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在哀克刹脱(Exeter)教堂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我自己的身影,今晚间

    倒映在异乡教宇的前庭,——

    一座冷峭峭森严的大殿,

    一个峭阴阴孤耸的身影。

    我对着寺前的雕像发问:

    “是谁负责这离奇的人生?”

    老朽的雕像瞅着我发愣,

    仿佛怪嫌这离奇的疑问。

    我又转问那冷郁郁的大星,

    它正升起在这教堂的后背;

    但它答我以嘲讽似的迷瞬,——

    在星光下相对,我与我的迷谜!

    这时间我身旁的那颗老树,

    他荫蔽着战迹碑下的无辜,

    幽幽的叹一声长气,像是

    凄凉的空院里凄凉的秋雨。

    他至少有百余年的经验,

    人间的变幻他长短都见过;

    生命的顽皮他也曾计数;

    春夏间汹汹,冬季里婆婆。

    他认识这镇上最老的前辈,

    看他们受洗,长黄毛的婴孩;

    看他们配偶,也在这教门内,——

    最后看他们的名字上墓碑!

    这半悲惨的趣剧他早经看厌,

    他自身臃肿的残余更不沾恋;

    因此他与我同心,发一阵叹息——

    啊!我身影边平添了斑斑的落叶!

    一九二五,七月。

    对死亡的诘问,就是对生之意义的探寻。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生命的轻与重。所以海德格尔才说“向死而生”。这首描述死亡的诗,是徐志摩诗作中少有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诗篇。我们说过徐志摩是个青春诗人,他的诗作似乎永远带着青春的清丽与流亮。而这样一位青春诗人在思想中遭遇死亡之时,他的困惑,他的不解,他对生与死的思考,就体现在这首诗中。这种在死亡意识的催逼下产生的对生的反抗与逃离、对死的痴迷与向往,大概是很多年轻人都曾有过的感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