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功定律-引领你走向成功的方法诀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只有找到使我们驶向人生成功目标的正确航道,我们人生的航程才会一帆风顺。

    ——培根成功者懂得,犯了错误而灰心气馁、停步不前是不可取的,应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更努力地尝试。

    —摘自《成功的资本》希腊船王欧纳西斯是世界首富之一。据说在他的桌上放着一块牌子,除了提醒自己以外,亦要求员工朗读,牌子上写的是:

    “找出方法来,不然就创造出一个新方法。”

    我们常常活在过去的经验里,脑子里只有自己生活的狭小世界,在旧经验中我们绞尽脑汁,却遗忘我们拥有创造方法、创造未来的能力。

    为了打破我们过去经验的总和以及决定我们目前行为的决策法则,我们必须试着去寻找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

    我们习惯于为问题找答案,因为在一贯的训练里,一开始拿到考卷便兴奋地做答,我们的快乐与成就往往来自答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却常常忽略问题的本身是不是合理,也不管希望作答的方式如何,最后我们常常解错问题,我们必须冲破这种习惯性的“枷锁”,而有系统、有方法地转换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要知道,成功的人就是比别人多掌握了许多的方法和诀窍,以应对各种问题,从而把握了自己人生正确的航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成功必需的方法诀窍

    早在莱特兄弟之前有许多发明家差一点就把飞机研究出来。而莱特兄弟所用的原理和其他人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却加上了“另外一点”东西。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结合,因此别人失败了,他们反而获得成功。这“另外一点”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他们把特殊设计的活动翼缘加装在两个机翼的边缘上,好使飞行员能够控制及维持飞机平衡。这些活动翼缘就是今日辅助翼的前身。

    在别人失败以后,小小的活动翼缘竟然就是飞机能够起飞的动力。所以说,“另外一点”并不在于量的多少,真正有用的是正确的方法。

    在亚历山大·葛兰·贝尔之前,很多人都称自己是电话发明人。那些已经获得专利的人,有葛瑞、爱迪生、杜贝尔、范德维以及赖士等人,而赖士是唯一最接近成功的人。然而,造成成败之差的微小不同却只是一个螺丝钉。赖士如果知道把螺丝钉转四分之一转,就会把断续的电流变成连续的电流,他就成功了。

    就像莱特兄弟一样,贝尔所加上的“另外一点”也很简单。他把断续的电流变成持续的电流,因为只有这种电流才可以复制人类的语言,而这两种电流其实是完全相同的直流电,所谓“断续”是指稍微的停顿中断。贝尔特别保持了线路的畅通,而不像赖士那样让电流时断时续。而赖士从没想到这一点,因此他就不能以电报的方式来传话;贝尔却想到了,也成功了。

    你会发现上面的成功故事都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在每一个故事里,那个秘方都是应用一个原先没有被用到的自然规律,就是这一点造成了成败之间的差异。因此,如果你正好站在成功的门槛上而无法前进,就请你加上“另外一点”东西。

    这“另外一点”并不神秘,它不过是引领你走向成功的方法诀窍。它就像“画龙点睛”似的,使毫无生气的巨龙破壁腾空,化腐朽为神奇。

    在人生的旅程上,你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功目标。然而,虽然你一直在努力,但是你发现你离你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你没有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方式加上这“另外一点”。那么,要如何加上这“另外一点”呢?接下来我们就会告诉你答案。

    如何获得方法诀窍

    在谈及成功的方法诀窍时,克里蒙特·斯通说:“我母亲的菜做得很好,但是她却没有办法告诉我,她究竟是怎样做的。她只会说‘这样放一点,那样放一点。’但是她炖的汤、做的肉丸子,以及烤的饼就是好吃得不得了。这是因为母亲懂得诀窍。而有没有方法和诀窍常常是成功和失败的分野。”

    方法诀窍并不是指知道如何去做一件事情——那是行动知识。方法诀窍是以正确的方式、技巧,以及最少的时间和努力去做好某件事情。在你具备方法诀窍之后,你就能成功地做好某一件事情,这是一种从经验中自然产生的良好习惯。

    但是如何获得方法诀窍呢?只有从“做”中获得。这是克里蒙特·斯通培养推销保险所需诀窍的方式,如同“母亲”为什么菜做得好的道理,每一个人获得方法诀窍的途径,就是必须亲自去体验。

    当你需要时,要知道在哪里找。

    正如19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说:“我思故我在。”方法和诀窍也是要你个人努力思考、用心学习才能找到的。克里蒙特·斯通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虚心学习

    要有诚心诚意的态度,抱持“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精神。

    2.升高一层地观察和思考

    站在更高一层的位置来看问题和想问题,把我们的位置提升,我们更能体会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

    3.变换角度

    任何事物都有彼此相同或不相同之处。其实大自然已经给我们提示了许多解决方法,只看我们是否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正确的角度。

    4.改变环境

    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每个成功的人,都会主动选择最有益于向自己既定目标发展的环境,变不利为有利。

    5.脑力激荡

    脑力激荡是通过群体的力量,尽可能想出一大堆的主意,然后再来进行探讨评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6.以退为进

    暂时离开问题,好的策略需要时间来考虑,偶尔将自己抽离,不必急着一切要现在解决。让脑子休息一下,往往绝佳的创意会瞬时涌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获得成功,方法诀窍是必需的。因此,如果你要成功,就要努力去获得方法诀窍。

    学习是成功的基础

    要想掌握成功的方法诀窍,首先要从虚心学习开始。因为走在人生路上,你要面对许多考验,解决诸多问题,才能突破局限,闯出一片天地。所以要不断学习,在磨炼中成长,在历练中蓄势待发。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进步快,变迁快,知识和技术容易过时而被淘汰。如果你不肯学习,就注定会落伍。

    学习是成功的基础,人生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才可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人不能仅凭空想、幻觉生活一世,成功的秘诀就存在于不断地求学、求知之中。

    求知能推进、成就人的事业,赋予人生以价值,这里有2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求知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使人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一个人热衷求知,好学以恒,以学为乐,那么,面对人生知识的矿藏,他的头上就有了一盏不灭的“矿灯”,永远有亮光照射前方,不管道路是多么艰难。同样,面对人生知识的海洋,他的身上凝聚着巨大的胆量,永远有勇气直奔彼岸,无论前途是如何的波澜起伏,哪怕是巨浪滔天;一是求知能使人获得走向成功的方法诀窍。知识将成为人们跨越障碍、征服险阻的桥梁。

    即使,一个人在生命的进程中略有成就,已获得一定程度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但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在于治学本身,人一时的功成名就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只是一种更新、更高学问探索的开始。“学海无涯苦作舟”才是真正成身于学的精神,“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也正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思想。

    美国的教育专家吉妮特·佛斯认为,教学的首要步骤在于要有正确的学习情绪,当我们因为外力所迫而学习时,心是逃离的,内在的自我有着强烈的抗拒情绪,精神不能集中,这样的学习只是徒费心力与时间!相反,若是我们了解学习对于自身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充分融入其中,感受知识瀚海的辽阔与自身的渺小。

    学习的动力是谦虚。凡事虚怀若谷,肯向别人讨教的人,总能学到最扎实的本事。你不要小看肯说“不知道”的人,他们学得比谁都勤,比谁都快。

    学习不一定要找现成的答案。最宝贵的学习是从你亲自体验中得来的。听来的知识如果没有亲身的历练,那些知识很少有实用价值。

    坚持原则使人成功;执着而不懂得变通,却是失败的根源。要解决生活上林林总总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套有效的工具,这些工具就是由不断学习而掌握的方法诀窍,它对我们坚持完成工作和生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给自己布置一个理想的学习空间吧!学习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将训练出谦卑、尊重与包容的特质,在我们追求成功的同时,给予我们驶向正确航道的方法诀窍。

    常问自己为什么

    一位英国青年到祖母的农场去度假。有一天他仰面躺在苹果树下想心事,忽然有一个苹果掉到地上。

    “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呢?”他问自己,“是地球吸引苹果,还是苹果吸引地球呢?或是彼此互相吸引?其中究竟牵涉到什么原理呢?”

    杜邦德公司的一个化学师做了一个试验,后来失败了。他在实验结束以后打开试管,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他很奇怪,不禁问道:“怎么搞的?”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早就把试管扔了,他却没有。他反而把试管拿来称一称,结果大吃一惊。它比同型的试管要重,他不由得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这两个故事的结尾众所周知,牛顿努力研究的结果使他发现了自己寻找的答案:地球与苹果互相吸引,质量相吸的原理适用于整个宇宙。

    同样,罗以·柏蓝基博士由于追求问题的解答,结果他发现了一种通称“铁夫龙”的奇特的透明塑胶。后来,美国政府跟“杜邦德”签约,收购了它所有的产品。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肯观察,去追求事情的答案;柏蓝基能发明“铁夫龙”也在于他肯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时,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更深入地去研究,你很可能会大有收获。

    问自己问题,将不懂的事情随时问自己或请教别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正是这个方法造就了世界上无数的成功者。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方法和诀窍,从而获益匪浅。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有一块金属牌,上面写着“Think”(思考),这是IBM公司的创始人华特森鼓励员工的“座右铭”,而对每一个问题都充分地思考,是IBM公司得以在当世傲立的重要原因。

    人类脑细胞有165亿个,而我们一般人只用了2000万个,试想如果我们能更加充分地利用我们的脑细胞,那我们离成功是不是更进一步呢?

    常问自己为什么,可以使你升高一层地观察和思考,使你找到更接近成功的方法诀窍。

    不破不立

    人们常常说,人脑的功能和一部电脑非常相似,而经过稍加调整后的头脑,就像一部活电脑,会运作良好,能更好地控制你的潜能。

    电脑会运作并利用它所储存的资料,资料的正确与否对它来说并不要紧——而你的活电脑也是如此:根据储存的资料(记忆),它有系统地调节你在生活中做出的决定。不管是决定要试吃一只红辣椒、投资股票市场或者开始一段新生活,这个活电脑会帮助你决定这个想法是愚蠢的还是个可利用的好机会。

    但如果你的资料库(头脑)储存了错误或是不完整的资料,那么,当你的意志利用你头脑所储存的资料,来做决定或是解决关于你的未来问题时,由于意志所得到的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资料,必将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不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诀窍。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对你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帮助。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客人对哥伦布说:“你发现了新大陆有什么了不起,新大陆只不过是客观的存在物,刚巧被你撞上了。”

    哥伦布没有同他争论,而是拿出一只鸡蛋让他立在光滑的桌面上。

    这位客人试来试去,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鸡蛋立起来,终于无能为力地住手了。

    这时,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猛力往桌面一磕,下面的蛋壳破了,但鸡蛋稳稳地立在桌面上。之后,哥伦布说了一句颇富哲理的话:“不破不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就是有人发现不了。”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也成天在抱怨、嘲笑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而当自己去干时,结果却什么也干不了。因为传统的思维已成为一种定势,让他们在自缚的茧中无力自拔。当一种新生事物来临时,他们除了嘲笑、怀疑之外便是无动于衷,也无能为力。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受传统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这很容易让我们对人、事物抱持主观态度,并且坚持己见、不愿妥协。其实真正的问题,可能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就像哥伦布所说,不破不立,正是一种客观存在,重要的是看你能否找到发现这个客观存在的方法诀窍。

    环境因素的影响

    你是注意到充满青春活力与绚丽色彩的极乐岛呢?还是埋头为路旁的杂草伤神呢?你在雨后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时,是现出微笑呢?还是两眼盯着道路上的泥泞呢?当你走过一面镜子,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时,你看到的自己是一副喜色,还是一副愁容呢?你对现实环境抱什么样的观念,环境就会给你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举止涂上什么色彩,所以你应该为自己培养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仍积极进取的心态。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样一种环境,常常既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既可以说是“幸事”,也可以说是“倒霉事”。到底如何看待,要取决于个人的态度。

    在克里蒙特·斯通初中快毕业的时候,他母亲因为事业的发展而必须搬到底特律去住。为了让斯通能有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母亲决定让他寄住在一个家风正派的英国裔家庭。这位母亲的决定十分正确,因为正是这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斯通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没有走上歧途。

    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斯通一个重大的教训。这个教训后来变成斯通所倡导的成功学的一项原则:人受环境影响。因此,我们要主动选择最有益于向既定目标发展的环境。

    斯通在证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时,常会提起他认识的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初中时几乎每一年都要留级。他勉强读完了高中,但是在进入州立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他终于被学校开除了。

    他是失败了,但是这很好,因为他因此而觉得不满足。他知道他有能力成功。检讨过去,他认识到他必须改变人生观,并且要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过去浪费的时间。

    树立了这种新的人生观之后,他进入了一家专科学校。由于他确实努力用功,最后他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毕业。

    然而,他并没有到此就停止了进取,而是申请进入一所全美国第一流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学术水准极高,极难获准入学。该校校长在回复他申请的信中问到:“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以前好多的成绩都不好,后来又怎么会在专科学校里有那么好的成绩呢?”

    这个年轻人回答说:“起初,要我定时经常读书是件辛苦事,但经过几个星期努力之后,读书也就变成习惯。对我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去读书已变成自然的事了。有时我期望早一点上课,因为在学校里成为一个‘人物’,受到别人的赞誉,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情。”

    “我的目标是成为班上第一名。可能因为我在大学一年级被‘当’使我大吃一惊,因此而醒悟过来。这是我长大的开始,我就是要证明我有这种能力。”

    由于他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在专科学校的成绩,这位青年获准进入了那所大学,而在那所大学里,他也创造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这个例子中的年轻人起初在学校里的成绩很不好,受到激励后去寻求所需要的知识,而且专心读书律己。

    他选择去读那所专科学校,是因为那里的环境能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他凭着一再的努力而获得了读书的方法诀窍,最终获得成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成功的环境,会让我们学到更接近成功的方法,因此当我们选择生活环境时,一定要选择有竞争力的地方,这样不仅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完整地展现出来,还会使我们找到更加接近成功的方法诀窍。

    选择便于发展的环境

    环境因素对人有很大影响的这一项原则一直是克里蒙特·斯通生活哲学的一部分。斯通认为,由于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环境以便尽量发展自己。而这项原则正是斯通努力去实行的。

    斯通的儿子小克里蒙特是在1929年6月12日出生的。在他2岁半前,他似乎总是受到感冒、花粉热和气喘病的骚扰。他曾在整个冬天不断地病着,而医生似乎不能够帮助他什么。

    由于斯通还在念西北大学的时候,曾在一本书中看到美国有些州是不在过敏花粉散布区之中的,如华盛顿州、科罗拉多州和密歇根州北部。所以他买了在密歇根州艾希朋敏市的北林俱乐部会员证。这个俱乐部占地4.3万亩——私有的湖泊和度假设施。斯通打算等小克里蒙特大得可以享受那里的设施时再去那里。

    小克里蒙特在夏天似乎一直很健康,只有在9月份过敏花粉散布得很浓时,他才会因过敏而生病。1931年10月,斯通接到一封家书,说小克里蒙特又病了。斯通当时正在伊利诺伊州的潘第雅克推销保险,听到消息后他决定马上行动——为小克里蒙特选择一个可以使他立刻恢复健康的环境。

    斯通对自己说:“如果夏天小克里蒙特的健康状况良好,为什么不带他到天气温暖的地方?在过敏花粉散布很浓密的时候,为什么不带他到散布区之外呢?为什么不跟着太阳走呢?我们可以等他健康之后再回家。”

    因此从1931年11月开始,斯通太太、小克里蒙特和斯通就开着车从一州到另一州。他们跟着太阳走了一年半的时光——冬天到南方,夏天到北方。小克里蒙特长胖了,越来越强壮。

    他们住在最好的旅馆里。由于斯通需要钱,所以他向这些旅馆的经理人员卖保险,他们的旅馆费也给他打最低的折扣。

    当时,斯通要在各州获得执照好让自己能在各州推销。他的想法是把以后更新的保险工作交给他已有的或即将雇用的推销员去做,现在还留在公司的推销员都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但那时,新英格兰地区的工厂停工了,宾州、阿利桑那州以及其他地方的矿场也停工了。弗吉尼亚州以及南方其他各州的棉花和花生由于价格太低,只好留在田里做肥料——价钱低得连运费都不够支付。得克萨斯州的石油是60美元一桶。不过,斯通训练的推销员却能一天很快地赚到20到50美元。因为贫穷的压力给了他们精神的激励,经验使得他们获得方法诀窍,而斯通教给了他们必需的专业知识。在斯通一年半的旅行期间,推销员已经减至135位。他们都受过斯通的亲自训练,但这135位推销员在不景气的几年中,业绩比经济景气时为他工作的1000多位没有受过训练的推销员的总业绩还好。

    因此,为了增进儿子的健康而选择居住环境的同时,斯通也把好几项不利的情形转变为有利。他建立了继续扩大事业的坚固基础,同时意识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应该选择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

    如果你周围的环境没有太多刺激性,虽然你起初便感到不太满足,但一旦习惯了,便逐渐安于现状,这样你的才能怎么会得到尽情发挥呢?你必须选择利于你发展的环境。

    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

    一个人寻求方法诀窍的智慧虽然是无限的,但能够开发的部分还是有限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社会历练、人生经验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呈现不足之处。此外,一个人的专长只可能有一两种,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这些基本条件就不够用了,因此,只好“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

    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很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像有些公司就专门聘用高级顾问,做重大决策之前必先开会讨论,遇到特殊事件,必找专家研究,这就是在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因为善于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而得到成功或提早成功!

    你应该趁早培养一种借用别人方法诀窍的习惯,你可以与若干不同行业的朋友保持联系,把他们组成一个别有特色的“智囊团”。

    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来做事,不仅可以使你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使你避免主观、武断!

    尽管你认为自己才高八斗,虽有别人不及之处,但也有不及他人之处。那就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吧,这样做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那么应该怎样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呢?看看下面几点建议吧!

    聘用自己的顾问,组成“智囊团”。如果你在某一行业和领域不是内行,却可以找到这方面的专家,请他们为你服务。这种“借用”的代价虽然高一点,但值得!比起为你创造的价值,这一代价就不算高了。

    借用朋友的方法诀窍。找朋友帮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方法了。你做不到的事,他们帮你解决了,这不也是借用其方法诀窍吗?

    多多观察别人的成功模式,然后予以借鉴。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利用他人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就可避免一些失败。

    把别人的方法诀窍转化成自己的方法诀窍,在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的过程中,顺着别人方法诀窍的启发就可以得到成长,这正是一种快速掌握方法诀窍的绝佳方法!

    平庸的人借用了别人的方法诀窍,可使事情做得更周全,换句话说,一个只有60分能力的人,如果借用了别人的方法诀窍,就可能做出80分的成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个人寻求方法诀窍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将他人的“借”过来,岂不多了几分成功的机会!

    向那些在你所追寻成功的道路上已经富有经验的人请教,能够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些,可以减少一些困难和失误。所以,要想做一个成功者,你必须善于借用别人的方法诀窍。

    让你的“艾索车种”驶向成功之路

    福特汽车公司所生产的艾索车种曾经被消费大众视为重大的失败。福特公司损失了数以亿计的钱,还成为许多人的笑柄,最后他们不得不把这种车全数销毁。

    但是这个故事并未就此结束,被人打倒并不代表失败,只有自己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福特公司没有自暴自弃,公司上下努力研发,推出了更新的车种“野马”。直至今日,它仍然是该公司销售量最大、获利最多的车种。工程师们又依据研发“野马”的心得,研发出“金牛座”车系,并且在美国汽车销售量中连续数年独占鳌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难免会犯错,犯了错也并非十恶不赦的事,但是我们一定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使自己成功的正确方法,这才是做大事的开始。一个没有受过挫折的人,绝对无法发挥所有潜力。

    有许多人曾经遭受无数次的失败,但是失败并没有使他们低头。他们一点也不灰心气馁,他们屡败屡试,直到成功为止。他们为什么会成功?答案是:“失败”!不错,他们从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中吸取宝贵的教训,知道避免失败的方法,换一句话说,失败是促使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

    许多经不起失败考验的人,只要遇上一点困难,就提不起继续尝试的勇气,这种人永远无法从失败中得到好处,更无从了解没有失败是绝对成不了大事的道理。这类人在遇到挫折后,便急忙为自己的失败辩护,为推卸责任找借口,从此销声匿迹,和成功断绝了关系。

    事实上,失败是培养成功的营养素。因此,失败并不可怕,它是希望成功的人的必经之路,所以要达到成功的目的,你必须能接受失败的考验并且善于吸取失败教训。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会点头承认的事实。

    从失败、挫折中学习经验,找出正确的方法研制新产品,是福特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也应该吸取这个故事所带来的启示,正视人生前进道路上所遭遇的失败,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找到正确的方法诀窍之后,你也能让你的“艾索车种”驶向成功之路!

    找出前进的正确路线

    很多人经营一种行业或做一种工作极为成功,但去经营新的行业或做另外一种工作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克里蒙特·斯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凭经验得到技巧,在一行中爬升到顶端,但是进入了另一种行业后,他们却不愿意去寻求新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和经验。同样也是这种原因导致一个人会在某一项行动成功,而在另一项行动中失败。

    理查·皮可林是斯通的朋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真正的君子——一位品行良好的人。他是人寿保险的法律顾问,事业极为成功,因为他所提出来的建议都是依自拟问题的答案提出的。他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建议对我的顾客最有利?”几年之后,由于他还保留他在公司里面的续约佣金,他赚了不少钱。

    在皮可林先生60多岁时,他决定从芝加哥搬到佛罗里达州。那时候饭店生意很好,虽然他不知道怎样经营饭店,但是他也想要经营一家。而他在这方面仅有的经验只是做一名顾客而已。

    皮可林先生的兴趣很高,开一家不满意,居然同时开了5家。他卖掉了他的续约佣金权,把一切都投资在饭店上。然而不出5个月,他的饭店关门大吉,宣布破产。

    皮可林先生的故事,和那些成功者大手笔地经营一项新行业,而又不愿意获得必需的方法诀窍的情形,可说没什么不同。如果他只是买下饭店,掌管财务,或是为另一位经营饭店的专家工作,他会很快获得知识和经验,就不会失败了。

    皮可林先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是人寿保险行业的佼佼者,但这并不代表他同样可以是酒店行业的佼佼者。因为没有一行的方法诀窍是相同的,各行有各行的门道。如果皮可林先生能够在进军酒店行业时,像他在保险行业一样去努力寻找能指引自己成功的方法诀窍,那么他一定不会失败。

    通往罗马的路不只一条,但每一条路都会有不同的走法,你必须找出你正在行走的这条道路的正确路线,这样你才能成功地到达罗马。

    来之不易的方法诀窍

    有很多时候,我们所寻找的方法诀窍是来之不易的。也许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极力找寻,却发现成功好像仍然遥遥无期。我们是就此止步,还是用积极的人生观激励自己再度进取?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做成它。一旦你能觉悟到外力之不足,而把一切都依赖于自己内在的能力时,那就好了,而且要越早越好。不要怀疑你自己的见解,要相信你自己,施展你的个性。

    能够带着你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力量,就蕴蓄在你的体内;蕴蓄在你的才能、你的胆量、你的坚韧力、你的决心、你的创造精神及你的品性中!

    前面我们提到的利用自我激励而获得成功的卡尔·艾乐后来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变动,加入在芝加哥的另一家广告机构。

    在参加一次全国会议的时候,卡尔听说法斯脱——凯勒塞公司的阿利桑那州分公司要出售。“那真是一次机会,”卡尔后来对他的朋友们说,“但是我不知道怎样进行这件事情。所需要的金钱数目也很惊人。不过,‘你背脊骨很硬——你很行’这句话又闪进我的脑中。”

    他继续说:“仙蒂和我很喜欢阿利桑那州。我也懂得这一行,我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动要去抓住这次机会。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而且我知道我会成功。更重要的是,我很想自己做一些大事。我既然能够为别人做得很好,我当然也可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我不知究竟该怎样买下这家分公司。其实,除了我没有钱之外,我具有一切条件:知识、方法诀窍、经验、好的名声、了不起的朋友以及在吐桑地区的业务关系。”

    那么卡尔如何解决钱的问题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芝加哥哈理士信托储蓄银行贷款部工作,”卡尔回答说,“他为我介绍了该部门的负责人。哈理士信托储蓄银行和在凤凰城的河谷国家银行协商,共同提供给我6年期的贷款。另外我有9位朋友也参加了股份。协议规定我可在5年之内任何时间以他们所付出的同样金额买回他们的股份。由于户外运动广告这一行的股份有很多税金和其他的好处,因此,买回这些股份对我和对他们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卡尔·艾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事先不一定要知道前进道路上所遇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你的方向不错的话。因为在进行中,你会遇到许多问题并一一解决它们,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

    能够成就伟业的,永远是那些相信自己见解的人;那些敢于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的人;那些不怕孤立的人;那些勇敢而有创造力、往前人所未曾往的人。

    如果我们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找出适合自身的方法诀窍。或者是在不断练习中掌握技巧,或者是在经验中摸索捷径……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方式,我们必须知道引领我们驶向正确航道的方法诀窍是来之不易的,是需要我们不断付出努力才能找到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