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婚姻经营课-家是生命的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和谐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如何去营造一个让世界羡慕的家庭呢?

    家,并非讲理的地方

    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情,有的时候争吵就是夫妻之间的一种交流。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情的地方。”这话说得非常到位。也许你刚刚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也许你还没有学会怎样去经营婚后的感情,也许你们之间的磨合经常让你百般困惑,但你们还是在这条夫妻之路上行走的如此坚定。不要犹豫,你们还是相爱的,就算你们是一对小冤家,眼前也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将这份感情经营得更加和谐,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当你们微笑着迈向了结婚的殿堂,希望自己的浪漫生活能够长久延续下去,却忘记了自己也要做好面对矛盾隔阂的准备。毕竟两个人从小没有在一起长大,生活习惯不一样,成长经历不一样,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在恋爱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容忍对方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当两个人朝朝暮暮生活在一起,那些杂七杂八的小事,也很有可能会引来一番两口子间激烈的争吵。老人说:“炒菜做饭,没有不碰锅碗瓢勺的。”夫妻之间磕磕绊绊是经常出现的事情,怕就怕两个人都较起真来,非要说出个谁对谁错,方可罢休。

    其实,家真的不是讲理的地方,就算是自己错了我们也不愿意承认,有的时候吵架就是小两口的一种交流方式,将彼此的不快通通都说出来,免得都憋在心里难受,但是吵架以后,还是要正正常常过日子,彼此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不能揪着不放,总是翻旧账。有的时候,婚姻就像一个空盒子一样,你往进放的东西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毫无道理可言,但这句话确是至理,是多少夫妇在难解难分的是非混乱中,梳理出来的真理。虽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惊天动地,但经历过的人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用感情这根鞋带,牢牢系住婚姻这双鞋,脚踏实地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到达幸福的彼岸,鞋带难免有松的时候,就要靠两个人的双手来系紧它。所以,家庭生活中,沟通和聆听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我想,婚姻的最高境界也同样是相互理解,互相默契。婚姻生活中,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

    孙晓和赵平认识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两个人相处的还不错,于是在2009年的春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过上了自己幸福滋润的小日子。

    刚开始的时候生活还比较和谐,但慢慢的两个人都发现了对方的很多毛病,孙晓每天起来就习惯坐在大衣柜面前“相面”,一会儿看看这件衣服,一会儿试试那件衣服,然后还要画上一小时的妆。对于做饭炒菜这样的事情她总是躲得远远的,嘴上还振振有词:“这么脏,我可不干。”赵平呢?回来以后就把袜子衣服到处乱扔,然后慵懒地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而且还有一个让孙晓难以忍受的坏习惯,就是他上完厕所以后经常忘记冲马桶。就这样两个人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赵平抱怨孙晓就知道臭美,自己回家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孙晓怪罪赵平不讲卫生,把家里弄得到处都是脏兮兮的。就这样时间一长两个人争得谁也不让着谁,都觉得自己有理,感情也越来越不好。

    一次赵平和孙晓又吵架了,两个人仍旧是互不相让,弄得赵平一气之下出去找朋友喝闷酒,孙晓一个人在家里对镜哭泣。万般无奈之下,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诉苦,听了孙晓一连串的抱怨,妈妈劝慰她说:“孩子,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你们需要的是彼此适应,相互改造。不是有句老话说的好,过日子哪有勺子不碰着锅沿儿的。当初我和你爸爸结婚的时候也没少吵架,但慢慢就彼此适应了。你们现在年轻,还是经历的太少,你们要学会彼此宽容和忍耐,才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既然你已经嫁给了他,就要学会适应他,不要总过分地去与他争吵,时间一长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听了妈妈的一番教诲,孙晓也耐心想了好几天,父母之所以能一起度过大半辈子,相扶到老,主要就在于他们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妈妈说的很对,家真的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就这样,孙晓开始学着适应赵平的一些习惯,赵平看到老婆不再和自己争吵,也自觉地开始发生改变,不再把衣服袜子到处扔了,也知道冲厕所了,每天回来还能吃上媳妇做的饭,两个人过的越来越和谐,争吵也慢慢削减下来。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很多人苦恼怎样才能保持家庭的和睦,做了很多努力还是不能避免争吵的发生。至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之间感受不到彼此的温情,还有的夫妻更难以摆脱“七年之痒”这个魔咒,让期望中的家庭和睦逐渐变成了不堪其重负的精神枷锁。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连三岁孩子都知道的数学公理。在婚姻里,正确和正确相加,按常理来说,应该是百分之二百的正确,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换而言之,对加对,对于琐碎家庭生活而言,就等于大错特错。家是讲爱、讲情、讲义的地方;家是讲宽容、理解和忍让的地方;所以,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居家过日子,有情有爱,才是幸福的港湾,才是美丽的花园,你与他的关系才会更亲密,更美好。

    嫁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

    女人在嫁给一个男人的同时,也代表了嫁给一个家庭。从步入婚姻后,女人们就会慢慢感悟到“嫁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的意义。你嫁入老公家的同时,他的家庭是你必须接受和习惯的。因为他们是你爱人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的爱人,这一点看似简单,但是,认识并做到这点其实远远没那么简单。

    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的女主角顾小西的妈妈说过的一句话:“婚姻绝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方式,嫁给这个人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直接揭露出婚姻生活中所要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选择嫁给他,就是选择嫁给了一个家庭。

    剧中的小西和建国彼此相爱,但最后还是没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婚姻。查找谋杀他们婚姻的“凶手”时,竟发现“凶手”其实就是两个人从小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他们在婚姻生活中常常因为不同的观念发生争吵,久而久之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后,他们的婚姻也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我们单纯地站在某一方的角度上看,他们的行为都存在其合理性,但两人带着各自家庭的差异走到一起,其中肯定有难以消除的隔膜。这时,“门当户对”的这句老话就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道理。

    光靠两个人的爱情不能足以让婚姻幸福,妥协、宽容和包容才是婚姻幸福的本质。无论嫁娶,接受一个人之前,就要考虑好对方的家庭差异你是否可以接受得了。

    年轻人结婚后,当初恋的激情褪去后,还原生活本来面目时就会发现,从小生长的环境和习惯,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中,就连吃饭口这样的小事,也和各自的家庭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两家的差异很大,彼此都很难理解对方和对方的家人以及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

    许多人忽略了对方的需求,满眼只是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而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的人更是如此。

    雪莉和磊谈恋爱有半年左右的时候,磊正式带雪莉回家见了他的父母,准备商量两个人的婚事。可磊却发现雪莉一个不好的现象,磊的家在郊区,新媳妇上门儿,磊的父母自然乐得合不拢嘴,他们捉鱼买菜,弄了一大桌子的菜。结果却是,媳妇没吃几口就离开了餐桌,磊的父母一猜就知道不合儿媳妇的口味。

    雪莉回来后说:“你爸妈做的菜怎么那么咸,以后要是在一起生活,我怕是受不了。”听了雪莉这样说,磊很生气,决定和雪莉分手,后来雪莉又去找他,磊却一直没理会她。

    家庭条件差一些的男人,他们会过度地敏感别人对他家人的态度。当别人说一句不尊重父母的话,他们从心理上就会很反感,更不能容忍自己的爱人这么对自己的父母。所以,聪明的姑娘们明白爱他的父母就等于爱他的这个道理。在结婚之前,夫妻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期,相互了解对方,就有可能在婚后把各自家庭差异的矛盾降到最小。毕竟,结婚不是简简单单的嫁给一个人,更是嫁给一个家庭。

    没有父母,哪来的儿子,没有老公的父母二十几年付出的心血,怎么可能会让他具有你爱上的那些品质?人上了年纪更害怕孤独,老人们想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女人们,别再以扰乱两人世界作为借口,不许他的父母入住了。天下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年纪大了,可能说话做事方面没那么得体,当你对公婆产生不满的时候,你是否自省过,是谁天天给他们脸色看呢?是不是当他们有了难处的时候,自己做了旁观者呢?如果你爱你的老公,你该知道接受他的父母,并且爱他的父母,这才是爱他最好的表现方式。

    是一种缘分把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家庭中的儿子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女人嫁给了这个男人,就是嫁给了一种生活方式;爱一个人,就需要“爱屋及乌”。

    女人,不再是女孩,要拥有成熟的情感、成熟的爱,尊重、照顾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何况她是你最爱的人的母亲?

    现在开始,忽略一些小的不愉快吧!做一个聪明的女人、智慧的妻子,女人在得到别人儿子的同时,要学会和男人的长辈处理好关系。一味对别人进行指责,只能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最后摆脱不了自伤的命运。

    婆媳关系,不是冤家不聚头

    婆婆和媳妇是男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她们都深深地爱着同一个男人,一个拥有这个男人的前半生,一个包揽了这个男人的后半辈子。也正是因为这个男人,两个女人从素不相识,成了有缘的亲人,相互之间有一些不适应也是很正常的。虽说婆婆是自己的长辈,可要和这个长辈温馨融洽地相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年轻女孩结婚的时候,通常最担心的不是和自己的老公相处不好,而是怕和婆婆合不来。有人把婆媳关系比作是一对冤家,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婆婆和媳妇要想和睦都需要适应和忍让,也需要磨合。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你深爱的男人,能让一步就让一步吧,既然都是疼爱一个人,又何苦相互为难呢?

    生命中总是充满着无数的机缘和巧合,婆媳关系就是这样一对奇妙的女人组合。世上的男人不少,你却因为与他之间的缘分而成为了他妈妈的半个女儿,两个女人由不同的家庭,变成了一家亲戚,你还要管一个原本和你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抬头叫一声“妈妈”,是她给予了一个你最爱的老公,赐予了你一辈子的幸福,这难道不是缘分吗?若是待婆婆像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必定会得到老公和婆婆共同的疼爱,双方都得到了一个开心果,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然而,很多人却将婆媳之间的关系比作是一对天生的冤家,觉得和婆婆相处起来很困难,觉得老太太的嘴太厉害,说的话太难听,总是得理不饶人,当儿媳妇多么的受气。这让人不禁感到婆媳关系真的是一碗不好煲的汤,说不清谁对,也说不清谁错。总而言之,酸甜苦辣都在里面,要想将这碗汤煲好,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要随时留心。有句诗里是这样说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婆婆与媳妇都是女人,既然都知道做女人的不容易,同样想让同一个男人生活幸福,又何苦互相叫板呢?

    经常闹矛盾的婆媳很容易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甚至影响到夫妻之间的生活,日子长了两个女人好像成了仇人,这时候夹在中间的男人真的是很劳心,一会儿哄哄这个,一会儿劝劝那个,却怎么也解决不了最实际的问题,两个女人还是各执一词,不肯低头。婆婆总是说儿媳妇目无尊长,儿媳妇却将婆婆刺激自己的话记得一清二楚,两个人互不相让,非要争出个高下才算了事,眼看事情交涉不清,两个冤家各说各的道理,搞得男人在两人中间受夹板气。类似这样的事情真的不在少数,时间一长,男人开始独自郁闷起来,他找不到家的温暖,一推开门就要面对两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这种冲突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自古以来,婆婆与媳妇的相处之道就是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有多少相依相伴的情人在彼此的感情上没出现任何问题,却在婆媳关系面前不知如何处理,甚至闹到离婚收场。所谓“婆媳”其实是一种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延伸,表面上,婆媳问题只是女人之间的小隔阂,其实这也是女人与男人的问题,婆媳关系首先就是因为一个男人而成立的,然而正因为有了婆媳关系,两个人的婚姻就要受到另一番考验。

    小晴和男朋友王朗谈了四年的恋爱,两个人的感情之船在汪洋大海中稳步行驶。在小晴的眼中,王朗是一个心很细,特别会关心女孩子的男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朗正式向她求婚,还要她和自己一起去见父母。这让小晴欣喜不已,于是两个人手牵着手,来到了王朗父母的住所。

    一推开门,小晴看到了一个板着一张脸孔的女人,脸上没有丝毫的微笑,王朗向小晴介绍这就是自己的妈妈,看到面前的这个女人如此冷漠,小晴不由心中产生了失望感,但还是努力陪上笑脸叫了句:“阿姨好!”两个人坐了下来,王朗的妈妈开始问小晴很多问题,家在哪儿,学历怎么样,工作怎么样,会不会做家务,等等。这让小晴觉得自己好像在被调查户口,经过一番询问后王朗的母亲总结道:“也不过如此嘛!我们家王朗长得又高又帅,有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他呢。”听了这话,小晴差点被气得晕过去。于是她站起身来说:“阿姨,我还有事,先走了。”看到小晴一脸不高兴,王朗赶快追了出去,对小晴拼命解释到:“小晴,我妈今天心情不好,平常她不是这样的……”最终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尽管小晴还是觉得和王朗的母亲有些合不来,但她还是因为深爱着王朗,而甘心嫁给了他。

    然而婚后的生活对小晴和王朗来说一点都不轻松,原因并不在他们自身的感情上,而是在小晴和婆婆之间尴尬的关系上,起初小晴觉得事事让着点婆婆就没事了,但是时间一长她却被婆婆一次又一次过分的言语激怒了。譬如:“这么大了也不知道要孩子!”“我们家王朗怎么娶了你这么个不会孝顺老人的妻子!”“你到底会不会做饭,什么都不会做,你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一连串刻薄的话,充斥着小晴的心。她只得等王朗回来向他诉苦,起初王朗还尽力在她们中间左右调和,可没想到越调解越乱。婆婆经常会无理取闹,这让小晴觉得结婚没有任何乐趣,于是她不得不向王朗提出离婚,虽然她心里放不下丈夫,但她实在没办法忍受婆婆无端生是非的日子,“既然我没有办法让你妈妈满意,与其这样无休止的争吵,让你为难,还不如我们现在分开,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种解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结了婚两个人的情感关系没有出现问题,可是婆媳之间却闹得不可开交。从某种角度来说,结婚就像一场激烈的婆媳战争。说到这里你一定不由感叹,做媳妇很难,婚前要被婆婆审核,婚后要被婆婆改良。但深思一下,婆婆也很不容易,担心儿子是否遇人不善,所以婚前严格考核未来的儿媳,儿子结婚后又担心他会娶了媳妇忘了娘。由此看来这两个女人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少一些偏见和争吵,再多的矛盾和困难也会以彼此的谦让而烟消云散。

    婆婆的坏话你别说

    当婆媳问题成为幸福婚姻中的鸿沟时,不明智的媳妇常常会和婆婆针尖对麦芒,在家吵完还不解气,还得跑到别人面前悉数一番婆婆的不是,这个时候,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可是等到你“大快人心”之后,你会不会发现老公没有以前那么体贴了?婆婆更是不愿意来你家了?周围的邻居也对你有看法了?所以,聪明的媳妇,就不要说婆婆的坏话,就算她再不好,她也是你老公的亲妈,你在别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让你老公的面子往哪儿搁呢?如果说婆婆坏话被传到老公的耳朵里,那后果真的是不言而喻。

    刘太太算不得蓬头垢面,但是个人卫生不太讲究。头皮屑多得让人不想往她头上瞄第二眼,衣服廉价低档倒不算什么,可是基本上穿出来的都是皱巴巴的。有时候因为起晚了,不洗脸就去上班。路过她家门口都能闻到一种怪味。这些绝对不是杜撰的。

    有次他老公生病住院了,同事们纷纷前来探望,他老公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医院比家里干净多了,我才不想早出院呢。

    不拘小节的人应该都很好伺候吧?可是,从婆婆来了以后,她就常常向身边的人发牢骚:“我根本就咽不下我婆婆做的菜,上面还有泥呢!”“陪孩子看电视,就直接穿着外衣坐到我床上去,衣服上的灰不都粘到被子上了吗?”“洗衣服用的桶里经常有沙子,你说,哪来的沙子呢?真搞不清楚她怎么弄的!好几个桶摆在那里,还偏要到我卫生间里拿,说了几次还是这样!”“我用手摸一下茶几,全是灰啊!她就应付差事!”“咳嗽的时候,都不知道回避,对着我和孩子就直接咳嗽,一家人都被传染了感冒!”……两个月左右,她婆婆回了老家。

    孩子刚刚一岁的尤园也是如此。她是个比较爱干净的人,因为工作忙,请婆婆来帮忙带孩子。

    没多久,她就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婆婆真怪!我买了水果,怕她不好意思拿,还特意放到她房间。可是,我在的时候她不吃,我不在的时候就吃得快!”“真不会做事!小孩子玩得浑身都是汗,也不知道给他换换衣服,一着凉了就感冒!”“我老公不在家的时候,她就不舍得买菜,老公在家的时候,她就会买很多菜!她眼里只有儿子、孙子,哪里有我这个儿媳妇啊!”“我要是哪句话说错了,她就故意把菜烧咸,根本没法吃啊!”“我问过了,她每天买那点儿菜,用不了几个钱,我给她的菜钱用不完,可是还每天朝我要钱,总说菜钱没有了。其实,她拿剩下的那些钱去超市买了零嘴,尽挑好的买,我老乡看到后都告诉我了,一般的她还不吃呢!”

    为人妻子,若是能够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原则,只要男人不是很笨,自然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必定会对你加倍疼爱。

    如果你实在处理不好,可以借用一下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里毛豆豆的方式:当自己婆婆出现拧巴或者没事找碴儿的时候,表面上她对婆婆绝对不会有顶嘴和不高兴的表现,等回到自己家后就对老公用善意的口吻述说她和婆婆发生的问题,但这叙述过程中绝对没有任何的抱怨情绪流露,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婆婆的是非,请老公帮自己去婆婆面前解释开脱,这才不失为是一个好办法。

    调换一下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儿子你肯定也不允许别人说你妈妈的坏话。如果你有儿子,你的儿子将来也会这样。也许总有一些委屈是你忍不住的,你想和周围的人说说,其实他们对你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你就给他们留下了祥林嫂式的印象,他们觉得你很烦,甚至一些年纪稍长的人认为你是个不怎么样的儿媳妇。

    所以,聪明的女人,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说婆婆的“坏话”,每个人都有优点,尽量让自己忘掉婆婆的不好,只记得她的好。如果非要挑剔婆婆,对你百害而无一利。

    揣摩婆婆心思,消除心理隔阂

    揣摩婆婆的心思,对媳妇而言非常重要,只要把婆媳关系搞好了,整个家庭就会幸福了。其实,婆婆需要哄,人都喜欢听溢美之词,婆婆听了自然也会高兴。只要儿媳平常能有意识地这样做,婆媳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友爱以及牺牲精神,也可以概括为“雷锋精神”,这些品格几乎是我们的父辈这一代人共同的时代品格,具有时代的烙印。

    而作为媳妇的“80后”,是长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吃的穿的都不发愁了。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们这一代和老一代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身为数学老师的婆婆喜欢讲一个“省”字,省水、省电、省钱、省粮食,因为她不爱浪费,喜欢节省,所以她有一个外号--“省长”,这还是儿子给她起的。儿子跟他媳妇说:“我妈是‘省长’,我妈到咱家之后,一定会处处节省的。”未雨绸缪,做丈夫的还没等母亲驾临,就先给儿媳妇打一个预防针,以免产生矛盾。

    “省长”母亲和她的丈夫来到儿子家以后,矛盾真的发生了,但是,儿媳妇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来了一个软着陆。

    有一天,婆婆对媳妇说:“窗帘脏了,地也脏了,咱们一家人彻底做一次大扫除”。

    儿媳妇在公司里忙了一周,双休日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一下,她可不想把自己变成打扫卫生的“灰姑娘”。

    于是,她赶紧跟婆婆说:“妈,我来打扫卫生,您去超市,看看有什么便宜货没有?”

    婆婆很高兴地走了,媳妇赶紧叫小时工来把一切都打扫好,最后把窗帘拿下,让小时工送到洗衣店,婆婆回来一看收拾得这么干净。惊讶地说:“我刚去了一会儿,你怎么收拾得这么干净?”

    媳妇实话实说:“刚才我请了一个小时工。”

    婆婆一听就急了:“年轻人,真是败家,我这一走,你又浪费了这么多钱。”

    儿媳妇摸透了婆婆的心思,她说:“妈,我给你讲一讲,人家那些小时工,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来城里的打工妹,有的是家里比较困难的,还有勤工俭学的女学生,这些人挺困难的。我们现在不困难,可以请他们做做。如果不让别人做,人家没有生意了,人家吃什么,请人家做事,也算帮助她们了。”

    婆婆一听也有道理,看婆婆不反对,赶紧说:“妈,你平常不是总是捐钱吗?这也算是儿媳妇替你做了善事,好不好啊?”这样一来,婆媳之间不但没有产生矛盾,婆媳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融洽了。

    可是,如果媳妇摸不透婆婆的心思,见婆婆反对请小时工,她说:“别那么抠,您干吗呀,那么大岁数了。”

    同样的一个意思,但是这样的话就非常难听,惹得婆婆不高兴:“你怎么训我,我还轮不到你训呢。”如果这样一来,婆媳之间的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所以摸透婆婆的心思很重要。

    往往婆媳都有一种误区,认为都进了一家门了,都是一家人了,随随便便地说话也没有什么,尤其是性格爽朗的老人更是随便,觉得不必讲究。

    实际上,世间万物中,人最复杂,如果我们有好的理念,心里想的就是要把人际关系搞好,我们就会有很多方法处理。如果我们是很随便地待人接物、说话,脑子里没有这个思想,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说话方式,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世界上没有一百分的婆婆,也没有一百分的儿媳。假如婆婆是50分,儿媳也是50分,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加减法,如果合在一起,加起来就是百分百的婆媳关系;如果减没了,关系也就彻底终结了。我们要明白这种加减法,婆媳之间如果互相指责,就是在做减法,今天减一分,明天减一分,家庭的甜蜜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被减掉了。如果婆媳之间互相理解和善待,就像是做加法一样,幸福家庭也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建立起来的。

    媳妇绝不能成为婆婆的天敌,而要抱着一颗善待婆婆的感恩之心,把婆婆视为恩人。你应该这样想,作为你婆婆这样的老年人,她十几年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一个男人,这就是你的丈夫。这个男人在风华正茂的时候,遇到了媳妇,在他一生最好的时光中,来到了你的身边,这个男人是谁给的?是婆婆给的。是谁教育的?是婆婆教育的。他之所以引起你的爱、引起你的尊重,是因为他的身上流着婆婆的血,他的性格也透着婆婆的培育。

    摸透婆婆的心思,你就会消除和婆婆的心理隔阂。你来到婆婆的家里,就要适应双重的角色,在心理上要明白:我现在是他人之妻,他人儿媳,将来我还要做他人的母亲,承担家庭的责任。

    姑嫂之间更需相互谦让

    姑嫂关系,是家庭关系中除了婆媳问题外最容易出问题的一层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将会搞得一家人鸡犬不宁。姑嫂间的矛盾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比如:嫂子说话不好听,小姑任性不干家务,婆婆偏心小姑……其实只要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凡事都为对方多想一些,你敬她,她敬你,彼此就会相安无事。

    玉芝刚结婚的时候,小姑子还在读大学,她一般住校,很少回家,因此两人相处的时间也不多。但是玉芝心里明白姑嫂不和,比婆媳不和对家庭的伤害更甚。况且,小姑子是婆婆的贴身小棉袄,自己对她的言行,婆婆都看着呢,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们姑嫂之间关系的好坏。

    所以,一到周末,玉芝就会为小姑子做上一大桌好吃的,改善她的生活。在吃饭的时候,她会一边和她聊天,一边给她夹菜。等她要回学校的时候,当着婆婆的面玉芝会给她几百块钱,并叮嘱她:千万不要在嘴上省,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

    渐渐的,小姑子体会到了嫂子对自己是真心的好,就和她无话不谈。无论有什么事,都愿意直接找她商量。小姑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玉芝还特意带着全家去饭店为小姑子庆祝。

    此外,玉芝还经常约小姑子去逛商场,顺便就给她买一些她喜欢的东西。在小姑子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玉芝还会抽出时间来安慰她,并请她去看电影,以此来缓解她压抑的心情。

    小姑子经常对别人说,嫂嫂比哥哥对她还要好,还说有一个好哥哥不如有一个好嫂子。玉芝的婆婆也逢人便说,她儿媳妇是个明事理的好媳妇。

    在家庭中,姑嫂关系尤为特殊:姑子是婆婆的心头肉,又和老公是姐妹。姑子如果是个自私的人,那么她很可能就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有些家庭之所以不和睦,就是因为姑嫂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因此,切忌私下传话,要与“姑”为善。如果姑子真是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应该多一分宽容,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说出来也不迟。

    嫂嫂对待小姑,要像姐姐关心妹妹一样,不论在哪方面都应给予热情和正确的指导。当小姑为选择伴侣而举棋不定时,你要诚恳地给出建议,使其能建立美满幸福的婚姻。当她遭遇挫折时,你应及时给予安慰,同她一起分析原因,帮助她尽早脱困。

    一般婆婆都比较疼女儿,所以作为嫂嫂还要体谅小姑和婆婆的骨肉之情,既要孝敬公婆,又要当好小姑的顾问和参谋。在日常生活中,小姑对自己的母亲很尊重,小姑也深受母亲的宠爱,母女之间常常说些“悄悄话”。做嫂嫂的要通达一些,要念及母女亲情,切忌胡乱猜忌,从而产生误会。身为嫂嫂,气度要比大些。否则姑嫂之间的感情就将难以维持,甚至婆媳之间的纠纷也被引发。

    在日常生活中,嫂嫂也要懂得主动照顾小姑。有些人家的小姑能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她只希望嫂嫂能够善待自己的爸妈就好。能达到这一点,小姑内心就会感激不尽。姑嫂关系,一定要以诚相见,嫂嫂这般对待小姑,小姑自己对嫂嫂心生欢喜之感,姑嫂之间的感情就得到了增进。

    经营婚姻是一门学问,搞好复杂的家庭关系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在处理姑嫂关系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只要你诚心诚意对小姑好,小姑肯定也会对你维护有加,婆婆也会觉得你做嫂子的不错。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都搞好了,那你的婚姻必将幸福无比,世上有哪个男人不爱这样聪明贤患的妻子呢!

    孩子,是上天派下来的幸福天使

    人生一般都要经历几个重要阶段,一个人的时候想要两个人,两个人以后想要三个人。怀孕是作为一个女人最痛苦而又最幸福的时刻,尽管付出很多的艰辛,忍受很多的疼痛,但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每个家庭看来,孩子就是一个幸福的天使。当他呱呱坠地的时候,当他第一次哇哇大哭的时候,总是会给亲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慰藉。婚姻需要有孩子作为纽带,有了孩子,两个人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他们要从对彼此的感情中分出一部分给孩子,当他们一起在孩子的身上倾注自己更多的精力和希望时,当他们为了孩子的前途而百般规划时,当他们由为人父母的喜悦上升到作为一个家长的责任时,两个人之前的矛盾都不再深化,反而化干戈为玉帛,曾经一切的抱怨都成为了任劳任怨,整个家庭也看上去更完整了,更和谐了。

    目前,有这么一个观点:“没有做过母亲的女人,是不完美的。”因此,大多数女人都希望能够拥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摸着他温暖的小手,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更何况孩子是自己与丈夫爱情的结晶,就算曾经两个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就算两个人时候经常发生口角,但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自己也会发生很多改变。作为父母,必然会尽量控制那些说风就是雨的坏脾气,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而且还要为宝宝做出一定的模范榜样,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习惯。孩子就成为夫妻感情的甜蜜果实,成为他们共同努力的希望,当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三个人的世界,婚姻也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篇章,我们从父母的孩子,升级成为孩子的父母,家庭就此变得更完整,更快乐,更和谐。孩子那稚嫩的双眼,天真的笑容,无时无刻不映在为人父母的心里,这一切都让他们喜悦满足,即便是两口子吵架,也因为有了孩子的介入而日益减少。

    美艳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当这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必然成为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小两口没有闲心再去吵架拌嘴,而是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其所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尽管孩子还小,可两个人却经常坐下来讨论孩子今后的教育问题。

    时间就这样转瞬即逝,儿子已经八岁了,上了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也不错,这让美艳和老公很是欣慰。当然孩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不仅于此,就连两口子在家里有矛盾的时候体会到有孩子的感受,怕影响他的成长,也因此将矛盾慢慢淡化。

    一天,老公回来以后就懒懒地躺在沙发上,美艳做好了饭叫他吃饭,他也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在那里闭目养神。这可把美艳气坏了,于是她把勺子一摔,气呼呼说道:“一回家,就这副破德行。人家做好饭请你来吃,还要摆臭架子。还要人家用八抬大轿来请你吃还不行。”“哎呀,你烦不烦呀?我这一天工作已经够累的了,闭着眼睛休息又没招你,你有病啊?““我有病?我也是上了一天班回来的人,接孩子,洗衣服,做饭凭什么都是我的活儿?你上班累,谁上班不累啊……”就这样,两个人开始喋喋不休的争吵起来,这时候在里屋写作业的儿子听到了,于是他悄悄推开了房门,探出自己的小脑袋说:“爸爸妈妈,你们玩什么游戏呢?怎么还背起台词来了?”听了儿子的话,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场家庭风波就这样在一片笑声中过去了。

    一场风波就这样,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而有了一个快乐的结束方式。由此看来,孩子真的是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有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幸福的天使,总是能带给父母无限的希望和生活的乐趣。也许他们经常调皮,也许他们时常不听大人的话,但不管怎样,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一些幼稚可爱的行为,总是会给大人带来无限的惊喜与快乐。当他从蹒跚学步,到跑跑颠颠,当他们从牙牙学语到背诵唐诗,当他们从第一次走进校园到成为一名大学生,父母会为之倾注自己全部的关爱和心血。这不仅仅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质朴之爱的浓情表达。

    然而,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夫妇都认为要孩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现在工作生活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两个人都要忙于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和前途上。觉得房贷、车贷已经压力不小,再省出一笔钱来做孩子的日常开销,这会让他们的财政出现赤字。于是,很多人放弃了要孩子的奢望,直到自己事业有成的时候才想起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可是自己的年龄已经超过了要孩子的最好时期。经常有老人这样劝慰年轻人说:“赶快要个孩子吧!只有这样婚姻生活才会完整。”也许这时候你会不屑地说:“这有什么,都什么年代了,还遵循这样的老观念“但是,当你做了母亲,真正的体会到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时,就会相信,这句话说得多么正确。

    孩子可以改变父母的一生,当他走进父母原本二人世界的时候,当他成了两个人的欢乐,他们就会渐渐发现自己也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得成熟了,过日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花钱开始有了节制,自己会主动把好东西让给自己的下一代,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这一切的一切又是充满幸福的。让我们和自己的小宝贝一起成长吧!有人叫自己爸爸、妈妈的日子是快乐的,相信当你真真正正的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大手里的时候,这个幸福的小天使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老公的朋友也需尊重

    大部分男人都是比较讲义气、重情义的。所以朋友、哥们儿是男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女人们都会觉得男人那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既然结了婚,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你除了工作,其他时间都应该和我在一起。这样认为的女人确实不怎么明智,聪明的妻子应该想办法融入老公的朋友圈子,并尊重他交朋友的权利,这样他的朋友也会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他们也就会更加尊重你、欣赏你。

    也许你并不喜欢老公经常和朋友黏在一起;或许你本来就很看不惯他那些朋友的为人;可能,老公和哥们儿相处确实有点过火,把夫妻的私人空间都挤占了。可是你发火也不能发在别人身上,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引发夫妻之间更深层次的矛盾。如果你有什么不满,不妨在合适的时候找老公聊聊,这才是最成熟的做法。

    下班了,智斌高兴地说:“我大学时的同学周末要约我出去郊游。”

    听了智斌的话,莎莎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你们不是一个月前学校校庆才见面的吗?这中间你们还一起参加了一个婚礼,你们见面太频繁了吧!说好了周末帮我装电脑的,我的电脑卡得要命啊!”

    可到了周末,尽管莎莎百般不愿意,智斌还是和哥们儿一起郊游去了。

    莎莎一个人在家赶一份紧急的文件,刚工作了一会儿,电脑就死机了。这文件可是领导让晚上发过去看的。她想着老公一大早出去,下午三四点也应该快回来了,干脆让他回来帮着看看。电话接通了,正和哥们儿开怀畅饮的智斌哪顾得上和莎莎多说,三两句应付完便挂了电话。

    这么多年来,智斌和这些同学们真是情同手足,凡是这些同学的事,智斌从未怠慢过。

    莎莎越想越生气,于是,屡屡打电话催智斌快点回来。智斌被莎莎不停的逼问与催促搞得异常尴尬。几个哥们儿也很同情智斌,干脆就先放智斌回来了。

    回到家里,两个人就爆发了一场家庭战争。

    智斌的同学聚会其实是一个导火索,莎莎一直因智斌与哥们儿来往过多而感到不满。男人和好朋友们相处时,特别希望老婆的态度是支持的,莎莎在智斌的同学在场时频频打电话催促,无疑会让智斌难堪,同时,他的哥们儿也会感到不被接纳。还不如你主动请缨在家里为他们办一场同学聚会,老公一定会为了这次聚会跑前跑后,他也会打心底感激你。而且聚会是由你召集的,那么聚会的时间自然由你来定,这样你就有大把时间和老公相处啦!

    云鹏的老婆又在数落他:“你看你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还整天跟他们玩得挺乐呵,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不知道有什么意思。上次我去超市买菜,碰到了你那铁哥们儿小峰,大白天的不务正业,尽跟着一群混混在广场上跳舞。我当时就说了他一顿,让他好好找份工作干着,这么大了也该攒钱娶媳妇了……”“你有问题吗?跑人家面前说这些干吗?你知道尊重人吗?我说小峰怎么那么长时间不联系我了,原来都是你干的好事……”“我这也是为你好,不来往了不是更好吗?省得你也变成那样……”“够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蛮不讲理的老婆……”

    男人最是重情重义的,你不尊重老公的朋友比不尊重他还要让他恼火,朋友是他交的,你诽谤他的朋友就是在诋毁他的眼光,他交什么样的朋友都自有他的道理,只要他还是那个爱你的老公,只要不太过,多交一些朋友有什么不好呢。

    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你们俩是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如果少了朋友这种颜料,你们的生活岂非会缺失很多色彩?

    所以,聪明的妻子,不但要尊重他的朋友,更要积极地融进老公的朋友圈子。只要你明确自己的立场,多动动脑筋,就一定能在老公和他的朋友之间处理得游刃有余。这样,你不仅是多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会成为你和丈夫之间的婚姻保鲜剂;在朋友的调和下,你们的婚姻才会更幸福。

    你的气,切莫与家人发泄

    情绪是一个很容易传染的东西,很多女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是心情不好,都喜欢将不满全部写在脸上,一回到家就开始喋喋不休,一股脑儿全部倒出来。更有甚者,直接将在外所受的气悉数发泄在家人身上,丝毫不顾虑家人的感受。

    心情不好时,拿亲人当出气筒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这样做不仅摆脱不了坏情绪,反而会让莫名其妙的家人难受不已,如果受你感染的亲人也按捺不住,和你争吵起来,只会让形势更加恶劣,劳神又伤心,还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感情。

    景贤和同事一起乘车出去郊游,一行人高兴地游玩归来的时候,没想下起了大雨,车子一下开进了泥坑,陷在里面走不了了。于是大家又一起出来推车,好不容易把车子推出了泥坑,但景贤一行人却被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心情也跟当时的天气一样,由晴转阴。

    快到家门口了,景贤和一个准备在她家吃饭的同事都一脸沮丧。但走到门口时,垂头丧气的景贤并没有马上走进去,而是站在门口,伸出双手,抚摸门旁一根突出的栅栏。大约停了半分钟的样子,她才敲门。门开后,景贤笑逐颜开地和丈夫说话,还高高兴兴地向家人介绍了同事。

    待同事离开的时候,景贤出来送她。同事不解地问:“你真的很会装啊,明明不开心,还硬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景贤笑笑说:“人总会遇到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可是无论怎样,我都不能将坏心情带进门,带给我的家人,那样他们也会心情不好。所以,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强迫自己微笑着进门,这样才是爱的表现。”

    现在有很多女人深受工作压力的影响,紧张、焦虑、抑郁、烦闷等不良情绪时常困扰着她们。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带着坏的情绪回家,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可以感染到别人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就该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家人一份好的心情。

    如果你的家变得温馨的话,千万不要做伤害家人的事,请用你的爱心去滋润家。要知道,家永远是你是停船靠岸的港湾,家是你的栖身之所,家是容纳你心灵的地方,不要做出伤害你家人的事情,否则,你无异于自伤。

    那么,我们运用什么办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向家人发脾气呢?以下几种方法建议大家尝试一下。

    方法一:转移宣泄。如果任不良情绪任意滋长的话,对身心健康是毫无益处的。因此,适度释放不良情绪,可以有效调节心理。比如:穿上宽松肥大的衣服,躺在床上,双手握拳。做出假想击敌状,反复这个动作。或者站在山顶,大声喊出“讨厌”等宣泄词语,然后,做深呼吸调整,可以达到宣泄不良情绪的目的。

    方法二:推迟发怒的时间。试着延迟你发怒的时间,第一次5秒,以后逐渐把时间拖长。如果你能做到推迟发怒一天的话,你就毫无愤怒可发了。

    方法四:写动怒日记。当怒气未消时,在日记本上写出不满的情绪有助于情绪的宣泄,并因此发现真正的感觉,因为,愤怒时的情感往往是我们的错误情感。研究表明,善于写下问题的人,要比那些不写的人更快乐,而且我们把感觉写出来以后,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