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零售业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商业机构与经营模式的产生、发展与衰退无不受激烈市场竞争的直接影响。在零售业的发展史上,零售经营模式经历了三次革命,即百货店的兴起——超级市场的诞生——自动售货方式的出现。
百货店的兴起
19世纪初,传统的零售经营方式是以肩挑、摊贩、集市、自制、零售、乡村杂货店等形式为特征的。19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机器化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的集中化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市场交易频繁。此时,落后的零售经营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百货商店作为零售业最早的商品流通革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城市的需要应运而生。1852年在法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店,称为“本·马修”商店。
“本·马修”商店的创始人A·布西哥以他崭新的经营方式对旧的商店进行了重大改革,摆脱了小生产的经营方式,消除了零售店的许多陋习,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家百货店较之其他的传统店铺有4点革新:
第一,商品明码标价。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沟通商品与顾客之间的联系,从“物有所值”角度便于顾客按各自的消费偏好与能力选购商品,从“物有所值”角度便于顾客按各自的消费偏好与能力选购商品,商品明码标价也是零售业第一次规范了自己的价格行为;
第二,敞开陈列商品。这样就便于顾客直接接触商品,增强了对商品的直观意识,保证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权利;
第三,价格低廉。目的更多地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实行薄利多销,改变许多专业商店服务对象贵族化的倾向;
第四,按商品部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也便于各商品部进行专业组货,提高进货效率。由于“本·马修”的经营方式较之传统的经营方式有许多进步,很快便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产生了影响。
西方国家进入19世纪80年代,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许多中小城市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繁荣,为百货店带来了机会。百货店在与其他零售商的竞争中,以新的经营方法和手段,很快就取得了经营优势,赢得了市场地位,迅速地得到了发展。西方经济学界把百货店的出现称之为“零售业经营形式的第一次革命”。
超级市场的诞生
零售业的经营形式的销售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在战后零售业的发展中,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超级市场的出现。超级市场的组织形式基本有两种:一是独立店,二是连锁店。世界各地通常较多采取的是连锁店的形式。
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纽约市牙买加皇后区首次出现了超级市场的雏形。到1935年,在美国77个城市中,超级市场发展到了600多家。二战后,超级市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发展更加迅速,1968年达到33900余家。现在超级市场已遍布于各大、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农村。美国超级市场所经营的品种,已从1950年的3750种增加到1970年的7800种,其中食品杂货占美国整个食品杂货销售额的3/4以上。日本的超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自60年代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十分迅速。1963年超级市场383个,1980年发展到3910个。香港的超级市场产生于60年代,进入70年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达到上百家,80年代达到几百家。超级市场的诞生,被西方誉为“零售业经营形式的第二次革命”。
无人售货方式
无人售货方式作为新型的零售业形式,是一种比超级市场更新的经营形式。它的特征是:在营业方法上采用自动服务方式。经营种类有食品、饮料、香烟、报纸、化妆品、唱片、胶卷等。销货方式是非曲直将自动售货机设在车站、旅馆、戏院、饭馆等往来顾客较多的地方,通过机器自动售货。在管理方法上,商店只雇佣少数人员巡回补货和取款。由于机器售货不受时间限制(24小时售货),所属商店既可增加销售额,又可节约销售费用,无疑是一种为其它售货方法所无法取代的先进售货方式。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实现,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种无人售货方式发展很快,使用权独立零售商特别是食品零售商的存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无人售货被美国人称为“零售业经营形式的第三次革命”。但是,由于无人售货方式对商品品种、规格等要求较严格,其经营始终无法与百货店和超级市场相比,无人售货方式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发展空间不够广阔。由此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超级市场仍然是零售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经营模式。
现代零售特征
零售业可以定义为将商品和劳务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以供应家庭或住户使用的商品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零售业具有以下特征:
投入大
现代零售业为了适应工业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要求,其店铺规模向大型化发展,与传统店铺相比,设施投入显著增加,如增设楼层滚动电梯和升降电梯、空调、防火装置,以及保护商品安全的监控设施等等。现代的大型零售店在地板、灯光、货架及店面装潢等方面的投资也远远大于传统的零售店。
现代零售业为掌握消费信息,提高经营效率,普遍投资开发用于企业零售业务的电子处理系统,如电子收银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EOS)。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还要花巨大投资建设配送中心及其相关设施。
科技含量高
现代零售企业要取得经营上的成功,需要科学地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计划,这就要求运用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如市场学、广告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购物场所的布局和陈列技术等。可以说,现代零售业经营上的成功,是各学科综合运用结果。
现代零售业要成为流通中的主导产业,必须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这样说,现代零售业从其商流和物流的运行状况来看,信息技术是其良好运行和飞速发展的支撑。世界最大的零售商,美国的沃尔玛、战略导弹(有冲击力的社会公关活动)、地面部队(现场促销与直销)、基本武器(产品与包装)等一切消费者能够受到的武器整合为一体,把企业的价值形象与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达给消费者。
沃尔玛的经营扩展战略
不仅有经营方式,还有不同领域的创新,这是沃尔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关键的因素。
经营领域扩展是美国大企业的一种战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战后大企业为寻求扩张和抓住新的增长点时常用的一种战略。当企业原来所处行业已基本饱和,同时又存在着很大范围的竞争。要想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又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就必须将经营领域扩宽或者改变。而且,急剧变动的经营环境又不断出现新的市场机会,如果捷足先登,则有了获利的机会,因此许多企业都十分看重这一点。不过,贸然闯入多角化经营,自身实力、财力不足,导致经营失败者不乏先例。因此,要想采取这种方式必须考虑现实状况,并选择适宜企业发展的方式。
20世纪70年代,山姆曾试开过“家庭购物中心”和“房屋装修中心”,但都不太成功,很快就关闭了。80年代初山姆又开始着手尝试新零售形式。在依靠公司独特的配送系统前提下,不仅继续保持折价零售的旺盛竞争力,而且及时采取新策略,成功进入批发俱乐部、药店、欧式超级市场、超级商店等诸多领域。
怀特今天工作不多,于是兴致勃勃地找小刘谈超级市场的开发策略。超市开发涉及到超市的产业定位,商圈调查分析及选址策略等内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