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协调、统一的购物环境对塑造企业形象非常重要。国外著名快餐连锁商店肯德基、麦当劳在全世界统一的部分识别系统运用,可算是做到了处心积虑。连锁超市也不例外。
购物环境的设计就是要用一种统一的设计思想、设计标准对企业内外的标志、商标、装饰图案、布局进行精心设计。分布在各地的连锁超市都必须运用统一的识别系统,只有这样,连锁超市才真正联起来了,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
店面设计的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充分体现连锁商店自身的经营特色。
购物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形成连锁超市的经营特色。
正如每个企业都应带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一样,企业购物环境也应该是企业个性色彩的集中表现,只有这样才能造成竞争优势。
连锁超市购物环境设计中,必须根据本店经营的范围、档次、光顾本店的顾客的类型和特点,充分体现本店的经营特色,使顾客一看企业的外观,就能产生较深刻的印象和进店的欲望;顾客一进超市,就能感觉到特有的气氛和产生购买欲望。因此购物环境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突出本店特色,使自己与众多竞争对手有较大区别。
第二条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的原则。
购物环境的设计,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这也是现代营销思想的核心所在。
今天的顾客已经不再把逛商店作为一种纯粹购物行为,而是把它作为一种集购物、休息、消遣、娱乐和社会交往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虽然连锁商店不同于大型百货商场,休息、消遣、娱乐等功能在小型连锁商店一般居于次要位置,但是对丰富、优质的商品,方便、快捷、舒适的购物环境方面的要求是相同的。其中,方便、快捷对于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购物环境设计、商品布局、购物点的设置等方面符合顾客的购物特点和规律。
第三条原则是购物环境设计要具有艺术的原则。
购物环境作为是顾客辨认商店的途径,在其布置上应有创意性,具有独特的面貌和出奇制胜的效果,宜于捕捉顾客的视觉,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强烈感染力,这就要求必须遵守艺术的规律。
美并不等于豪华。美首先应是一种和谐。高档商场的豪华、廉价商场的简朴,只要设计合理,均体现着不同的美。新奇美好的寓意、新颖别致的构思都要通过结构、造型、布局表现出来。
第四条原则是经济性原则。
购物环境应尽可能降低单位面积投资,保持合理的投资比例,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认真测算。
购物环境设计既要符合当前经营的需要,又必须留有发展余地。
最后还要注意其他一些原则。
购物环境设计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保证顾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在建筑设计、出入口设计、各种防盗、防火等安全设备的设计上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2)购物环境应为售货员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
(3)购物环境必须符合商品的物理化学特征和购买、挑选的特点。在设计中既要有利于商品的保护,如冷藏和防晒,又必须使消费者能看到商品,便于挑选和了解企业对商品的保养。
构成连锁商店购物环境的要素
购物环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店址选择。
店址是形成连锁超市形象的重要要素之一,因为店址本身决定了连锁超市的经营战略和特色。以闹市区为主的大、中型百货连锁,以居民区为主的食品连锁,以高速公路口为主的大型超市连锁或仓储连锁等,店址本身就要求其有不同的经营特色和企业形象。形象本身决定了店址,同时店址也决定了企业形象。连锁的设置地点对于其销售额、知名度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一句经商的谚语为:一步差三市,讲的就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是营业建筑及外观环境。
营业建筑及外观环境是商店的“脸面”。它是消费者对商店形成第一印相的要素,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进入某一家商店。
连锁超市外观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
(1)商店的外貌风格必须与经营的商品内容相一致,要能突出自己行业和档次的特点。如:经营便利商品的商店没有必要装饰得十分豪华,而更需要在总体上创造出使顾客感到亲切、简洁、明快的感觉。但是以经营高档商品为方针的连锁企业,就必须在外观上多下功夫。
当前,有一些连锁商店在外观上处理的误区是:本是依靠低廉价格的大量销售为特征的商店,其装潢标准却过于豪华,使消费者感到价格一定也很高,反而吓走了自己主要的顾客。这种现象在上海许多超级市场表现尤为深刻。
(2)连锁商店的建筑是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它应有利于城市景观和街道整齐,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取得整体和谐效果;另一方面,连锁商店建筑风格应与商店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一致,体现企业富有个性的独特形象。
(3)超市的外观是指商店能被行人清楚看见的部位。由于商店外观在连锁商店经营中起着宣传上的功能,所以就要求外观装潢使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商店,是一家卖什么商品的商店。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连锁商店外观装潢上,必须重点突出连锁商店形象的识别标记。在过去,商店外观装潢就是如何设计和制作招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一般都利用建筑物本身从外观上来表现某家商店的特色。而招牌却用来弥补外观装潢所无法表现的部分,这虽是一种大趋势,但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许多超市连锁和连锁便利店的建筑物是一般平房或某幢楼房底层、地下室的一部分。它本身很难以建筑物的造型变化来体现自己的特色,还必须首先或主要依靠招牌来体现自己的特色,因此,连锁商店外观装潢的重点应突出招牌的作用。
然后是橱窗设计。
橱窗,是商店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让顾客辩认商店及其商品;二是吸引顾客进入商店。橱窗通过陈列各种样品,能为商店创造不同的形象特征。通过显示时尚商品和季节商品,商店能表明自己是不落伍的;通过摆放处理商品,商店能招徕价格敏感型顾客;通过进行艺术化处理,商店能吸引行人注意,并显示高雅的格调;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商店能显示其对社会的关心,从而获得好感。
连锁商店的橱窗尺寸由于商店类型、门面长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视觉习惯。一般高、宽的比例以1:1.62为佳,这便是常说的“橱窗的黄金定率”。橱窗的设计、装饰、陈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应当由专业人员来进行。
目前的另一种趋势也值得重视,即,使用橱窗的商店越来越少,以大面积的透明玻璃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商店内部。或者可以说,整个店内营业现场成了“橱窗”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营业场地;避免了橱窗设计制作的麻烦;人们一眼就清楚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特点。其弊病是:失去了一块广告和深入宣传自己的媒体。如果营业现场在视觉上杂乱无章,反而会引起反感。因此,它更适合大型商场和豪华商店,不太适合于超市和仓储店。
还要注意连锁商店的招牌。
招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屋顶招牌:为使消费者从远处就能看见连锁商店,可以在屋顶上竖一个广告牌,用来宣传自己的商店。
(2)栏架招牌:装在连锁门店的正面的招牌叫做栏架招牌,可以用来表示业务经营范围、商店名、商品名、商标名等。它是所有招牌中最重要的招牌,所以也可采用投光照明、暗藏照明或霓虹灯照明来使其更引人注目。
(3)侧翼招牌:此种招牌一般可位于连锁商店的两侧,其显示的内容是给两侧行人所看。它可用来表示连锁商店店名,也可用来表示连锁商店的经营方针、经营范围和商店广告。这种招牌一般以灯箱或霓虹灯为主。
(4)路边招牌:这是一种放在店前人行道上的招牌,用来增加商店对行人的吸引力。这种招牌可以是企业的吉祥物、人物招牌,也可以是一个商品模型或一架自动售货机。
(5)墙壁招牌:连锁商店的墙壁是很夺目的,利用它来作招牌就是墙壁招牌,一般可以用来书写店名。
(6)垂吊招牌:悬挂在连锁商店正面或侧面墙上的招牌便是垂吊招牌,其作用基本上与栏架招牌一样。
(7)遮阳篷招牌:该种招牌一般由厂商提供,大都是商品广告。遮阳蓬招牌对连锁商店来说是视觉应用设计的一部分,以增强顾客的统一识别感。
招牌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为了使消费者便于识别,不管店标是用文字来表达,还是用图案或符号来表示,其设计要求要达到:容易看见、容易读、容易记、容易理解和容易联想。
另外,栏架或垂吊招牌的色彩必须符合企业的标准色。消费者对招牌识别往往是先识别色彩,再识别店标的。色彩对消费者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而当把这种设计要求一致性地推广到各个连锁商店时,更会使消费者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最后要注意其他一些细节问题。
连锁商店门前的绿化、空场、凳椅、灯光等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加强消费者对商店的感受。
停车场等辅助购物设备和设施也应引起充分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一次购物数量的增加,停车场已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店的一个重要因素。
超级市场的内部设计
怀特所在的超市又开了一家连锁店,他叫来小刘,告诉他准备一下超市内部设计的想法,明天上午开会敲定新超市方案。
连锁商店的店内布局合理,商品陈列美观,不仅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而且给消费者设计了一个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形象。
营业场厨分割
连锁商店内布局首先是对营业场所进行合理的分割。商店场所中不同部分面积的大小和设计是一件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对于提高销售额有着重要意义。
营业场所内售货区、存货区、店员用地和顾客用地四者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对于连锁商店而言,其特性要求尽量扩大商品的售货区域,压缩非营业性区域。
虽然连锁商店的一个特点是集中进行物流管理,以求减少各连锁商店的储运费用,降低成本。但中国很多连锁商店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并未达到连锁标准规范,所以应加强连锁商店在这些基础方面的改进。
营业场所内必须使用的一些较大型、不常移动的设备和设施,如:货架、储柜等要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效率,供消费者使用的试衣间、通道等都应合理安排。
商店的灯光、色彩和音响
商店环境中光线、色彩、音响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不仅能够给顾客以美的享受,运用得好,还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
首先是灯光照明。
灯光照明是商店内部环境的重要因素。科学地配置灯光照明,有利于突出商品,增强购物气氛,吸引和引导消费者选购。
商店内部照明一般分为三种:
(1)基本照明。采用天花板上配置荧光灯为主,以保持整个商店的均匀亮度。设计商店的基本照明时,若以店内照度为准,并设它等于1,则其他各部分应取不同比例,大约店前照度为其1/10,主要是消费者有一个短暂视觉适应过程,并引导消费者入店;店内正面照度为其2.5倍,以展示商品;橱窗照度为其3倍以突出橱窗内的商品。
(2)重点照明。它是对商品及其陈列商品的货架进行照明,以方便商品的选购。一般采用聚光灯、探照灯等进行定向照明,亮度为基本照明的4倍至5倍。应根据商品种类、形状、性能采用不同照射角度。
(3)装饰照明。它是作为店内装饰空间层次而使用的照明。主要采用彩灯、壁灯、吊灯、挂灯和霓虹灯等照明设备。比如。有选择地在商品货架上方设置霓虹灯广告牌,能以强烈的光线、绚丽的色彩,烘托出购物气氛;营业厅中小格局式的店中店内装饰各种彩灯、壁灯等,也会给消费者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其次是店内色彩。
利用色彩变化进行购物环境的装饰,是连锁商店内部环境的另一组成部分。
在购物环境中采用明快色调、庄重色调、和谐色调会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连锁商店内部色调变化主要体现在地面、天花板、墙面、货架等部位。色调设计中应注意变化与和谐的统一,注意与企业“标准色”的配合。
店内色彩表现一般有以下常用方式:
(1)对比手法。充分利用标准色,与其他同类商店形成明显区别,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便于消费者识别。
(2)与商品本身特征相结合,利用色调变化,衬托商品。这里需了解不同颜色所产生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效应:如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比较显眼,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常被用来表现兴奋、快乐的情感;而白色、蓝色、绿色等冷色不太显眼,用以表达宁静、安详的气氛。根据商品的消费特性恰当进行配色将直接影响购买者的购物感受。
(3)应根据季节性变化,调节商店环境的色调变化。如春季调配嫩绿等冷色,给人以春意盎然、万物更新之感;夏季调配淡蓝色等偏冷色,给人以凉爽宜人之感;冬季则可调配浅枯红色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
然后是店内音响。
音响设备的运用目的是为消费者创造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解除顾客和营业员的疲劳感,使顾客在优美的乐曲中漫步于营业厅内,观赏和挑选商品。
音响应用中应选择恰当的乐曲。在服装、零售等连锁商店中为了尽量延长顾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可选择轻松、明快、柔和的轻音乐解除顾客的烦恼,唤起购买欲望;同时也可提高售货员的工作效率与热情。在快餐等连锁商店中,活泼、快节奏的音乐则会使就餐者的用餐速度加快,从而增加了台面使用的次数。
音响的运用还应注意时间和音量。一般来说,音响应间断使用,并且应在营业不太紧张的时间内运用音响,调节环境。音响的音量不宜过大。应以顾客和售货员能隐约听到为宜。若在营业紧张期,本来顾客多,说话声也大,如再用音响,且音量大,就会加大噪声,使顾客烦躁,也易使营业员精神分散,出现差错。
连锁商店内部装潢
连锁商店内部装潢主要指对商店内部的天花板、墙壁和地板的装潢形式。连锁商店内部的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不但构成商店内部的要素,而且也是作为营业购物环境的空间因素。虽然这三者都具有独立的机能,但彼此之间必须取得协调,追求整体的良好感觉和效果。
(1)天花板的装潢
天花板的作用不仅仅是把店铺内的房梁、管道和电线等遮掩起来,创造美感,而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连锁商店的天花板力求简洁明快,在形状的设计上通常采用的是平面天花板,也可以更简便地设计垂吊型或全面通风型天花板。
天花板的高度要根据店内的营业面积来决定。经营者必须重视高度这一问题。天花板高度过高,会使顾客无法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下购物;而若过低,虽然会使顾客产生亲切感,但也常常伴随一种压抑感,使店内顾客无法舒适自由地浏览,所以合适的高度对购物环境甚为重要,以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为例,其一般高度标准见下表。
天花板的设计装潢不但要顾及其形状和高度,还必须把照明器具、空调机、监控设备、警报装备、灭火器的位置考虑在内。
(2)墙壁的装潢
连锁商店的内部壁面设计装潢总体要求坚固美观,其使用材质一般是灰泥,再加上适当的墙壁装饰材料。
对于以物美价廉为宗旨的食品、百货等连锁商店而言,壁画装潢只要求简朴干净,这是因为店内壁面绝大多数为陈列货架所遮掩,相比较高档服装、电器等连锁商店而言,商品陈列与壁面配合的效果要低得多。但材料必须坚固,这也是因为这类连所商店经营冷冻食品,由此产生许多水汽对壁面有侵蚀作用。
而对于高档连锁商店、特色商店等则需要在墙面上下一定的功夫,从装饰材料到色彩都不能忽视。
(3)地板的装潢
在连锁商店中,地板的设计装潢一般分为:顾客通行和陈列售货地方的地区。可以统一装潢,也可分别装潢以节约费用或使两部分更加完整。
店内地板质材的选择,必须要求和天花板、墙壁选用的材料成一个系列,三者之间要取得协调。店内的地板是建筑中和顾客接触最多的地方,要十分注意其带给顾客的良好触觉印象,还要顾及商品陈列效果的配合。
地板质材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承受住店铺内整个设备之重量,同时要求有耐久、耐脏和易清洗,并保证顾客的安全,太滑、高低不平是很危险的,连锁商店一般不选用水泥直接作为地板材料,虽然价格低、施工方便,但不利于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其灰色基调很难衬托商品陈列的效果。
连锁商店店内布局
连锁商店的店内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出入口的安排、主副通道的宽度、商品补充路线的选择、非营业场所与营业场所的连接、商品布局等。
首先来看店内布局的原则。
连锁商店是一个以顾客为主角的舞台,而顾客对哪些最为关心呢?日本的连锁超市作过一次市场调查,得出的结果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重视程度只占5%,而分别占前三位的是,开放式易进入的连锁超市占25%,商品丰富、选择方便的占15%,明亮清洁的占14%。虽然国情有所不同,但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可以归纳店内布局的下面三条原则。
(1)顾客容易进入
连锁商店的经营者必须注意,尽管其连锁商店可能商品很丰富,价格很便宜,但如果消费者不愿进来或不知道怎样进来,一切努力都将是白费。只有让顾客进来了,才是生意的开始,才创造了营业的客观条件。
(2)让顾客在店内停留得更久
据一项市场调查,到连锁商店买预先确定的特定商品的顾客只占总顾客的25%。而75%的消费者都属于随机购买和冲动型购买。因此如何做到商品丰富、品种齐全,使顾客进店看得见,比得到商品更为重要。
商品丰富就会给顾客更大的选购余地,顾客就会停留越久,就可能买更多的东西。连锁商店经常性地推出一些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就会给顾客更多的随机和冲动购买的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经营者须在如何发挥自己的商品特色上,在如何排除顾客在店内购物时所遇到的障碍上努力。
(3)明亮清洁的卖场
明亮清洁的连锁商店卖场,为顾客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往往顾客把明亮清洁的购物环境与新鲜、优质的商品联系在一起,为创造明亮清洁的卖场,必须注意店内有效空间的利用,灯光、色彩、音响效果等的配合。
2.连锁商店出入口的设置
连锁商店出入口的设置是店内布局的第一要素。一般来说,招牌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而入口引导着顾客进入店内。选择一个好的入口是决定着进入连锁商店顾客流量多寡的关键。
连锁商店在选择出入口时应根据行人的流动路线,选择行人经过最多、最近的方向与位置作为入口。
连锁商店的入口与卖场内部的布局关系紧密,在布局时应以入口位置为先。
对一些开设在楼上或地下室的连锁商店,其入口都要有醒目的标志。并利用各种方法,以使顾客进入连锁商店。
然后是连锁商店的通道设置。
连锁商店内顾客流动的主线是主通道,顾客流动的副线则是副通道。连锁商店主副通道的设置不是根据顾客的随意走动来设置的,而是根据连锁商店商品的布局位置与陈列来设计的。
良好的通道设计,就是要引导顾客按设计的自然走向,步入卖场的每一个角落,能接触所有商品,消灭死角,使卖场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连锁店通道的设置还要考虑到顾客走动的舒适性和非拥挤性,以下是设计通道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主通道的设计。一般从入口处到出口处设计成“凹”字型,就有可能让顾客顺利和明显地看到陈列的商品,并能走过连锁商店内主要的商品陈列区。
(2)对大中型连锁商店(500平方米以上)主通道的宽度要在2米以上,副通道在1.1米~1.5米,最窄的通路不能小于0.9米,能让2人并行或相向通过。结算处前的通道应适当宽一点,一般要在2米以上,因为结算处最容易形成顾客的排队现象,这时顾客手中都提着购物袋或推着购物车,需要更大的空间。
(3)主副通道要能把连锁商店中不同商品的陈列场所明显地划分开来。
(4)通道内不能陈设、摆放一些与陈列商品无关的器具或设备,以免阻碍通道。
总的来说,连锁商店内顾客通道的宽度是根据商品种类、性质、顾客的预计人流和数量来确定的。既不能造成通道阻塞,也不能影响商店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连锁商店卖场与后场的连接要点。
连锁商店的后场一般是指:仓库、作业工场、更衣室、办公室等。它们的布局由于与卖场布局紧密相关,因此也是连锁商店店内布局所要设计的事项。
设计的要点是如何最合理、最经济地解决后场与卖场连接的问题,以下连接原则是设计中要遵循的。
(1)从后场到卖场的商品补充路线,要选择最短的距离。
(2)从仓库到卖场的流通路线,要采取单行道的方式,要减少各种商品补给线的交叉。
(3)仓库、作业工场与卖场的地板要平整一致。不可高低不平。以保持商品流动时的平稳性。
(4)要充分考虑到商品搬入卖场内的通路的便利性。
(5)对于实行正规配送货制的连锁商店,其后场的面积与卖场的面积之比为2∶8。仓库中的存货与陈列架上的商品之和是连锁商店一天销售量的1.5倍。
商品陈列的原则和技巧
刚才怀特听了小刘对超市内部设计分析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于是他又示意小刘接着说下去,讲一讲商品该如何陈列。
通过视觉来打动顾客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商品陈列的优劣决定着顾客对超市的第一印象,使卖场的整体看上去整齐、美观是卖场陈列的基本思想。陈列还要富于变化,不同陈列方式相互对照效果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商品的销售数量。
要充分地将这些基本思想融入到货架、端头、平台等各种陈列用具的商品陈列中去。
基本原则
第一,陈列的安全性原则。
排除非安全性商品(超过保质期的、鲜度低劣的、有疤痕的、味道变异的),保证陈列的稳定性,保证商品不易掉落,应适当地使用盛装器皿、备品。
进行彻底地卫生管理,给顾客一种清洁感。
第二,陈列的易取性、易放回性原则。
顾客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一般是先将商品拿到手中从所有的角度进行确认,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当然,有时顾客也会将拿到手中的商品放回去。如所陈列的商品不易取、不易放回的话,也许就会仅因为这一点便丧失了将商品销售出去的机会。
第三,陈列的易观看性、易选择性原则。
一般情况下,由人的眼睛向下20°是最易观看的。人类的平均视觉是由110°~120°,可视宽度范围为1.5~2米,在店铺内步行购物时的视角为60°,可视范围为1米。
除高度、宽度外,为使商品易观看,商品的分类也是很重要的。
(1)按不同种类缩短选择商品时间的一般方法。
(2)按不同素材按不同原材料区分排列。
(3)按不同菜谱提供烹饪菜谱情况下使用的方法。
(4)按不同活动可分为年中固定活动、地区性活动。
(5)按不同机能按低热量食品、健康食品等分类。
(6)按不同季节以季节性强的商品分类,设专柜的方法。
(7)按不同价格带将商品集中到一起进行销售的方法。
(8)按不同色彩通过色彩调节,突出商品,促进销售的方法。
(9)按相互关联使用的原则,将不同商品集中在一起进行销售的方法。
第四,令人感觉良好的原则。
首先要有清洁感。
(1)不要将商品直接陈列在地板上。
(2)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可将商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3)注意去除货架上的锈迹、污迹。
(4)有计划地进行清扫。对通道、地板也要时常进行清扫。
其次要有鲜度感。
保证商品质量良好,距超过保鲜期的日期较长,距生产日期较近。保证商品上不带有尘土、伤疤、锈迹,使商品的正面面对顾客。提高商品魅力的POP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然后要有新鲜感。
符合季节变化,不同的促销活动使卖场富于变化,不断创造出新颖的卖场布置。
(1)设置与商品相关的说明看板,相关商品集中陈列。
(2)通过照明、音乐渲染购物氛围。
(3)演绎使用商品的实际生活场景。
(4)演示实际使用方法促进销售。
第五,提供信息、具有说服力的原则。
通过视觉提供给顾客的视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顾客由陈列的商品上获得信息:陈列的高度、位置、排列、广告牌、POP等。
第六,陈列成本问题原则。
为了提高收益性,要考虑高品质,高价格收益性较高的商品与畅销品搭配销售。关联商品的陈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适时性。
(2)降低容器、备品的成本。
(3)同时要提高效率,防止商品的损耗。
定型陈列
(1)所陈列的商品要与货架前方的“面”保持一致。
(2)商品的“正面”要全部面向通路一侧。
(3)避免使顾客看到货架隔板及货架后面的挡板。
(4)陈列的高度,通常使所陈列的商品与上段货架隔板保持可放进一个手指的距离。
(5)陈列商品问的间距一般为2~3毫米。
(6)在进行陈列的时候,要核查所陈列的商品是否正确,并安放宣传板、POP。
变化陈列
第一,纸箱陈列
将进货用的纸箱按一定的深度进行裁剪,然后将商品放入其中陈列。
适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
(1)广为人知、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
(2)预计可廉价大量销售的商品。
(3)中、大型商品。
(4)用裸露陈列的方式,难以往高堆积的商品。
陈列效果:
(1)价格低廉的形象及其价格易被传扬出去。
(2)给顾客一种亲切感、易接近感。
(3)量感突出。
(4)节省陈列操作的人力。
(5)易补充、撤收商品。
(6)5可布置成直线、V型等。
第二,突出陈列
超过通常的陈列线,面向通道突出陈列的方法。
新产品、推销过程中的商品、廉价商品等希望特别引起顾客注意、提高其回转率的商品适用。冷藏商品应尽量避免选用此种陈列方法。
陈列效果:
(1)商品的露出度提高、突出商品的廉价性的感觉。
(2)可实行单品销售。
(3)增加商品出现在顾客视野中的频率。
(4)丰富感,并使店铺给顾客一种非常热闹的感觉。
第三,翼型陈列
在平台的两侧陈列关联商品的方法。
通过特卖销售的少量剩余商品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
陈列效果:
(1)商品的露出度提高。
(2)突出商品的廉价性的感觉。
(3)可实行单品销售。
第四,阶梯式陈列
将箱装商品、罐装商品堆积成阶梯状(3层以上)的陈列方法,增加商品出现在顾客视野中的频率,并使店铺给顾客一种非常热闹的感觉。
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箱装、罐装堆积起来也不会变形的商品。
陈列效果:
(1)易产生感染力。
(2)易使顾客产生一种既廉价又具有高级感的印象。
(3)在陈列上节省。
(4)不仅可用在货架端头,还可用在货架内部。
第五,投入式陈列
这种陈列方法给人一种仿佛是将商品陈列筐中一样的感觉。
适合这种陈列方法的商品:
(1)中、小型,一个一个进行陈列处理很费工夫的商品。
(2)商品本身及其价格已广为人知的商品。
(3)嗜好性、简便性较高的商品。
(4)低价格、低毛利的商品。
(5)不易变形、损伤的商品。
陈列效果:
(1)价格低廉的形象及其价格易被传扬出去。
(2)即使陈列量较少也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可成为整个卖场或某类商品销售区的焦点。
(4)陈列时间短。
(5)操作简单。
(6)陈列位置易变更,商品易撤收。
第六,层叠堆积陈列
将商品层叠堆积的陈列方法适用于以下商品:
(1)罐装等可层叠堆积的商品。
(2)箱装商品。
(3)中、大型,具有稳定感的商品。
陈列效果:
(1)即使商品的陈列量不大,也可给人一种量感。
(2)可在保持安全感的同时将商品往高陈列。
(3)可突出商品的廉价性及高级感。
第七,瀑布式陈列
此种陈列方法给顾客一种仿佛瀑布下流的感觉。适用于以下商品:
(1)圆形细长的商品。
(2)预计可单品大量销售的商品。
陈列效果:
(1)易突出季节感、鲜度感,并使商品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味道鲜美的感觉。
(2)以裸露陈列为中心,易给顾客一种廉价的感觉。
第八,扩张陈列
超出一般的陈列线,向前延伸陈列商品的方法。以下商品适用这种方式:
(1)新产品、重点商品、特卖品等希望引起顾客特别注意的商品。
(2)小、中型商品。
(3)希望加深顾客印象并为顾客提供制作菜谱的商品。
陈列效果:
(1)提高商品注视度。
(2)使陈列商品易被识别。
第九,搬运容器陈列
直接利用在商品配送上使用的容器进行陈列的方法。以下商品适用这种方式:
(1)价格广为人知的商品。
(2)可以直接用搬运容器陈列的商品。
(3)预计商品回转率较高的商品。
陈列效果:
(1)陈列作业上节省人力、物力。
(2)方便商品种类数的管理。
(3)易突出廉价感。
第十,线状陈列
将商品陈列成线形的陈列方法。以下商品适用此种方法:
(1)罐装饮料等筒型、长方形的商品。
(2)小型、中型商品。
(3)轻量商品。
陈列效果:
(1)突出所陈列商品的效果。
(2)方便补充商品、修改陈列形状。
第十一,货车陈列
用带滑轮的货车进行陈列的方法。适用于以下商品:
(1)大中型商品。
(2)较重的商品。
(3)预计可单品大量销售的廉价商品。
(4)具有稳定感的商品。
陈列效果:
(1)可突出商品的廉价性。
(2)属可动式陈列,可使陈列更加及时。
(3)操作上节省人力、物力。
(4)排列的位置可随意改变。
第十二,交叉堆积陈列
—层一层使商品相互交叉堆积的陈列方法。以下商品适用此种方法:
(1)中大型商品,放入箱、袋、托盘中的商品。
(2)预计毛利低,回转率、销售额高的商品。
(3)希望充分发挥展示效果的商品。
陈列效果:
(1)商品的露出度提高。
(2)增加感染力。
(3)具有稳定感。
第十三,墙面陈列
用墙壁及墙壁状陈列台进行陈列的方法。
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有:
(1)葡萄酒等瓶装商品。
(2)可吊挂陈列的商品。
(3)中小型商品。
陈列效果:
(1)可有效地突出商品。
(2)商品的露出度提高。
第十四,样品陈列
让顾客观看、触摸的陈列方法。
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有:
(1)不易变味腐烂的商品。
(2)颜色、形状、容量易理解的商品。
(3)通过陈列,商品的价格易传扬的商品。
陈列效果:
(1)有效地突出商品。
(2)鲜度、味美感可直接通过视觉传达给顾客。
第十五,斜型陈列
将商品相对陈列台斜着陈列的方法。
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有:
(1)高额商品、推销商品、畅销商品。
(2)陈列量小的商品。
(3)达到最低陈列量以下并希望将其售光的商品。
陈列效果:
(1)商品的注视率提高。
(2)商品的陈列量大,商品的存在感强。
第十六,扇型陈列
接近半圆形的陈列方法。运用此种方法的商品如下:
(1)陈列量较少的商品。
(2)预计商品的回转率不会很高的商品。
(3)希望主要通过陈列效果促进销售的商品
陈列效果:
(1)突出商品的高级感、鲜度感。
(2)即使商品的陈列量不是很大,也能提高商品的存在感。
(3)使顾客对商品的注视率提高。
第十七,箱型陈列
往陈列柜中摆成三角形、四角型的陈列方法。适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
(1)葡萄酒、果汁等瓶装商品。
(2)小商品,在通常的货架中难以陈列的商品。
(3)高价格、希望突出其高级感的商品。
陈列效果:
(1)品种数管理方便。
(2)易突出高级感。
第十八,在库陈列
在卖场内设置库存的陈列方法。
通常用于此种陈列方法的商品有:补充用的常规商品。
陈列效果:
(1)提高补充作业的效率。
(2)容易确认库存情况。
商品陈列技术
(1)垂直排列
将易见性放在第一位的常归直排列技法。
(2)水平排列
适用于多种商品陈列的水平型技法。
(3)组合式排列
上层为垂直型、下层为水平型的追求销售型
(4)“沟”式排列
在纵向上排列出“沟”结构的排列技法。
(5)三角排列
排列成三角形,突出廉价感的排列技法。
(6)货架端头排列
通过强化第三“磁石”,提高卖场的回游性,刺激顾客的购买欲。
(7)岛式排列
提高主通路的回游性,实现销售的岛式排列技法。
(8)收银台前端排列
设置通过率100%的黄金卖角。
新超市要进行促销活动。怀特这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新超市的促销活动,以求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为其后续经营带来优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