锻炼,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是多么的漫长、枯燥、无趣,甚至绝望。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把责任、兴趣化为动力,将这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其实也就是每天要花费半小时、一小时而已。这是凡人皆能做到的,可见成功距离我们并非遥不可及。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专注一件事情,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困难没有想象中的大,行动越简单越好
生活中,想要成功的人不知凡几,但是最后真正成功的只有寥寥无几。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它肯定会充满了很多的困难,而大多渴望成功的人们都是在困难面前被打倒的,虽然很多时候困难并不是如同他们想象的那样艰难,但他们还是在困难面前退缩了,觉得难以完成,最终离成功越来越远。
在狠者的字典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断挑战极限是他们的乐趣,只有超乎常人的困境才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没有这股狠劲儿,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布鲁金斯学会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而闻名。它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学会都要设计一道最能表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在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但是最终都无功而返。
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柄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但是由于在克林顿时期有大量的人在这道题目面前无功而返,所以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这道题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困难,很多学生知难而退,放弃去做这道题。
然而,一个名叫乔治·赫伯特的学生没有花多少工夫,却做到了。时间是2001年5月20日,他成功地将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总统后,又一位学员登上如此高的门槛。
那么,乔治·赫伯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后来,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认为,把一柄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
接着,他给布什总统写了一封信,运用了简单的推销手段写道:“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矢车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一些新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锋利的大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后来,小布什总统真的就给乔治·赫伯特汇来了15美元。
在赫伯特之前,金靴子奖已经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而布鲁金斯教给他们最重要的就是不怕困难,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一个人不够狠,就无法把不可能化作可能,对自己够狠,不知难而退,这才是最难做到的。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颇有才学的人,却无法成功。他们具备种种获得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自己有把握做好的事情,不敢去挑战困难。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去承担,而是不断地躲避,而如果必须去承担这些,也恨不得避到天涯海角,直到工作结束。
他们认为现在的生活就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希望保住现在的生活,所以他们要保持熟悉的一切,不去做改变和挑战,对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他们选择躲远一些,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失去现在的一切。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虽然没有风险却平庸的工作。
狠者之所以成功,得到大家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敢于挑战困难,对于别人敬而远之的“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们敢于承担,而且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些事情。正是秉持这一原则,他们磨砺生存的能力,不断力争上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个世界最需要有奋斗进取精神,敢于挑战困难的人最有自信,给人感觉就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而女人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能给女人一个依靠;老板同样也需要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是团队的主心骨,能够增强团队战斗力。
很多时候,在有的人那里,一切都迎刃而解,很多时候这不是他们更聪明,而是他们更自信。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很多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完成这些工作后你的自信就又会增加,同时,你还能获得百倍于平常的能力和智慧。
当然,在挑战困难的同时,你必须了解那些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针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结合自己自身能力,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做足做硬,再去挑战。因为,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会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而这两者往往只有一线之差,决定性因素就是你自己的能力,对此你不可不慎。
别把惯性拖延症当成沉住气
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一个谜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是最容易分割的,而又是最广大的;是最不受重视的,而又是最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业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事物生命不绝。
聪明的查帝格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无穷无尽,所以是最长的,但我们常常来不及完成计划,时间就已经过去了,所以它也是最短的东西;快乐的人,时间过得很快,而在等待的人看来,时间过得很慢;时间可以被切割成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它可以延展到无穷宽广的境地;时间没有来临时,谁都不重视,等到过去后,又追悔莫及;没有时间,一切行动就是空谈;而时间总是轻易忽略并带走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将那些伟大的时刻定格起来。
正因为时间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不要轻易浪费时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时间的重要性,而且常常浪费时间,比如工作的时候,常常习惯于拖延,总是考虑之后再次考虑,表面上看是为了更好地做准备,但实际上只是一种懒散的表现。
其实一旦我们决定去做某件事,就要立即行动,不要轻易拖延,能够沉住气去好好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自然很重要,但是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应该立即动手,要立即付诸实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尽快完成,才能尽快达到自己的目标,一天天往后推的话,不仅浪费时间,延误了时机,而且也会养成懒散、不负责任的性格。
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汉密尔顿堪称一个传奇,他曾经在1981年到1984年期间,连续四次获得世界冠军,在花样滑冰这个领域中拥有绝对的统治力。在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懂得把握时间,想好了就立即去做,绝对不会拖延到下一分钟,而这一点完全受益于母亲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
汉密尔顿的母亲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不过她一直梦想着去大学任教,所以平时都依靠自学来提高自己。那时候母亲白天教书,每天晚上都要看书,汉密尔顿非常好奇,于是就问她为什么要看书看到那么晚才睡,放到明天看不行吗?母亲意味深长地说:“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减少,因此一旦你准备行动,就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母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去做的,后来自学成才的她还如愿成为了鲍林格林大学的副教授。所以“把握时间、绝不拖延”就成了汉密尔顿人生的座右铭,他自己其实一直以来都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运动员,可是却总是找借口推脱掉训练,以至于时间一点点被浪费掉,不禁为此感到内疚。在母亲的鼓舞下,他开始争分夺秒的练习滑冰,每一天的训练都很充实,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
明代诗人文嘉在《明日歌》中有这样一段训诫:“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往后推,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么之后所有的工作都不会受到重视,你对于时间概念也会越来越淡薄。事实上,拖延行为还会轻易腐蚀我们工作的热情、信心和责任感,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还会阻止我们获得更大的进步。
贝尔当年并不是唯一发明电话的人,只不过他是最先申请专利的人,其实另外一个科学家也发明了电话,可是据说这个科学家第二天才去申请专利,结果贝尔早他一天申请到了专利。这一天之差却使得这个科学家错失了载入史册的机会,错过了伟大发明家的这个头衔。时间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当我们稍有疏忽,稍有拖延,就可能和成功擦肩而过。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都要更好地利用时间,该做的事一定要尽快去做,想做的事也要立即执行,不要轻易拖延。
当然不拖延并不意味着蛮干,并不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事之前一定要多进行考虑,一个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沉住气,不冲动行事,凡事都多加思考,都能够认真分析,这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也有助于防止自己做错事。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将习惯性拖延和沉住气混为一谈,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沉住气是一种淡定的理性的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而拖延则是懒散的表现。所以在生活中,你可以做到三思而后行,但是千万不要思而不行,不要将行动一次次延迟,这样做只会失去更多更好的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